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科普文章

颍上县

科普小知识 2021-09-10 16:28:00
...

颍上县安徽省阜阳市代管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面积1859平方公里,耕地10.3万公顷,人口172万,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颍上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我县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当代著名学者常任侠,作家戴厚英,两院院士陈国良、郑守仁,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等都是颍上人民的杰出代表。我县还是花鼓灯艺术和推剧的发源地,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及颍上推剧分别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文名:颍上县

外文名:Yingshang

别称:春秋时期设“慎邑”,秦汉置“慎县”,南北朝称“楼烦”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省

下辖地区:辖31个乡镇、24个居委会

建立时间:西周时期

面积:全县面积1859平方公里

人口:151万人口

地理位置:地处黄淮平原南端,淮河、颍河在颍上交汇

著名景点:三个风景区八里河(国家4A级风景区)、迪沟、张庄;五个公园南湖公园、张庄公园、竹音寺、生态园、尤氏庄园

地域名人:管仲、常任侠、戴厚英、郑守仁、陈国良

地方特产:颍上盛产粮食、林果、蔬菜和畜禽、水产品等,总产量均居安徽省前列,是全省畜牧水产十强县、全国粗毛兔之乡、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

知名产业:颍上矿产资源丰富,全县煤电、煤化工产业链即将形成

知名企业:谢桥煤矿、刘庄煤矿

机场:离阜阳机场只有50多公里。这是一个4C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

电话区码:0558

1、历史沿革


历史悠久。据南照镇铜台孜发现的陶、石器等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聚居。

按其沿革,远在夏商时代,属豫州。周为“慎邑”,属楚国。秦为“慎县”,属泗水郡。汉高祖初,“慎”属楚王韩信封邑,信被诛,置汝南郡。武帝置13州刺史部,“慎”属豫州部汝南郡。新莽改“慎县”为“慎治”,汝南为汝汾。东汉复为“慎县”,属汝阴郡。三国时,魏景初二年(238年)划属汝阴郡。晋怀帝时,中原大乱,晋豫州淮北地区被北方石赵夺去,“慎县”属扬州管辖。东晋永和五年(349年)收复,仍属豫州汝阴郡。南北朝属宋地,把山西雁门旧县侨置慎地,名为“楼烦令”(按《宋书》郡县均带官名),属豫州刺史、西汝阴太守。将“慎县”置于南汝阴郡合肥以东,后避讳称梁县(今肥东县梁园镇)。齐仍为楼烦,属汝阴郡。永元二年(500年),没于元魏,属扬州。梁武帝六年(507年),设置下蔡、楼烦、宋3县。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豫州。宋县(今南照集以北和阜南县东部),属汝阴、弋阳2郡。东魏以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扬州。北齐以下蔡、楼烦属扬州汝阴郡。陈楼烦县没于北周,属同北齐。

隋大业二年(606年),楼烦县改名颍上县,当时并有原下蔡(今凤台西南一带)、楼烦(慎地)2县的辖地,属豫州汝阴郡。唐朝,属河南西道,颍州汝阴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属颍州。赵宋初年,属京西北路,顺昌汝阴郡。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即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金军占领顺昌,将顺昌改为颍州,辖颍上。金元光二年(1223年),改属寿州府寿州。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省颍上县入颍州,后复置颍上县,仍属颍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汝宁府颍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颍州。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属中立府颍州。洪武七年(1374年)八月,属凤阳府颍州。清代顺治初,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颍州。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又升颍州府,颍上均属其辖。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民国3年分道,属淮泗道。24年(1935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区下设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29年(1940年)8月,划属第三行政督察区。35年(1946年)属阜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颍河以北的谢桥、龚集、江口、杨湖、夏桥一带,属*新四军领导的阚疃县**。1948年2月,颍河以南属豫皖苏*及豫皖苏边区第四分区,成立颍阜县**。1948年4月,豫皖苏边区第六分区在颍河北岸设颍上县**。1949年1月6日,颍上解放,恢复旧建置,成立颍上县**。同年4月21日,划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员公署。1952年4月12日,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阜阳仍为专员公署,辖颍上。

1954年7月,成立颍上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8月,“*”期间,改为颍上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5月15日,复名颍上县人民*至今。

2、地理位置


颍上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阜阳地区东部。南临淮河,中跨颍水。地理座标为东经115°56~116°38,北纬32°27~32°54。以县城为起点,东至江店孜镇蒋郢孜东27.1公里与凤台县接壤;西到六十铺西五十铺大赵庄34.5公里与阜阳、阜南县毗邻;南至淮河13公里与霍邱县隔河相望;北至陈桥镇毛沟桥29.4公里与利辛县交界。全县东西长72.5公里,南北宽56.1公里。总面积1988.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占阜阳地区总面积的10.9%。

3、自然气候

气候

颍上属北温带与亚热带之间过渡型气候,由于受西伯利亚和太平洋、印度洋冷暖气流的交互影响,夏热冬冷,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但年内和年际间分配不均。

颍上从1958年11月起设气象站,始有气象纪录,记述情况如下:

气温年平均气温15.0℃,年际变化在14—16.1℃之间,80%年份在15℃以上。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1℃,最冷的元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高气温41.2℃(1966年8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22.8℃(1969年1月31日)。旬平均气温变化特点是:1—2月份,旬均气温维持在4℃以下,3月份气温回升,因受冷空气影响程度不同,起伏曲折,变化不稳。4月份明显回升,7月中旬~8月上旬达到高峰,11月中旬起,气温递降明显。日最低气温≤0℃,常年平均75天,最长达93天(1969~1970年),最早出现在10月26日(1966年),最迟终止于4月18日(1962年),平均初终间日期为11月到次年3月20日。日最低气温≤-10℃的日数,常年平均2.5天,最长8—10天(1968~1969年)。平均无霜期221天。


常年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积温农作物在各生长阶段都要求一定的界限温度与积温。界限温度是按气温划分,积温是界限温度日期内平均温度的总和。颍上境内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日为2月2日,终日11月28日,间日327.5天,积温5525.2℃。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3月31日,终日是11月9日,间日224.2天,积温4894.9℃,基本可以满足当地各种越冬作物和喜温作物的生育期热量需要。但必须抓紧农时季节,安排生育期适当的作物品种,才能保证正常成熟。

降水县内常年平均降水904.6毫米,由南向北递减,南部沿淮约950毫米,西北部约880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有季节性变化,而且年际间差异很大,一般是夏季多冬季少,春雨多于秋雨。个别年份降水强度大,暴雨多而集中。1954年,年降水1722毫米,相当常年平均降水量的两倍,润河集日降水最多达207.1毫米。1968年6月29日~7月20日,22天内降水749.8毫米,为平均年降水的83%。1966年只降水389毫米,其中8~9月份仅降水0.7毫米,耿棚、六十铺等地竟百日无雨。总的看来降水比较充沛,尤其是4~9月份降水较为集中,6~8月份更是雨热同季,较有利农作物对水热资源的利用。但降水不均,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

日照与幅射历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213.3小时,年日照率为50%。最多年份2497.6小时,日照率59%;最少年份1806.5小时,日照率43%。在各月的分布中,以7月份照时数最多,平均224.9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为最少,平均141.7小时。年太阳能总幅射量平均119.9千卡/cm2;6月份最多,为13.9千卡/cm2,12月份最少,为6.2千卡/cm2。

地温颍上历年平均地温为17.8℃,最高的8月为32.9℃,最低的元月为1.7℃。同一时期一般高于气温,冬季温差小于1℃,往往出现冻土现象。近22年来,县内出现的最大冻土深度为15cm(1972年12月3日),最多冻土日数40天(1966年11月21日~1967年3月7日)。最长连续冻土日数22天(1966年12月25日~1967年1月13日)。

蒸发年平均蒸发量为1757.1毫米,相当于年降水量的2倍。各月之间,1月份蒸发量最小,平均64.0毫米,6月份最大,平均为216.6毫米。干旱高温年份蒸发量增大,如1966年蒸发量达2169.4毫米,为当年降水389.8毫米的5.6倍。地下水补给不济,易形成旱灾。

节风颍上县属亚热带季风区。据气象局1959~1980年实测记载,2月多偏北风,3~8月多东南风。9月到次年1月多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一般风力为2~4级,有时也有5~7级大风。1976~1985年共发生8级以上的暴风65次,其中以每年4月发生次数最多,累计19次。

