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十三郎
“二环十三郎”名叫陈震,是2005年至2006年,在京城玩车族中流传的一个飞车高手,因为他能在晚上九、十点钟正常车流量的情况下,仅仅用13分钟就跑完长达32.7公里的整个二环路而得名“二环十三郎”。这个速度大概计算一下,每分钟可以超过200多辆车。陈震身边比较熟悉的朋友都会叫他“震哥”或他的外号“萝卜”。2006年2月,他和对手张晋在二环路上因非法赛车被警方截获,最终被治安拘留7天。2008年,陈震开始参加场地房车赛,2009年至今一直参加国内的公路超级摩托车赛事,与此同时,他还一直在做*评车人。
中文名:二环十三郎
别名:萝卜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试车主持人
主要成就:京城驾车族中的一个飞车高手
真名:陈震
拼音:chenzhen
1、真实身份
“二环十三郎”,是2006年在京城驾车族中流传的一个飞车高手,但是谁也没见过。“二环十三郎”,本意就是用13分钟跑完北京整个二环路的人。
陈震,24岁,外号“萝卜”。不爱笑,惜字如金。他说话语速极快,“是”、“不是”、“不知道”之后,就用眼睛看住你,或低下头去发短信。他通常戴一副无框近视眼镜,头发微黄,T恤,夹克加牛仔裤,球鞋,看起来斯文干净。只有当与相熟的朋友在一起时,他才不再像平日那般沉默寡言。也只有他的朋友,更了解他那斯文外表下隐藏的激情。“作为职业车手,张瑨过弯时会习惯性地在右边留点位置,而‘萝卜’真的是什么也不顾。”朋友王威说。陈震曾在晚上9时仅用13分钟跑完全长32.7公里的二环路,因而被地下飙车族称为“二环十三郎”,他飙车的最快速度是骑摩托车在六环上以每小时315公里的时速狂奔。2008年2月,他和对手张博在二环路上因非法赛车被警方截获。二人因违反《道路交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同时受到了行政拘留7日,并处500元罚款的治安处罚。张博参加CCC全国场地锦标赛,在珠海站比赛中未完成比赛中途退出。
2、飙车生活
陈震和玩改装车圈子中的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北京本地人,没有正式的职业。读了3年计算机大专之后到一家软件公司做了3年软件开发,接着辞掉工作变成了一个标准的有闲也不缺钱的飙车族。
他的生活是从中午十一二点起床开始的。午饭后开车去王威、贾冰等人的改装店,然后就约几个朋友晚上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接着去北京工人体育馆北门的Mix、Vics之类夜店泡吧,一直到凌晨再去吃夜宵,凌晨三四点或五六点才回家睡觉。
18岁时,家里给陈震买了辆富康,他没有改装,一年后卖掉换成了菱帅。“拐弯侧倾太大就换避震器,刹车不好用就换刹车皮,轮胎抓不住地就换轮胎,”慢慢地,他进入了改装行列。24岁的陈震也有自己的渠道赚钱,他兼着做一些汽车用品店的销售代表,给各个汽车改装店送货。
对人们表现出来对他和飙车族的好奇,陈震觉得不理解。“就像有的人喜欢打游戏,有的人喜欢踢足球或打篮球一样,我们不过是一帮喜欢玩车的人,和其他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
对自己的家世,他也保持一贯的低调。“这和这(指飙车)又有什么关系?”他几次转移话题。
二环十三郎
和圈子里的大多数人一样,陈震也渴望成为一个职业车手,准备今年4月去考一个赛车执照。尤其是今年2月10日在二环上飙车被拘后,这个愿望显然更为强烈。
那一天,他和好友张瑨照常在二环上飙车,不料遭到警方的围堵拦截,双双被拘留七天并被罚款,作为职业车手的张瑨还因此被中汽联取消了参加职业比赛的资格。
这也是北京警方对马路非法飙车行为的一次警告,在这之前,因为中国还没有明确的改装法和管理条例,不挂车牌、大大方方从警察身边溜号的改装车主在很长时间内都过着极为*的“半地下”生活。
3、人物故事
十三郎现身
北京警方第一次听说二环十三郎的传说是在2006年1月初——当时,北京交警在国贸桥附近驱散了一群试图在此飙车的年轻人。警方人士说,在这个时间段左右,总是会有超速被抓的年轻人提起十三郎的这个名字。交警认为,这些人试图以十三郎的神话确证速度可以挑战秩序。
在2月10日晚9时47分,二环十三郎终于不再是个传说。
