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MaterialCapital)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在传统的产业经济中,物质资本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收益上都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从而取代了在经济发展中物质资本所一度占据的主导地位。如今,企业的组织形式取决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合作关系。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深化、金融市场的效率不断提高,物质资本越来越容易被复制,而人力资本和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中文名:物质资本
外文名:MaterialCapital
对象:经济
相关:人力资本
属性:资本
1、简介
物质资本
所谓物质资本,是指长期存在的生产物资形式,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在传统的产业经济中,物质资本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收益上都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从而取代了在经济发展中物质资本所一度占据的主导地位。如今,企业的组织形式取决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合作关系。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深化、金融市场的效率不断提高,物质资本越来越容易被复制,而人力资本和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高。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本质区别,在于边际报酬形态的差异:在资本应用过程中,物质资本表现出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而人力资本则表现出了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增趋势;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根本价值,在于其边际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属性。
2、两类资本的区别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本质区别,在于边际报酬形态的差异:在资本应用过程中,物质资本表现出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而人力资本则表现出了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增趋势;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根本价值,在于其边际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属性。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本质区别,在于边际报酬形态的差异:在资本应用过程中,物质资本表现出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而人力资本则表现出了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增趋势;也就是说,人力资本的根本价值,在于其边际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属性。自20世纪20—3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国民收入的增长快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长,尤其是快于物质资本投入量的增长,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剩余”。现代“经济增长学家”主要运用技术进步来解释。当今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转型期,除物质资本短缺、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外,还存在着经济结构和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帕累托改进潜力,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源是多元的。
第一,改进资源配置。从宏观上看,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健全和价格信号扭曲,资源在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之间配置不均衡普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潜力很大。因此,不增加或少增加物质资本的投人,通过改进其配置,就能增加产出。从微观企业来看,则是各种资源的配置比例均衡的问题。企业产出的增长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均衡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的条件下,一般由短线要素决定其产出量,而企业短线要素未必一定是物质资本,很可能是因为管理跟不上或工人的技术水平落后等。因此,通过改进管理和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就能增加产出。
第二,发展规模经济。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存量少有增长甚至不增长,通过产业组织的改变也能带来经济较快增长。例如:将资源导向某一短缺的行业,使其规模扩大,或将专门化的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发展中国家规模以上的企业只占少数,大多数企业均为严重的规模不经济,因此,通过同类企业的兼并就能带来收益递增。
第三,调整经济结构。刘易斯把现代部门的资本积累、农业剩余劳动向现代部门的转移与经济增长和发展联系在一起。钱纳里等人的结构主义分析主要借重于经济计量方法和经验分析,得出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转移、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比重不断上升、食物消费向非食物消费转移、初级产品向加工制造品出口转移等等,都能加快经济增长。
第四,熊彼特式的“创新”。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生产手段的新组合,包括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和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5种情况。这类创新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但却无需增加物质资本的投入量。
第五,制度变迁。在物质资本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制度的优化可以大大节省交易中的物质资本消耗,将其多用于生产方面,从而增加产出。
第六,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使持续增加的资本积累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在技术进步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资本生产率可能上升或维持不变;技术进步使资本积累不论其总量如何,积累的边际效率递增或保持不变;技术进步开辟了新的投资机会和扩大了投资边界,使生产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或保持不变的特点。
3、在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物质资本
(一)发展中国家资本浪费较大,资本一收入比率较高
