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光亚

科普小知识2022-04-20 13:24:23
...

光亚,象脚鼓的傣语名称,傣族音乐的标志性乐器。一种单面蒙皮以手拍击的木制细腰鼓类乐器,有两或三种不同形制。

中文名:象脚鼓

别名:光亚

应用学科:音乐学、音乐表演等

乐器分类:膜鸣乐器

所属民族:傣族

1、介绍


象脚鼓

象脚鼓是傣族人民喜爱的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内鼓身和鼓皮雨部分构成的单面桶鼓,因鼓身形:比与象脚相似而得名。鼓身是用一整块木料(或几块木料拼合)车旋而成的,上端为杯形的共鸣体,上口蒙皮,下与鼓座相谈,鼓身外表涂漆。鼓皮使用薄厚均匀朝性强的牛皮或羊皮,四周接连在小铁圈上,由牛皮绳张紧,牛皮绳拴系在共鸣体的下端。象脚鼓有大小雨种,大的有四、五尺高,小的只有一尺多高。演奏时,将鼓斜挂在身上,用手敲击鼓面,发音响亮,音色比较圆润柔美,特别动听,传远效果也很好。傣家鼓手演奏象脚鼓的时候,有的还在鼓皮中间粘上一个小饭团,用饭团的大小、厚薄来调节音色和音高。象脚鼓不仅在乐队中应用,演员还可以同舞蹈相结合,作为独奏节目来表演。

2、历史起源


象脚鼓

象脚鼓的历史起源十分悠久。在原始社会时期,傣族地区流行一种名为“喊物央”的原始乐舞,“喊”即“唱”,“物央”即圈,意指“唱圈”或“圈唱”。它反映了狩猎时期傣族先民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的生动情景。“喊物央”后来逐渐改名为“喊伴光”译为“跟鼓调”。由此可见,此时象脚鼓已经产生并开始在傣族原始歌舞中广泛运用。

但是,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大多缺乏文字记载,因此,关于傣族象脚鼓的历史起源也只有从傣族人民的传说中据以推测。其中以下两种传说较为盛行:

其一:在很古的时候,一对以砍柴为生的傣族夫妇,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大约七、八岁。一家人生活艰难,但又无消愁解闷的娱乐活动,日子显得很不好过。一天,樵夫上山打柴,来到茫茫原始森林,看见一棵奇怪的象筋树,树身粗壮,双手都抱不过来。大树早已干枯,树心被蚂蚁蛀空,树干也被啄木鸟啄空了一个大洞。恰好这时吹来一阵大风,树发出嗡嗡的响声,好听极了。他拿竹笋壳把树洞盖上,响声就停止了。用手敲击竹壳,树干又响了起来。他觉得挺好玩,就想搬回家给儿子玩。于是,樵夫把树砍倒,取其一截,将两头砍齐削平,又剥了一块青木树皮把空心木头上端封住,用麻绳绷紧,然后用手轻轻叩击,木头便发出冬冬的声音。樵无十分高兴,扛了这截象筋树干跑回家去。他一边喊妻、儿来看,一边敲打木头,冬冬的声音让妻儿欢喜欲狂。妻子拿起铜锅盖,随着鼓声敲打起来;儿子则随手拿起两个茶壶盖磨擦作响。三种物件发出的声响配合在一起,奏出了和谐动听的乐声。就这样,傣族第一面象脚鼓诞生了,铜锅盖和茶壶盖演变为后来的锣和小钹,击鼓跳跃的动作经加工提练成为傣族传统舞蹈———象脚鼓舞。

其二:远古时期,勐遮一个湖泊中有一条巨蟒吞食人畜,后来一位勇敢的猎人杀死了巨蟒,人们把蟒皮剥下来,蒙在被蚂蚁蛀空的树杆上,敲击作乐。后来,驯象人又把它的形状修成象脚形,这就是后来的象脚鼓。

以上两个传说虽然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与蚂蚁蛀空的树干和象脚形有关。蚂蚁蛀空树干的传说正好印证了关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们敲击空心木头从而发现木鼓制作方法的推测。而大象则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图腾,是吉祥的象征,傣族人民与大象为伴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创制象脚鼓的灵感。因此,自古代的傣族驯象驭手特意仿照象脚而创制了最初的象脚鼓后,几百年来,经过历代艺人、工匠及鼓手们的不断完善,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象脚鼓。因此,可以这样说:象脚鼓是傣族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傣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3、形制结构

鼓框用当地所产的曼应树镂空制成。长鼓身长五、六尺,短鼓也有近三尺,呈头大尾小中间细,下端象喇叭之形。在鼓身上端直径一尺许,蒙以羊皮。此外,也有蒙黄牛皮或鹿皮的。鼓面四周穿细牛皮条和铁圈相连,收紧或放松皮条可调节鼓面绷紧程度,以控制鼓音高低。鼓尾绘有彩色花纹图案。鼓身中段、上框基部套有一铁圈或皮圈。节日期间使用,鼓身还套上彩色网状鼓衣,尾部插一束孔雀尾翎,更具民族色彩。