大风风力在7级以上,风速达17米/秒为大风,有寒潮大风,雷雨大风两类。1959~1984年共出现大风207次,3、4月份出现较多。最大的是1972年6月14日,全县普遍出现12级大风,瞬间风速34米/秒,破坏力大。春夏交替季节,雨季尚未到来之前,5月中旬~6月初,可能出现一次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速度的西南风,俗称干热风。其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小麦的危害越重。县内历史上出现较重的干热风有1952年、1965年、1970年,轻的干热风曾出现过11次,持续时间、强度及危害程度不等。从出现的时间来看,干热风的危害主要发生在5月20日~6月5日这半个月内。

物候


颍上

物候是指自然界中动、植物在气象、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生长、发育和活动状态的出现时间早晚。如杨柳绿,桃花开,虫绝鸣,雷始、收声等谓之物候。各种物候现象出现的早迟,主要和气候变化有关,因而一定时期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来去生育,成为反映季节变化的可靠指标,也体现出气候变化和规律。颍上物候,未见诸文献和方志记载。现根据老农观察整理如下:

植物反应1月下旬,腊梅开。2月中旬,迎春花开,草木萌动。3月,桃、杏花开,柳萌芽。4月,枣树发芽,大种棉花。5月,椿芽上市,蚕豆结荚。6月,杏子长黄、小麦登场。7月,西瓜成熟,水稻扬花。8月,枣子成熟、葵花低头。9月,丹桂飘香、豆叶变黄。10月中旬,菊花盛开、葡萄成熟。11月上旬,柳叶变黄、梧桐叶落。12月,草枯黄。

动物反应本县主要候鸟有家燕,布谷鸟等。3月上旬,大雁回去小燕来。清明(4月4日或5日)前后,布谷鸟叫,咕咕咕,种秫秫。它的鸣叫,是人们就要进入紧张的夏收夏种季节。8月15雁门开,小燕回去大雁来。8月下旬,秋蝉和鸣,秋螂(知了一种)叫一声,穷汉吓一惊。农历8月间闻声。10月上旬,蝉终鸣。11月中旬,蛇冬眠。12月,鸡、鸭添毛,田鼠进庄,家猫卧灶。

非生物对季节的反应1月,寒潮常侵,霜冻呈现。2月,冰雪易解,土壤松动。3月,春雷初动,闪电始发。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交了7月节(农历),夜寒白天热。交了8月节,响午头一会热。交了9月节,一点也不热。交了10月节,下雨就下雪。

4、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全国拟定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颍上土地共分为7大类29种。土地总面积为1988.5平方公里,折合298.3万亩,其中:

(1)耕地209.3万亩,占总面积70.2%,其中行洪区28.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13.8%。实际耕地面积为180.4万亩,人均耕地1.7亩。

(2)林地30.4万亩,占总面积1.0%。

(3)园地5849.0亩,占总面积0.2%。

(4)居民点用地(包括谷场、城镇和工矿用地)38.2万亩,占总面积12.5%。

(5)交通用地11.4万亩,占总面积3.8%。

(6)水域36.7万亩,占总面积12.3%。

(7)其他用地379.1亩,占总面积0.1%。

土地利用现状总的特点是:7分耕地,1份水,1分宅基,园林、交通占1分。

土地资源的优势有:(1)地势较平坦,坡降不大;(2)适宜农耕的面积大,非耕地少;(3)土壤类型不太复杂,活土层厚。存在问题是:(1)居民点占用耕地较为严重。全县4951个自然庄,占地30.1万亩,每个自然庄平均占地60.8亩;(2)国家征用土地、农田水利设施和群众扩大宅基地等,加速耕地面积的减少,加之人口不断增长,人均耕地减少迅速;(3)砂礓黑土面积较大,低产田多,氮、磷、钾和有机质缺乏。

水资源

颍上县属淮北平原的淮河中上游坡水地区,南临淮河,北靠西淝河,颍河中贯,境内有小润河、八里河、济河及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沟、内河25条,中小沟纵横成网,大小湖泊72面。水资源丰富,总水面达32.7万亩。

地表水主要来自降水,其次是客水。地表水径流深度一般为200~300毫米,但年际间和季节间变化较大,年降水量平均904.6毫米,约17亿立方米,径流5.1亿立方米,蒸发量年平均1757.1毫米,超过降水量近一倍。客水主要来自淮河、颍河,其次是西淝河、济河、润河等。在县境内河流共长273.3公里,流域面积1885.6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流域743.9平方公里,西淝河流域223.8平方公里,淮河年径流量123.4亿立方米左右,颍河为49.7亿立方米左右。但自60年代以来,河水径流量逐渐下降,甚至出现季节性的河水断流现象。地表水的蓄积量,据计算,颍河、济河、陶坝3个闸库区、八里河及零星沟塘总蓄水量1.2亿立方米,其他河流、湖泊因不能取用或无控制设施,干旱年份缺水量大,地表水资源有进一步开发的必要。

地下水根据省三二三地质队,1975年勘探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估计全县分布在1097平方公里内0~40米浅层地下水蓄水量有17.5亿立方米,埋深2米左右。富水区(颍河两岸)单井出水量可达40~50立方米/小时,贫水区单井出水量在20立方米/小时,中层水埋深在40~110米,深层水埋深在110米以下。在现有条件下,主要开采浅层水,对中、深层水开采能力还很低,地下水总可采量2~2.5亿立方米,加上地表水蓄量共3.7亿立方米,平均每亩耕地218立方米,如果全部开采利用,完全可满足作物生长所需,可见潜力很大。但局部地区有时旱情仍较严重。主要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年之中降水有过多或偏少的现象,年际间也有较大差异,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分布上,基本特点是南多北少。

生物资源


颍上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各种生物生长繁衍,种类齐全。其中:

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红芋为主,其次是水稻、高粱,以及豇豆、绿豆、玉米等杂粮。各类品种已经几代更新,现已基本实现良种化。

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棉花、红麻、烟叶、甘蔗、向日葵等,品种繁多。

蔬菜有大白菜、小白菜、莴苣、马铃薯、山药、芥菜、丝瓜、黄瓜、瓠子、葱、蒜、荆芥、苋菜、芹菜、空心菜、茄子、辣椒、白萝卜、胡萝卜、四季豆、刀刀、韭菜、姜、腊菜、黄花菜、菠菜、葫芦、梅豆、豆角、蕃茄、芋头、南瓜、冬瓜、西瓜、笋瓜、搅瓜、小茴香等。

野生药用植物有颍半夏、半边莲、紫苏、车前草等。特别是颍半夏,素称颍上土特名产,明清时代即享盛名,具有“颗粒肥大、皮薄肉嫩、止咳化痰”的功能。价廉物美,畅销中外。

林木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针叶常青树种次之。其中:用材乔木有椿、楝、榆、槐、泡桐、杨、柳、松柏等;灌木有荆条、杞柳、紫穗槐等;果木有梨、苹果、桃、李、枣、柿、石榴、樱桃、葡萄等;风景树有法梧、蓬松、刺松、马尾松、柳杉、雪松。竹木以小圆竹为主,面积逐年扩大,经济价值较高。栽植扶桑,近两年有所发展,为今后缫丝工业开创条件。

畜禽大牲畜以牛为主(主要是黄牛),骡、马、驴次之。随着水稻面积的扩大,水牛的饲养量逐年增加,通过定向培育和引进,新品种逐步取代老品种。猪、羊作为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成份,历来被人们重视。猪以杂交种占优势,本地优良土种猪(淮猪),正在提纯复壮,加速繁育。羊以山羊为主,其次是绵羊。鸡、鸭、鹅因地制宜有所侧重的发展。长毛兔的饲养发展迅速,已突破百万只。野生动物有黄鼠狼、野兔、野猫、刺猬、水老鼠等。

