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大通学堂

科普小知识2022-01-16 15:04:42
...

大通学堂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重要史迹之一,位于绍兴市区胜利西路563号,古越藏书楼以西,清代建筑,全称:大通师范学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05年9月,光复会领导成员徐锡麟、陶成章为联络、训练各地会党,培养军事*而创立。大通学堂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活动中心和皖浙武装暴动的重要据点,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培养*革命人才的军事学校之一。

1、学堂构造

大通学堂旧址原为清代山阴、会稽两县豫仓,占地面积5020平方米,建筑面积1645平方米,布局按东、中、西分三条纵向轴线布置,西侧为操场,中轴为五开间三进,即门厅、礼堂、“徐社”。前后三进两侧各有长廊贯通,形成周长百余米的檐下回廊。东西两条轴线上,各有四进平房,每进五间,互相对称。东西两轴分别是学堂教室和办公室,其中东轴四进、西轴为五进,西轴教室以西为学堂操场,整体保存完整。

2、创建历史


大通学堂

大通学堂是光复会创办的一所培养革命军事*的学校,陶成章是该校的创始人之一。他参加了大通学堂的筹办,赶赴杭州申请到了办学的合法地位,又制订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并亲赴各地招募会党骨干分子进行军事培训。大通学堂为浙江辛亥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1905年7月,陶成章在上海接到秋瑾带来的徐锡麟关于共商革命大计的信后,和龚宝铨一起回到绍兴,与徐锡麟商讨培养革命骨干问题。此时光复会正计划创办一所学校,用办学名义,对浙江各地的会党骨干分子进行军事培训,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作准备。陶成章便与徐锡麟等人一起着手筹办大通学堂。创办学校首先面临办学经费的困难问题,蔡元培的弟弟蔡元康向徐锡麟建议,用抢劫钱庄的办法,来筹集办学经费。徐锡麟表示赞同,并立即行动起来,向光复会会员、绍兴富商许仲卿借银5000元,以绍兴府学堂学生进行体操演习为名,请绍兴知府熊起蟠批准,从上海购得后膛九响枪50支,子弹20000发。徐锡麟又嘱竺绍康回嵊县,挑选20多名身强力壮的会党青年来绍兴,每人发给20元费用,由徐锡麟亲自督率,在东湖进行训练,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实施抢劫计划。陶成章竭力反对这样做,认为不能因非正当途径的筹款而损害全局。因为一旦计划实施,必然引起社会上的巨大反响,从而不但暴露了自己,而且还会给光复会抹黑,最终得不偿失。

除了办学经费上的困难外,选定大通学堂的校址也颇费周折。绍兴城西东浦附近大通桥旁的普济寺,交通便利,房屋宽敞,还有一大片空地,是一个理想的办学场所。徐锡麟征得了方丈的同意,借用寺院的空屋作为办学之用,准备创办大通武备学堂,训练会党成员。徐锡麟的父亲徐凤鸣闻讯后,立即出面予以制止。光复会的办学计划由于遭到徐锡麟父亲的阻挠,眼看即将流产。此事很快为城内豫仓董事候补知县徐贻孙所得知,他想从提倡学务中获得好评,便主动找到徐锡麟,表示愿借豫仓的空屋作为办学之用。于是,陶成章、徐锡麟、龚宝铨等人向徐贻孙商借豫仓空屋数间作为办学场所。大通学堂的校址遂设在绍兴古贡院前,以山会两邑豫仓作为校舍。 学校名称最初定为大通武备学堂。但当时的清*有规定,私人不得办武备学堂。陶成章为了掩护革命活动,建议改名为大通师范学堂,但以军事训练为主。为了取得办学的合法地位,陶成章还亲自赴省城杭州,向浙江学务处递交办学申请。在申请书中,陶成章提出大通学堂专门设立体操专修科,学员经过6个月的培训后,回乡替*创办团练。当时的清吏们被陶成章冠冕堂皇的理由所迷惑,认为言之成理,便批准了大通学堂的创办申请。

徐锡麟建议在大通学堂举行开学典礼时,邀请绍兴城内所有的清吏参加,趁机予以全部消灭;并要求陶成章通告各地会党同时响应,发动武装起义。陶成章认为时机不成熟,竭力劝说徐锡麟放弃了仓促的起义计划。1905年9月23日,大通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由徐锡麟、陶成章负责,钱葆荪任总教习,陈魏任总监。从此,大通学堂成了光复会吸收会员,从事会务活动的主要基地,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军事*的学校。

