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关帝庙
大同关帝庙为明代以前神祠建筑,俗称大庙,坐落在大同市内鼓楼东街,从建筑手法和特色看,当为元代遗物,是大同唯一的一处元代建筑。
1、景点简介
大同关帝庙
大同关帝庙为明代以前神祠建筑,俗称大庙,坐落在大同市内鼓楼东街。清《大同府志》记有明景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修缮碑记,清康熙、乾隆时均有增建和修葺。从建筑手法和特色看,当为元代遗物,是大同唯一的一处元代建筑。
2、建筑特色
关帝庙的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有致,渐次有山门、过殿、东西廊房、主殿(现已部分改建)。原先在正门之上挂有万字边大牌匾一块,上书:“大义参天”。门前树有雄伟壮观的木构牌坊。牌坊前又分别竖立着高耸入云的旗杆一对及两尊威武凶猛的铁狮子。山门对面曾筑有镌刻精美的拱形戏台一座,画栋雕梁,宽阔高大,颇为壮观。
大同关帝庙建筑一景
今存关帝庙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殿前置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抱厦,为清代所增建。大殿没有台基,由平地立柱砌墙。殿内后端置内柱两根,柱间各置雕刻精细的木质神龛一个,结构均为重檐。檐下斗拱共十一踩,排列密集纯系装饰,为清代结构。
关帝庙建筑严谨,浑为一体。大殿翼角翘扬,斗拱施布有独到之处。殿内清代增置的平棋藻井上绘制的龙形图案,多姿多态,别具一格。该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景点修复
现存的大同关帝庙为一处古建筑群,于2010年修复完毕。修复工程开始于2008年,按照历史布局完成了部分建筑的重建,并制作了塑像二十余尊,重新绘制壁画735平方米。在进行修复工程的同时,还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并完成了皇城街清代戏台搬迁至关帝庙正南方的工程。
大同关帝庙建筑一景
修复后的关帝庙占地面积为1.2万平方米,从南到北沿中轴线分布有戏台(原皇城戏台迁建而来)、山门、过殿、主殿(大殿)、春秋楼等建筑,两侧分布有东配殿、西配殿、奶奶殿、财神殿、结义堂、武侯祠、邀月亭等建筑。主殿(大殿)是关帝庙古建筑群的核心建筑。专家经考证后认为,从大殿的建筑手法和特色看,当为元代遗物,但此说缺乏具体的史料记载。
清道光年间的《大同县志》中记载:“(大同关帝庙)明万历二十四年建,崇祯末毁于兵燹,国朝顺治十五年重建,康熙十八年知县费恒增添建抱厦,乾隆二十一年、二十八年相继修葺。道光五年重修。”由此可见,大同关帝庙有具体史料记载的修建年代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
大同关帝庙一景
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覆三色琉璃瓦。大殿翼角翘扬,斗拱用材硕大,共11组,排列密集纯系装饰,为清代结构。大殿正面开槅扇门6扇,殿内施柱14根,柱头有卷刹,柱础为覆盆状。殿前建有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献殿,是清代为了扩大祭祀活动面积所增建。献殿卷棚歇山顶,亦为三色琉璃瓦布顶,檐下额枋与柱端施雕花雀替,内檐斗拱同样为11组,整个献殿结构小巧别致。
大殿内部依后壁建有须弥座,平地立柱砌墙,形成了三间神坛。殿内顶部为平棋藻井,为清代增置。藻井内绘制有龙形图案,多姿多态,别具一格。殿内后端置内柱两根,柱间各置雕刻精细的木质神龛一个,结构均为重檐歇山顶,侧上方有天花,斗拱为金装,其余为彩绘,属于清代建筑小木作中的上乘之作。须弥座神龛内有三尊塑像,正中为关公像,左右两侧为周仓、关平像。
大同关帝庙一景
三间神龛两侧的槅扇装饰为做工细致的菱花,这种装饰手法是宫殿建筑门窗槅心花纹装饰的一种,也是古建筑外檐装修中的高等形式。中间神龛两侧有大红木雕盘龙金柱,上面的盘龙清晰可见。神龛前立有刀架和印架,为后世所立,摆放有青龙偃月刀和汉寿亭侯印。
三座神龛横额上写有关公封号,右侧龛额上的字样为“敕封义勇武安王崇宁广福至道真君”,左侧为“敕封金兰护国显圣崇宁至德协天大帝”,中间为“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帝圣君”,显示了关公在中国古代社会的显赫地位。
此外,大殿内部东壁还保存有清代壁画,为大同市内另一座已经损毁的关帝庙内揭下移至此处。
4、出土文物
2008年10月,在关帝庙古建筑群修复工程中,大同市古建所的施工人员在大殿东侧发现了一处铜造像窖藏,共计出土铜造像57尊、铜座10件、清顺治钱币2枚。其中有3尊是关公造像,其余造像多为道教或佛教造像。造像的制作年代推断应为明代。
关帝庙出土的地官铜坐像
较有代表性的造像有释迦牟尼诞生像、释迦牟尼成道像等。释迦牟尼诞生像面如童子相,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整体体态比例匀称,线条平滑,充满青春气息。造像立于一小莲花台,莲瓣宽大,莲花下为一须弥座。释迦牟尼佛成道像左手平伸置于足上,右手下垂自然弯曲。造像由红铜铸造,通体鎏金。
关帝庙出土的释迦牟尼铜坐像
这批造像造型端庄、塑工精致、品相完好。其中佛教造像含蓄庄严,道教造像安详宁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几尊造像还刻有纪年及铸造场地铭文,为专家学者及文物爱好者研究明代大同地区佛道造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目前,这些造像被移至大同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