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陈独秀

科普小知识2021-10-28 14:18:01
...

陈独秀(1879~1942),中国*创始人和早期*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之一。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局书记。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1、人物简介

陈独秀(1879~1942),中国*创始人和早期*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早年留学日本。

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与科学的旗帜。

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之一。

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发起组,进行建党活动。

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局书记。

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使革命遭到失败。

1927年,在*“八七”会议上被撤消总书记职务。其后,他坚持城市为中心的国民会议运动和工人运动,反对农村武装斗争,组织托派组织。

1929年11月,被开除出中国*。后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抗战爆发后,拥护国共合作和*领导抗日,与托派*决裂。

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

1942年5月,于四川江津病逝。

2、主要经历

1896年考中秀才。

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

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

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

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土钊主编《国民日报》。

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

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

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

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

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

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之一。

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

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均被选为*委员,先后任*局书记、*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总书记等职务,是中国*早期的主要*。

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

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

1927年7月中旬,*政治局改组,他离开*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

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

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书记。

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逮捕,判刑后*于南京。

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

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3、主要著作

主要作品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上一篇:盛忠亮

下一篇:马戛尔尼使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