为了召集会党骨干到大通学堂培训,陶成章与龚宝铨、吕熊祥奔赴浙江的诸暨、永康、缙云、金华、富阳等地,通知各地会党骨干汇集绍兴,入大通学堂学习兵式体操。大通学堂开创了中国秘密会党接受近代化军事教育的先河。陶成章为大通师范学堂制定了若干规章制度,规定凡是大通学堂的学生,一律加入光复会;学生毕业后,仍受本校办事人员节制;而会党骨干仅习兵式体操,毕业后发给记有特别暗号的文凭。为了挟制绍兴当地的官府和绅学各界,迫使其以后不能随意反对大通学堂,故每当开学及毕业时,均邀请绍兴城内的清吏、著名士绅及学界人士参加,并拍照留念,送各府县署及学校悬挂。

陶成章还规定会党中人,只参加兵式体操的训练,以培养开展武装斗争的军事人才。大通学堂的课程设置以体育为中心,尤其重视军事体育,包括兵式体操、器械体操、夜行军、爬山、泅水、军号等,学校的教学设备也主要是军事演习用的枪支弹药,并配有天桥、榴木、平台、铁杆、木马、秋千、铁环等体育操练器械。大通学堂设特别班和普通班,特别班学生全部都是会党成员,只练操习武,不修其他学科。而普通班招收一般的青年学生,文武兼学,除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外,也同样重视军事训练。大通学堂的学生过着军事化的生活,其学风严肃认真。无论是起床和熄灯,还是上课和下课,均用号角;学生仿正式陆军编制,每天三操四讲堂,兵式体操,均在郊外大校场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操练时均身着操衣,排队出入。若遇上大雨,则在饭厅内操练,或在走廊四周跑步。每项训练活动均要重复多遍,直到学生学会学好为止,有时还进行真枪实弹的军事演习。

大通学堂以办师范学校作为掩护,吸收各地会党志士入学,进行军事化训练。大通学堂成了光复会在国内的重要据点和机关,并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他们成为后来浙江辛亥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光复杭州和上海,攻克南京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轴线布局


大通学堂

第一进门厅正中悬赵朴初题“大通学堂”匾额。屏门一副板对:“吾越有三仁焉,杀身成名,求仁得仁又何怨;人生同一死耳,泰山独重,虽死不死乃*。”三仁指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三烈士。他们死得比泰山还重,人虽死了,但精神永存。

第二进礼堂,前有抱厦一座,和房屋相连的亭子谓抱厦,在古建筑上较为少见。抱厦前拍摄的大通学堂第一期学生合影,则记录下历史踪影。照片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当年学生着军装,持长枪,斗志昂扬,意气风发。抱厦柱子上题有一副对联,联曰:“十年教训,君子成军,溯数千载祖雨宗风,再造英雄于越地;九世复仇,春秋大义,愿尔多士修鳞养爪,毋忘寇盗满中原。”这副对联通过典故,隐喻了中国内忧外患的现状,以激励爱国志士奋起革命。此联原题于杭州浙江武备学堂礼堂两侧的柱上。武备学堂是辛亥革命时期杭州革命党人活动的主要基地。秋瑾曾以这个学堂为主要目标,切合学堂办学宗旨。

礼堂原为大通学堂学生集会之地。徐锡麟、秋瑾曾在此发表演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此主持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现为序厅。通过光复会人物群像、光复会大事记、光复会活动史迹网图三幅气势恢宏的画面,勾划出光复会的历史轮廓。

第三进是临池的一幢五开间平房,原为教师办公室,现辟为介绍徐锡麟生平事迹的“徐社”。“徐社”社址原设在绍兴城内下大路“徐公祠”内,旨在发扬先烈革命精神,搜集烈士遗物,管理徐公祠财物。现“徐社”内展出了介绍徐锡麟光辉一生的照片、实物、图片、资料等五十多件。一支左轮手枪和一件血衣是最为珍贵的两件文物。

