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可得性理论
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影响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这被称为“信用可得性理论”(creditavailabilitydoctrine)。与传统的通过货币数量或利率影响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教条不同的是,“信用可得性理论”强调货币政策对贷款人放贷能力的控制而不是对借款人借款动机的影响。
1、传导机制
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通货膨胀日趋严重,产生了以罗萨、卡莱肯、林德伯克等为代表的信用可得性理论。这一理论是从资金需求者可获得的信用可能性或资金供给者资金供给的可能性分析货币传导的。在贷款市场不完善的假定下,利率并非总是确定在使贷款市场出清的水平上,利率调整的时滞使贷款者的贷款需求对贷款利率相对缺乏弹性,对借款人来说,重要的不是信贷成本,而是信用的可得性。信用可得性理论认为,在分析经由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时,以往的理论只认定利率对储蓄和借款人有影响,忽视利率对贷款人的影响。事实上,贷款人对利率变动十分敏感,且他们的行为会独立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因而不仅借款人需要流动性,而且贷款人也必须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顺利开展银行业务。
信用可得性理论
对贷款人来说,流动性主要表现在其资产构成上,如果流动性不佳,贷款人就调整其资产构成补充流动性。同时,贷款人在考虑流动性时,还必须考虑其资产收益情况。在*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而变更利率时,贷款人会根据其资本收益情况独立买进或卖出*债券,并根据对安全和收益的比较,调整其资产构成,按资产和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及担保情况,选择借款人,加强信用配合。因此,贷款人行为会影响整个社会的信用可得性,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和产出。信用可得性货币传导过程可简单表示为:
M↑———→L↑———→C↑———I↑———→Y↑
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M↑),使银行体系的超额储蓄增加,流动性增加(L↑),银行进行资产结构调整使信贷供给增加(C↑),企业投资相应增加,产出水平相应增加(Y↑)。
信用可得性理论将货币传导机制的研究,从研究利率对投资的影响转到利率对信用可得性的影响上,试图在货币供给变动与银行信贷之间建立一种可能的联系。但由于社会信贷总量的变动取决于银行信贷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贷变动的综合情况,而银行信贷与非银行信贷之间既可能相关,也可能不相关,关系较为复杂。因而这一理论并没在货币供给变动与整个社会信贷总量变动之间建立必然联系,当然这也与当时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充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