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
筝,又称古筝、秦筝,古老的汉族弹拨乐器。筝的拨奏在民间广大地区的流传中,融合地方民间音乐,形成有不同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深深的植根于中国民间音乐文化,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被俗称为"古筝"。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筝在汉、晋以前设十二弦,后增至十三弦、十五弦、十六弦及二十一弦。古筝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等。
中文名称:筝
别名:古筝、秦筝
分类:中国传统弹弦乐器
拼音:zhēng
笔画:汉字
1、乐器
筝
外形
筝外形扁长方形,主要取材于梧桐木。琴面张弦。
每条弦下设筝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和转调。最初为5弦,经过9弦的过渡,战国末期发展为12弦。唐以后为13弦,明、清以后15、16弦,20世纪60年代逐渐增至18弦、21弦、25弦,并改传统丝弦为钢丝弦或尼龙缠弦。以后又试制出有变音装置的快速转调筝和以十二平均律(见新法密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筝。
传统筝以五声音阶定弦,音域为:13弦筝G~c2,16弦筝A~a2,18弦筝A~d3,21弦筝D~d3,25弦筝G~e3。今常用21弦筝。
组成
筝是一种长方形的多弦多柱乐器,其组成部分有:
面板,底板,筝头,筝边,筝尾,岳山,码子,琴钉,音孔,筝弦。
构造
筝
筝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筝头、筝尾、岳山、码子、琴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筝的优劣取决于各部分材料质地及制作工艺的高低。
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筝边组成。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共鸣体的质量和结构对筝的音响影响很大。
面板: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蒙族筝的面板用杨木制成。
底板: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
筝边:也称边板,即筝的侧帮。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筝边。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还有试用枫木制作。
筝头:用木、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筝头的作用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筝的筝头是固定琴钉的)。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个音窗,供出音之用。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筝,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
筝尾:它主要用于安装琴钉。此处在造型上也起着与筝头对称平衡的作用。「岳山」也称木梁或山口。用木或其他木料制成。在筝上有两个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头连接处,叫作前岳山;一个在面板与筝尾连接处,叫作后岳山。岳山随面板的前后圆弧而自然成弯弧形,与面板基本上成九十度角。后岳山也有用S形的(缩短了高中音区的码处弦长。岳山起着载弦的作用,也起着某些传递声音的作用。岳山与码子高度的比例关系到音准以及音色,定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用恰当的比例才能使筝的发音有良好的效果。在前岳山上端镶有一条骨片或铜丝,以使发音悦耳。
码子:也称柱,或称雁柱。它是筝弦和面板的传振支柱。一般用木制作,也有用红木、牛骨、塑料、象牙制成的,以木的效果为佳。在桅木上还镶有一个小骨片,在骨片上刻槽,以稳固筝弦。每个码子支撑着一根弦,共有二十一个码子。在演奏时,弦的振动由码子传递到面扳,再通过共鸣体而发也音乐的效果。码子可左右移动,以调整音高。码子有时也稍作前后移动,以适当调整音质。
琴钉:也称肖子。它用于上弦,调整弦的松紧,控制音的高低。筝的琴钉也有用钢琴肖钉代替的,或用硬质木料制成弦轴上弦的。
出音孔:筝有三个出音孔(也有两个出音孔的),在筝头侧面有一个,底板上有两个(一个在底板的中部,一个在底板接近筝尾处)。出音也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关系到音色、音量。
弦:目前常用筝共有二十一根弦,远离演奏者的第一弦是筝的最低音,第二十一弦上的按音所升高的小三度音是筝的最高音。在用弦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将铜丝弦、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以及其他种弦加以适当的配置。由于用途、风格和习惯的不同,在配置方法上也有不同。有以钢丝弦为主,适当配置金属缠弦或尼龙缠弦的;也有以尼龙缠弦为主,适当配置钢丝弦的;也有全部用尼龙缠弦或丝弦的。钢丝弦音色明亮,缠弦音色浑厚。在制弦专业上,把钢丝弦称为裸弦(裸弦是与缠弦相对而言的),把有外包缠皮的弦称为缠弦。缠弦的弦蕊,一般采用钢丝弦做蕊。
2、种类