这是一支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左轮手枪,小巧的枪体枪把配着看上去比例显大的装弹轮。徐锡麟就是用这支看似平常的手枪,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消息传到北京,慈禧痛哭不止。清廷大小官员从此惶恐不安。

这是一件土黄色的对门襟背心,由徐锡麟妻子王振汉亲手缝制,血色已褪尽。刽子手将徐锡麟斩首并剖腹挖心,拿心脏炒食下酒,残酷至极。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以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愤怒。

东首两进为原状陈列,依次为教室、学生训练用具陈列、校长室、教师会议室、秋瑾办公室。

1907年7月13日下午,秋瑾在这间办公室内被捕。7月12日,秋瑾获悉杭州密报,清军将前来围剿大通,但秋瑾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立即指挥师生掩藏武器、焚毁名册、疏散学生。有人试图说服秋瑾赶紧离开,但秋瑾选择了“牺牲尽我责任”。秋瑾的这种甘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以死报国的赤子之心,早就铭刻在她思想意识里。

秋瑾办公室墙上悬挂着一幅“读书击剑”草书横披及“击剑尽樽酒,读书贪夜灯”对联。办公桌上放置着一枚暗红色玉章,上刻“读书击剑”四字,章上有小钮,钮上有一孔。它是秋瑾心爱之物,常佩带在身上。读书击剑,伴随着少年秋瑾。“休言女子非英雄,夜夜龙泉壁上鸣”。读书击剑陶冶了秋瑾,使她成为一个血荐轩辕的爱国者。

西首前两进为光复会史迹陈列及辛亥革命烈士遗物展。通过丰富翔实的文物、图片、文献等,展现了光复会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讴歌了光复会及其重要人物的革命业绩和他们创造的历史功勋。

学堂屋宇西边是一块供学生训练的大操场。置有很高的天桥,极长的溜木和平台、铁杠、秋千、铁环、枪靶等设备。大通学堂是一所军事学校。现代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就住在大通学堂对面,他是这样回忆的:“我和一群小孩很喜欢看他们背着洋枪上操,听到洋号响,就不约而同地跑到河岸上去看。有几次看到一位矮小的戴眼镜的人在操场里看操,有些人指点说,这是徐锡麟。”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后,身穿男子体操服,脚套黑色皮鞋,怀揣勃郎宁手枪,腰佩明晃晃的倭刀,骑马驰骋在操场里。

4、重要史迹


秋瑾

大通学堂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重要史迹之一,它是辛亥革命在浙江的活动中心和皖浙武装暴动的重要据点,也是中国近代最早培养*革命人才的军事学校之一。

1906年12月,徐锡麟赴安徽从事革命活动,大通学堂由中国近代杰出的女革命家秋瑾接办。为筹备皖浙起义,秋瑾进一步加强学堂军事训练,并于此创建光复军。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案件涉及绍兴大通学堂,1907年7月13日,清兵包围大通学堂,秋瑾在此被捕,学堂即遭清*的查封。

大通学堂的创办人徐锡麟、陶成章等,以响应清*发展教育、倡办团练为名,积极培养和发展光复会骨干。后为组织皖浙起义,徐锡麟以所捐道台的资格去安庆任职,打入官场。去安徽前,徐锡麟派王金发去上海,同时请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一道组织与领导起义活动。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通学堂督办(校长)之职,以学堂为基地,积极筹建“光复军”,谋划起义,直至七月十三日被捕。

辛亥革命胜利后,大通学堂旧址创办了“大通女子工艺学校”。1928年,绍兴“徐社”社员为纪念徐锡麟烈士,在旧址创办“锡麟小学”。1981年始,地方*对大通学堂建筑逐一予以维修,陈列有关文物史料,向公众开放。

大通学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5、人物简介

徐锡麟简介

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号光汉子,是辛亥革命的活动家,光复会领导者之一,中国近代*革命家。1904年创办热诚学堂,1905年与陶成章创办大通学堂,训练和培养革命党人,1906年捐资任安庆巡警处会办兼学堂监督,1907年7月与秋瑾发动皖浙起义,起义失败,壮烈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和人民为纪念徐锡麟,先后将大通学堂、东浦热诚小学、徐锡麟故居等列为省、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秋瑾简介

秋瑾,女(1875-1907),近代*革命志士,她原名秋闺瑾,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祖籍绍兴,生于福州。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被捕。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