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臧克家

科普小知识2021-10-02 14:55:51
...

臧克家(1905.10.8-2004.2.5),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山东大学知名校友,是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曾任《诗刊》主编,他的第一部诗集是《烙印》,主要讽刺诗集《宝贝儿》,文艺论文集《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其短诗《有的人》被广泛传颂。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入选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十二课。

中文名:臧克家

读:音:zàngkèji

别:名:曾用名臧瑗望

笔:名:少全、何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潍坊诸城

出生日期:1905年10月8日

逝世日期:2004年2月5日

职:业:作家

毕业院校:国立山东大学

代表作品:《难民》、《老马》、《烙印》

女:儿:臧小平ā

1、人物简介


臧克家

  臧克家(1905.10.8~2004.2.5),中国当代杰出的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汉族。山东潍坊市诸城人,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被誉为“农民诗人”。他自幼受家庭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他创作的《难民》、《老马》等诗篇,以凝练的语言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2004年2月5日,臧克家于北京逝世,享年99岁。

2、创作经历


臧克家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他满怀激越的爱国热情,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三赴台儿庄前线采访,写成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他不畏艰辛率第五战区战时文化工作团深入河南、湖北、安徽农村及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文艺宣传和创作活动;他不顾个人安危组织“文艺人从军部队”;冒死赴随枣前线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宣传工作,曾参加随枣战役。这期间,臧克家同志创作和出版了《从军行》《淮上吟》等诗集及散文集《随枣行》,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在此期间,创作出版了长诗《古树的花朵》、回忆录《我的诗生活》和《泥土的歌》《十年诗选》等诗集。臧克家(1905.10.8-2004)山东诺城人。18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胶东半岛的农村。1923年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受五四运动影响,学习写诗。1925年处女作《别十与天罡》载《语丝》。1926年秋,考入*军事政治学校,曾参加讨伐反动军夏斗寅的战役。大革命失败后,逃亡东北。1929年入国立青岛大学补习班,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

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在新诗创作上得到闻一多、王统照的鼓励与帮助。1932年在《新月》4卷7期发表第一首诗作《难民》。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接着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他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其一,他推进了新诗对旧中国农民和农村的吟唱,在他之前,还没有一位诗人能够如此成功地抒写农民和农村。其二,他推进了中国现代叙事诗的建设,他的叙事诗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交融。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吸取养分,予以现代化改造,铸造自己作品的中国风格。他的诗具有含蓄蕴籍的抒情方式,重“藏”,诗在诗外,笔有藏锋;他的诗运用素朴精炼的言说方式,精炼,而又大巧若朴;他的诗追求谐和悦耳的音乐方式,“敲声音”,是臧克家炼字的标准之一,他寻觅着音节和谐,铿锵动人,增加读者听觉上的美感。在新诗发展史上,像臧克家这样深刻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实在很少,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臧克家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他的文学活动长达七十余年。2002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卷,近630万字。臧克家是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以新诗名世,但是,被诗名遮掩了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臧克家的诗,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从横的方面,先是不知世事、尚未流汗的孩子,似不足悲;次是正在“流汗”的爸爸,忧郁心态透出诗行;最后是汗尽而逝的爷爷,尽显悲怆之情。农民家庭在泥土里的生活!再从纵的方面,孩子——爸爸——爷爷,三个形象显示的不仅是三代,而且是无数代,这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生活道路的具象化,每个形象都有高度概括性。观察之细,运思之深,谋篇之巧,余味之浓,其他诗人很难望其项背。仅此一首,“农民诗人”臧克家的成就不需再置一词了。

