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经济
李向民的专著《精神经济》一书比较清晰地阐明了这个概念的含义:“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物质财富的生产必将呈基本饱合和相对过剩状态,精神产品生产再生产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并吸引更多的资源向其集中,智慧、知识和情感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精神产品生产为龙头的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经济生长点,人类面临一个新的时代——精神经济时代。”
1、名词解释
学者李向民
2、内容介绍
技术、设计与品牌是精神经济的三大支柱
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人类改造世界的追求。其内在动力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对生存环境进行有意识的改造。与此相适应的是人类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手段在不断地进化。这就是科学技术的生产性应用。由于科技的自在发展规律,技术进步正在加速。这一切反过来也使社会与经济对技术的依赖性增强。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艺术的商品化和商品的艺术化是另一个重要的现象。美感是人类长期与自然相交往中形成的某种程式化的社会心理积淀,也是对自然认识在心理上的升华。当各种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美的需求将逐步显化为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
第三个似乎带有贵族色彩的变化倾向是,人类作为一个社会化的群体,每个个体都十分关注自己的公众形象。在一个较为富裕的社会群体里,总有更多的人在意这一点。而所有的地区、物品和个人的内在品质都直接地外化为名声。对于企业和商品来说,就是商标和品牌。公众对它们的认识直接决定了其市场销路和经营状况。
在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已极大提高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都已有较大的提高。其最主要的标志就是人类需求等级的提高。除了少数相对贫困的地区和群体外,人们正越来越关注高层次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技术、设计和品牌将成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这种以精神因素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形态或阶段,就是精神经济。
3、意义内涵
精神生产是第一次产业
李向民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看,物质经济的主要资源是土地、矿产、体力(人力、畜力等)物质资源,精神经济的主要资源是知识、智慧。物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对土地、矿藏的开发和占有,精神经济发展的基础则是对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占有。在物质经济时代,财富分配的基础是对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在精神经济时代,财富分配的基础则是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使用。1997年以来,索罗斯等国际金融大鳄之所以对一些国家的货币进行成功地狙击,掠夺数以亿计的财富,并不是靠枪炮和核武器,而是靠先进的金融工具和智慧。
在物质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开矿是第一次产业,是基础产业。在精神经济条件下,精神产品的生产再生产是第一次产业,是基础产业。精神生产应该是精神经济时代的龙头产业。科教立国不应仅仅是一种文化上的考虑,而且更应该是一种经济战略和经济结构的考虑。
在历史上,一些资源匮乏的小国如瑞士、日本的崛起和一些基础物质资料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国家如德国、苏联的成功复兴,都向人们雄辩地证明了,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来说,物质财富的拥有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素,人才(智慧、创新能力)才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
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目前各种物质基础设施的落后并不能成为下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最大的问题是智力资源的匮乏和不能有效使用。从人才流失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上的不足。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小康目标的实现,中国社会的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将面临一个全面的变化。非物质消费逐步成为主导性的消费,物质产品将逐步成为精神消费的载体,经济的精神化进程也将随之加速。如何因势利导,通过发展新的产品和产业,引导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看,随着国内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和国外产品的大量涌入,传统的物质产品生产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生产过剩和市场危机,继续走传统的价格竞争的路子已经不现实。关键在于如何提高产品的精神内涵,引导和满足人们内在的高层次需求。
精神经济不仅仅是一个新的时代,而且也是一种新的经济观。及时转变人们的观念,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是关乎中国经济振兴和民族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需要决策者认真加以重视。
4、评价影响
对精神经济这种非物质经济的探讨固然重要,但其实践意义在目前看来恐怕是非常有限的。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经济决定精神经济,当整个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没有发展到极大丰富的时候,精神经济作为一种人类的社会经济形态是难以实现的。而当人类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时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来临的时候。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能够真正进入精神经济时代的时间表大约是在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是现在的*或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按照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正在走向信息(知识)经济时代可能更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但精神经济的提法对某些消费群体、某些行业是有现实意义的,它提醒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精神消费的群体数量会越来越多,生产与精神产品有关的企业必须抓住这一市场动向,积极地、超前地迎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消费需求。只有这样,相关企业才能获得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