水产据区划办公室调查,全县可养殖水面7.9万亩,占总水面24%,其中天然养鱼湖泊八里河,水面高程在19.5米时,水面积达2.1万亩,是全专区最大的养鱼基地,受到**及省、地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通过调查,全县鱼类隶属7个目、10个科、48种。以鲤科为主,共34种,占72.8%,其余如鳅科、银科、鲶科次之。主要经济鱼类有鲢、鳙、鲤、草、青、鲂、鲫、黑鱼、鲶鱼,以及黄鳝、虾、蟹、螺丝、河蚌等。近年来养蟹成效显著。八里河的河蚌是养珍珠的优质原料。水生植物有藕、菱、茭白、荻、芦苇、芡实等。此外,水中饵料生物也较丰富,分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和高等维管束植物四大类,各类品种的数量高达80余种,仅八里河水中维管束植物覆盖率达70%以上。通过水质分析,绝大部分水面污染较轻,肥沃清新,大有发展渔业生产的广阔前景。

矿物资源

据地质勘探,颍上现已探明的矿物资源有煤、铁、河沙、石英沙等。

煤分布在谢桥、陈桥、江口、夏桥、江店、杨湖等乡镇,煤炭储量为20多亿吨,是两淮煤炭的主要基地;煤田东西走向,长11.5公里,宽4.5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煤层总厚743米,共含煤31层,其中可采16层,厚度32.7米。煤质优良,含硫磷低,适合作配焦、动力用的工业煤。其中谢桥煤矿储量达8.9亿吨,可开采100余年,已于1983年12月10日破土动工兴建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矿井。位于宋井乡的刘庄矿,正由中日使用勘探。夏桥、江店、杨湖煤田,已由*煤炭部组织力量进行勘查。

铁已探明南照、耿棚地下蕴藏的铁,与霍邱县西北的铁矿,隔河相连。

砂沿淮的南照、润河、半岗河段,黄砂资源丰富,为建材生产提供有利条件,已建砂厂32个,年捞砂50多万吨。南照镇1984年已有捞砂船32艘,1000多吨位,年捞砂20多万吨,收入100多万元。

5、行政区划

明清时代

明初,全县共分六乡为六里;附郭为二里。东北设甘罗乡:辖百社村、盐村、茅城村、画村、阳台村、方姚村、灰沟村、丁家村、底葛村、河东村、南阳村、王家村、龚家集、谢家桥集、江刘集、王家集共16个村为一里;东南设正阳乡:辖黄岗村、垂岗村、黑林村、洪城村、焦岗村、洙泗湾村、陈预湾村、郑家岗村、花水涧村、留犊湾村、八里垛、西正阳共12个村为一里;西南设淮润乡:辖王岗村、关洲村、南照集、曹家集、同丘村、长湖村、文塔村、仁里村、标竹村、庙台集、润河集、涧头村、百尺村、管谷村、新兴店村、古店村、赵家集村、沈家店村共18个村为一里;西北设颍阳乡:辖会恩村、胡簇村、映林村、千仓村、邱团村、留陵镇、江北村、王墅村、江口镇、莲花寺村、永兴集、新集共12个村为一里。永乐间分为13(分里不详)。景泰间分为17;淮润2里;甘罗5里;颍阳、正阳各4里,附郭如旧。成化间分为19(分里不详)。

清顺治十四年,知县翟乃慎,因地荒民稀,不能供役,请复6里之制。十五年,并所归县增2个里,共8个里,编为10甲(分界不详)。始变轮差为顺庄,以便科催保甲。至乾隆间,知县许晋改8个里为4乡,分38都所;东乡6都6所;南乡4都4所;西乡3都3所;北乡6都6所。都所地相杂不可析,故合都所分为19。各都所辖村庄名称如下:

东一都所:凉亭、朱家岗、张家瓦房、张家营、张白小湾、叶家庄、垂岗集、陈家屯、陶家寨、李家营、王家牌坊、龚家营、唐家小台、唐家大台、迟家台、江家台、栾家台、化家台。

东二都所:河东村、宁家巷、陈家屯、石家岗、朱家岗、詹家岗、徐家湾、北朱家岗、燕家岗、前黄家岗、蔡家楼、后黄家岗、周家练寨、聂家圩、康家圩、罗家洋、奚家岗、苏家屯、魏家楼、留犊湾、贤坝岗、江刘集、刘家大台、汪家营、朱家楼。

东三都所:王家大庄、前杨家岗、后杨家岗、刘家营、夏家桥、杨家集、谢家营、杨家楼、李家大营、吴家营、后吴家营、李家老家、曹家营、汪家楼、陈家营、杨家营、汪家营、林家庄、杜家营、徐家营、宋家庄、瓦户刘、葛家圩、石家营、檀树陈、江家营、滕家营、程家营。

东四都所:江家溜、傅家冲、贾家庄、洙泗湾、葛家圩、汪家岗、李家台、藕塘陈、朱家岗、葛家台、叶家台、魏家台、郑家台、胡家台、康家台、陈家台、陈家巷、叶家岗、张家台、沫河口、林网庄、叶家大庄。

东五都所:九唐、王家庄、连唐、李家庄、高家庄、孙家庄、左家营、郑家庄、蓝家庄、姜家海、庄家楼、康家庄、毛家庄、绳家庄、孙家庄、叶家庄、王家庄、张家庄、卞家庄、高刘集、高家庄、展家庄、金家庄、姜家北海子。

东六都所:王岗铺、郑家营、徐家店、郑家岗、金家岗、范家岗、龚家营、赛涧铺、费家台、何家台、李家台、宋家台、五里井、张家台、唐家湖埂、郑家小台、东唐家台、八里垛、西正阳。

南一都所:五里井、任八唐、刘家营、白果树、马家店、万家岗、沈家楼、周家营、庙台集、椿树井、陈家巷、马家桑园。

南二都所:八里唐、曹家庄、李家店、徐家屯、慎家唐、蔡家洋、门家营、江家庄,陈家楼、汪家庄、顾家庄、卢庄寺、汪家唐、王家大庄、王家瓦房、长朱家营。

南三都所:半个店、桐邱村、赵中洋、王家圩、陈家铺、王回集、关洲屯、百社村、胡家庄、赵家集。

南四都所:卢家营、金家岗、王家庄、吴家营、十户营、胡家营、凌家楼、刘家岗、润河集、陶家坝、余家洼、侯家庄、张家庄、孔家营、耿家棚、田铺、灵台。

西一都所:邢家洋、朱家营、阮家营、邵家庄、马家海、方家庄、西十八里铺、坡树王家庄、古店村、化家庄、高家庄、孙家庄、陈家庄、花园子、洪家海、林家拐、西三十里铺、祁家园、西四十里铺、桃花店、王家唐、余家唐、顾家唐、李家洼、西五十里铺、杨家大庄。

西二都所:龙台、刘鸽子楼、李家营、吴家老家、刘家园、汪家洋、卢家大营、沈家大庄、陈家大庄、徐家老庄、姚家门楼、徐家楼、徐家寨、何家营、顾家营、蒋家拐子、孙家花园、杨家小庄、杨家大庄、洪家楼、杨家老庄、韩家洼、黄家洋、阎家庄、李家庄、方家庄、卜家庄、林家庄、王家庄、张家庄、赵家庄、罗家庄、七里井、鲁家庄、南照集、枣岗子、姚家岗、刘家岗、姚家坞。

西三都所:范家庄、旗杆庄、王家庄、黄家营、范家大庄、刘家营、王庄、李家台、罗家营、张家营、秦家坝、张家庄、罗家店、秦家庄、留陵集、杨家楼、陈家大庄、杨家大庄、华家庄、单家庄、辛家庄、石大庄、杨家庄、柳沟村、李家楼、李家大庄、甘庄、赵庄、倪家庄、宁家庄、梁家海、小刘庄。

北一都所:李家海、张家洋、十里井、姚家海、王家台、文地营、沈家店、姜家岗、张家店、范家岗、万家台、黄沟村、唐家湾、朱家台、祁家台、祁家瓦房、李老家、李家双海、李家瓦房、箭头岗、姚家湾、永兴集、苇沟岸。

北二都所:新庙村、吴家大台、张家台子、彭家海子、李家台子、瓦罐集。

北三都所:吴家台、曩家营、汪家庄、冯家饭棚、郭家竹园、蔡家油坊、苏家大庄、彭家集、吴家海、高家庄、路家庄、朱家楼、罗家园、廉家店、郭家庄、赵家庄、秦家庄、叶家庄。

