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
呼兰地处黑龙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美誉。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辖3乡8镇8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2197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
城市名称:呼兰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下辖地区:辖3乡10镇,4个街道办事处
*驻地: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京路8号
地理位置:黑龙江省南部呼兰地处黑龙江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左翼女作家萧红的故乡,素有“江省邹鲁”、“满洲谷仓”之美誉。200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辖3乡8镇8个街道办事处,幅员面积2197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
呼兰区号:0451
呼兰邮编:150500
面积:2197平方千米(呼兰*网)
人口:62万人(2004年)
气候条件: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km2
1、呼兰概况
地理位置
呼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区北部、松花江北岸、呼兰河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26°25′-127°19′,北纬45°49′-46°25′。东滨漂河、少陵河与巴彦县为邻,东南与哈尔滨市道里区、宾县隔松花江相望,南与哈尔滨市松北区接壤,西濒呼兰河与哈尔滨市松北区相邻,西北濒泥河与兰西县为邻,北及东北以泥河、大荒沟为界与绥化市、巴彦县毗邻。辖区总面积2197平方千米。
呼兰区
地形地貌
呼兰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松嫩沉降带东部隆起区边缘,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洪积冲击物和沉积冲击物两类。洪积冲击物主要分布在境内黑土区和松花江阶地上,沉积冲击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漫滩地上。地貌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控制,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为地质构造上凹陷地区。受江河流水作用侵蚀,形成河谷、漫滩、阶地等沟谷纵横的平原地貌形态。境内无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整个地势平坦开阔,西部低平、中部平缓、东部略高,呈东高西低趋势。各类地貌相对比差在20—30米之间,为波状平原。海拔最低点113米,最高点(团山)189.5米,一般在115—150米之间。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329.55万亩,已开垦耕地204.52万亩,占总面积62.1%;其中水田面积13.42万亩,占耕地面积6.6%。可耕地中土质养分含量高,宜耕性良好的黑土、黑钙土居多,占耕地面积70%以上;土质黏重宜耕性较差的草甸土、沼泽土为少,占耕地面积近30%。还有未开垦的沼泽地,为鱼池分布和畜类牧放区。此外,还有草类泥炭土和黏土资源。草类泥炭土,主要分布沿江河沼泽地带,质量好、埋藏浅,是最好的草炭肥源,改造中、低产田效果良好,也用于猪、鱼饲料的拌料。黏土埋藏于天然或人工植被以下,具有分布面积广、埋藏浅、厚度稳定、理化性质好的特点,用途广泛,是房屋建筑、修筑江河堤防、水库水坝、各种路面垫层的原料,成为工业、建筑业、手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呼兰区
水资源:辖境江河纵横、湖泡沟渠密布。地表水有“一江四河”、沟泡湖泊412个。境内流经的江河有松花江、呼兰河、泥河、漂河、少陵河等,5条江河的发源地均在*,其中呼兰河、漂河、少陵河、泥河的河口在境内。除呼兰河外,均属界河。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自呼兰区利民街吕刚屯东入境,腰堡街、方台镇、二八镇、杨林乡东界少陵河口出境,境内段总长66公里,江段直线流程51公里,曲折系数1.29,最高洪峰水位118.35米,平均年径流量455.38亿立方米。呼兰河发源于铁力市太平岭,为松花江最大支流之一。
呼兰区
植物资源:境内植物资源丰富,盛产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大葱、韭菜等农作物。江河沿岸沼泽地、草原、草甸、黄土山及平原区都生长茂盛的自然植被,“五花草塘”是其主要类型,分布于县境东北部,主要植物有牡蒿、小叶蒿、马兰、苔草、狼尾草等。在松花江、呼兰河、泥河、漂河等低平地上,主要有小叶樟、沿柳、三棱草、芦苇等喜湿植物。乔木主要有杨树、柳树、落叶松、樟子松等;灌木主要有灌木柳、丁香、胡枝子、山里红等。
呼兰区
气候特征
呼兰区处在中纬度地带,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气候差异不大,南部气温略高,年积温差异不超过100℃,年平均气温3.3℃。区境东西横跨1个纬度,年平均降水量505.4毫米,由东向西降水逐渐递减,相差5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1.4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1%。春季风速较大,全年最多风向为西南风。全年无霜期平均144天。初霜日期平均为9月26日,终霜日期平均在5月4日。全年气温以7月份最热,月平均23.1℃;全年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9.4℃。冻土深达197厘米。四季分明,春季4—5月干旱少雨,多西南大风;夏季6—8月高温多雨,气候湿润,多偏南风;秋季9—10月凉爽,多偏西风,气温逐渐下降;冬季11月—翌年3月,漫长严寒,干冷少雪,多西北风。