发展中国家虽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资本,但没有得到精心的使用,浪费严重。如工人技术不熟练,操作工具也不精心;汽车的超载和机器的超负荷运转;道路、建筑物和其他设备都没有得到精心的维护,因此,折旧率高。特别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不真实,缺乏科学的决策和经验不足等等,导致不良投资的大量存在。还有一些出于同样原因的浪费是因为资本倾向于受制于常规,结果是某些行业中的过度投资,而另一些行业中投资不足。据有关专家测算,近两年,中国的水泥消耗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一半,钢材的消耗占全世界消耗总量的30%,但产出总量只占全世界的4%。
(二)发展中国家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分工不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同等规模的经济所需要的物质资本量较大
在一个只从事单一产品生产的生产单位,生产设备、工具只需要一套;在一个同时从事多种产品生产,且产品之间关联性不是很强的生产单位,虽然有的动力设备可以共享,但加工机械、工具必须要多套。从全社会来看,在专业化和分工不发达的情况下,小到一个生产企业,大到一座城市、一个地区都是自成体系,形成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经营结构,那么,机器设备等物质资本的雷同化或重复率就会很高。其结果则是生产的小规模化和低效率,在这种生产格局下,一定量的社会总产出,需要使用和消耗比专业化分工条件下多得多的物质资本。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分散。在物质资本中。存货所占比重大,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较分散,加之交通运输、通讯、履约等方面原因,为了避免再生产过程的中断,必须有较大量的存货。金德尔伯格和赫里克指出:“印度的家庭编制业由于分散在成千上万个地点,存货成本高,因而发展受到妨碍”。中国乡镇企业与印度的情况非常类似。
(四)发展中国家建筑业、公共工程和公用事业所需投资量大
发展中国家开发程度低,国内有很多空白点和片,另外,这类投资建设还具有先行性、整体性和持久性等特点,经济一旦起飞就需要持久投入巨额的资本。再一个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和乡村人口潮水般地涌向城镇,由此提出了大量的住房需求,刺激起建筑业的扩张。
(五)发展中国家资本深化收益高
要素生产率原理揭示:假定其他生产要素不变,随着某一种生产要素持续的投入,其边际生产率的变动量呈现出递增一不变一递减三个阶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越是稀缺,其边际生产率越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的变动尚处于以上所说的三个阶段中的第一个阶段。在发展中国家,增加物质资本投入。提高劳动力的物质资本装备仍然是提高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六)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要素的贡献率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相对较高
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偏低。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劳动力的就业、国民生活的贫困、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又必须保持国民收入的高增长,出路何在?主要靠加快物质资本的积累和形成。发展中国家在加速物质资本积累的同时,技术进步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但发展中国家吸收新技术所需要的物质资本要多得多。这主要是在新技术研究、开发、试制到投入使用的每个环节中,物质资本的浪费大、消耗多。
综上所述:一国大工业体系建成之前对物质资本的依赖程度较高,建成之后对物质资本的依赖程度较低。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地位的相对下降,是就当今发达国家而言的,对发展中国家不完全适用。中国大工业体系尚未建成,物质资本的积累仍然很重要,但与此同时必须加快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环境资本的积累,因此,现阶段,在中国工业化的实践中,一味重视物质资本存量的积累(尤其是吸引外资),而忽视其他非物质资本存量的增长和以强调非物质资本存量的积累的滞后诋毁国内储蓄一投资以及引进外资,两种倾向都是不可取的。
4、有限替性
(一)物质资本总体上的不可替代性
物质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上古时代,人类的祖先用手抓鱼,直接攀枝摘果,所需物质资本极少;农耕社会,手工业生产工具简单,土地以外的物质资本亦少;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很多资源首先用来生产出生产手段,然后再用新的生产手段生产出生活消费品,从而使生产效率和生活消费品产出持续的大幅度增长。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在沿着这条迂回生产的线路前进,且用于生产新的生产手段方面的资源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新的、高效率的生产手段不断产生,未来的社会,生产生活消费品的活动将变得越来越简单而又轻松。
公共物质资本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物质形态表现为道路、桥梁、水源、卫生设备、通讯、广场、休闲地等。这类物质资本虽然不是全部,但至少有一部分可以直接供人们消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道路的通畅、通讯条件的改善可以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优良的水源和卫生设施能够减少人们的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场馆、休闲场的建设可以供人们更好地开展体育、文艺活动和业余时间的消遣等等。随着这类物质资本的积累,人们的福利必定得到增进,这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物质资本是其他资本的物质基础
第一,其他资本要借助于物质资本来实现积累。无论是人力资本还是环境资本或社会资本,都要依靠一定量的物质资本来实现积累。首先,无论是发展医疗、保健、卫生等事业,还是办各类学校,都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建设医疗门诊大楼和手术大楼,购置昂贵的仪器设备,建设校舍、图书馆、实验室等等,这些硬件设施即为物质资本。有了这些物质资本,方可再行人力资本的积累。其次,环境资本应指由于人类劳动介入使环境质量提高的价值部分。人类必须首先投资生产出环保设备和工具等物质资本,然后再运用这些物质资本去治理保护环境,使环境得以优化,环境资本得以保值增值。最后,在社会资本中,无论是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还是法制体系的完善、*政治的进步等等,都需要投资建立机构、设施和大众教育体系,这一切都要消耗资源和积累相应的物质资本条件。
第二,其他资本虽然不是全部但相当大部分要以物质资本为附着物,人力资本附着于人体,对物质资本的附着性不明显。环境资本则是完全物化到具体的物体中,如环境资本存量通过优质的水、清新的空气、森林覆盖率、物种的多样性等表现出来。社会资本的一部分则是物化在社会机构、场所、社会管理设备、文件等非经营性物质资本中。
第三,其他资本必须与物质资本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与高素质的物质资本相结合才会有生产的高效率,自然界中再好的资源没有人力借助于一定的物质资本加以开发利用,也是处于闲置状态,资源优势不可能自动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社会资本存量再大的社会,没有人力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于物质资本从事生产性活动,只能保持一个社会的安宁和祥和,而不可能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四)物质资本在生产中的有限替代性
假定在一定的环境资本和社会资本条件下,运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要素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既可以用多量的物质资本,少量的人力资本生产,又可以用少量的物质资本,多量的人力资本来生产。这两种生产方式的产出相等。这就是说,在实际生产中,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