北四都所:郑家庄、北郑家庄、庄家营、龚家集、谢家桥集、张家坝、王家庄、孙家庄、张家庄、贺家庄、谢家老营、韩家棚、化村、祝家庄、余家棚、余家庄、汤家庄、张家楼、汤家店庄、訾家庄、万家庄、铁箍寺庄、胡家营、大余庄、小余庄、陈家庄、吴家砦、马家拐庄、方家庄、侯家洼。

北五都所:李家台、陈家台、郭家屯、江口集、谌家庄、缪家庄、千仓湾、耿家庄、柳家庄、汤家屯、绳家庄、张家岗、龚家海、杨家楼、江北店、孙家海、王家庄、赵家楼、济河村、周家大庄、祝家大庄、杨家大庄。

北六都所:夏家庄、马家庄、吴家庄、郑家庄、刘家庄、郭家庄、王家庄、李家庄、胡家庄、陈家炉、苏家庄、武家庄、牛家庄、陈家庄、梁家海、杨家庄、赵家庄、高家庄、秦家庄、孙家庄、张家庄、余家饭棚、王家胡同、周家大庄、胡家小营。

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的行政区划,沿用清制,先实行道、府(州)、县三级,后改为省、县、乡三级。据《*》一O五期载:民国3年(1914年),颍上属淮泗道。又据《安徽概览》载;民国22年(1933年)颍上旧为4乡19都所,后改为乡保甲制,全县划为7个区、337保、3439甲。

民国33年(1944年),颍上县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到民国37年(1948年),行政区划再次调整,全县设王岗、润河、江口3个区,3个镇(城关东镇、西镇、南照镇),27个乡(江北店、江口、汤店、谢桥、古城、龚集、夷吾、夏桥、叶井、沫口、八里垛、江刘集、东十八里铺、庙台、垂岗、盛堂、莲花、口子集、永兴集、四十铺、三十铺、耿棚、润河、洪武、赵集、关屯、黄宪)。直到1948年底乡、镇未变。

现行区划

建国后,行政区划变动较多。1949年1月6日,颍上全境解放,人民政权建立,废除*统治时期的保甲制。全县设10个区,127个乡。1952年调整为15个区,170个乡,5个镇,1个港。1957年4月,撤区并乡,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全县原9区1镇,保留城关镇和南照、杨湖、谢桥3个区,调整为42个乡。当年11月又恢复区辖乡建制,全县为8个区(汪赵、城郊、杨湖、刘集、谢桥、耿棚、江口、六十铺)及南照、城关两个区级镇,区辖乡41个。1958年9月底实现公社化,全县成立10个人民公社(城郊、六十铺、耿棚、赵集、垂岗、杨湖、刘集、谢桥、陈桥、江口),1个镇(城关),辖159个生产大队,812个生产小队,入社人口694780人,其中5000—8000户的社1个,8000—10000户的社1个;10000—20000户的社6个;3000—20000户的社2个。至1960年12月,六十铺人民公社划出部分生产队,成立南照人民公社。

1961年4月,陈桥人民公社划归凤台县,城关镇改为城关人民公社。5月,把“一大二公”,“党、政、军”三位一体的人民公社制改为区、乡建制,全县设11个区,58个乡(即政社合一的小公社)461个村(又名大队),5359个生产队。1969年9月,撤11个区及城关镇,组建新集、建颍、南照、红星、润河、半岗、夏桥、江店、谢桥、江口、芦桥、陈桥、十八里铺、下园、杨湖、刘集、王岗、耿棚、六十铺、水上20个人民公社及城关镇。1972年8月,增设渔业公社。1973年1月,公社下设管理区,全县设:城关、下元、十八里铺、建颍、新集、六十铺、红星、南照、耿棚、润河、半岗、王岗、刘集、杨湖、江店、夏桥、芦桥、陈桥、谢桥、江口、渔业、水上共22个大公社,下辖70个管理区,495个生产大队,4900个自然庄。1979年,恢复区、乡建制,公社辖管理区建制终止。全县成立4个区,71个人民公社,6个镇,1个水上公社,1个渔业公社。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79个乡(镇)。1987年,全县辖17个区(镇)、73个乡镇。1988年,全县辖17个区(镇)、73个乡(镇)、682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

6、旅游指南

古文化遗址

铜台子遗址


位于颍上县城西南30公里的小润河南岸。南距张庄村1.5公里,东北隔河距陈店村1公里,东靠陈桥。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呈高墩形,北高南低,东西侧为低洼沼泽地,每当水涨,三面环水,虽历经洪水剥蚀,至今仍保存较好。1985年文物普查时,当地干群介绍,50年代曾出土过石器和陶器。1986年,县文管所配合省考古队进行再次复查,发现周围边缘暴露遗物较多,从北部被水冲刷剖面看,文化层厚1.5~2.5米。陶片近百件,较完整的器物有石斧、石镞、骨锥、陶网坠等。陶片,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约占70%;黑陶、泥质灰陶占30%。纹饰有指甲纹、手窝纹、玄纹、篮纹、网结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鼎足、鬲足、罐、盆、碗口沿及豆柄、筒瓦、板瓦等。根据遗址采集的考古标本分析,该遗址可划分为大汶口、龙山、西周、战国、汉代等文化时期。

黄老墩遗址

在县城北20公里谢桥区境内,距谢桥集约1公里。北靠济河,南距万夏村约百米,西部200米处为济河闸。相传为黄墓墩。1961年文化部门组织文物普查发现。1956年,群众于墩顶挖掘一次,发现红烧土、蚌壳、陶片等遗物。1982年,县文管所对该遗址作再次调查。墩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西部墩脚为南北向流水沟,北部墩下即古济河道,呈陡岗地形,墩高出地面约3.5米,东南面呈缓坡地势,与群众耕地相连。因历年耕种翻犁,墩址暴露,陶片等遗物较多。1988年6月探测,文化层厚2.5米左右,采集陶片等遗物40余件,其中:蚌镰1件,鹿脊骨及角骨8件,鬲足、鬲口沿、盆、罐、碗口沿底等陶片31件。陶质多系夹沙灰陶、黑皮红陶、黑皮夹沙灰陶等。纹饰有粗、细绳纹、玄纹、指甲纹等。黄老墩遗址,除表土受到扰乱外,基本保护较好。堆积厚、文化层丰富,有一定考古价值。根据地面出土绳纹、平根、鬲足分析判断:属西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988年2月,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文化遗址

铜台子遗址

位于颍上县城西南30公里的小润河南岸。南距张庄村1.5公里,东北隔河距陈店村1公里,东靠陈桥。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60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呈高墩形,北高南低,东西侧为低洼沼泽地,每当水涨,三面环水,虽历经洪水剥蚀,至今仍保存较好。1985年文物普查时,当地干群介绍,50年代曾出土过石器和陶器。1986年,县文管所配合省考古队进行再次复查,发现周围边缘暴露遗物较多,从北部被水冲刷剖面看,文化层厚1.5~2.5米。陶片近百件,较完整的器物有石斧、石镞、骨锥、陶网坠等。陶片,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约占70%;黑陶、泥质灰陶占30%。纹饰有指甲纹、手窝纹、玄纹、篮纹、网结纹、绳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鼎足、鬲足、罐、盆、碗口沿及豆柄、筒瓦、板瓦等。根据遗址采集的考古标本分析,该遗址可划分为大汶口、龙山、西周、战国、汉代等文化时期。

黄老墩遗址

在县城北20公里谢桥区境内,距谢桥集约1公里。北靠济河,南距万夏村约百米,西部200米处为济河闸。相传为黄墓墩。1961年文化部门组织文物普查发现。1956年,群众于墩顶挖掘一次,发现红烧土、蚌壳、陶片等遗物。1982年,县文管所对该遗址作再次调查。墩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西部墩脚为南北向流水沟,北部墩下即古济河道,呈陡岗地形,墩高出地面约3.5米,东南面呈缓坡地势,与群众耕地相连。因历年耕种翻犁,墩址暴露,陶片等遗物较多。1988年6月探测,文化层厚2.5米左右,采集陶片等遗物40余件,其中:蚌镰1件,鹿脊骨及角骨8件,鬲足、鬲口沿、盆、罐、碗口沿底等陶片31件。陶质多系夹沙灰陶、黑皮红陶、黑皮夹沙灰陶等。纹饰有粗、细绳纹、玄纹、指甲纹等。黄老墩遗址,除表土受到扰乱外,基本保护较好。堆积厚、文化层丰富,有一定考古价值。根据地面出土绳纹、平根、鬲足分析判断:属西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1988年2月,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商渠遗址通商渠