4、演奏方法


象脚鼓演奏

演奏时,将鼓带挎于肩上,鼓身斜置于左侧胯部,鼓面朝前而高,鼓尾朝后着地,重心落在右脚上,左脚微弯、足尖着地,身体略向右倾斜。左手扶鼓框边缘,以食、中、无名、小指和右手配合交替拍击鼓面,右手多击重拍,用半握拳捶击。演奏方法有正拍、闷拍、指拍(用一个指头)、掌拍和拳击等。在演奏高潮或情绪热烈时,甚至手肘和脚掌、膝部也参加击鼓,弯身扭腰、千姿百态,可击奏出不同的音色和复杂的节奏,并可千变万化。旧时,象脚鼓主要在小乘佛教寺院中敲击,用于宗教法事,只敲不舞。嗣后,流传于民间,才出现边奏边舞形式,但也只是奏者单独表演。由于鼓身太重,象脚鼓不单独演奏,它常与错擦组合在一起,为《孔雀舞》、《马鹿舞》、《白象舞》、《纱巾舞》等各种民间舞蹈伴奏。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每到农闲时节,各村寨鼓手要进行象脚鼓竞技比赛,佛寺中的僧人也来参加,凡鼓音动听和技艺精湛者都能获奖。在以象脚鼓为主的打击乐队和傣剧乐队中,象脚鼓常作为色彩性节奏乐器使用。

5、分类

据《“象脚鼓”乐器名称考》一文的作者初步云考证,“象脚鼓”所指代的是傣族的三种击奏膜鸣乐器——光边、光腾、光酸。

光边


光边

光边,又称光启腊,是傣族各支系对其通用称谓。“边”为象声词,形容拍击鼓面的音响。

根据演奏手法的不同,这种鼓又被称为光贴、光透。他称大型象脚鼓或长象脚鼓。

光边由一整段木料制成,两端较粗,中间鼓腰部分较细,将木料从大约三分之一处掏空并蒙牛皮,作为鼓面,另一端则做鼓底。鼓面边缘做结,以牛皮绳拴住以调节鼓面的松弛度,控制音高。鼓身雕刻精美的传统纹饰、涂漆。光边的长度无固定规格,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光边的长度为130厘米至150厘米之间,也有长者可达200厘米,鼓面直径约28厘米,腰部直径约15厘米,底部直径约30厘米

光腾


光腾

光腾,又称配音鼓,是傣族各支系对其通用称谓。“腾”为象声词,形容拍击鼓面的音响。光腾在歌舞中常与铓、镲、锣等打击乐器配合伴奏,具有配音作用。他称中型象脚鼓或中长象脚鼓。

光腾由一整段木料制成,两端较粗,中间鼓腰部分较细,将木料从大约二分之一处掏空并蒙牛皮,作为鼓面,另一端则做鼓底。鼓面边缘做结,以牛皮绳拴住以调节鼓面的松弛度,控制音高。鼓身雕刻精美的传统纹饰、涂漆。光腾的体形较光边短而粗,各地规格不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常见的光腾鼓身长100厘米,鼓面直径26厘米,腰部细至14厘米,底部直径28厘米。

光酸


光酸

又称舞鼓,是傣族各支系对其通用称谓。“酸”为跳舞之意,“光酸”意为舞鼓。他称小型象脚鼓或短象脚鼓。

光酸由一整段木料制成,两端较粗、中间鼓腰部分较细,将木料从大约二分之一处掏空并蒙牛皮,作为鼓面,另一端则做鼓底。鼓面边缘做结,以牛皮绳拴住以调节鼓面的松弛度,控制音高。鼓身雕刻精美的传统纹饰、涂漆。光酸的体形较光边短而粗,各地规格不一,常见的光酸鼓身长86厘米,鼓面直径23厘米,腰部细至13厘米,底部直径25厘米。

6、象脚鼓的民族特性


象脚鼓

傣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在服饰、饮食、文字、医药、诗歌、绘画、雕刻、音乐舞蹈及重要节日等诸多方面都保持着显著的民族特征。其中,在音乐舞蹈方面,象脚鼓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民族特性及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认同

当傣族人民在各种集合之时,象脚鼓及其鼓声是他们共同的文化标志。凭借这一文化标志,傣族人民的民族凝聚力得到了强化,傣族人民也在象脚鼓及其鼓声中找到了自己的民族属性。

婚丧喜庆

鼓声报喜又报丧,傣族人民通过象脚鼓的演奏来达到壮大仪式的场面,加强礼的气氛,扩大婚事或丧事的影响,婚礼中用鼓来制造欢乐气氛,丧事中用鼓来进行某些悼念仪式。

宗教活动

傣族人民信仰小乘佛教,佛教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思想产生极大的支配作用。同时,在傣族村寨中也保留着一些原始的鬼神信仰,这种信仰和佛教并未融合起来,而是并行不相悖的。象脚鼓作为傣族法乐的一种乐器,在傣族的佛教音乐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傣族的民间原始信仰,重要的有“披勐”部落神和“披曼”神,每个村社都有各自的社神披曼,在祭祀祖先和社神的活动中都要敲击象脚鼓。在傣族人看来,象脚鼓的鼓声似乎具有一种通神的能力。

岁时节令

在傣族最重要的泼水节即傣历新年里,傣家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泼水和舞蹈交织在一起,象脚鼓和锣的奏鸣声与鼎沸的人声组成了一曲奇妙的交响曲。傣族人民在这狂歌劲舞之中,情感得到了尽情的宣泄。

农事

傣族老人认为“打一下鼓,秧苗长一截,谷子饱满一截。”由此可见,象脚鼓已成为傣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亲密伴侣。

舞蹈伴奏

象脚鼓傣族舞蹈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如傣族著名的孔雀舞及象脚鼓舞就是用它作为主要伴奏乐器。

传递信息

傣族人民将象脚鼓称为“会说话的象脚鼓。”在云南瑞丽、孟定等地,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不同的部位,使象脚鼓发出轻重不一的音响,再加上急缓有别的节奏,从而形成一套鼓语。通过这些约定俗成的节奏音响向人们传递各种较为复杂的信息。

傣族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节奏,象脚鼓正是傣族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的乐器。象脚鼓在傣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它是傣族音乐文化最重要的象征。

上一篇:筚箫

下一篇:傣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