防灾减灾广播体操
2016年5月8日,北京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与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在柳荫街小学共同举办了防灾减灾运动会,学生们集体展示了第一套防灾减灾广播体操。什刹海街道民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广播体操仍在初创阶段,经过修改完善之后,有望在全区的中小学进行推广,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1、介绍
防灾减灾广播体操
这套广播体操共有8节,每一节都对应着一个在危险时刻自救的方式,包括头部运动(观察灾情)、伸展运动(求救姿势)、体侧运动(提拉担架)、上肢运动(火场逃生)、护胸运动(保护心肺)、下压运动(胸外按压)、下蹲运动(保护头颈)、跳跃运动(撤离现场),例如第六节下压运动就是简单的胸外按压动作,“可以让学生通过双手的下压动作,初步学习胸外按压的基本动作,以后再学习心肺复苏的时候能够有一些基础。”什刹海街道民政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运动会是为了全面推进校园安全工作,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减少灾害风险而举行的,后期还会通过学生作文,巩固防灾减灾意识、强化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该负责人表示,这套广播体操还在修改完善中,未来有望在全区的中小学进行推广,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运动会当天还模拟了火灾现场的“火场逃生”、基础绳结教学的“绳结连连看”、模拟狭小空间内逃生的“缝隙逃生”、挑选应急救援物资模拟现场的“快到碗里来”、团队训练的“爱心接力”、培养识图判断能力的“隐患在哪里”、安全知识展览及拉拉队等八个项目。
2、意义
当前,我国各种灾害不时发生,中小学生是在众多灾害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大力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已经十分有必要。而如何做好校园的防灾减灾工作,单靠过去枯燥的描述和讲述以及各种提示、提醒和要求,显然已经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唯有把防灾减灾的理念和做法,通过更加形象的肢体运动和团队运动表现出来,并且纳入到学生的日常体育锻炼之中,才能取得更加完美的效果。比如,通过做广播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防灾减灾的技巧和方法。据悉,北京这套广播体操还在修改完善中,未来有望在全区的中小学进行推广,以此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防灾减灾,既需要知识的学习普及,更需要能力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从中小学生抓起。北京推出的这套防灾减灾广播体操很有意义,体现了教学上的创新,值得各地学习借鉴。相信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广播操锻炼,能够把防灾减灾的意识根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从而达到既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又实实在在提高自救能力这样两全其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