当天晚上,北京交警大队监控中心发现,东二环朝阳门北向南方向主路上出现两辆飞速行驶、“咬”得很紧的轿车。两车反复并线、疯狂穿插,两车所过之处,险情不断,不少受惊车辆几乎发生碰撞。十分钟后,这两辆车已经到了西二环的复兴门桥——交警说,在当时的时间段,从朝阳门出发绕二环至复兴门桥,一般的司机需要30分钟的时间。北京市西城交通支队西四队副警长康晓利用了四分钟时间赶到了复兴门桥2公里之外的阜成门桥——但却发现,这两辆车已经绝尘而去。
9时59分,车辆到达西二环和北二环交接处的西直门桥。前来封堵的交警熊立军说,“因为它车速太快,没办法截,然后我就马上赶到西直门桥南出口处,把二环路四条车道全都给断掉”。最终,在全被堵塞的车道中,二环十三郎现身。
北京交警说,这是一种典型的飙车行为——“飙车未必是超速,超速也未必是飙车,飙车指的是他这种在道路上互相穿插追逐,对其他车辆安全行驶构成威胁,这叫飙车,换言之,他们这种行为可以被界定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范畴”。
事后,十三郎承认,当他在进行飙车时,他的一群朋友们,正站在鼓楼桥上等着他们的车辆回程。
十三郎自己认为,用13分钟跑完二环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他说如果飙车的时候能够获胜,自己会有强烈的成就感。他甚至说,他最快的速度是在六环上开摩托车,“时速315公里”。而据了解,F1赛车的急速转弯时速仅为327公里左右。这使得十三郎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神话。但警方在羁押十三郎后发现,他们有可能在加速这个神话的传播。
十三郎复出
2010年11月16日,网上一则“二环十三郎复出”的帖子引网友关注。该帖子称,飙车党头头“二环十三郎”要复出,他在博客称“你们都忘记我了,我得做点什么让你们都记住我。”帖子发出后吸引20万人次点击,回复超3000人次。网友对此褒贬不一。11月17日,“二环十三郎”代表人物陈震证实,博客是其所写。
“复出帖”点击20万人次
13分钟跑完北京整个二环路(全长32.7公里),地下飙车族被称为“二环十三郎”。北京的青年陈震曾是“二环十三郎”的代表人物,保持着二环飙车中11局全胜战绩。
2006年2月,陈震在二环飙车时。被警方设卡拦截,后被治安拘留7天,成为北京首个因超速行驶被拘者。随后,北京市区内的飙车现象逐渐遏制,有关飙车的热度也渐渐淡去。前晚11时许,“飙车党头头二环十三郎要复出”的帖子,迅速引起网友关注,数小时内点击已超20万人次。
有网友建议警方介入
图册
“你们都忘记我了,我得做点什么让你们都记住我。”该帖称,署名“二环十三郎”的博客发出这句话。对此,3000人次跟帖褒贬不一。
网友“圩秀地”回复:“真的呀,什么时候开始飙啊,我去看看去,到底有多快”。网友“秋香项”则称“好想坐在他的车上感受一下”。而很多网友担心出现安全隐患,建议警方介入,甚至是报警。网友“cs19910101”说“这不是玩命吗?害怕!”“不是夺命十三郎就行了啊,现在的车祸太多了。”网友“失落的手”说。
未正面回应“二环飙车”
网上搜索,署名“二环十三郎”的博客很多。记者联系到陈震,他在电话中证实复出的消息,并称该博客是其所写。记者询问是否还会去二环飙车,他说“你管不着,我爱哪哪。”随即挂断电话。北京警方相关人员表示,无论何人在道路上行车都要遵循交通法规,违法者将被追责。
4、相关人员
王威:北京极速狂飙车改店店主,自己也玩车,常帮圈中好友改车,有威信。陈震经常去他的改装店。
跑二环是北京改装跑街族一个更富挑战性的比赛项目,时间常常定在周五夜间九十点钟。喜欢上北京二环的改装跑街族,主要指的就是陈震、张瑨、张博三人。
二环十三郎
张瑨:21岁,北京飙车族中唯一的职业车手,不爱说话,内向。
张博:传说是第一个创造二环13纪录的人(在电话中对记者否认了这个说法),对媒体十分低调,爱笑。
他们四人,加上贾冰、张淼,构成了北京飙车圈子的核心话题人物。这个圈子也就100来台车,不到100号人,不包括各大汽车论坛的俱乐部或车友会。他们是真正玩改装车的飙车族,常常以北京的各大改装店为据点。
贾冰:26岁,染一头红发,北京迪途傲图汽车配件销售中心的技术总监,性格外向。他是金港赛车场里跑得最快的非职业车手,金港则是北京最大最正规的赛车场。
二环十三郎
张淼:一家网站的车市频道编辑,曾是陈震的同事,只玩赛道飙车。
2006年年初,为方便联络和组织活动,陈震在网络上建了一个论坛,名字就叫“二环”,并和张缙、张博等人商量未来组建一支“二环战队”。在论坛创建的那天,他就在公告中贴出标语:“我们是可以创造北京公路最速传说的人!”