臧克家非常强调只写自己熟悉的,这是他的现实主义的很大的特点。在“时代需求”和“自己熟悉”的关系上,他强调的是题材的熟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诗人要去熟悉新的过去不熟悉的生活,这才是彻底的现实主义。他为1946年版的《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中说:“几时,不再让我为他们悲惨命运发愁、悲伤、愤怒,不再唱这样令人不快的歌?几时,让我替他们——中国农民,出自真情如同他们唱悲哀的歌一样唱一支快乐的、解放的歌?”他熟悉的是旧中国的农民,所以写的就是旧中国的农民。但是他也向往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对于农村的自然景色,臧克家从来是倾心的。只要条件具备,他的灵感就会轻易袭来,于是,一首首优秀之作便问世了。1942年他完成了《泥土的歌》——这是臧克家除了《烙印》之外最重要的、也是诗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抗战开始后一段时间,诗人和作家们对于创作有所反思——空洞的热情消失了,高调的呼喊嘶哑了,一部分诗人和作家重新回到了熟悉的题材,以新的审美眼光打量旧的题材,写出了新时代的新作品。于是,巴金写出了《春》(1939)和《秋》(1940);曹禺写出了《北京人》(1941);茅盾写出了《霜叶红似二月花》(1943);臧克家则写出了他的第11部诗集《泥土的歌》。和那些直接吟唱时事的急就章相比,臧克家说:“我最合适于唱这样一支歌,竟或许也只能唱这样一支歌。”1944年,当他编选自己的《十年诗选》时,直接表现抗战烽火的作品入选很少。

臧克家的诗是酝酿于抒情之中的哲学,是哲学的诗。闻一多曾下过一个精辟的结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的意义。”这“极顶真”正是来自诗人关照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本质的哲理性总结。《三代》这首“极顶真”的抒情短诗就具有质朴、简洁、冷峻、深刻的艺术特色。

解放战争时期,臧克家同志多次参加“呼吁停战、实现和平”签名等进步活动,在重庆,曾应邀出席*同志在张治中寓所举行的文化界人士座谈会。在上海,他主编了《侨声报》文艺副刊《星河》、《学诗》和《创造诗丛》、《文讯》月刊等书刊,团结了大批进步作家;激愤于政治的黑暗腐败,他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和政治讽刺诗,出版了《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等诗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潜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组织安排来到北平。5月在《人民日报》发表组诗《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表达了他到解放区后的喜悦心情。后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1951年6月加入中国*同盟,曾任民盟*文教委员会委员。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经他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诗词十八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期间,他兢兢业业致力于*文学事业繁荣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在《诗刊》的创刊与发展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繁荣诗歌创作、加强诗歌队伍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满怀对祖国、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笔耕不辍,勤奋创作,以热情、多产的诗人形象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诗坛上,迎来了他创作的又一高峰,相继出版了《臧克家诗选》《凯旋》等诗集和长诗《李大钊》。其中,《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向着黄河笑》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诗词讲解》,对*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臧克家同志在“*”中遭受迫害,*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粉碎“*”后,年逾古稀的臧克家同志文思泉涌,又迎来了创作的春天。他把心底的颂歌唱给了*新时期,出版了《忆向阳》《落照红》《臧克家旧体诗稿》等诗集;《怀人集》《诗与生活》等散文集;《学诗断想》《克家论诗》《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等论文集。

1980年2月12日在《人民日报》中发表了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的片段”的文章,此文章后被命名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现已驻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

3、主要作品

著作书目


臧克家作品

  烙印(诗集)1933,(自费印行);增订本,1934,开明;与《罪恶的黑手》合集,1963,人文

罪恶的黑手(诗集)1934,生活;1947,星群

自己的写照(长诗)1936,文学出版社

运河(诗集)1936,文生

紧浦北线血战记(通讯、报告集)1938,生活

从军行(诗集)1938,生活

泥淖集(诗集)1939,生活

乱莠集(散文集)1939,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

随枣行(散文、通讯、报告集)1939,前线出版社

淮上吟(报告长诗)1940,上杂

猴子拴(诗集)1940,上海三通书局

呜咽的云烟(诗集)1940,创作出版社

古城的春天(诗集)1942,秋白书店

古树的花朵(长诗、原名《范筑先》)1942,东方书社

向祖国(长诗集)1943,三户

我的诗生活(散文集)1943,读书

泥土的歌(诗集)1943,今日文艺社;1947,星群

感情的野马(长诗)1943,当今出版社

国旗飘在雅确尖(诗集)1943,中西书局

十年诗选1944,现代出版社

*的海洋(诗集)1945,世界编译所(因错排太多未发行)

