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宣武门天主堂

科普小知识2022-04-08 14:49:45
...

宣武门天主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俗称南堂,是北京最早的一座天主教教堂,始建于1605年,现存的建筑建于1904年,是一座三层的巴洛克建筑。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1、简介

南堂在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41号。是北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在此地创建,清顺治七年(1650)由当时掌钦天监事汤若望(亦是耶稣会传教士,德意志人)重建,康熙五十一年(1712)重修,乾隆四十年(1775)毁于火,次年重建,此后毁于1900年义和团运动,现存建筑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新建。

大堂是哥特式拱券形建筑,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附属建筑约400平方米。顶为供券形,正面有精致的砖雕,柱顶有木刻浮雕馏金花纹。祭台上悬挂着大幅圣母玛利亚油画像。外观宏敞,加上镶嵌着彩色玻璃窗,更显得富丽堂皇。

南堂内有原教堂石碑二,其一为清世祖御制天主堂碑记,今已字迹不清,嵌于大堂前两侧墙壁上,大堂西墙原竖立的铁十字架,约高1丈2尺,系南堂最早的遗物。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2、历史

南堂是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教堂,它是在明万历三十三年由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兴建的,早期的南堂名叫宣武门礼拜堂规模非常小,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仅在形目位置安放了一座十字架以表示其天主教堂的身份。

顺治年间

清顺治七年,在德国籍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的主持下,在宣武门礼拜堂的原址上开始了天主堂的翻建工程,两年后一座中国风格的大教堂建成了,据史料记载,新建的大教堂“牖器饰,如其国制,内建亭池台榭,式仿西洋,极其工巧,堂前有大理古牌楼一座,署有上赐‘钦宗天道’四金字。”顺治皇帝对汤若望和宣武门天主堂非常关注,曾24次亲临南堂,并赐有御制“通微佳境”匾,由此可见南堂在当时的政治地位。汤若望建成的南堂设施齐全,除了一般的宗教建筑之外还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科学设施,为西方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康熙年间

康熙四十二年,宣武门天主堂重修工程开始,十年之后一座欧洲风格的高大建筑落成,这是北京城内继蚕池口天主教堂之后第二座欧洲风格的建筑。

康熙五十九年,北京发生地震,南堂建筑在地震中遭到损毁,次年葡萄牙国王斐迪南三世出资重建宣武门天主堂,重建的南堂采用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建筑平面取十字形,长八十尺,宽四十五尺,教堂屋顶做穹窿状。

雍正八年南堂再次在地震中损毁,中国的雍正皇帝专门赐银一千两用于南堂的重修,重修后的南堂延续了原先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门窗屋顶皆用穹窿设计,显得更加敞亮和气派。

乾隆年间

乾隆四十年南堂又毁于火灾,乾隆皇帝赐银一万两用于恢复教堂原貌,并且手书“万有真原”的匾额赐予教堂。

道光年间

道光十八年由于反天主教*与天主教摩擦不断,为了息事宁人清*取缔了天主教在华的一切活动,宣武门天主堂被*没收,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才将教堂发还,1860年南堂重新开堂。

被毁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宣武门天主堂和其他教堂一样遭到了义和团团民的围攻和破坏,1900年6月14日,南堂被义和团烧毁,同时被毁的还有东堂、西堂、圣尼古拉堂、通州天主堂等建筑。1904年第四次重修的南堂主堂和附属建筑竣工,这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宣武门天主堂的建筑。

现状

1979年12月21日天主教三自爱国会主教傅铁山在宣武门天主堂接受神职,成为*后天主教宗教活动在大陆恢复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同时也标志着南堂再次成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目前天主教北京教区行政管理所就设立在这里。

3、建筑

宣武门天主堂共有三进院落,大门为中式建筑占据了教堂的第一进院落,其后的东跨院为教堂的主体建筑,西跨院为起居住房。教堂主体建筑为砖结构,面向南方,正面的建筑立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三个宏威的砖雕拱门并列,将整个建筑立面装点得豪华而庄严,整个建筑里面磨砖对缝,精美的砖雕随处可见。教堂建筑的室内空间运用了穹顶设计,两侧配以五彩的玫瑰花窗,整体气氛庄严肃穆。1996年宣武门天主教堂列名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建筑风格