《头文字D》播出后,坛子里的人从六七个猛增到一百多个,不少外面的人向“二环战队”发起挑战,全部由陈震应战,有战必胜。“二环,张博大概跑了两三次,张瑨跑了四次,我跑了十次。”
5、专家观点
在学者们看来,这就是十三郎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传奇的根源。“对于这个隐秘的圈子而言,它最大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的氛围——不确定十三郎是不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能够在13分钟之内穿行二环,甚至,不确定他是否真正存在,或者,仅仅就是一个传说。”
“但青年人会更乐意相信,既然有这个说法,那就肯定有人能做到。”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说。
对于此事,陈震说,他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但他不喜欢看关于他跑二环这件事的任何评论。“我喜欢车,喜欢刺激,所以我跑二环。当然我也付出了代价。挺简单的一件事情,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去评论呢?还请心理学家来说三道四,那个心理学家了解我么?”他反问道。
6、蜕变
从飙车少年到自媒体创始人
他是一名赛车手,驰骋于各大赛道,是不少赛场的速度纪录保持者;他是一名车评人,多年的试驾经验和理性分析,让他主持的车辆测评节目拥有上亿点击量,微博粉丝高达217万;而更多人知道他,是在2006年的一次“疯狂”代价后,他被扣上“二环十三郎”的帽子。他就是陈震,从飙车少年到自媒体创始人,如今的他早已蜕变为不少人心中的上进青年。
相见“传播合理赛车的正能量”
2006年2月的一个晚上,北京警方在二环路西直门桥设卡,封了整整四条车道,才截住了一位似乎只在传说里存在的赛车手,在这之前,警方甚至不能确认是不是真的存在这么一位人物——在地下飙车圈里,一直说有个叫“二环十三郎”的人,用时13分钟,就能飙全长近33公里的北京二环路。“二环十三郎”的真名叫陈震,那个晚上,他为自己的年少轻狂付出了代价,被治安拘留7天,成为北京首个因超速行驶被拘的车主。
2006年,北京还没现在这么堵,但川流不息的二环路已经比较塞车了。那一年,还没有岳云鹏戏谑演唱的“五环”,也没有对改装车的严限,年轻的改装车主们热衷在二环路炫耀自己的车技与爱车。
时隔11年,他戴着斯文的黑框眼镜,但眉眼间仍透出一股北京爷们儿的奔放劲儿。那么多年过去了,面对不时被人翻出旧账,无奈“躺枪”的他不禁唠叨:“什么时候能有本‘教材’提一提这位‘二环十三郎’的现状呢?至少能传播点遵纪守法、合理赛车的正能量。”
转变从飙车少年到一家之主
所谓正能量的现状是什么?确实,35岁的陈震似乎已过上了大多数人向往的生活——正式的摩托车赛手、开过数不清的豪车、美丽的老婆和两个可爱的儿子,还有一份被众多网友喜欢的工作。“我没上过大学,也没出国留学,如果能重来,我想体验这种经历。”如今的陈震也有自己的遗憾,他向往能重回学生时代,就像自己现在的网名“陈震同学”一样。
陈震不认为自己已是成功人士,但确实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为了做一名心目中真正的赛车手,他从215斤的大腹便便减到了130斤的八块腹肌。为了领证时许下的承诺,他让妻子安心做了全职太太,不用为挣钱奔波,一人扛起家庭的责任。为了改装出自己心仪的汽车,他一次次忙晕在车库中。而为了心中对车和速度的渴望,在没有利益的比赛中,他好多次都是扛着伤痛坚持下来。
