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若尔盖县

科普小知识2022-03-07 15:28:13
...

若尔盖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北部,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地理坐标东经102°08′至103°39′、北纬32°56′至34°19′之间,四邻分别与甘肃省玛曲县、碌曲县、卓尼县、迭部县和阿坝州内阿坝县、红原县、松潘县、九寨沟县接壤,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将其划为东西两部。东西与南北最大距离约150公里。距兰州475.3公里,离州府驻地马尔康322.4公里,南距成都469.2公里。

中文名称:若尔盖县

外文名称:ruoergaiCounty

别名:若尔盖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四川

下辖地区:1个镇,16个乡

*驻地:达扎寺镇

电话区号:0837

邮政区码:624500

地理位置:四川省北部

面积:10436.58平方公里

人口:75791人(2010年)

方言:藏语,四川方言

气候条件: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花湖、黄河九曲、降扎温泉、巴西会议遗址

火车站:阿坝站

车牌代码:川U

GDP:13.5亿元(2013年)

1、历史沿革


若尔盖县

西汉时期,若尔盖地区属白马范围。

北周时,于今县域东部求吉、下包座地区建通轨县,属草州荣乡郡。

隋代,通轨县属汶山郡,唐朝归松州所辖。吐蕃强盛时期一直隶吐蕃辖。

元朝于今求吉乡境内建置潘州。

明朝并松州,取二州首字定名松潘卫。

清代于今县治置作革土司部。民国时期属松潘县辖。

1950年8月,茂县地委、松潘县派出工作组进入包座地区开展工作。1951年,松潘县*派工作组到郎木寺,召开若尔盖十二部落土官会议开展工作。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草地,消灭*军马良残部,6月将若尔盖十二部落、包座七房合建若尔盖包座行政委员会。1956年7月建若尔盖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县名来自一个*派来的大管家的名字。管家名叫若耿,方言译写作若尔盖。一说用若尔盖部族为名。

2、县情概况


若尔盖县

若尔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和阿坝州北部,幅员面积1062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2°08′至103°39′、北纬32°56′至34°19′之间,分别与甘肃省玛曲、碌曲、卓尼、迭部4县和四川省阿坝、红原、松潘、九寨沟4县接壤。县城达扎寺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成都498公里、兰州533公里、马尔康330公里。县城被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自东南向西北的分水岭分为西部丘状高原区和东部高山峡谷区两大地貌类型,全县平均海拔3500米,气候属高原寒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因地貌特征又分为大陆性山地中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农林区)和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区(牧区)。农区冬季晴日多,日照强,温差大,夏季雨热同季。牧区气候寒冷干燥,长冬无夏,日照强烈,温差大,无绝对无霜期,年平均气温1.1℃,年降水量648.5毫米。辖达扎寺、唐克、红星3个镇,冻列、崇尔、热尔、占哇、降扎、巴西、阿西茸、求吉、包座、班佑、阿西、辖曼、麦溪、嫩哇14个乡,1个国有牧场,1个省属牧场,96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居住有藏、汉、回、羌、彝等12个民族,总人口7.8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6.6万人,占86.9%:藏族人口7.1万人,占91.2%。

若尔盖1953年建置为县,是四川省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川西北汉藏文化的“交汇地”、连接川甘青三省的“民族走廊”、闻名世界的“国际重要湿地”、雪域高原上的一颗“绿宝石”,是红军长征和*九大元帅曾经走过的地方,是全国三大名马之一“河曲马的故乡”,也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经典景区之一,享有“中国最美的高寒湿地草原”和“中国黑颈鹤之乡”的美誉,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和“云端天堂”之称。荣获第二届国际旅游品牌营销年会“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最佳自然景观旅游名县”称号。

近年来,若尔盖县明确旅游产业主导地位,确立了“12345”(一处目的地、二张名片、三种选择方式、四条旅游线路、五大特色景区)旅游发展总体思路,黄河九曲第一湾成功申创国家4A级景区。“若尔盖大湿地”荣获2013年央视“美丽中国·魅力湿地”特别关注奖,是四川省首个唯一受表彰湿地,全国前20强魅力湿地,也是联合国授名的“国际重要湿地”。


若尔盖县

若尔盖县是全州幅员面积大县、生态资源大县和畜牧业大县。境内资源富集,物华天宝,有天然草场1212万亩,常年饲养草食牲畜120万混合头,是四川省重要的草饲畜牧业基地。有森林面积240万亩,主要有冷杉、紫果云杉等优质树种。分布有*湿地自然保护区、四川省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和包座自然保护区。若尔盖湿地泥炭总储量达40亿立方米,被中外专家誉为“中国西部高原之肾”。