生命的秋天(诗集)1945,建国书店

宝贝集(诗集)1946,万叶书店

生命的零度(诗集)1947,新群

挂红(短篇小说集)1947,读书

磨不掉的影像(散文集)1947,益智出版社

拥抱(短篇小说集)1947,寰星图书杂志社

冬天(诗集)1948,耕耘出版社

臧克家诗选1954,作家;重编本,1956,增订本,1978,1986,人文

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文艺随笔集)1955,新文艺;新版,1962

*诗词十八首讲解(后改名《*诗词讲解》)周振甫注释,1957,中青

杂花集(散文、杂文集)1958,北京

一颗新星(诗集)1958,作家

春风集(诗集)1959,作家

李大钊(传记长诗)1959,作家

欢呼集(建国十周年诗选集)1959,人文

给少年的诗1961,上海少儿

凯旋(诗集)1962,作家

学诗断想(诗论、文艺随笔集)1962,北京;重编本,1979,四川人民

忆向阳(旧体诗集)1978,北京人民

今昔吟(诗集)1979,山东人民

怀人集(散文集)1980,上海文艺

友声集(旧体诗词集)与程光锐、刘征合集,1980,云南人民

诗与生活(散文集)1981,四川人民;1982,香港三联

甘苦寸心知(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

臧克家长诗选1982,山东人民

臧克家散文小说集(上下册)1982,长江

青柯小朵集(散文集)1984,花城

落照红(诗集)1984,花城

臧克家集外诗集冯光廉、刘增人编,1984,陕西人民

克家论诗(诗论、文艺随笔集)吴嘉编,1985,文化艺术

乡土情深(诗文集)1985,山东大学出版社

臧克家文集(1—3卷)1985,山东文艺(未出齐)

臧克家(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7,香港三联

臧克家抒情散文选1988,湖南文艺

臧克家旧题诗稿1988,武汉出版社

臧克家序跋选1989,青岛出版社

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1990,北京出版社

放歌新岁月1991,重庆出版社

臧克家全集2002,时代文艺出版社

臧克家回忆录2004,中国工人出版社

编辑书目

创造诗丛(12本)主编,1947,星群

中国新诗选(1919—1949)编选,1956,中青

*诗词鉴赏1990,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研究资料书目

臧克家评传(张惠红)1987,能源出版社

臧克家作品欣赏(刘增人、冯光廉)1988,广西教育出版社

4、荣获奖项


臧克家

  臧克家同志的作品多次获奖,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8年4月,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文学期刊编辑荣誉奖;1990年8月,他主编的《*诗词鉴赏》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和第五届中国图书奖一等奖。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2000年1月,获首届“厦新杯中国诗人奖”终身成就奖;同年11月,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首届龙文化金奖”终身成就奖。

2002年10月,被世界诗人大会和世界艺术文化学院授予荣誉人文学博士;同年12月,获第七届今世缘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2003年12月,《臧克家全集》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曾经写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5、诗作特点

1、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

2、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向性凝聚、隐蔽在诗的形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体形象,并善于摄取人生图景,抒情形象生动、丰富、含蓄。

3、重视炼字炼句,尤重动词。

诗风质朴凝炼、含蓄深沉。

6、创作诗集


藏老墨宝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此后,他陆续出版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几部。

这个时期,臧克家的诗篇幅短小,却颇具概括力。他除有意识学习古典诗词的结构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风格之外,还苦心追求词句的新颖、独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着。事实上,这一主题已超出了歌颂鲁迅精神的范围,而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语言朴素、对比强烈、形象鲜明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除了继续做短小隽永的小诗之外,臧克家还创作了一部人物传记体长诗《李大钊》。这部长诗从多个角度,包括战斗、家庭等方面将一个革命先驱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格展现出来。

