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崔鹏院士:“防灾减灾”在路上

科普小知识2022-07-16 19:29:30
...

科技创新振兴丝绸之路

崔鹏院士:“防灾减灾”在路上

崔鹏

编者按

科技创新是解决当今复杂问题和挑战的“金钥匙”,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合作的“推进剂”。其中,科研机构特别是国家科研机构在科技合作、生态环境、农业、经济、智库建设等领域首次亮相。他们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了持续的科技支持,堪称拓展“新丝绸之路”的基石。这份报纸选择了一些案例来介绍,以飨读者。

■我们的记者王嘉文

5月10日晚9点,记者致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崔鹏,他刚刚在国家科技大学边缘与跨学科春季学院山地研究所完成了“一带一路”国家防灾减灾课程,连夜从成都赶来为第二天的会议做准备。

“虽然课程直到12号才结束,但从目前的反馈来看,效果很好,学生们情绪高涨。”崔鹏高兴地说。

自2016年中国科学院开展“一带一路”相关科学研究以来,崔鹏的“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防控国际研究计划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

除了即将推出的春季学校课程,在国家科技大学和其他单位的支持下,崔鹏已开始招收一带一路防灾减灾方向的研究生。

“有很多学生报名了。我希望今年有一个好的开始。如果需求强劲,学生水平相对较高,我希望通过今年的尝试,为明年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崔鹏说。

2016年,崔鹏的国际研究计划建立后,他通过学术会议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建立了联系。今年,他一直忙于一个接一个开展的实质性工作。

“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与发展局还重点支持中巴经济走廊的专项研究。我们现在有10多名研究人员在中巴经济走廊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崔鹏表示,目前只有中巴经济走廊风险评估组织了一个由中国科学院山地研究所、西北研究所、地黄研究所、岩土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巴基斯坦四所大学、一个研究中心、气象局和地质调查局等五个研究所的40多名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对中巴经济走廊的自然灾害及其风险进行合作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覆盖面广,不同地区面临的环境和灾害特征也不同。这些地区的减灾研究基础相对薄弱,需要在次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崔鹏告诉记者,他和山区研究所副所长陈晓卿率领的小组目前正在中国的“一带一路”试验区,即中巴经济走廊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与当地灾害风险相关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及其他评估和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除了与一线科学家保持密切联系和了解现场调查,崔鹏还忙于“一带一路”减灾防灾学术会议,包括7月中旬在*堡举行的“一带一路”减灾防灾学术会议和中巴经济走廊。

虽然工作日程已经排得满满的,但谈到培养前景乐观的“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人才,日益实施的“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科学研究,以及即将召开的相关国际学术会议的安排,崔鹏的语气反映了他对研究计划的无限期待。

“将在我国举行的‘一带一路’会议肯定会取得圆满成功,超过预期结果。除了经贸方面,科技合作一定会有新的突破。”崔鹏最后告诉记者。

《中国科学日报》(专题,第二版,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