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伊犁师范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1-08-12 14:06:50
...

伊犁师范学院是一所隶属**自治区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该校坐落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学院现拥有办学用地852亩,校办农场2000亩,校园绿化面积达60%以上,环境优美,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学院有教学用计算机1517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17万元;图书馆总面积25000平方米,馆藏图书71.91万册;体育场馆及设施完备;学院计算机网络千兆互连、百兆到桌面,建成了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校园局域网。

学院名称:伊犁师范学院

创办时间:1948年

所属地区:中国*伊犁伊宁

学校类型:师范

属性:区属普通高等师范学校

主管部门:**自治区人民*

类别:公立大学

1、学院简介


伊犁师范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是一所隶属**自治区管理的普通高等师范学校。学院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省立伊犁专科学校,以后曾先后更名为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伊犁师范学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伊犁师范学院。学院坐落在享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

学院有普通本专科生9638人,其中本科生8750人,专科生888人;硕士研究生238人;成人本专科生4507人,其中成人本科生2197人,成人专科生2310人;每年学院承接各类培训3000人次;留学生136人次。学院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同时还常年招收留学生。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院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为契机,大力实施"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进入了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学院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各族师生员工正齐心协力,奋发图强,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将学院建设成为区内先进、部分学科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以教师教育为主导的教学型综合性大学。

2、历史沿革


教学楼

1.1948年4月,经伊犁、塔城、阿山三区革命*批准,在1935年建立的伊犁民族中学基础上组建省立专科学校,定名为伊犁专科学校,安尼瓦尔·汗巴巴任校长。当时学校设有医生、护士、财会、畜牧、水利、师范等专科专业。

2.1949年10月,为纪念三区革命*阿合买提江·哈斯木不辛遇难,伊犁专科学校更名为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

3.1950年4月,司马义·依布祖拉也夫任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校长。

4.1951年,学校除师范专业外,其他专科专业转入*学院(*大学前身)。

5.1953年4月,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一分为二,一是伊犁师范学校,二是男子高中。

6.1955年9月,伊犁师范学校迁往新址(今伊犁师范学院院址)。

7.1957年1月,艾赛音·加克斯勒克任伊犁师范学校校长。

8.1959年7月,伊犁师范学校更名为伊犁第一师范学校,莫合塔尔任伊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同时,伊犁州在男子高中的基础上组建伊犁第二师范学校,沙迪克·阿肉甫任伊犁第二师范学校校长。

9.1971年2月17日,伊犁第一师范学校和伊犁第二师范学校合并,改称为伊犁师范学校。康东山任伊犁师范学校革委会主任。

10.1978年1月,伊犁师范学校恢复校长制,张家瑞任校长。

11.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以伊犁师范学校为基础,组建伊犁师范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属自治区管理的厅局级单位。学院设置中文、外语、体育、数学、物理、化学等本科专业。赛比哈孜任伊犁师范学院院长(未到任)。

12.1981年4月,陆一民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13.1987年2月,艾斯海提·克里木拜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金锟人院长。

14.1991年9月,卡哈甫·阿仁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15.1993年11月,李儒忠任伊犁师范学院院长。

16.1996年4月,洛合达尔汗·阿德力汗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吴孝成任院长。

17.2002年8月,赵嘉麟任学院院长。

18.2002年9月,学院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19.2003年11月,**自治区人民*批准将设在奎屯市的伊犁教育学院并入伊犁师范学院。

20.2006年1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伊犁师范学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基础数学、光学专业成为首批硕士点。

3、硬件设施


伊犁师范学院

学院现拥有办学用地852亩,校办农场2000亩,校园绿化面积达60%以上,环境优美,被誉为花园式学校。学院有教学用计算机1517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717万元。图书馆总面积25000平方米,馆藏图书71.91万册。体育场馆及设施完备。学院计算机网络千兆互连、百兆到桌面,建成了集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校园局域网。

4、师资力量

学院在编教职工840人,其中专任教师51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0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4%,博士学位教师40人,在读博士7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教学名师等学者专家十余人。

5、组织机构


伊犁师范学院国旗护卫队

机关部门

学院办公室

纪检委

审计处

组织人事部

宣传部

工会

团委

学生工作处

教务处

国际合作交流处

图书馆

网络管理与信息服务中心

计财处

国资处

后勤管理处

学报编辑部

研究生处

保卫处

科研处

成人教育学院

教学单位

人文学院

中国语言学院

外语系

法政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学学院

体育学院

艺术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6、现任领导


校园风光

党委书记、副院长:赛尔建·乌合拜

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军

自治区教育厅巡视员:张治安

党委常委、副院长:来提甫·阿布都米吉提

党委常委、副院长:贾娜尔·阿汗

党委常委、副院长:彭岚(中组部援疆*-重庆大学)