即现在的清河,是历史上的一条人工河道。《正德颍州志》载:相传楚灵王自水台开通商渠,陵谷易位。五代时王祚为颍州刺史,疏导古通商渠,更名曰清河,舟楫复通。后不详何时复多湮塞。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东坡知颍州时都曾整修过清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颍州知府王敛福再次疏浚,方能蓄积沟浍之水,南北注达,以利灌溉。其南北分流处在今阜阳城南9公里,北流者入颍,南流者经阜南焦坡集而下,东南流至罗家寨东,入县内南照区境。又东流7公里许,经傅庄子折而南流半公里,经翻车涧再南1公里,经大桥洼,汇润河入淮。在南照区内流长8公里许。至清末,再次淤塞,已不能发挥灌溉效益。1976年,南照电灌站建成后,清河成为阜南县东部和颍上南照区一带的主要输水渠道,对农田灌溉发挥显著作用。

重要出土文物

“酉”字爵“酉”爵窄流,尖尾上翘,流旁有柱,卵形腹,三棱尖锥足,柱头有圆涡纹,腹饰云雷底纹的饕餮纹,金扳饰牛首。金扳下腹部有“酉”字铭。高20.5厘米,柱高3.5厘米。据邹衡推论:“酉族应是居于殷墟的商人”(或夏的遗民),颍河上游是夏文化的发祥地,“酉”族的分支在历史的大变迁中顺颍水而下,定居颍尾是可能的。此爵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人类的历史和今后探讨“淮夷”与商人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爵于1971年11月在半岗区赵集王拐村征集,现藏阜阳地区博物馆。

“月己”爵商代青铜酒器,1972年春于王岗区郑小庄北地池塘边出土,形制和纹饰与“酉”爵基本相同,但纹饰较“酉”爵粗犷清晰,高19.5厘米。金扳下腹部饰有“月己”铭文,“月己”应是一个曾经活跃在淮河中游,颍河下游的氏族。此件现藏于阜阳地区博物馆。

铜鼎1982年9月14日,王岗乡郑小庄农民郑兰光,在场边取土时,发现土坑墓1座,挖出西周早期青铜器10余件,其中铜鼎1件。此鼎素面、深腰、直耳、圆底、三足呈柱形,通高25厘米,耳高4厘米,口径20厘米,底有支钉的痕迹。现存县文物管理所。

父丁爵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爵通高21厘米,腹深10厘米,三棱形三足高8厘米,宽流、尖尾、二菌状柱,腹部饰两道弦纹,内腹壁阴刻“父丁”铭文。

铜卣盛酒器,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提梁下方饰对称羊首,通高22.5厘米,腹深12厘米,圈足高2厘米,内底饰有族徽铭文。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郑小庄出土,经专家鉴定为西周康王十六年所铸。

铜勺舀酒器,通长19厘米,勺头口径3厘米,高5厘米,柄尾呈铲形,便于使用。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直内戈突内饰有夔纹,戈内稍高,直延锋尖,后侧有两孔,通长19厘米。戈体厚重,铸工精细。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弓形器系弓上的辅助器,形如弓状,两端有圆形铃头体,中部饰对称鸟纹,中间有一突出的圆座,长28厘米,高7.2厘米。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临阵都尉印1981年秋,县文物组于江口汤圩村农民季中山家征集。通高2.3厘米,边长2.5厘米,瓦形纽高1.3厘米,厚1厘米,纽下端向上一面,阴刻半圆形太阳斜线纹,重100克,印面平直方正,印文“临阵都尉”4字为阴刻小篆,布局严谨,字体粗放浑厚,经鉴定,此印可能铸造于东汉初叶。

中邮吏印1973年8月1日于江口区汤圩村(古慎城址)征集。印体方形、桥纽,边长2.1厘米,通高2.4厘米。“中邮吏印”4字为阴刻小篆白文,字体纤细清晰,经古玺专家鉴定为汉代官印,属一级文物,此印应为某郡中部督邮的属吏之印。为研究汉代郡级监察制度提供重要资料。此印现藏阜阳地区博物馆。

规矩尚方镜1981年元月,谢桥张庄村民修铁路时在方庄附近发现。1982年县文管所征集。镜直径为15厘米,正中柿蒂纹纽座,座外有3层正方形,正方形内有12乳钉,间12辰铭文,正方形外有8个乳钉和“丁”“厂”形符号,且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线刻图案,边作云气纹和锯齿纹。铭文在花边和图案之间,文曰:“尚方作镜真大好,尚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而兮。”有些字笔划从简,且有篆意,保护较好,纹饰优美,质地优良,光泽照人,实属不可多得之物,经鉴定为汉代规矩镜。

铜洗1986年元月,于庙台集东南淮堤边出土,圆形、大口沿稍外卷,圈底、素面、腹部附有双耳系穿环,饰饕餮纹,腹上部饰2道突弦纹。高13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6.5厘米,重约3公斤,质地优良,保护完好,经鉴定是汉代洗器物。

兰亭碎碑清朝康熙年间颍上人高泽生著《颍上风物记》载:“颍上南关井,明万历末年,时有白光如虹。淘井得石,铁锢其外,启之,碧绿温润,面《黄庭》,背《兰亭》,旁有‘思古斋石刻’五篆字、‘兰序唐临绢本’七楷字。……此褚本也。……崇祯二年,张公俊英知颍上,拓数万张,而碎其石。……今断石存南照杨氏”。民国期间,兰亭残石仍在南照镇杨砚农家珍藏。建国后,由其孙转藏于杨老庄,1950年,被人民*收藏,现存安徽省博物馆。

古墓葬


黄家坝古墓群

黄家坝古墓群,位于县城东约32公里,黄坝集西0.5公里的岗头上。当地人相传为“竹林七贤墓”。墓群为东西向排列,占地约2000平方米。墓群已夷为平地,不同程度遭受破坏。1983年,征得墓葬画像石3件,陶器2件,铁器1件,五铢钱10多枚。1984年10月,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县文管所清理其中一座较大的砖室墓。因早年多次被盗,遭到严重破坏,现仅存墓的残址。有墓门、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小耳室。南北长13.5米,东西宽10.5米,墓壁垂直。前部耳室及甬道残高1.6米,后部墓室残高1米左右,皆单平砖错缝砌成。壁内砖面呈棱形和乳突状纹饰,墓内填满松软的五花土,墓门向南,高约2米,墓门立有石柱,石门楣铸刻盘龙图案,沿门往内是一条南北向甬道,两侧为1.9米见方的4个耳室,耳室皆有通道与甬道和前室相连,前室与后主室相通,外侧有3块立画像石,每石相距:东为90厘米,西为60厘米,犹如二道墓门。石上浮雕有三:一为半身人像,上罩一伞;二为一人树下牵马;三为鹿在奔驰。刻工精细,画面生动。清理时,未见棺木,葬式不明,仅发现一些碎骨片,残存的陶器被搅乱在土里。出土有石羊2件、陶楼1件、陶耳杯6件、陶洗1件、铁镬(锅)1件、铁匕首6件、石方几1件、五铢钱数枚。由墓葬形制判断,墓道属砖卷顶,前后室、耳室属四隅卷进式顶,规模壮观。虽出土文物不多,但根据出土画像石分析,墓主有一定身份和地位。根据墓室结构和出土文物推断,是魏晋时期的古墓。在清代和民国年间这一带属凤台县辖地,据《凤台县志》载:“七贤墓传讹也”。究为何人之墓,难以论断,待以后详考。

甘罗墓县东25公里(今杨湖区甘罗乡)颍河北岸,有甘罗墓。明代知县何豸立碑记之。年代久远,河岸倾圮,遗址已没。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安徽巡抚陈彝于墓后(北方)约70米择地而封,并立碑于其前,题字“秦上卿甘罗碑”。民国11年(1922年),县知事黄佩兰、民国22年(1933年),县长张鼎家也先后立碑记之。

双孤堆在陈桥区陈桥乡山涧西,两堆南北毗连,相距不过5米,堆高6米左右,面积约40平方米。光绪十八年(1892年),《凤台县志》修订稿记载:“双古堆在展沟集坊,吴楚交战于房钟(今阚疃),楚人营垒,收残骨葬双墓”。