回忆不愿被叫“二环十三郎”
如今,陈震已能释然地回忆当年。他说,2004年,有赛车圈的朋友提议“谁最后谁请客买单”,之后,一次次的“追逐竞驶”就此拉开序幕,“由于我这人挺好较劲的,加上胆儿大,也够幸运,所以二环路上的比赛我都参加了,还保持了全胜的战绩。”那时圈里流传着“赢了陈震你就是最快的”这种说法。
比赛一共11次,头两次,陈震觉得用小排量的车战胜大排量的车很刺激,但后来,更多的是硬着头皮上,因为有些人特意来跟他比赛,TT、STI、EVO甚至从外地跑过来的,“我很好面子,不赛怕人家说你怂。”陈震说,每次跑那十几分钟,自己都感觉度秒如年,因为太紧张了,怕出事。“说实话,我觉得被处罚是一个特别完美的结局。第一没输,第二没发生交通事故。”他自嘲道,此前好几次仅用8分多钟就跑完了二环,“也不知道从哪听说的13分钟?还给我起了个‘二环十三郎’的名字。我想说,请别再叫我‘二环十三郎’了,退一万步说,‘二环十三’我还勉强能接受,一加上‘郎’字,简直土爆了。”
现实从不路怒被嫌开车“肉”
陈震为飙车付出了代价,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上街飙过车,如今的“二环十三郎”,甚至连道路超速违章都少有。“有时候,我媳妇都嫌弃我开车太肉。”眉开眼笑的陈震说,在马路上,他是个完全没有“路怒症”的人,看到强行并线的车,有时会干脆停下来让行。“说不定人家有急事。”在陈震的微信朋友圈里,还有他骑共享单车的截图。
但到了正规的比赛场地,他又好像变回那个疯狂的少年。“我本身性格不会变,我还是爱赛车。”原来,依旧忠于速度的他把“二环”赛道换到了正规比赛场,而且赛得更刺激,他开始从事速度更快的摩托车赛。“大言不惭地说,我出赛,要么摔车要么拿奖杯,而且拿奖杯是多数,不然也不会有车队赞助我。”
陈震说,“我现在想跟大家传达的观点就是,赛道上能够找到的刺激,要比在马路上找到的强得多。而且马路上出事要承担的后果太重,相反,赛道跑赢了还有奖杯拿,何乐而不为呢?”
创业想做个不说谎的自媒体
与多数玩车族不同,陈震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父母是知青。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当汽车还是马路上的“奢侈品”时,他有幸经历了少有的几次“顺路蹭车”。“我爸是单位的司机,尽管他挺反对我上车,但经过我软磨硬泡,还是得逞了几次。”陈震偷笑,当时小小的他每次都抢坐前排,看着窗外飞驰的风景,心里感到无比神奇和兴奋。
2000年,过完18岁生日的陈震迫不及待考取了机动车驾照,还卖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摩托车,凑钱买了第一辆汽车——云雀7070。云雀开了一年后,又换了二手高尔夫,贷款还没还完,又换了宝来。他酷爱换车的经历也就此拉开序幕。
这几年,陈震开始尝试自媒体,“不搞大新闻,也不想为了搞观点而搞观点,只想做一家不说谎的自媒体。”目前,他已有了一个20多人的制作团队,“收获了不少喜欢听我唠叨的观众。”很多人愿意聆听他对车辆的观点,整天奔波于戈壁、雨林、山区甚至国外进行测评的陈震辛苦但又乐此不疲。除此之外,他每周定时介绍车辆相关的事儿,还就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讨论,他的汽车测评节目《萝卜报告》如今运营得不错。“特别感动,大家愿意在视频里看到我,虽然我有褶子。”陈震指着脸上的皱纹。喜欢车,喜欢开不同的车,也喜欢“较劲”的陈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