独特旖旎的自然风光、古朴多彩的民族风情、浓郁厚重的宗教文化、英勇悲壮的红军精神交相辉映。黄河九曲第一湾婉蜒逶迤,风姿绰约;纳摩大峡谷怪石嶙峋,峰峦叠翠;热尔大草原一碧万顷,梦幻花湖烟波浩渺;降扎温泉氤氲缭绕,原始森林莽莽苍苍;巴西会址光芒四射,古潘州遗址绵亘至今;宗教文化神奇瑰丽,民族风情古老质朴。游湿地草原、跋长征历程,听暮鼓晨钟、枕黄河涛声,观日落牧归、跨河曲骏马,看鸥翔鹤舞、探峡谷森林,沐温泉朝霞、舞迷人锅庄,品奶酪饼、喝酥油茶、吃烤全羊,如吟诗赏画,其乐融融,妙趣无穷。 

全县现有中小学校39所。其中:高完中2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乡中心校17所、幼儿园1所、城镇小学2所、村小13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6323人,中小学专任教师907人;有医疗卫生机构25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乡镇卫生院17所,设有病床181张;村卫生站97个,职工264人。

若尔盖县是全省沙化土地分布大县,也是防沙治沙重点县份。据2009年第四次沙漠化土地监测显示,全县有各类沙漠化土地总面积72397公顷,占全县幅员面积的6.8%。主要分布在黄河走廊的唐克镇、辖曼乡、辖曼牧场、嫩哇乡、麦溪乡、阿西乡等9个乡(镇)场、32个行政村。全县受到沙化威胁和严重威胁的草原面积达156000公顷,年经济损失达2100多万元,严重制约了全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国家和省、州的关心和支持下,采取*投入、部门联合、乡村联动模式,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防沙治沙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投身防沙治沙工作,先后实施了辖曼乡沙地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若尔盖县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省级防沙治沙试点项目、花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川*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生态治理工程。2007年至2013年底,累计投资1.1亿元,完成防沙治沙8748.17公顷,占全县各类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12.1%,治理后沙化土地植被盖度增加30%以上,重点地区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沙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实施规模化防沙治沙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川西北高寒沙地防沙治沙技术研究与示范——以若尔盖为例”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若尔盖县

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植被进一步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牧民生产和牧民收入显著提高。截止2013年底,累计完成减畜99.05万个羊单位,超载率降低到30.34%,全县草原理论载畜量提高到160.42万个羊单位,实现了牧民减畜不减收,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430元,同比增加1312元。2014年计划完成减畜32.64万个羊单位,将超载率控制到10%的范围内,基本实现草畜平衡的目标。

3、社会事业

科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教育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大各类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狠抓科技知识普及推广,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建立大黄中药材推广种植基地8300亩,建成县科技试验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在全省牧区县中实现“两基”达标,“9+3”免费职业教育和“6+3”双语结合教育得到有力推进,小学和初中阶段入学率巩固在100%,连续三年高规格通过省州“两基”巩固提高复查验收,获得省*教育督导评估优秀等次,走出了一条以寄宿制办学为主的民族教育发展新路,城乡群众子女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梦想成为现实。

卫生计生事业再谱新篇


卫生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能力逐年增强,藏医药胃病专科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年受益群众9万人次,从根本上缓解了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计划免疫接种率巩固在90%以上,结核病和包虫病防治覆盖率达到100%,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工作全面启动,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少生快富”制度有效推进,五年发放计划生育奖补资金687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文体广电事业日益繁荣

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全民健身活动扎实推进,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4280套、乡镇综合文化站17个、农家书屋9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6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1个,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8%,人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日益丰富。完成了第三次全县文物普查工作并获得重大发现。率先在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原生态民间文化保护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冠舞”荣获国家文化部表演奖,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保护和弘扬。

社会其他事业协调推进

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县国民经济普查和第六次全县人口普查任务,第一次全县水利普查顺利推进,第二轮地方志续修工作进入排版印刷阶段。坚持开展国防教育、双拥工作和军民军警共建活动,征兵工作、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和残疾军人、红军军属后代等优抚对象抚恤优待工作得到落实。档案、供销、工商、气象、物价、质监、邮政、防震减灾、外事台侨、妇女儿童、人民防空、残疾人保护等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

4、优势资源

矿产资源

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金等30多种,特别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储量达41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生物

若尔盖县木材资源丰富,植物127科1162种,主要有冷杉、云杉、油松、高山柏、桦木等。林木资源,有紫果云杉等珍贵林木。药用植物有121科1094种,盛产贝母、虫草、秦芫、羌活、大黄、鹿茸、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境内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29目65科251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鱼类19种。主要有黑颈鹤、藏鸳鸯、白鹳、梅花鹿、小熊猫等珍禽异兽。盛产麝香、虫草、贝母、鹿茸、雪莲等名贵药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豹、野驴、四川梅花鹿、黑颈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狲猴、黑熊、小熊猫、疵鼻天鹅、秃莺、蓝马鸡等41种。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8万千瓦,可开发47处、3.37万千瓦,已开发5320千瓦。