1953~1954年,两次挖掘,堆内仅有陶马、陶人、陶磨,还有一枚铜质私章,字迹模糊不清,隐约可辨是“张永”2字。现双古堆已被开为农田,两堆址均高出地面3米。

古建筑

管鲍祠管鲍祠位于颍城北郊,原名管子祠,为纪念春秋大政治家管仲专祠。明万历六年(1578年),县令屠隆重建,考《列子·力命》晋张处度注:“管仲、鲍叔牙并颍上人也”,增祀鲍叔牙,始改今名(又名“二贤祠”)。迄今几经兴废,明末毁于兵乱。崇祯十二年(1639年),学谕汪廷宏修建。清嘉庆年间毁于火,道光六年(1826年)万如陵重修。咸丰年间又毁于火。民国22年(1933年),县长张鼎家募资重建。祠内有殿堂3间,堂内供管、鲍牌位。管鲍祠南临大寺塘,祠东有“九合桥”,取“九合诸侯”之意;祠西有“四维桥”,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命名,祠西南有管仲衣冠冢,俗称管仲墩。墩前有2碑:一书“管仲父墓”,是明万历十六年钦差整饬颍州等处兵备、河南按察司副使杨芳题;一书“呜呼大政治家颍上管子之墓”。是民国15年县知事倪焕奎立。10年动乱中,墩冢皆遭破坏。1986年10月,省、县两级*拨款重修管鲍祠,面积扩至2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新建配房、大门5间,院墙百余米。门楼上方书“管鲍祠”3个金色大字;殿中高悬“挚交千古”匾额;楹联为:“佐霸肇开新政局,分金饶见故人情”。殿内又新增“相齐桓公一匡天下,友鲍叔牙万古高风”楹联。大殿配房东西通道各修圆门,东曰“荐贤门”;西曰“分金园”。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清凉寺位于县城南17.5公里秋稼湖的西北坡,南距淮河约8公里,背靠半岗集,因地处湖滨,气候适宜而得名。此寺创建较早,据碑志记载,重修于宋,又重修于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6年)重建。清同治七年(1863年),僧茂林重修。该寺布局规范,殿宇及附房50多间,东西宽约150米,南北长约50米,面积约7500平方米。旧时每当佛事活动之日,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实乃淮河上下之名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法殿、两庑、方丈、禅堂、厨库、斋堂等。主体建筑大雄法殿(又称宝殿)位于佛寺的中心位置。5间3进,长18.35米,阔10米。莲花柱础,柱与础为1∶2;两梁之间,冬瓜式柱;梁首象鼻,拔腮刻作;搜瓣、枕峰别致;4个大梁均施有彩绘,具有明代建筑风格。殿后为3间2层藏经楼;楼前有古杨1棵,高7米许,树冠如绿伞,郁郁葱葱,荫翳蔽日。现寺内仅存大雄法殿、藏经楼、禅堂等建筑。自民国初年,寺内已僧道绝迹,神像俱毁。1983年2月12日,被批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颍上文庙,位于县城东关,面临大街,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35米,面积约8750平方米。

据《颍上县志》载,文庙,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县尹刘居敬建于颍城西关外,明洪武四年(1371年),知县车诚迁县治东(即今址)。明隆庆元年(1567年),知县郁言概改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重修。三十七年,知县沈畴初重建,清同治六年(1867年),对大成殿、五楹殿、明伦堂又进行修葺。

文庙又称黉学,其建筑有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崇圣祠、五楹殿、明伦堂等。前后共4个院落,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8米,面积约为158平方米,系宫殿式建筑,殿内重梁四柱,举架高昂,斗拱奇丽,刻工精细。正上方高悬康熙御笔“至圣先师”匾额。飞檐翘角,四角悬挂风铃,清风徐来,音响悦耳。殿顶筒瓦覆盖,且有各种装饰。殿前有一露台,高约1米,南北宽约14米。整个建筑宏伟壮观。

殿东西各有戟门,北直通明伦堂,殿前露台两侧为五楹殿。内藏各种经典著作和各种古代祭器,供人们阅读欣赏。过名宦祠、乡贤祠向南为泮池,池上建有状元桥。桥南有高大的石坊,路旁东西置有下马石,即文武百官在此下马之意。再南为临街棂星大门,门楣书写“腾蛟起凤”四字,两边为亚字墙,中置木栅,东为黉学巷,巷首魁星阁高耸,巍峨壮观。每年三月春游,人们登阁远眺,心旷神怡。1954年大水后,魁星阁被拆除,文庙内各种祠宇被改建为职工宿舍,环境风物面貌全非,惟大成殿、明伦堂、五楹殿尚存,装饰全毁。1983年元月13日,县批准大成殿、明伦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关*南关*为道光年间王姓捐资兴建。1935年重建。寺院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水房、讲堂共10余间,并有水井两口,井上筑亭,为回民洁身朝拜之用。大殿高约7米,面阔进深各3间,明间为抬梁式,两边为穿逗式。前檐封砌做轩,梁下层间置座斗、柁峰及丁顶拱,梁头呈象鼻状,拔腮、箍头处作卷纹雕刻。柱头上置大斗,柱下置古镜形鼓墩,下设方形埋头。前檐轩下月梁,柁峰斗拱雕刻精细,檐柱间的檩条、挂坊、替木、撑拱,雕作细腻,纹饰流畅,风格独特。殿内墙壁嵌回文碑一方;院内存民国9年、23年,办学修寺募资碑两方,殿右侧房西墙嵌道光年间王姓建寺碑一方。该寺内所有房屋均暂为回民食品厂使用,保护完好。1988年2月12日,县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地

沃王府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捻军盟主张乐行进驻颍上,受太平天国封爵为“沃王”。遂于城内十字街西(现在棉布商店第二门市部处)营造“沃王府”,楹联大书“沃野千里,王畿万年”8个大字,以抒发农民起义军的壮志豪情。

烈士馆开始叫烈士祠,1973年建,北靠光荣院,南临人民路,东西宽27.7米,南北长66米,总面积1828平方米。馆内瞻仰厅5间,145平方米,门两侧墙壁置火炬灯4个,门上悬郭沫若题字“浩气长存”,配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两侧各有耳房两间,供瞻仰人员休息。厅内陈列革命烈士名单568人,其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牺牲2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牺牲25人,抗日战争牺牲3人,解放战争牺牲97人,抗美援朝牺牲379人,建国后因战因公牺牲62人,并陈列部分烈士的功绩、遗物和照片。院内南北主路1条,小路10条对称于大道两侧,花池8个,分建于各路之间,并植各种名贵花木,厅前两侧各有刺松4株,组成松亭,亭下有石桌石凳,整个馆内布局如图似锦。南端两侧建接待室4间,大门位于*,迎面上方用倾斜竖砖砌墙,呈三角形,别具风格。门页铁铸松柏长青图,图中铸“忠勇万世,英烈千秋”8个大字,门前两侧植刺松8棵,全馆显得庄严肃穆。

学生自治会旧址在东关原梧冈书院(现为城关第二小学),是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后,颍上爱国青年组成的学生爱国组织在这里集会宣传,反对日本21条不平等条约,抵制日货的活动地址。

旅外学生会旧址1920年旅外学生宋日昌、曹襄忱等,在明伦堂创立旅外学会,开展反帝爱国运动,提倡新道德、新文化,马列主义开始传入颍上。

颍上县战时民众动员委员会旧址1938年4月建立颍上县“动委会”(地址在今城关实验小学附近),组织各界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颍阜县**旧址1948年2月建颍阜县,县**驻地为黄岗、杨庄。1949年元月6日,颍上解放,3月3日,沙北、沙南两个县合并为颍上县。3月27日,颍上县**正式建制,驻地城关城隍庙内。

三十铺农民暴动旧址县西三十里铺,“颍上县立第四高级小学”,1932年改称三十铺小学。1929~1930年,颍上县*组织常在这里召开会议,发动群众。“三十铺农民暴动”,就是在这里发动的。党员短训班旧址1929年,*颍上县委在县城南郊回龙阁小学,举办一期党员短期训练班。

甘罗乡村教育社唐氏私立小学校长唐润之利用唐氏祠产于1935~1937年创办甘罗村教育社,先后共办两期、传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培养革命*。