党委常委、副院长:汤建钢

7、学院文化


校训

校训

品正学实

品正:即志存高远,道德高尚,品行端正,自强不息

学实:即学识渊博,基础扎实,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校风

爱国、崇德、勤奋、求实

教风

学高身正,敬业树人

学风

勤学敏思,尚德弘志

8、院系设置


学院一角

学院有人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中国语言学院、外语系、法政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系、艺术学院、体育学院11个院(系)。

学院以教师教育类专业为主,同时开设了部分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非教师教育类专业,现有38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和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其中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被列入本科一批次招生;有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覆盖21个二级学科。

教育科学系

教育科学系自2004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坚持*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人才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为边疆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借助北京师范大学高校的对口援建,教育科学系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的师资队伍,拥有伊犁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等实践教学、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教育事业发展的科技平台,2014年成功申报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教育科学系现有教职工31人,专任教师2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14人,助教2人。教师中博士(含在读)6人,硕士14人。教师中有1人曾在哈萨克斯坦访学。

教育科学系设教育技术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心理教研室、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等教学科研机构,拥有现代化的心理学实验室和教育技术实验室(在建),承担全院公共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本科生753人,正在申办心理学专业。

为了办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教育科学系与伊犁州教育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近期又与伊犁州教育局签署了《伊犁师范学院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关于联合培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议》,并已制定出切实可行培养方案,确保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招生、就业和日常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严格的考察和选择,我系教育硕士学位点与伊犁州教育行业联合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共115人,其中,专职教师77人,20%具有博士学位,90%具有高级职称,并且,专职教师中具有基础教育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者所占比例为70%左右;兼职教师38人,均来自属地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完全适应教育硕士专业教育的各项要求。

在今后的办学中,我系将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带动专业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做强本科专业,优化特色课程,探索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学和科研管理,强化实践基地建设,确保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培养质量;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内部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充实和更新实践教学装备,做好教育技术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积极拓宽发展空间,广辟发展资源,强化内涵建设,突出教育科学系在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推动教育科学系综合实力全面发展。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含高级实验师),高级职称教师占31%;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43人,其中博士16人(含在读),硕士30人,研究生学历教师占74%。学院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有25个专业实验室,1个硬件电路设计开发开放实验室、2个研究型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800余平方米,实验室总资产1200万元。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会学善用、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目前,学院设有一个无线电硕士点,有硕士导师7人,聘请了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部分专家学者为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除此之外,学院与中科院电子所签订了协同创新基地协议;与伊犁河流域建设管理局签订了产学研基地协议;与国网*伊犁供电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聘请了12名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与上述单位实现部分实验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共享。学院每年都邀请内地和国外高水平学者讲学,已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院在复杂系统中的信号传输与可控性、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功能材料与微纳电子技术、故障电路预警保护、复杂网络控制理论与应用等研究领域成果突出、形成特色。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自治区级项目、与企业合作项目6项;近三年年均科研经费86万元左右,累计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1篇。

学院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硬件电路开发开放实验室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开发,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011年,学院学生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6项;2012年,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大赛中获二等奖2项。自治区三等奖7项。2013年:第十三届大学生挑战杯电子大赛全国铜奖3人、第八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二等奖3人、全国三等奖3人。

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学院将有更大的发展。

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在原艺术教研室的基础上于1999筹建,2000年正式成立,学院形成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师范与非师范两种办学类型,本科与专科两种办学层次的格局。美术学学科涵盖油画、国画等专业方向;音乐与舞蹈学学科涵盖声乐、器乐、舞蹈等专业方向;设有音乐理论教研室、声乐教研室、器乐键盘教研室、美术理论教研室、绘画教研室、艺术设计教研室等6个教研室以及1个实验室。学院拥有一支由54人组成的锐意创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6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5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约800人,成教生200人。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院教学环境优美,拥有图形工作站、版画工作室、国画工作室、油画工作室、美术展厅、音乐厅、舞蹈练功房、电钢琴室、琴房80余间以及各类器乐、器材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资料室各类藏书3000余册。学院特聘尹爱青、鲍元恺、张欢、殷晓烽、苏晓民、王文娟等诸多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学院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文体局、伊犁伊力特印务有限公司、伊犁道帮文化传媒公司等十多家单位签订了基地协议;与哈萨克斯坦阿拜命名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哈萨克斯坦国立民族艺术研究院、国立民族艺术学院、伊宁市第23中学建立了交流平台。学院教学实践基地覆盖北疆各地州市,同时也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音乐、美术师资的培训基地。

学院重视实践与科研。近年来,成立有少数民族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专业实践平台。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厅局级等项目67项;发表学术论文231篇;疆内外各类艺术实践获奖60余次。学科特点不断鲜明,人才质量不断提高,成为南北疆地区艺术人才摇篮。

体育学院

身心兼修魂魄并筑

伊犁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下设三个教研室(公共体育教研室,体育教育专业教研室,社会体育专业教研室)、场馆中心、体质测试中心。现有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一个,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十个班,学生人数413人。有标准运动场、运动训练馆、瑜伽馆、体质测试室、排球场等场地,教学设施、设备齐全,仪器设备总价值过百万元。