北京是一个胸襟开阔,脾气和善,古老而又文明的城市。自元朝在此建都至今数百年来,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源自不同地域的宗教,都在这里找到了一片沃土,扎下了根,并保持着繁荣。老北京人于习惯中略带好奇地看着大街上葛衣麻履的和尚、老道,或者白巾黑袍的修女,不时向他们投去一个和善的微笑。而夹杂在四合院中古朴的寺庙,矗立在街道旁边雄伟的教堂,也都早己融入了北京的风景,为这座古城增添着带有异国情调的绚丽。天主教传入中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元代。据查,门头沟的后桑峪村在1294年就曾来过两个外国传教士,他们不知为什么要跑到老远的那个小山村去传教,1334年,在几间民房里建立了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明末的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接着,日耳曼传教士汤若望于明末天启二年(1622年)来到北京。自此,天主教堂在北京建了起来。目前城内属北京教区的有8座天主教堂:东堂,西堂,南堂,北堂,东交民巷堂,南岗子堂,平房堂,东管头堂。还有9座在郊区。总共是17座。

由于天主教源于西方,因此北京的教堂建筑形式皆与西方教堂相似,即以罗马式,哥特式为主。只是朝向按照中国“坐北朝南为尊”的习惯,大多数天主教堂都是正立面朝南(而外国则是坐西朝东的)。其中,哥特式建筑高耸的尖塔和内部挺拔的尖拱券顶所烘托出的向上感,以及刻意追求的悠长的交混回响使神父的声音听起来充满神秘感,因而特别受到教堂建造者的青睐。不少教堂的建筑形式都受到哥特式的影响。天主教信奉圣母玛利亚。在这十几座教堂外都有为她修建的“圣母山”或“圣母亭”。山是中国园林特有的假山,圣母安立在山洞之中。红柱琉璃瓦顶的中式亭子与洁白的圣母像显得十分和谐。其中永宁堂的“圣母亭”,考虑到圣母像比较高大,特意将柱子拔高了许多,这是很有意思的。

5、在中国

天主教在元代已传入中国。当时虽然也曾在北京兴建教堂,但随着元朝的覆亡,天主教的发展也随之中断,一直到16世纪后,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影响,天主教在中国的开展,才又逐渐热络起来。明万历十年(1582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于次年在广东肇庆建立传教会所,天主教于是逐步深入中国,并在内地扎根。

清初,天主教在中国得到较顺利的发展,神职人员像汤若望、南怀仁等,都受到朝廷相当的礼遇,甚至封为朝臣。但由于与*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再加上是否允许中国教民祭祖祀孔的礼仪之争,导致了从康熙后期开始的百年禁教,使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打击和挫折。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才解开天主教在中国被禁教的束缚。此后,随着列强对中国的政治及军事干预,天主教在中国得到快速的发展,到19世纪末,各国传教士已在多数府、州、县建立教堂,特别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全国各式教堂已急遽增加至4000余处,教民约有近100万人。

宗教的信仰,本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本国的历史及习俗有极大的相关性,但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与文化差异的影响,有时会造成令人无法弥补的遗憾和灾难。1900年义和团和天主教间的冲突所引发的“庚子事变”,就是这种遗憾的具体史实。

在“庚子事变”中,北京包括东堂、南堂、西堂和北堂在内的多座教堂,均遭义和团团民焚毁攻击。特别是在1900年6月21日,当慈禧对各国下达“宣战谕旨”后,清军亦协助团民攻击教堂和使馆,而其中以攻打北堂西什库教堂最为惨烈,团民和防守在教堂的教民,均有极大的死伤。

从1900年6月16日开始至8月14日为止,约10000名义和团团民和清军,联合攻打由法国天主教驻京总主教樊国梁所服务的西什库教堂。樊国梁在中国除了宗教的活动外,还长期为法国在华侵略的利益服务,因此,在事件发生后,他从法国及意大利公使馆借来部分水兵,连同当时大约3000多名的华人信徒在内,以武装抵抗义和团的攻击。由于他与当时权倾一时的军机大臣荣禄关系甚笃,在荣禄的授意下,命清军不必猛攻,并在调拨攻击的炮弹中,混入整批的废品,致使手持大刀长刃、奋力攻击教堂的团民在法、意军队机枪的扫射下,伤亡极重。连续数十日的围攻,义和团始终没有办法攻入教堂,只是让更多的团民和教民,在这一场谁也说不清对错的事件中,含怨牺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