黄家坝农民暴动旧址1931年大水成灾后,黄家坝一带的贫苦农民,由农民协会发动,在*凤台县委、颍上县委领导和寿县游击大队支持下,于当年11月3日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经过与地主武装的浴血奋战,终以敌众我寡,暴动失败。凤台县委、颍上县委和寿县游击大队的*唐志远、程东方、曹鼎以及黄坝党支部书记黄子贞等83位同志壮烈牺牲。为缅怀烈士,颍上人民筹资在黄家坝桥头兴建一座“颍上县黄家坝暴动烈士纪念碑”。

古城遗址


慎城遗址慎城遗址在今县城西北20余公里东古城之西。叫“北古城”也叫“西古城”。北依济河,西靠乌江、南距颍河3.5公里,东部为农田,新修的淮阜铁路从南部穿过。内外两城,总面积约3.75平方公里。内城址位于今汤圩村后,略呈正方形,土城垣高出地面约3~4米,顶宽5~6米。系夯土筑城,原有4门,东西两面已无痕迹,南北为5~6米的缺口,中为通道,有下水道和古井。由于历年耕种,整个遗址平面呈浅锅底形。传说,外城属商业区,建有土城垣,且有4门,内筑有烽火台、跑马场、教练场、饮马池等,西北部乌江岸边建有望江楼,今已面貌全非。现境内除汤圩、林庄两个自然村外,均为农田,地面覆盖黄土厚约80厘米。其下为黑土层,地面瓦片,到处可见,经考证,此即古慎城。该城内外址,曾出土大量文物,从这些文物分析,慎城不仅是政治、军事的重要城邑,而且商业、邮政、水上交通都相当发达繁荣。1983年,经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城遗址颍人高泽生所撰《颍上风物记》引证《括地志》、《晋书》、《方舆纪要》等文献资料说:“甘城在县(颍上)西北,秦甘罗旧居此城,因而得名。梁代在故甘城设置下蔡郡,后为甘城驿,颍河所经过地方。”顺治《颍上县志·古迹》根据《中都志》记载:“旧县城,县北十二里,沙河两岸”。王敛福所纂《颍州府志》也说:“旧县城,县北十二里,唐所迁县也。”民国《颍上县志稿·古迹》中考证说:“今考县西北颍水南岸有古城埂。一名高河沿,断瓦颓垣,触处皆是。相传此处旧为甘城,土人每制祀神表,书‘颍上县甘罗乡’等字,由来已久,今犹未改。且为颍水所经,以意揆之,甘城应属此处,唐所迁之县,应即甘城”。

西正阳遗址据《资治通鉴·九舆志》载:“淮水西岸谓之西正阳,属颍州颍上县界;东岸谓之东正阳,属寿州下蔡县界”。据调查,正阳关大西门外淮河西岸汪庄子近侧淮堤内,被传说为“武阴城”、又名“老城根”的地方,曾在筑堤挖沟时,挖出过城墙旧基,断砖残瓦,俯拾皆是,至今一条土岭还依稀可辩,无疑是古城镇废墟。《元史·列传》(董文炳传)载:“至元九年(1272年)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筑‘正阳’两城,两城夹淮相望。以缀‘襄阳’及捣宋心腹”。民国《颍上县志稿·大事记》载和顺治《颍上县志·四至图》中所记,西正阳位置都与传说中的地点基本吻合。因此,西正阳遗址即今王岗区赛涧乡汪庄子近侧。至于“武阴城”的来历和是否即“西正阳城”,仅据《寿州志》载:“后汉先主依袁术于寿春,关公筑城于此。元史董文炳据此以遏宋兵,宋兵来争,霖雨淮涨,舟师薄城。文炳病剧,子士选击却之。此必文炳因关公旧城而增筑之”。从这段记载中说明,在未筑“西正阳城”之前,即有一土城(关公旧城),因何名曰“武阴城”,并未提及(待考)。

荆亭城遗址位于县西南30公里南照集北。《水经注》润水迳荆亭而北东入淮。《梁书·地形志》汝阴弋阳双头郡,宋县有荆亭城(以上见旧志)。又《颍州府志》载:刘宋汝阴太守杨文苌破魏兵于荆亭。

名胜

管谷位于县北10公里,颍河右岸的河湾中,今建颍乡管谷村。当地流传着很多管仲和鲍叔牙童年的故事。据清顺治《颍上县志》载:“县北25里相传管仲家于此”。民国《颍上县志》载:“县北20里,颍水流域,老泗溜北,相传管仲家于此,今余故址,中高外下,地为陈姓所有,尝建庙于此,俗呼陈家小庙,今亦废。管子裔之居颍者,今有二处,一新河口东管台子;一阳台湖南管台子”。《颍上风物记》云:“管谷为仲父所生之地;曰:管谷,犹子真之称郑谷也。”

颍上八景清代4次所修的《颍上县志》中,均记载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颍上八景”的题诗,并注明方位、出处。八景是:

[文地春风]在县西北10公里,黄沟之南,有村名文地。相传孔子自楚返鲁,宿此。景物清照,衣冠淳古,垂杨披拂,如坐春风。

[甘罗故址]县东25公里甘罗乡,乃秦相甘罗故里,寒烟野水,鸣鸟落花,甲第圻墟,芳声犹著。

[江口晴波]县北江口集,小江一道与沙河会流,夏秋之交,烟波浩渺,映带晴空,鸥鸟鸣翔,渔歌互答,帆影斜阳,中流明灭,情趣盎然。

[莲池夜月]清县令贵申,在县西莲花铺,建爱莲亭,亭侧有池,曰莲池。旧传有高僧筑庵习静于此。夜见池心月影,如望夕状,朱华耀目,碧水沁心,蟾魄常圆,鉴光可掬。后僧去,泯其迹。

[赛涧流泉]在县东30公里赛涧铺,颍水之滨,有东西水涧相对,每雨后水涨,潺潺之声相和如丝竹,泉水迸流,珠喷岸际,星散河干,舟行者留连不忍去。清乾隆十七年,知县许晋重建奎阁,曾用名“奎阁凌霄”代替此景,后因奎阁毁,仍复原名。

[同丘古木]清凉寺西南1公里,有地名同丘,丘上有古木1株,虬枝环抱,老干扶疏,高大数围,枝垂拂地,人不知为何木。每于风月之夕,群鹤翔集,疑有仙人往来。今古木已不存在。

[映林晚照]县西北聂家湖岸,旧有映林村,人烟萃聚,林木如簇,每于日晡返照,远近浓淡,俨若画图。

[白庙晓烟]在县北25里。传说旧有白龙升天于此。后人立祠祀之,便以此取庙名。地势高迥,林木环合,烟雾迷茫,气象万千。

清雍正年间,邑人慎隽,复增八景。又叫“小八景”,即奎阁凌霄,管墩步月,东堤柳浪,北郭梨州,竹刹霜钟,梧冈疏雨,颍滨帆影,沙渡舟横。这些景致,有的早已湮没无存,成为历史陈迹。

淮上公园淮上公园,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1923年当地豪绅尤荫轩所建。原名“游园”,又称“尤家花园”。解放后更名为“人民公园”。1958年又改叫“淮上公园”。园内假山、亭台、长廊、水榭、松柏竹林,奇花异木,绚烂多姿,布置清新雅致,小巧玲珑。*多次拨款扩建,丰富园景。现已载入《中国名胜辞典》词目,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庄公园张庄公园坐落在驰名全球的小张庄村,是别具特色的民办公园,总面积3.3万平方米。村中有园,园外有景,道路平直,花木繁茂。绕园有人工河,碧波粼粼。园中有一假山,高30米,名“望富山”。山顶游亭,典雅大方,登山俯瞰,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来此参观,大加赞赏。

即现在的清河,是历史上的一条人工河道。《正德颍州志》载:相传楚灵王自水台开通商渠,陵谷易位。五代时王祚为颍州刺史,疏导古通商渠,更名曰清河,舟楫复通。后不详何时复多湮塞。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苏东坡知颍州时都曾整修过清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年),颍州知府王敛福再次疏浚,方能蓄积沟浍之水,南北注达,以利灌溉。其南北分流处在今阜阳城南9公里,北流者入颍,南流者经阜南焦坡集而下,东南流至罗家寨东,入县内南照区境。又东流7公里许,经傅庄子折而南流半公里,经翻车涧再南1公里,经大桥洼,汇润河入淮。在南照区内流长8公里许。至清末,再次淤塞,已不能发挥灌溉效益。1976年,南照电灌站建成后,清河成为阜南县东部和颍上南照区一带的主要输水渠道,对农田灌溉发挥显著作用。