体育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伊犁师范学院体育系,是伊犁师范学院最早成立的院系之一。1999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2003年开始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

目前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7名,中级职称的人员15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人员14人,其中博士1人。

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于1983年开始创办本科专业,历经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学院的本科教育涵盖化学教育、生物科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和材料化学6个本科专业,1个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化学工程硕士)设有煤化工、生物化工、材料化工、环境化工4个专业研究方向(2015年开始招生)。截止到2014年6月,有在校本科生1136人,专科生61人。学院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重点学科2个、精品课程5门、重点课程10门、优秀教学团队1个;建有教学科研实践基地30余个。学院实验中心拥有仪器设备1000多台件,设备总值2400多万元。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4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验师2人。学科团队中拥有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教学能手2人,校级优秀主讲教师4人、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8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教师中博士(含在读)20人,硕士(含在读)24人。近年来,该教师团队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主持承担行(企)业横向课题6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核心刊物100余篇。

多年来,学院组织、培训本科生参加全国或自治区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近几年,有1个团队获得全国铜奖,有2个团队获得*赛区一等奖,有2个团队获得*赛区二等奖,有多个团队获得*赛区三等奖及优秀奖。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获得自治区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1次。

每年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专题学术报告;组织本科生申报学校大学生研究课题;鼓励学生假期到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等进行专业实习,并与*庆华能源集团、新天煤化工集团、*伊犁麦斯特碳化硅、川宁药业、伊犁州环保局、伊宁市环保局、伊犁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伊犁州产品质量检验局、伊犁酒厂、庆华集团、伊犁钢铁厂等行(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地理科学3个专业每年野外实习2周,对课堂知识有效延伸,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良好情操。

自1980年以来,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共培养普通本科生、专科生8000余人,成教生2000余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实用型优秀人才。学院学风正、学习氛围浓厚,毕业生基本功扎实,已有4人获得国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博士后学位,60余人获得国内博士学位,100余人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有30余人正在国内外攻读博士学位,60余人攻读硕士学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在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才,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生导师周传华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候秀锋教授,西南大学包淑娟、徐茂文教授,陕西农林科技大学韩照祥教授,西南科技大学戴亚堂教授,*大学宿新泰教授、陈兆慧教授,伊犁师范学院欧阳艳教授、罗新泽教授、南光明教授、库尔班江教授等;乌苏市市长陈强,伊犁师范学院后勤管理处处长马凯,伊宁市六中校长何伟,清水二中校长王永智等。有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知名教育工作者或自治区级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如乌鲁木齐一中特级教师李秋鹰,兵团二中特级教师敬亚军,伊宁市三中特级教师李力生,伊宁市十六中高级教师唐怀忠等。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院)经过30余年的办学,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借助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科对口援建,物理学院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拥有自治区凝聚态物理重点学科、物理学硕士点、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应用物理学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伊犁师院与南京大学联办应用物理学专业-凝聚态物理方向一批次重点本科、自治区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等教学与科研的学科队伍,拥有*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碳化硅复合陶瓷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治区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伊犁师院-麦斯特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自治区实践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科技创新和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科技平台,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并存、教学教研与科技创新并重、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在*高校物理学中处于领先行列的教学研究型院系。

数学与统计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前身是1948年建校之初的理科组。随着学科发展几经调整,于2011年5月正式更名为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院的本科教育涵盖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小学教育、数学教育等4个专业,研究生教育设有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等4个专业;截止到目前,在校本科生693人、硕士生42人。2010年12月基础数学学科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2011年3月,数学学科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2011年11月,我院与伊犁州统计局被自治区授予“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方向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目前我院共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重点课程12门。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分布均衡,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汇集了包括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教学名师、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自治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自治区突出贡献的专家、自治区教学能手在内的优秀学者。截至2014年3月,学院有专业教师4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6人、讲师22人;博士(含在读)14人,硕士(含在读)19人。

长期以来,学院负责组织、培训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直保持优秀成绩。近五年来,共有2个队获得全国赛区三等奖,10个队获得*赛区一等奖,12个队获*赛区二等奖,16个队获*赛区三等奖。

每年均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组织本科生申报学校大学生课题;鼓励学生假期到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等进行专业实习,并与伊犁州统计局、伊宁市统计局、中国银行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合作。

自1980年以来,数学与统计学院共培养普通本科生、成教生6000余人,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由于毕业生知识面广、基本功扎实,已有5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100余人获得硕士学位。目前有20余人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60余人正在国内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在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才。

法政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前身为1980年建院初期的马列教研室。为了适应学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于2011年4月正式更名为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法政学院。