2、行政建制
历史沿革
呼兰因呼兰河得名。呼兰,一说是女真语“忽剌温”的音转;一说是满语“烟囱”。
呼兰地区先秦时代属息慎;汉代属夫余国;北魏属勿吉;南北朝属豆莫娄;隋属黑水靺鞨;唐属黑水都督府;五代属契丹(辽)东京道铁骊部,为徒单部、纥石烈部所在地;金代属上京会宁府,诞生最早的村落胡剌温屯;元属辽阳行省开元路;明属奴尔干都司兀者诸卫及塔山卫,后为海西女真活动中心地区,明末由建州女真、后金统辖。清初属盛京内务府、宁古塔将军;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属黑龙江将军,在呼兰河流域设卡伦8处,其一在呼兰河口。
清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初三(1734年12月27日),清廷批准设立呼兰城,呼兰始有建置,直隶黑龙江将军。同治元年(1862年),置呼兰厅,与呼兰城分疆而治,呼兰厅是呼兰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也是黑龙江省设立民官之始。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1905年1月),清廷批准设呼兰府。1913年,依中华民国大总统令撤销呼兰府,改设呼兰县,隶属黑龙江省。1932年隶属伪满洲国黑龙江省。1934年改属伪滨江省。1936年改属伪哈尔滨特别市。1937年撤销伪哈尔滨特别市,改属伪滨江省管辖。1945年10月,隶属苏联红军军事管制下的滨江省。1945年11月,*地下党组织以和平方式接收呼兰县政权,*的呼兰县*诞生,隶属滨江省哈北专员公署。1946年1月,呼兰宣布自治,脱离*政权设立的松江省*。同年4月,*领导的松江省*成立,呼兰县隶属松江省哈北专员公署。1947年哈北专员公署撤销,隶属松江省*。1954年8月,隶属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后的黑龙江省。1956年3月,隶属黑龙江省绥化专署。1958年8月,隶属哈尔滨市。1965年6月,隶属松花江专区。1983年9月,隶属哈尔滨市。
松花江
行政区划
呼兰撤县设区前辖呼兰、康金、对青山、沈家、二八、石人、白奎、方台、大用、莲花、长岭、双井、乐业13个镇,杨林、许堡、孟家3个乡,共16个乡级政区。下辖12个街道、194个行政村(581个自然屯)。
2004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原呼兰县乐业镇和对青山镇划出,全区辖3乡11镇。同年10月28日,经市*批准,撤销呼兰镇设立呼兰、兰河、腰堡和利民4个街道。2009年11月25日,经省*同意,市*批准呼兰区撤销康金镇、双井镇,设立康金街道、双井街道。将利民街道和呼兰街道划为4个街道,即利民街道、学院路街道、呼兰街道、建设路街道。2012年,呼兰区辖腰堡、兰河、利民、呼兰、学院路、建设路、康金、双井8个街道,沈家、方台、白奎、石人、二八、莲花、大用、长岭8个镇,许堡、杨林、孟家3个乡,共19个乡级政区;下设社区居民委员会38个(居民小组108个)、村民委员会168个(村民小组1465个、自然村462个)。
3、人口经济
人口状况
2008年,全区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户籍总人口623319人,比上年增加1740人。非农业人口164973人,农业人口458346人。
2009年,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6200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0555人。男性人口31537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54‰。
2010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20179人,比上年末增加17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3909人。人口出生率6.20‰;人口自然增长率3.58‰。
2011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20992人,比上年末增加8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597人。人口出生率6.07‰;人口自然增长率3.51‰。
2012年,年末户籍总人口62万人,加上驻区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呼兰区总人口达80万人。
经济发展
拥有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2.5平方公里,累计入区企业429户,引进资金总额650亿元,形成固定资产548亿元,集聚形成了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机械制造、文化教育、商贸旅游等主导产业。
工业
集聚形成了以誉衡药业等52家高科技医药企业为支撑的国家火炬计划利民医药产业基地;以正大雪莲等46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园;以哈师大等22所院校云集形成的“大学城”;以哈轴等28家企业为骨干的机械制造产业园;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永达商业综合体、松江避暑城、呼兰河口湿地公园等休闲项目为引领的商贸旅游产业板块。