土地资源

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土地总面积10436.5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98266公顷,农耕地5333公顷,天然草地面积501333.8公顷,占牧草地面积的91.7%,占总土地面积的48.0%,天然草地共分属6个类:

高寒草甸类:面积328467.2公顷,高寒半沼泽类:78227.6公顷。

高寒水沼泽类:35299.6公顷,山地草甸类:46389.6公顷。

山地灌丛草甸类:12147.7公顷,疏林草甸类草地:802.1公顷。

半人工草地:41790.0公顷,人工草地:3488.0公顷。

水力资源

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5.8万千瓦,可开发47处、3.37万千瓦,已开发5320千瓦。

5、发展规划   

2015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战略,坚持“抓生态优环境、抓发展强支柱、抓稳定促和谐、抓民生惠百姓、抓党建固基础”的总体工作要求,积极融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建若尔盖为核心的川青甘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验区为抓手,着力抓好发展、稳定、民生、生态文明和法制建设,奋力推进“生态、活力、畅通、和谐、幸福”若尔盖建设进程。

2015年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1.3%,达到17.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达到18.72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7.6%,达到1.5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达到7700万元。旅游接待人数增长8.8%,达到185万人次,旅游接待收入增长10.4%,达到13.4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达到4.96亿元。县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2%,达到451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达到299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8%,达到10950元。

6、旅游

若尔盖大草原


若尔盖大草原

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结合部的中国川西北大草原,是由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系以牧业为主的藏族聚居地。

黄河九曲第一湾


黄河九曲第一湾

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前。距县城68公里,距唐克镇8公里,至九寨沟248公里。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卡拉山,一路斗折蛇行,缓缓向东流到四川。

热尔大草原


热尔大草原

属*高寒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距若尔盖县北45公里,距成都市区约480公里。国道213线贯穿其中。1998年8月,被国务院确定为*高寒显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保护区占地320万亩,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中国仅次于呼伦贝尔草原的第二大草原,也是国内最大最平坦最美丽的大草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

2005年热尔大草原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湿地”。

降扎温泉

“山为神山,水为神水”。驰名川甘青的降扎温泉,位于降扎乡西北5.5公里处,距县城90公里,交通便捷。

温泉四周群山环抱,共有大小50多个天然泉眼,水温常年在40℃左右,流量为2.3866—2.6156升/秒,泉水清澈。

巴西会议会址

巴西会议会址位于若尔盖县巴西乡邓均寨,距县城33km。会址所在地原名班佑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现仅存断垣残壁。

1935年8月至1935年9月上旬,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右路军穿过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巴西一带,基于红军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党*在巴西班佑寺先后召开了5次重要会议。

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

铁布风景区是世界上唯一种群——铁布梅花鹿(梅花鹿新亚种,也叫四川花鹿)的栖息地。位于若尔盖东北边缘,1956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将若尔盖县铁布区的冻列、崇尔、热尔三乡梅花鹿集中分布区划为自然保护区,定名为铁布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有2万多公倾。至2010年底,保护区内天然植被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森林覆盖率为53%。保护区内除梅花鹿外,还有中华裂腹鱼、蓝马鸡、豹猫、林麝、斑羚等脊椎动物175种。

包座原始森林

包座原始森林位于若尔盖县城东部的包座乡仙,距县城85公里,境负包座河由南向北贯穿全境,沿河两岸山寨散落。东依九寨沟县大录级、塔藏乡、西与巴西接壤,南连松潘漳腊工,红原县麦洼区,北与求吉乡毗邻,包座是半农半牧区,40万亩原始森林里有云杉、冷杉、柏木,古木参天,与黄龙、九寨沟连成一片,融为一体,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绿色屏障。

7、特产

糌粑

是主要面食,是用炒青稞磨细而成,亦称青稞炒面,可以蒸馍、蒸饼、烙饼、烤饼、做锅魁、油炸青裸饼、羹汤煮面元子。潘州地区,酸菜汤煮青稞面元子,叫“日泽”。在铁布地区用豌豆面和燕麦、油麦面做成小粒面元子,叫“德日”。油煎苏麻粉拌面元子人生果叫“热阿扭”。这种面食一般为家人团圆时食用。肉馅包子和饺子是逢年过节的美食之一,在农区平时偶尔也做葱蒜、洋芋、圆根、野菜馅包子和水饺。

肉食

屠宰牛羊是捂勒其口鼻闭气致死。杀猪则采取吊颈窒息,拔毛烫烤即可。以这种方式屠宰的牛、羊、猪肉,香馥浓郁可口。

青裸醪酒

其酿造过程是:用温火煮青裸,冷却后加施酵粉,盛于酿锅内封盖窖酿,一周后再盛入酒桶(或酒坛)封闭复窑酝酿,所余醪汁可饮用。

上一篇:索尼克大冒险DX

下一篇:随心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