法政学院现有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旅游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专科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管理、旅游管理和法律文秘等4个专业;截止日前,在校本科生660人,自考生100人,专科生近143人,总计900余人,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2008年我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被自治区教育厅批准为自治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程,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于2010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培育学科。目前我院共有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重点课程11门。

学院师资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初具规模。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人;博士(含在读)20人,硕士(含在读)21人。校级学科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4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

外语系

伊犁师范学院外语系前身是伊犁师范学院英语教研室。1978年10月面向北疆地区招收了第一批英语专业学生。1979年成立外语系筹备小组。1981年成立外语系,同年面向*招收了首批英语专业大专生。1985年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1994年开始招收俄语专业大专生,2005年招收俄语本科生。2013年,外语系在校本科学生总数为732人,其中英语专业532人,俄语专业200人。

目前在编教职工为51人,其中行政人员5人,专任教师46人,外籍教师4人(其中英语专业2人,俄语专业2人)。专任教师中,从职称结构看,有教授1人,副教授7人,讲师30人,助教6人;从学历结构看,有博士6人(含在读),硕士36人(含在读),学士4人,硕、博比例为91.3%。

现有“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俄语专业”和“成人教育”等4个教学研究室,以及“综合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两个教学行政部门。外语系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智育为主”的办学方针,在全体师生员工的辛勤耕耘下,硕果累累,先后获得“自治区高校文明班级”、“自治区高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教师在*各类讲课大赛中先后获得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学生在各类英语俄语演讲比赛中获得过特等奖、一等奖等骄人的成绩。外语系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无论在工作能力还是品德方面均获得所在单位的高度认可。

大学英语教研室简介

大学英语教研室共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17人在岗,4人在外读研或读博,2人外出访学(国内、国外各一人)。拥有副高职称的教师有3人,讲师19人,助教1人。大学英语课程于2005年被确立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主要承担大学一年级、二年级的大学英语课程,每周课时数为4,每学期2学分,总计8学分。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一分三”的分级教学模式,即将学生按英语水平高低分成A、B、C三个级别,同时将一个班级的大学英语课程划分为综合、阅读、听说三门课,分别由三位不同的教师任课,这样能够让教师担任自己较为擅长的课程任务,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除了日常的课程学习,大学英语教研室还开展了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英美俄文化节等。

英语专业教研室简介  

英语专业教研室于1978年成立。现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8人,助教1人,外籍教师2人。目前有博士4人,硕士8人,在读博士1人。

本教研室承担着外语系英语专业22个教学班级的授课任务,其中英语(本科)班13个,英语教育(专科)班4个,俄语班(二外)5个。教研室教师教学态度严谨,教学效果良好。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级英语,基础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口语,英汉翻译实践,汉英翻译实践,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教师职业技能和英语课程论等。尽管课时量繁重,本教研室教师仍然积极申请国家,自治区和院级科研项目,撰写论文,并取得丰硕成果。

在未来的发展中,英语专业教研室教师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将更加趋于合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更大的挑战。

俄语专业教研室简介

俄语专业现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中级职称教师3人,初级职称教师6人。教师中有3人已取得硕士学位,5人分别在黑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和*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外聘教师1人,外教2人,承担着5个俄语专业班和英语专业二外俄语的教学任务。俄语专业为非师范类,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设置方面都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目前共建立俄语实习基地10个,基本满足俄语专业学生实习需求。

俄语专业于1994年招收第一届俄语大专班,2005年起招收本科专业。2009年,在援疆*积极努力与协助下,我系成功申请到全国俄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考点。回顾历史,俄语专业从最初的专科发展到本科,力量不断壮大。

中国语言学院

中国语言学院是伊犁师范学院最具专业特色、最具地域文化代表性的院系之一,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伊犁师范学院预科部。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语言学院就开始了语言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已有50年的办学历史。1997年在原预科部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伊犁师范学院中国语言系。2006年12月我校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由中国语言系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继而于2007年5月将中国语言系更名为中国语言学院。2007年3月正式开展留学生汉语教学工作。目前我院共有校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重点课程11门。截至2014年3月,学院有专业教师3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14人;硕士(含在读)23人。目前,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生84人、留学生100余人次。

本科生教育:学院的本科教育设有哈萨克语言、*语言、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等4个本科专业,同时承担全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预科汉语教学任务。哈萨克、*、汉语等三个专业均为自治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学习成绩优秀者可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推荐至本校、*大学及*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行硕士研究生阶段学习。哈萨克语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者还可获得赴哈国相关大学交流学习机会。

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设有双语教育与双语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社会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4个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者可获得赴东北师范大学交流学习机会;翻译理论与实践(汉哈)专业学习成绩优秀者可获得赴哈萨克斯坦阿拜国立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机会。

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开设有各种短、中、长期培训班,寒暑假强化班等,均采取小班授课方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现有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国留学生,在我院学习汉语、哈萨克语、*语、锡伯语及相关专业。学院还设有“丝绸之路学汉语留学生奖学金”、“**奖学金”,可为前来我院学习汉语且成绩优异的留学生免费提供汉语教学。