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267亿元,增长10%;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0.04亿元,同比增长27.3%;区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1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56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7亿元,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16元,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83元,增长12.1%。
4、基础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年重点组织推进项目9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19个省市区重点监控项目全部按计划开复工,完成投资58.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70%。年内新引进哈药总厂、康隆药业、馨滋食品等项目31个,投资总额18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实际到位资金71亿元。特别是哈药总厂、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杉杉永达商业综合体、哈师大附中利民校区四个项目的成功引进,对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城乡建设
城乡
呼兰撤县设区后,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一是推进路畅工程。完成兰河大街、公园路、师专路等10条街路7.5万平方米的罩面工程;维修南大街、北大街、南北二道街等街路人行道、车行道2万平方米;对庭院小区出入口12条路面硬铺装8500平方米。二是推进绿化工程。完成北出城口、亚麻厂等处绿化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6公顷,栽植乔木1560棵,灌木1.2万株。三是推进亮化工程。安装顺记路、松江路等5条道路路灯111基。四是推进彩化工程。对居民庭院、街路及游园广场实施彩化,主街路摆放花箱260余个;中巷路彩化17条1万平方米。五是推进呼兰河公园建设。完成黑色路面、堤顶路、园内绿化、彩化、附属设施及亮化工程等建设。六是辟建停车泊位。在城区南北大街、公园路、西环路等主要街路建设停车场17处1260个车位。七是推进棚户区和泥草房改造。改造棚户区14.9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27.5万平方米。
2012年,新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城市载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及城市设计、公交线路规划,开发区村镇规划通过市*审批。新城区着眼于城市空间拓展、服务项目建设,全年投资1.22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呼兰区
公园
环境保护
呼兰撤县设区后,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战略位置,不断加大解决环境问题的力度,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67公顷,绿化道路45公里,义务植树100万株。全区现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19262公顷。全区建成区绿地面积1008公顷,绿地覆盖率32.0%。地区空气质量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为321天,比上年增加3天。实测大气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36毫克/立方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0.1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分贝。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
2012年,完成造林绿化1万亩,退耕还林通过国家验收。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6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建成完工。
5、社会事业
教育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11年,全区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所,在学研究生2585人;普通高校16所,在校学生12.7万人,毕业生1.3万人;成人高校2所;普通高中6所,招生2196人,在校生6488人,毕业生1943人;普通初中24所,招
学校
科技
完成立项项目6项。*科技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哈尔滨市呼兰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落实10万亩示范区和100万亩辐射区。单产指标400公斤/亩,比前三年增产10%,亩增产粮食50公斤。完成《棚室秋延后黄瓜专用品种的筛选及示范推广》项目,亩产值一万元,年总收入可增3亿元。《优质高产大葱新品种引进及繁殖技术研究》项目亩增效益400元左右。完成的《奥磺酸钠口腔贴片》项目,年产量达1000万片,产值1000万元,销售额1000万元,利润和税金各100万元。《主动脉瘤及夹层主动脉瘤支架的研制与开发》项目年产值2000万元。《牵迪口服液》项目年收入4000万元,净利润700万元,税金300万元。
科技