7、文学地位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来说,臧克家是一个丰富的存在,他的文学活动长达七十余年。2002年底面世的《臧克家全集》共有12卷,近630万字。臧克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页,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臧克家以新诗名世,但是,被诗名遮掩了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应当说,在创作的时间和数量上,他的散文是与诗平分秋色的。包括《野店》《蛙声》《山窝里的晚会》《海》《炉火》《我的诗生活》在内的散文和回忆录,是留给散文评论界的一个大题目。晚年的臧克家,年老多病,不能接触新鲜生活,因此“老来意兴忽颠倒,多写散文少写诗”。“我大力抓住了散文,以抒发我的诗的情趣。”臧克家的诗,很少散文化的倾向;他的散文却寻求着诗化——内中都蕴涵着诗魂,这就确立了臧克家散文的品位。有的偏爱者甚至有“文胜于诗”的说法。

臧克家非常强调只写自己熟悉的,这是他的现实主义的很大的特点。在“时代需求”和“自己熟悉”的关系上,他强调的是题材的熟悉。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诗人要去熟悉新的过去不熟悉的生活,这才是彻底的现实主义。他为1946年版的《泥土的歌》写的序言《当中隔一段战争》中说:“几时,不再让我为他们悲惨命运发愁、悲伤、愤怒,不再唱这样令人不快的歌?几时,让我替他们——中国农民,出自真情如同他们唱悲哀的歌一样唱一支快乐的、解放的歌?”他熟悉的是旧中国的农民,所以写的就是旧中国的农民。但是他也向往新的人物,新的世界。

臧克家的诗是酝酿于抒情之中的哲学,是哲学的诗。闻一多曾下过一个精辟的结论,“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的意义。”这“极顶真”正是来自诗人关照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本质的哲理性总结。《三代》这首“极顶真”的抒情短诗就具有质朴、简洁、冷峻、深刻的艺术特色。

8、大事记录


臧克家回亿录

  1905年10月8日出生于山东诸城。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23年夏,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期间,阅读了大量新文学作品,并开始习作新诗。

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

1927年,考入*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经参加北伐战争。

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1930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得到闻一多(时任山大文学院院长)、王统照先生的热情教诲与精心帮助。他创作的《难民》、《老马》、《有的人》等诗篇,以凝练的诗句描写了旧中国农民忍辱负重的悲苦生活;长诗《罪恶的黑手》,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罪恶和伪善的面目,这些诗是他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已成为我国现代诗史上的经典之作。

1932年开始发表新作,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次年,诗集《罪恶的黑手》问世,从此蜚声诗坛。

1934年至1937年在山东省立临清中学任教,出版诗集《运河》和长诗《自己的写照》,创作了散文集《乱莠集》。

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同志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

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襄阳、宜昌两分会理事。

1938年至1941年夏初,任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宣传科教官、司令长官部秘书、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战时文化工作团团长、三十军参议。

1941年秋,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三一出版社副社长、代理社长,筹备出版了进步刊物《大地文丛》,创刊后,被当局查禁。

1942年7月,他愤而辞职,冒着酷暑自河南叶县历经艰难徒步赴重庆。

1943年4月,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五届年会上当选为候补理事。同年夏,任赈济委员会专员并负责编辑《难童教养》杂志至1945年秋。

1948年12月,由于上海白色恐怖严重,*前往香港。

1949年3月,臧克家同志由中*组织安排来到北平。历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文学创作研究室研究员,出版总署、人民出版社编审,《新华月报》编委,主编《新华月报》文艺栏。

1949年7月出席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委员。

1949年10月臧克家来到北京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还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为纪念鲁迅先生)1951年6月加入中国*同盟,曾任民盟*文教委员会委员。

1956年,臧克家同志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

1957年至1965年任《诗刊》主编。经他联系,由《诗刊》创刊号首次发表的*诗词十八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1957年,他和周振甫合著的《*诗词讲解》,对*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遭受迫害,*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下放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1972年回到北京。

1976年1月《诗刊》复刊,臧克家同志担任顾问兼编委。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后被家人安葬在诸城,长眠于故乡地下

上一篇:刘年

下一篇:NgAgo-gDNA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