特色专业:2010年7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专业被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填补了伊犁师范学院的空白。

人文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64人,教授6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比例占专任教师总数41.2%;博士11人(含在读),硕士43人(含在读),硕博比例为84%;有普通本专科生12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700余人,是伊犁师范学院办学规模最大的教学院系之一。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语言文学、锡伯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历史学、秘书学、新闻学等6个本科专业,有语文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等2个专科专业,涉及文学、历史学2个学科门类。获批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自治区级高等学校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全国模范教师1名,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名,自治区级教学能手1名,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办学三十余年来,人文学院共向社会输送了近万名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率达到85%以上。人文学院立足本科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2007年,伊犁师范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10年,获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目前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三个二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学科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11年,我院获批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2012年,人文学院又获批自治区高校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一个。

我院具有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丰富优厚的哈萨克文化研究资源和地缘优势,有*唐加勒克研究会、*哈萨克阿依特斯研究会、哈萨克文化研究所、伊犁学研究中心等学科研究平台,汇聚了一批专门从事哈萨克语言文学研究的各民族学者,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成果,其中有关哈萨克语言的研究处于自治区学术界的前列,有关哈萨克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9、专业设置


学院风光

教育科学系

1.学前教育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素养、能在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和行政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游戏、幼儿园舞蹈基础、钢琴与儿歌伴奏、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幼儿园环境创设等,民本外加高级汉语、专业汉语、双语教学课程,汉本外加少数民族语言(维、哈)等。

就业方向:

各类幼教机构的教师、管理工作者和幼儿教育科研人员,企事业单位文职人员及宣传工作者,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机关公务员。

2.小学教育(文科方向)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和地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具备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知识,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研究的小学文科教师。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小学生心理与健康咨询、小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基本原理、小学班级工作原理与方法、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写作、古代汉语、中国儿童文学、人类与社会。

就业方向:

小学骨干教师、小学教育研究与管理人员,教育行政机关公务员、教科研机构研究人员等。

3.教育技术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扎实的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通晓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能在各级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级电教机构从事学习资源与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电声电视系统。

教师教育类课程:心理学、教育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

各级教育技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各类大中学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电教管理、校园网络建设和教学软件设计人员,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和人才开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电视台影视编导,信息产业部门应用性研究与开发人员等。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

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InformationManagementandInformationSystem,简称IMIS)是一个新名词,也是一个新的专业(国家1998年设立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银行业、服务业、证券业、图书馆、学校、机关等担任计算机工程助理师。主要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负责管理信息领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使用和管理工作;大型数据库数据管理员,在信息管理领域内负责大型数据库的系统管理、安全管理和性能管理工作;网站,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工作;计算机高级文员。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培养目标:

该专业是自治区紧缺人才专业,其主要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

5.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就业方向:

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这个专业的选择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

艺术学院

1.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工作文化站(馆)、社会音乐团体等复合型、创新型的专门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主干课程:

基本乐理、视唱练耳、主科(民族器乐、声乐、钢琴、手风琴、作曲、指挥、舞蹈)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外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歌曲写作、即兴伴奏、合唱与指挥基础等课程。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的硕士学位。

2.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站(馆)、中小学以及各类文化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学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主干课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声乐》《钢琴》《中国音乐史与欣赏》《外国音乐史与欣赏》《合唱指挥》《中国民族音乐》《即兴伴奏》《歌曲写作》。

声乐方向:《歌唱语音》、《重唱》《声乐艺术史与作品赏析》《声乐教学法》《舞台形体训练》

器乐方向:《少数民族器乐演奏》、《民乐合奏》、《视奏》《重奏》《钢琴艺术史与作品欣赏》《钢琴、手风琴演奏》《钢琴、手风琴教学法》

舞蹈方向:《基训》《民族舞蹈》《中国古典舞身韵》《外国民族民间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舞蹈作品训练》《中外舞蹈史》《舞蹈概论》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电视台、歌舞剧院(团)、电视剧制作中心、宣传部门、文教事业单位从事演唱、创作和音乐制作工作也可以进一步攻读本专业及相关的硕士学位。

3.美术学专业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掌握美术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美术教学和教育研究以及其他美术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艺术概论、美学概论、解剖、透视、中国画语言实践课、版画语言实践课、水彩语言实践课、粘土与手工、设计与制作、艺术考察、艺术实践、美术鉴赏与批评艺术美学、儿童美术创作。

就业方向:

就业领域在各级文化艺术团体、各类专业院校以及中小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创作、研究、出版、管理等方面工作。

4.艺术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科研能力的知识和能力,能从事广告招贴设计、CI设计、包装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以及艺术创作、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业能力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中国设计简史、外国设计简史、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视觉传达设计基础、摄影、版式设计、字体形态设计、装饰图案(写生课)、插图、图形语言与创意、标志设计与创意、网站界面设计、艺术考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美术教学论。

