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
红芪,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polybotrysHand.-Mazz.的干燥根。分布于甘肃六盘山和南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等地。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常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中药名称:红芪
别名:岩黄芪、黑芪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岩黄耆属
种:多序岩黄芪
分布区域:甘肃六盘山和南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
采收时间:春、秋二季
用量:9~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1、入药部位
干燥根。
2、性味
味甘,性微温。
3、归经
归肺、脾经。
4、功效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5、主治
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6、用法用量
9~30g。
7、炮制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炮制方法
1、红芪: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2、炙红芪:取红芪片,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红芪每100kg,用炼蜜25kg。具有补中益气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8、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100-120厘米。根为直根系,粗状,深长,
红芪
9、生长环境
产于甘肃六盘山和南部的山地,四川西北部等。生于山地石质山坡和灌丛、林缘等
10、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cm,直径0.6~2cm。表面灰红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饮片性状
1、红芪: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红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皮部黄白色,形成层环浅棕色,木质部淡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2、炙红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直径0.4~1.5cm,厚0.2~0.4cm。外表皮红棕色,略有光泽,可见纵皱纹和残留少数支根痕。切面皮部浅黄色,形成层环浅棕色,木质部浅黄棕色至浅棕色,可见放射状纹理。具蜜香气,味甜,略带黏性,嚼之有豆腥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