呼兰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12年,完成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呼兰分会场文艺演出任务和庆国庆书画作品展及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工作。完成哈尔滨第六届动漫彩车设计、制作、巡游工作,取得了最佳花车荣誉称号。申通广电网络公司陆续投入700多万元,数字电视整转达6万户,其中老城区增加2171户,利民开发区增加8643户,数字电视收视费1300万元,比去年增长41%。
体育
呼兰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建成9个市级体育示范社区。成功举办呼兰区全民健身展示周启动仪式、全民健身日太极拳展示活动和呼兰区健身舞蹈比赛。呼兰区代表团参加哈尔滨市第十八届运动会田径、速滑等7个项目的比
体育
扼守哈尔滨北大门,是省城、市府北向交通要冲,处于全省“八大经济区”战略格局的重要极点,是全市实施“一江居中、两岸繁荣”战略的重点区域,地处东北亚经济合作圈,南向辐射吉林、辽宁及内地省份,北向辐射龙江腹地及东北亚,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交汇之地。滨北、滨州两条铁路境内通过,哈黑、哈大、哈绥等5条国省级公路贯穿全境,城市内环直接联通太平国际机场,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交通网络,成为连接黑龙江北部及俄罗斯、东北亚的重要通道。
6、发展项目
全面实施“跨河北扩、沿江东拓、产业兴城、强区富民”战略,致力实现从“融入大都市”到“全面城市化”的重大转折,全力构筑“一城一谷一集一纽”空间布局。“一城”:即建设呼兰健康产业城。以发展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文化教育、都市农业、商贸旅游等健康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健康的产品、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环境,夯实城市和产业互动发展的基础,打造产城一体的示范区。“一谷”:即打造中国北方药谷。以开发区生物医药园区为载体,建设5大功能区36个功能单元,力争2020年集群产能超千亿元,建成省内最大、国内一流、全国有名的专属医药园区。“一集”:即形成大江北商贸物流仓储集散中心。以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东北市场和杉杉永达商业综合体为龙头,引进、生成、发展、壮大集散贸易功能性项目,加速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打造现代化物流集散中心。“一纽”:即构建省城北部中转枢纽。规划城区重点内环,贯通开发区与阳明滩大桥的连接,建设滨江特色生态景观大道,全面激活水路、铁路和公路交通资源,打造省城通往北疆腹地重要交通枢纽节点。
7、旅游景点
萧红故居
萧红故居
萧红故居是中国1930年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出生地,现已辟为萧红纪念馆,1986年定为黑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萧红故居位于呼兰县城南部文化路29号,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占地面积7125平方米,房舍30间。该故居为清末传统八旗式住宅,青砖青瓦,土木建造。修复后的萧红故居青砖院墙,院门面东三开,正门门楣上悬“萧红故居”横匾,系陈雷题写。院内五间正房,东两间陈列萧红及祖母用过的部分物品;西两间展出萧红生前照片,中外名人留影,题词,诗作,信函;迎门堂屋摆放着故居原貌沙盘;院内有一座两米高萧红塑像;后花园两侧有碾坊一座。
呼兰文武庙
走进西岗公园,向前走不远,就可看见文庙和武庙两座并列的二层门楼,平常文庙大门基本不开,要从关岳庙侧门进入。匾额均挂在第一层房檐之下。走近关岳庙大门,两层飞檐凌空而起,四根红色大柱气势非凡。中间两根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大义千古大忠千古;”下联是:“晚汉一人晚宋一人。”进得门来,门楼背后还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春秋匪懈祀典重新汉千古宋千古;”下联是:“宇宙长存神功并著忠一生勇一生。”左右两面墙上绘有二十四孝图。
文武庙
文武庙
从圆门过去,就进入了文庙,圆门附近便是“道冠古今”坊,对面是“德配天地”坊。从大门、泮桥、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形成了一条中轴线。转过大成门,就可看见高大雄伟的大成殿,其格局与崇宁殿相同,殿内供奉着孔子坐像,上方悬挂“万世师表”匾额,两侧绘有孔子讲学的壁画。院子中间有一尊孔子立像。左右有配殿两座,分别供奉着孔子弟子和孔学后人。大成殿后是崇圣祠,祠*奉着孔子的母亲颜徵在。
呼兰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
1908年,法国神甫戴治达主持修建呼兰天主教堂。青砖外墙,东西18.3米,南北23米,建筑面积836平方米。双塔造型类似于巴黎圣母院,高35米。堂内欧式穹隆大厅宽敞明亮,有两排红漆明柱。此教堂下辖石人城,兰西,木兰等地的天主教堂。1947年,在土改中,教堂被没收。*时期又遭到严重破坏。2002年,占用教堂的呼兰五中移地重建。
据史志记载,该教堂建筑整体为青砖青瓦土木结构,高26米,东西长18.3米,南北宽23米。门、窗均用青砖砌成圆形。教堂内欧式穹隆大厅宽敞明亮,有两排红漆明柱,教堂塔楼内有木质楼梯直上顶层。呼兰区天主教堂曾是呼兰五中所在地。2002年,呼兰五中移地重建。
天主教堂
呼兰区天主教堂建筑外观与巴黎圣母院相似,因此被誉为东方的巴黎圣母院。该教堂始建于1908年,1995年6月6日被列为哈尔滨市保护建筑,1999年被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