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城市建筑

玉树依舞

科普小知识2022-04-23 04:30:41
...

玉树伊舞(弦子舞),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玉树伊舞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渐渐被玉树周遍安多地区的农牧民接受和喜爱。到了公元十六世纪玉树“伊”在青藏地区非常盛行。“伊”既是各种歌舞的统称也可指区别于其他民间歌舞的单一的弦子舞,可解释为舞、歌舞。“伊”的产生比“卓”更早,它相对“卓”所受宗教影响较小,是玉树地区最民众化的舞蹈。

1、伊舞

世俗生活的体现

玉树伊舞产生于旧石器晚期,那时,藏族先民已经开始了游牧生活,在放牧之余,智慧的先民们为了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根据劳动号子,创作原始音乐。随着藏族语言的出现,这样的音乐又升华为了歌。

藏族的原始歌曲内容宽泛,歌词简单,曲调古朴,十分适合舞蹈的配乐。因为歌的产生,藏族先民们便根据歌曲铿锵的韵律发明了舞蹈,这样的舞蹈在澜沧江、通天河两岸地区农业相对发达的囊谦县、称多县迅速传播,这就是伊舞的雏形。最初的伊舞是人们在婚嫁庆典和生产劳动之余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跳伊舞时,男女青年围着篝火,以舞传情,以歌达意,后来伊舞因其热烈欢快的特性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群众聚会时的大型演出。

就艺术形式而言,伊舞歌必舞,舞必歌,二者不可分割,这就对表演者的艺术功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种普及性很广的舞蹈形式,自然也就养成了藏族人“会走路的人都会跳舞”的艺术气质。

伊舞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更是来源于生活,善良的人们从骑马、狩猎、赶羊、打场、挤奶、剪羊毛、打酥油等生产劳动姿态中获取了艺术的灵感,并将这些动作提炼成了朴素的舞蹈元素,这就使得伊舞成为了反映玉树藏族人民生活风貌的百科全书。

伊舞是一种集体舞,表演时,成百上千的表演者在卓邦(领舞)的带领下,不停地变换着队形,每一种队形都具有深意,比如半圆的队形代表月亮,圆形的代表太阳,此刻的舞蹈就成了人们献给神灵的敬舞。

藏族人民对热烈奔放的伊舞十分迷恋,他们时常通宵达旦,一跳就是好几天。如今的伊舞,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程序,序舞、正舞、大圆舞,这样的程序,更是为伊舞的表演增添了几分优雅、几分庄重。

2、历史溯源

玉树藏族自治州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地区都是草原,自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时代,藏族的先民就生息于这里,以游牧、狩猎为主,原始的人们为了相互表达内心情感、传递信息,根据日常劳动呼声、劳动节奏,发现原始音乐,也会模仿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他们所欣赏和崇拜的飞禽走兽的动作和声音来相互娱悦,如小鸟、雄鹰、狮子等。

随着藏族语言的出现和发展,继而产生了歌,歌所表达内容十分宽泛,歌词简单,调式古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广为流传,继而又有了谣。

随着它们的发展和完善,在澜沧江、通天河两岸地区,农业相对发达的玉树县、囊谦县和称多县等农业区,模仿远古时期人们手挽手围猎的动作,或农业区打场时,将牲畜赶到地中间人们手挽手包围牲畜,来回踩场发展而来,便产生了“伊”这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以圆圈舞最具备这种原始特征。是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伊”后又传入杂多县、曲麻莱县等牧业区,在玉树地区广泛流传。由于其参与性、随意性和娱乐性都很强,歌舞使用最通俗最朴实的语言,深刻的表现人们对现实生活所怀有的深情厚意,真实的表达人们美好的理想和真诚的愿望,展现了群体舞蹈庞大的气势。

3、分布及影响

玉树伊舞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渐渐被玉树周遍安多地区的农牧民接受和喜爱。到了公元十六世纪玉树“伊”在青藏地区非常盛行。

“伊”的舞蹈动作和技巧吸收了玉树地区农牧民游牧生活的养料,是从骑马、狩猎、赶羊、打场、挤奶、剪毛、打酥油等生产劳动姿态中吸取动作发展提炼而成,生活气息浓郁,是反映玉树藏族人民生活风貌的百科全书。