就业方向:

经过专业培养,学生毕业就业形式多样,涉及面广。如文化艺术团体、各类专业院校以及中小学校、设计公司、策划公司、出版集团等企事业单位。

体育学院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体育教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现代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体育科学研究和其它教育工作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

体育概论、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物化学、篮球、跆拳道、健美操、足球、体育史、体育教育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

各类学校从事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以及体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毕业生也可根据社会需要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群众体育的指导工作、体育运动训练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2.社会体育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社会体育工作规律,能够胜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部门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管理、训练、体育康复、健美健身、群众体育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

体育概论、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物化学、跆拳道、健美操、足球、排球、乒乓球、体育史、体育教育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

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到各类学校承担体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现有自治区教育规划课题1项,自治州教育规划课题3项,承担*科研课题子课题3项、自治区级科研课题6项、伊犁州科研课题4项,校级科研课题15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院级课题4项。教师每年人均发表论文1-2篇。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室,为科研创新搭建平台。

重点建设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民族体质健康(以哈萨克族为主)与体育教育研究、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以哈萨克族为主)与训练研究、少数民族体育传承与体育教育研究。

现有校级重点课程5个:学校体育学、排球、健美操、大学体育、篮球;健美操教学团队被评为院级教学团队;《民族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

3.体育教育(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的体育教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现代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教育研究和其它教育工作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

体育概论、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物化学、篮球、跆拳道、健美操、足球、体育史、体育教育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

到各类学校从事学校体育的教学工作,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毕业生也可根据社会需要到企事业单位从事群众体育的指导工作、体育运动训练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1.化学教育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胜任中等学校化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和其它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结构化学、有机合成、有机分析、化学教学论、教育技术、普通物理实验、化学基础实验1、化学基础实验2、化学合成实验、化学设计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实验、化学教学论实验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在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决策分析、管理,以及在中等学校从事化学教学和研究。

2.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较强的教学技能,能够胜任中等学校教学、教学研究及其它方面的教育工作,初步具有生物科学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生物统计学、生物新课程教学论、动物学野外实习、植物学野外实习、有机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植物学实验、动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生态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在机关从事决策分析、管理,在企事业部门从事生物保护、景观设计,以及在中等学校从事生物教学和研究。

3.环境科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创业与创新能力。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工业、农业、林业、国土等领域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与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法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生态学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动物学野外实习、植物学野外实习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在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决策分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和研究。

4.应用化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宽厚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应用化学专业实际工作和初步研究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化工基础、煤化学、煤化工工艺学、有机分析、环境化学、现代分离技术、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实验、环境化学实验、专业实习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是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在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决策分析、管理,以及煤化工的生产、应用和研究。

5.地理科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受到专业的基本训练;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研究工作,也能从事与地理科学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概率统计、地球概论、地质学、地图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2、区域地理综合野外实习、土壤地理学实验、遥感软件操作、植物地理学实验、GIS软件操作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在机关从事决策分析、管理,在企事业部门从事生物保护、土地利用,以及在中等学校从事地理教学和研究。

6.材料化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系统地掌握化学与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受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初步训练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化学、有机材料合成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无机材料制备技术、化学材料的表征技术、电子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材料表面与界面、无机非金属材料、固体化学、复合材料学、膜科学与技术、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电子材料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磁学性能、热学性能的测试实验、无机材料制备、有机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等材料制备与合成实验,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等材料加工实验,X射线衍射、单物相定性分析、金相显微分析、差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材料结构表征与性能测定实验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是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在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决策分析、管理,以及材料的生产、应用和研究。

7.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区域社会发展及工业化所面临的环境监测与治理的需求,掌握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三废”治理与资源化、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等从事环境管理、监测、治理、规划设计、施工和环境产业开发等领域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水污染治理工程、环境法学、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是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由伊犁师范学院与南京大学联合办学,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现代物理综合实验技能和数学基础,掌握电子科学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能在凝聚态物理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医用物理学、计算机技术及自动控制等相关高新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计算物理,电子技术,C语言,基础物理实验,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综合性实验,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设计性实验,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的研究前沿等课程。

实践环节:

基础物理实验,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综合性实验,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设计性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论文等。

专业特色:

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是南京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联合办学的第一批次本科专业,采取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考核、共同授予学位的联合培养模式,面向全国招生。该专业也是**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学科。

伊犁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具有对凝聚态物理、光学、材料物理等学科方向的硕士授予资格。拥有“*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与南京大学共建)、凝聚态物理自治区重点学科、自治区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自治区大学物理学教学团队。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委、自治区科技厅等方面的重大科研项目,与国内外一些国际著名大学均有较广泛的交往,学术交流频繁。拥有齐全的常规实验仪器和先进的设计、检测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资产2000余万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优越条件。

毕业前景:

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包括物理前沿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包括新材料研发与应用、以及现代大型物理设备使用和维护等。应用物理专业的就业范围涵盖了整个物理和工程领域,融物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我国每年培养本科应用物理专业人才约12000人,目前对应用物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仍旧是供不应求。

数学与统计学院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现代数学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中等学校数学教学、教育研究和其它教育工作与管理的高素质人才。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高等几何、拓扑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实变函数、离散数学、数值分析、数学模型、数学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在*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决策分析、信息管理,以及在中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

2.统计学专业

培养目标:

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随机性的数据,从数据中挖掘可靠的信息,对所考察的问题作出科学的推断或预测,为决策和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现在,统计学的应用几乎遍及所有科学领域和国民经济各部门。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科学计算方法、概率论、数理统计、应用随机过程、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运筹学、非参数估计、计量经济学、经济与社会统计、国民经济核算等。

就业情况:

除为高校和科研机构输送继续深造的研究型人才外,毕业生通常在行政机关、银行、金融、保险等部门从事统计、分析等相关工作。

3.小学教育(理科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过硬、实用的教师职业技能,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在数学和科学方向上有所专长,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鉴赏力的能胜任小学基础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工作的综合性师资。

主要课程:

普通心理学、教育原理、教育统计学、中外教育简史、教育管理学、教育评价、小学教育学、小学数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初等数论、数学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教学、自然科学基础、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实验(生物、化学、物理)、教育技术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及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在小学从事教学和研究以及到*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决策分析、信息管理工作。

4.数学教育(专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数学学科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数学教师。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解析几何、高等代数、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大学物理及实验、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初等函数、数学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学等。

就业情况:

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在小学从事教学和研究,*机关、企事业部门从事统计及简单的决策和分析工作。

法政学院

1.法学(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法制建设需要的,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能在公检法司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事务的,为边疆法治建设服务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金融法、物权法、合同法、证券法、法律文书写作、公司法、中亚五国经济法律概论、法律经济学、ADR原理与实务等。

2.思政政治教育(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相应实践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教育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宗教学概论、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经济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文化概论、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西方哲学、教育技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学政治课程教材分析等。

3.旅游管理(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系统知识,综合素质较高、德才兼备,熟悉旅游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具备较强的旅游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在*机关、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服务、旅游事务管理及咨询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基础、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人力资源管理、饭店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资源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

4.法律文秘(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法律基础理论知识,文秘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实践能力,能在基层司法部门、行政及企事业单位,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或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文秘性质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法理学、办公室管理、行政管理学、秘书学、刑法总论、民法学、应用文写作、商法原理与实务、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知识产权法等。

5.旅游管理(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旅游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导游、旅行社业务工作,景区景点及旅游酒店服务管理工作的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管理学基础、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政策法规、饭店管理、旅游资源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规划与开发等。

外语系

1.英语专业

2.俄语专业

中国语言学院

1.汉语言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为为自治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掌握语言学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汉语和哈萨克语/*语系统语言知识,了解汉、哈/维历史、文化,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双语专门人才。“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有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每个计划内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期间有3周时间赴内地认知实习活动,有为期一学期的专业实习活动。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翻译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各有关部门、行业的实用类文本笔译和会议现场口译,可从事翻译、文秘、教学等工作。

2.哈萨克语言专业

培养目标:

该专业为为自治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协调发展,掌握语言学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哈萨克语和汉语系统语言知识,了解哈萨克历史、文化,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双语专门人才。“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有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每个计划内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期间有为期30天的语言实习活动,有为期一学期的专业实习活动。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翻译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各有关部门、行业的实用类文本笔译和会议现场口译,可从事翻译、文秘、教学等工作。

3.*语言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为自治区“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协调发展,掌握语言学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语和汉语系统语言知识,了解*历史、文化,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双语专门人才。“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有专项配套资金,用于每个计划内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习期间有为期30天的语言实习活动,有为期一学期的专业实习活动。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翻译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各有关部门、行业的实用类文本笔译和会议现场口译,可从事翻译、文秘、教学等工作。

4.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优良,汉语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对语言学理论、中外文学、文化有较全面了解,并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应用型对外汉语人才。

就业方向:

能在国内外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或在机关、新闻出版文化等事业单位和中外企业从事汉语言文字应用工作或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人文学院

1.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典文献学等。

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研究方法等。

就业方向:

党政机关,高等学校、中小学及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人员,公务员、文学创作者。

2.哈萨克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哈萨克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

现代哈萨克语、古代突厥语语文学、语言学概论、哈萨克古典文学、哈萨克民间文学、哈萨克现当代文学、哈萨克文学批评学、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

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

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教学管理人员、文秘人才、公务员、文学创作者和报考研究生深造。

3.*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相关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教育教学法规,了解语文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能在中等学校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及管理,在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文职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现代*语、*民间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察合台语、写作等

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

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教学管理人员、文秘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公务员、文学创作者和报考研究生深造。

