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宝卷
宝卷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经”演化而成的一种俗讲文本。靖江宝卷自清代传入,已有300多年历史,集艺术、民俗于一体,具有社会教化价值、大众娱乐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特色文化资源价值。目前,我市现存世各类印本、抄本60多种,民间艺人口头文本30余种,宝卷讲唱艺人120多位,每年做会讲唱宝卷3000场以上,靖江宝卷被誉为中国俗文学的“活化石”。
1、简介
宝卷是由唐代变文和宋代“说经”演化而成的一种俗讲文本,自明清以来包容进大量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和社会风俗,成为民间文学形式。宝卷的讲唱曾见于从甘陕到江浙的广阔地域,尤其以长江下游的吴方言区最为突出,被称作“讲经”或“宣卷”。从历史地理文化的发展来说,靖江属吴文化区,靖江讲经宝卷应该与苏南吴方言区广泛流行的宣卷有密切关系。自明代传入至今,已有500年左右历史。中国民间文学权威人士、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认为,靖江讲经是一种民间艺术,是活化石、活资料,全国少有。
2、审批
2007年5月,靖江宝卷申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在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已有甘肃省河西宝卷项目,国家文化部确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后,靖江宝卷作为宝卷扩展项目,与河西宝卷共同成为宝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3、历史文化
在中国说唱艺术史上,宝卷是一种特殊的民间说唱艺术品种,演唱宝卷称作“宣卷”,或作“念卷”、“讲经”。宝卷源于佛教的俗讲,产生于宋元时期。
靖江宝卷自成系统,分为“圣卷”(又称“正卷”)、“草卷”(又称“小卷”)和“科仪卷”。“圣卷”是靖江最富特色的宝卷,都是神佛故事,贯穿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草卷”和“科仪卷”分别是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和用于做会仪式的宝卷。
4、民间文化
靖江宝卷具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它广泛吸收靖江民间文化的养料。每一部口头讲唱的宝卷中,都包含有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笑话,增加了讲经的趣味性。宝卷中还有大量靖江民俗的描写,这使宝卷具有“民俗志”的功能。
靖江宝卷艺术性强。它情节曲折,故事情节都很完整,有主线、副线,各种人物形象丰满。这种铺排情节和塑造人物的手法,具有中国传统文学的特色。创作宝卷的口头艺人还善以一件事件为由头,衍生出许许多多故事,常常一个大故事中包孕着几个小故事,给听众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
宝卷语言是纯粹的靖江方言,念白、唱词都以方言押韵,讲唱起来朗朗上口。宝卷对人情风物的描绘显示出独到的语言功力,往往三言两语就能把某一形象刻画得无比生动。例如,描述农村接生婆到人家接生时在路上行走的姿态:“两手像牵钻,两脚像捣蒜,腰裙扭勒滴溜溜转,一步要跨一辚半。”仅仅四句,把小脚妇人急于赶路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此外,宝卷还大量化入靖江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民歌等,甚至还巧妙地插进唐诗、《诗经》、《论语》中的句子,文野结合,雅俗共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