最初的“伊”只是人们在喜庆婚嫁或生产劳动之余男女青年在宿营的草场围着篝火,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后发展到在官方举办的赛马射箭等大型活动和节日庆典时组织表演性演出。

4、艺术特色

“伊”的旋律、曲调相对其表演形式和内容较为规范,各有一定之规,尤其部分流传下来的古曲,有其固有的调式。但大都以一段深情豪放的慢板段和一段欢快奔放的快板段组成,在音乐旋律中慢、快板其调式调性不改变,快板由慢板压缩而成,旋律欢快流畅,节奏明快,曲调从舒缓渐至热烈、奔放,富有典型的高原风韵。有笛子、牛角胡等器乐简单的伴奏,亦可无器乐伴奏。

“伊”的唱词有口口相传下来的固定唱词,但也可应情应景即兴创作,一句一般只有六个字,歌曲题材既有叙咏歌又有叙事歌,唱词内容多为赞美自然、宗教、劳动和人物,歌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产资源,赞颂勤劳智慧的人民,以及唱不完的衣食住行和说不完的风土人情,解放以后又加入了许多歌颂*、歌颂政策和新社会的内容。其歌词多为一至二段体,男女各半围成圈,先由男队唱一遍“伊”的歌词,然后女队重唱一遍,男女声刚柔相济,此起彼伏,且歌且舞,舞蹈自始至终同步进行。女子要求腿脚不可抬的过高,肢体轻盈,展示出柔曼、飘逸、张力之美,男子则矫健、粗犷洒脱,舒展流畅,如展翅雄鹰,整个舞蹈由轻歌慢舞逐渐推向狂歌劲舞的高潮,展示了玉树传统藏族歌舞的古典韵致。

舞者衣饰也无特别规定,在较为隆重的场合要求男女舞者身着镶有水獭皮的宽袖藏袍内配长袖衬衫;男子下身穿白色绸裤,脚穿马靴并且系铜制串铃,腰系五颜六色的彩带并佩挂以金银为主要材质锻造的腰刀;女子则头戴琥珀,颈项配戴松石等制成的项链,腰系大小两条腰带,并佩带镶嵌奇珠异石金银质地的小藏刀及针线盒等配饰,脚穿自制藏靴。

5、表演形式

“伊”在为大型节庆组织演出时以“序舞”、“正舞”、“大圆舞”的程序演出。

序舞以向四方来宾敬酒献礼的动作为主,舞蹈场面颇为生动感人;

正舞则以赞美家乡山河,歌颂幸福生活,表达男女青年纯真爱情的内容为主流;

大圆舞就是大结局,它的唱词由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等吉祥内容构成,它是整场节目能否协调、均衡的关键。

“伊”的队形丰富多样,其中有与宗教图腾有关的“多杰加章”(十字金刚形)、“永忠英庆”(万字形)、“东尕英庆”(右旋海螺形)、“尼达卡者”(日月相辉)和在自娱性的舞会上,多半采用的圆圈舞形等几种古老队形为主要,不管采用何种队形跳舞,均按顺时针方向转圈。

6、伊舞种类

玉树农牧民习惯性经常跳的“伊”主要有:

“过伊”,以娱乐为主,如《阿拉它拉》、《央金卓尕》和《赞丹充络雅松》等;

“巴伊”,主要流行于囊谦地区,它最早来源于四川巴塘等地;

“琼伊”,在大型庆典、宗教仪上表演,以敬酒为主;

“多伊”,规定了一定舞蹈内容;

“侬伊”,早期贵族大家庭由家庭成员和仆役及家丁共同参与,家庭内部娱乐时跳的。

其中只有“琼伊”参与人数较少,要求女子手捧藏式小银碗(斟酒的器具)和洁白的哈达,男子手捧酒壶,约十人上下。而其他的“伊”则由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跳,气氛欢快热烈,场面十分庞大。

7、特点

玉树地区的伊舞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群众性。对舞者的年龄、性别均无特别的要求,不受人数限制,进退*,老少皆宜,表演时边歌边舞,手舞足蹈,且跳法不加任何雕饰,古朴纯真。尤其演出越近结尾,舞蹈难度越大,动作变化随之增多,并常以各种有节奏的呼声、口哨推进高潮,场面极富感染力,气氛异常热烈,使得表演者和观赏者眼、耳、心都得到极大的愉悦,甚至兴奋,娱人娱己。

上一篇:土沃老花鼓

下一篇:民族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