4.锡伯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而扎实的锡伯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胜任中小学的锡伯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够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民族语言翻译、研究以及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

现代锡伯语、锡伯文学史、锡伯语口语、满文文献翻译、锡汉翻译、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写作、中国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等

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

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教学管理人员、文秘人才、新闻传播人才、公务员、文学创作者、锡汉双语翻译人才和报考研究生深造。

5.历史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历史专业特长和现代教育理念,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中等学校的历史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相关文职人员。

专业主要课程:

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选读等。

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

中学历史教师、教研员和从事考古、文物工作,地方行政、科研、档案、文博、史志等相关行业的业务和管理人员。

6.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熟悉我国及*新闻宣传政策与法规,富有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机构和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新闻宣传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概论、播音学、主持艺术、摄影技术与艺术、摄像技术与画面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电视节目编导、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道德与法规等。

就业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等行业从事制作、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

7.秘书学(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较强的中文写作能力和扎实的秘书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综合知识,系统了解秘书工作规律,全面掌握现代秘书工作技能,能适应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秘书工作要求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写作、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管理学原理、秘书学概论、领导科学、秘书实务、秘书写作、秘书文档管理、秘书公关与礼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选读、社会工作、普通逻辑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公共事业管理、广告文案策划等。

就业方向:

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工作。

8.新闻学(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新闻实务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思维方法、厚实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精湛的新闻传播技能。

专业主干课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外新闻史、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音视频节目制作、新媒体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

就业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等行业从事制作、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

10、科研机构

校级文科基地

校级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

自治区文科基地

11、科研成果


伊犁师范学院

学院在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哈萨克文化研究、基础数学研究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引领诸方面取得较好成绩,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获批自治区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与南京大学共建的“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碳化硅复合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光学、凝聚态物理学与*鼎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与伊犁州统计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哈萨克语言文学)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艺术研究所、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少数民族影视剧译制中心,合作建成4个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天然产物化学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教育厅普通本科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哈萨克语言)专业列为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专业获批自治区第二轮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凝聚态物理2个二级学科入选自治区重点学科,基础数学入选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应用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定为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学、近世代数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学院已建成近世代数、现代哈语、大学物理学、有机化学、外国文学、复变函数、文学概论等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2012年学术专著奖

人文学院:萨丽玛·霍塞音

法政学院:马幸荣

2012年学术论文奖

人文学院:帕提曼·比都拉、时曙晖、佟颖、古丽加玛丽、张治安、夏雨、杜秀丽

法政学院:李敏、马立新

艺术学院:周珩帮、郭泳儒、陆敬国、王建、韩育民

教育科学系:马永泉、任冰心、谢淑海

外语系:蒲红英、刘惠萍

体育学院:木拉提别克、周凤祥、张燕

*哈萨克文化与民族现代化研究中心:白山、王吉祥

学报编辑部:翟新菊、沙彦奋、李广伟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赵兴宇、黄以能、张丽丽、王丽娜、智丽丽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石雁祥、乎西旦、林玲

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南光明、李紫薇、张艺、王兴磊、尚天翠、张维、刘伟、欧阳艳、罗新泽、马浩亚、赵玉

数学与统计学院:胡卫敏、辛巧、陈全国

团委:任建丽

老干处:李重石

2011年学术专著奖

法政学院:马幸荣

中国语言学院:杜秀丽

人文学院:武金峰、艾克拜尔

2011年学术论文奖

法政学院:宗永平、刘国胜、刘鑫渝、朱远来、马幸荣

教育科学系:谢淑海

艺术学院:王建、韩育民

中国语言学院:巴哈尔、吴若愚、庞云芳

外语系:蒲红英

人文学院:曹丽红、曹晓丽、贺元秀、娜依古力、祁晓冰、赛力克布力、田峰、王磊、夏雨

体育学院:魏峰、芦忠文

学报编辑部:沙彦奋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黄以能、冯利

数学与统计学院:李亮、汤建刚、陈全国、胡卫敏、陈林

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海力前木•卡、库尔班江、贾娜尔、李紫薇、玛依努尔、努尔买买提、任艳丽、塔西买买提.吐、赵玉、贾风勤、张维

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乎西旦、路翀、王雪峰、林玲、江力森、石雁祥、尹贵祥

12、知名校友


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郁文生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丁效华教授

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岳士弘教授

*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蒋海军教授

*教育学院院长赛依山

伊犁州人大副主任安平

伊犁师范学院副校长来提甫

伊犁州党校常务副校长柴贵平

伊宁市人事局局长张小平

巩留县高级中学校长颜文

伊宁市教育局局长王广强

伊宁市三中校长何一龙

伊宁市九中校长曹冬

克拉玛依十七中校长李德兴

除此外,还有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知名教育工作者,冯犁、陈华等被评为我区首批中学教授职称,邵燕萍、陈冬、王萍、肖黎明等已是省级基础教育的学科带头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