筝
按用弦数量而区分的传统筝
十二弦筝、十三弦筝、十四弦筝、十五弦筝、十六弦筝。河南传统十六弦筝,面板弧度大,筝体长。
广东传统十六弦筝体短小。历史上各传统筝主要用丝弦,清朝中叶开始用铜弦。
改革筝的种类
上海二十一弦筝、广州十八弦筝和二十一弦筝、苏州二十一弦筝、北京二十一弦筝。
改革的转调筝有:
(1)移码式踏板转调筝,由沈阳音乐学院研制。在转调部分,采用踏板式移码转调。
(2)筝首对位顶压截弦转调筝,由广州音乐学院和汕头乐器厂研制。筝的转调部分,是通过脚踏音健,使棘轮摆片传动部分按变音转调的需要,分别进行运动,(升高半中降低半音),推动对位顶压载弦部分进行顶压,以达到截弦变音快速转调
(3)营口十五弦脚踏式转调筝和二十一弦按键张力转调筝。这两种转调筝在全国相当流行。转调部分采用脚踏(或手按)机械,变换弦的张力,改变音高,从而达到转调的目的。脚踏转调筝可转十二个调。手按转调筝有两种,分别可转五个或十二个调。
(4)蝶式筝,由上海音乐学院研制。它的外形如蝶。筝体犹如两个筝并在一起,采用一个共鸣体。在五声音阶定弦的某些弦距之间增加了半音或变化音。还装有弦钩,以改变某些定弦音的音高。
(5)品式截弦变调筝,由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制。在各有效弦长之内设置半音品位,变调时利用弦钩将琴弦按中品格之上。
(6)苏州二十六弦脚踏截弦转调筝,由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制。在转调部分,采用脚踏式岳山截弦转调,通过踏板的变化,使前岳山的部分位置变化,达到转调的目的。除以上介绍的筝外,还有一种轧筝。历史上最早的记载见于宋代陈炀《乐书》卷一百四十六中:"唐有轧筝,以竹扪其瑞而轧之,因取名焉。"轧筝流传到现代,在广西、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均有所见。广西壮族民间乐器"七弦琴"和福建"文枕琴"等都是类似轧筝的乐器。
3、古筝保养
筝
古筝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潮湿之处容易引起脱胶、变形,如果经常受到太阳直晒或暖炉的烘烤等,也容易引起干裂,以致影响琴的音色。南方多雨,气候潮湿,每年梅雨季节时,应特别注意防潮。练完琴之后,把琴放入琴盒或装入琴套,可在琴盒或琴套中放些干燥剂。北方多风干燥,特别在冬天时,应使琴室保持湿润,不可在靠暖气近的地方放置古筝。
汗水、尘土等污染因素都会对古筝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琴弦生锈、发霉,老化变质。因此每次练完琴以后,要用干净的布擦去琴弦上的汗水和尘土,使之保持清洁,切忌使用湿布。
长途运输,应将筝码拆下,新弦安装时注意琴码搁弦点的受力过大,弦张力基本到位后再安琴码。
古筝是木质结构乐器,面板和底板是由松软的桐木制成,所以它对外界环境的影响非常敏感。一张古筝护理得好可弹一辈子,并流传后世;护理得不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出现裂、脱(胶)、翘(变形)等,导致报废。
1、筝的高音弦易断,可购置1—9弦做备用,低音弦一般不易断。断了弦要立即补上。
2、经常把音调准,才能保持音色的纯净。
3、筝弦是钢丝外缠尼龙,如淋雨受潮或手汗过多会使里面钢丝生锈,弦子发黄,易老化。平时不要用潮手弹筝,不要用湿布抹筝弦,不要用小刀或其他硬器刮弦,除尘请用软毛刷子,灰尘应及时处理。
4、儿童弹筝前要洗手,不要用油手弹筝,要爱护面板,不要碰伤,为了防止灰尘,最好做一个罩子将筝罩起来,弹奏结束将罩子罩好。
5、平时将筝放于室内,不能淋雨,不要放在阳光下长时间曝晒,更不要靠近暖气等极度干燥的环境下。因古筝的内腔较大,并且木料裸露,特别是面板料松软,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阴雨天或黄霉季节不弹筝时,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后影响发音,或因受潮胶合处上霉使胶着力过早地失效。
6、如短时间不弹筝,也不要将弦子松掉或将筝柱下掉,只要防潮、防晒、防灰即可,不可直接放在地上或挂在潮湿的墙上。湿气较重时,将古筝放入盒内,并在盒内放入干燥剂。
7、弹奏前要将手擦干净,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脏或生锈而缩短使用期。
8、移动筝柱校音时,应用手先向上抵弦,减少弦对筝柱的压力后再移动,以免损伤(特别是尼龙钢丝弦)和擦伤面板。
9、经常使用,可保持乐器共鸣体长期处于良好的振动状态,有利于乐器结构之间进一步调和,使筝色相对稳定。
乐器的状态与寿命跟主人的保养直接有关。空气湿度的变化,和碰撞一样会对乐器造成威胁。
空气太潮湿和太干燥都对弦乐器影响重大。在埃及的考古探险期间,被发现的超过3000年的木工制品还能与周围的空气交换水份。木质喜欢潮气。木质细胞核的水份量会和周围的空气中的水份量趋于平衡。当空气干的时候,木材萎缩,从而减缓细胞内部的压力。空气长时期的非常潮湿对于木质的纤维是非常有害的。
对木质的保存来说,理想的湿度是55%。长时间处于湿度30%水平将会导致古筝的开裂。
木材的开裂有两种主要方式:和木纹平行的裂缝或裂纹,或和木纹垂直的开裂。这些裂缝的形成,可以是因为振动,也可以因为水份的不足而引起的木材缩小。垂直开裂比较少见,一般在乐器制造前就已经形成了。形成的原因是板材成型过程中的木纹环状方向上的形变。
常听北方的筝友说古筝裂了,但是古筝的开裂究竟是什么原因?是木材裂开了,如上面所讲,还是古筝的拼接粘合处裂开了?
无论如何,裂纹肯定是所有乐器共同的敌人。保存乐器的理想空气环境当然是生产这乐器的空气环境,然而,完美的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还是尽量避免湿度和温度的极端变化,尽量把器械保存在湿度45—55%之间的房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