重要出土文物

“酉”字爵“酉”爵窄流,尖尾上翘,流旁有柱,卵形腹,三棱尖锥足,柱头有圆涡纹,腹饰云雷底纹的饕餮纹,金扳饰牛首。金扳下腹部有“酉”字铭。高20.5厘米,柱高3.5厘米。据邹衡推论:“酉族应是居于殷墟的商人”(或夏的遗民),颍河上游是夏文化的发祥地,“酉”族的分支在历史的大变迁中顺颍水而下,定居颍尾是可能的。此爵的发现,为我们研究人类的历史和今后探讨“淮夷”与商人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爵于1971年11月在半岗区赵集王拐村征集,现藏阜阳地区博物馆。

“月己”爵商代青铜酒器,1972年春于王岗区郑小庄北地池塘边出土,形制和纹饰与“酉”爵基本相同,但纹饰较“酉”爵粗犷清晰,高19.5厘米。金扳下腹部饰有“月己”铭文,“月己”应是一个曾经活跃在淮河中游,颍河下游的氏族。此件现藏于阜阳地区博物馆。

铜鼎1982年9月14日,王岗乡郑小庄农民郑兰光,在场边取土时,发现土坑墓1座,挖出西周早期青铜器10余件,其中铜鼎1件。此鼎素面、深腰、直耳、圆底、三足呈柱形,通高25厘米,耳高4厘米,口径20厘米,底有支钉的痕迹。现存县文物管理所。

父丁爵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爵通高21厘米,腹深10厘米,三棱形三足高8厘米,宽流、尖尾、二菌状柱,腹部饰两道弦纹,内腹壁阴刻“父丁”铭文。

铜卣盛酒器,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提梁下方饰对称羊首,通高22.5厘米,腹深12厘米,圈足高2厘米,内底饰有族徽铭文。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郑小庄出土,经专家鉴定为西周康王十六年所铸。

铜勺舀酒器,通长19厘米,勺头口径3厘米,高5厘米,柄尾呈铲形,便于使用。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直内戈突内饰有夔纹,戈内稍高,直延锋尖,后侧有两孔,通长19厘米。戈体厚重,铸工精细。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弓形器系弓上的辅助器,形如弓状,两端有圆形铃头体,中部饰对称鸟纹,中间有一突出的圆座,长28厘米,高7.2厘米。1982年9月14日于王岗区郑小庄出土。

临阵都尉印1981年秋,县文物组于江口汤圩村农民季中山家征集。通高2.3厘米,边长2.5厘米,瓦形纽高1.3厘米,厚1厘米,纽下端向上一面,阴刻半圆形太阳斜线纹,重100克,印面平直方正,印文“临阵都尉”4字为阴刻小篆,布局严谨,字体粗放浑厚,经鉴定,此印可能铸造于东汉初叶。

中邮吏印1973年8月1日于江口区汤圩村(古慎城址)征集。印体方形、桥纽,边长2.1厘米,通高2.4厘米。“中邮吏印”4字为阴刻小篆白文,字体纤细清晰,经古玺专家鉴定为汉代官印,属一级文物,此印应为某郡中部督邮的属吏之印。为研究汉代郡级监察制度提供重要资料。此印现藏阜阳地区博物馆。

规矩尚方镜1981年元月,谢桥张庄村民修铁路时在方庄附近发现。1982年县文管所征集。镜直径为15厘米,正中柿蒂纹纽座,座外有3层正方形,正方形内有12乳钉,间12辰铭文,正方形外有8个乳钉和“丁”“厂”形符号,且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线刻图案,边作云气纹和锯齿纹。铭文在花边和图案之间,文曰:“尚方作镜真大好,尚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如金石为国保,而兮。”有些字笔划从简,且有篆意,保护较好,纹饰优美,质地优良,光泽照人,实属不可多得之物,经鉴定为汉代规矩镜。

铜洗1986年元月,于庙台集东南淮堤边出土,圆形、大口沿稍外卷,圈底、素面、腹部附有双耳系穿环,饰饕餮纹,腹上部饰2道突弦纹。高13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6.5厘米,重约3公斤,质地优良,保护完好,经鉴定是汉代洗器物。

兰亭碎碑清朝康熙年间颍上人高泽生著《颍上风物记》载:“颍上南关井,明万历末年,时有白光如虹。淘井得石,铁锢其外,启之,碧绿温润,面《黄庭》,背《兰亭》,旁有‘思古斋石刻’五篆字、‘兰序唐临绢本’七楷字。……此褚本也。……崇祯二年,张公俊英知颍上,拓数万张,而碎其石。……今断石存南照杨氏”。民国期间,兰亭残石仍在南照镇杨砚农家珍藏。建国后,由其孙转藏于杨老庄,1950年,被人民*收藏,现存安徽省博物馆。

古墓葬

黄家坝古墓群

黄家坝古墓群,位于县城东约32公里,黄坝集西0.5公里的岗头上。当地人相传为“竹林七贤墓”。墓群为东西向排列,占地约2000平方米。墓群已夷为平地,不同程度遭受破坏。1983年,征得墓葬画像石3件,陶器2件,铁器1件,五铢钱10多枚。1984年10月,省考古研究所配合县文管所清理其中一座较大的砖室墓。因早年多次被盗,遭到严重破坏,现仅存墓的残址。有墓门、甬道、耳室、前室、后室、小耳室。南北长13.5米,东西宽10.5米,墓壁垂直。前部耳室及甬道残高1.6米,后部墓室残高1米左右,皆单平砖错缝砌成。壁内砖面呈棱形和乳突状纹饰,墓内填满松软的五花土,墓门向南,高约2米,墓门立有石柱,石门楣铸刻盘龙图案,沿门往内是一条南北向甬道,两侧为1.9米见方的4个耳室,耳室皆有通道与甬道和前室相连,前室与后主室相通,外侧有3块立画像石,每石相距:东为90厘米,西为60厘米,犹如二道墓门。石上浮雕有三:一为半身人像,上罩一伞;二为一人树下牵马;三为鹿在奔驰。刻工精细,画面生动。清理时,未见棺木,葬式不明,仅发现一些碎骨片,残存的陶器被搅乱在土里。出土有石羊2件、陶楼1件、陶耳杯6件、陶洗1件、铁镬(锅)1件、铁匕首6件、石方几1件、五铢钱数枚。由墓葬形制判断,墓道属砖卷顶,前后室、耳室属四隅卷进式顶,规模壮观。虽出土文物不多,但根据出土画像石分析,墓主有一定身份和地位。根据墓室结构和出土文物推断,是魏晋时期的古墓。在清代和民国年间这一带属凤台县辖地,据《凤台县志》载:“七贤墓传讹也”。究为何人之墓,难以论断,待以后详考。

甘罗墓

县东25公里(今杨湖区甘罗乡)颍河北岸,有甘罗墓。明代知县何豸立碑记之。年代久远,河岸倾圮,遗址已没。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安徽巡抚陈彝于墓后(北方)约70米择地而封,并立碑于其前,题字“秦上卿甘罗碑”。民国11年(1922年),县知事黄佩兰、民国22年(1933年),县长张鼎家也先后立碑记之。

双孤堆在陈桥区陈桥乡山涧西,两堆南北毗连,相距不过5米,堆高6米左右,面积约40平方米。光绪十八年(1892年),《凤台县志》修订稿记载:“双古堆在展沟集坊,吴楚交战于房钟(今阚疃),楚人营垒,收残骨葬双墓”。

1953~1954年,两次挖掘,堆内仅有陶马、陶人、陶磨,还有一枚铜质私章,字迹模糊不清,隐约可辨是“张永”2字。现双古堆已被开为农田,两堆址均高出地面3米。

古建筑

管鲍祠

管鲍祠位于颍城北郊,原名管子祠,为纪念春秋大政治家管仲专祠。明万历六年(1578年),县令屠隆重建,考《列子·力命》晋张处度注:“管仲、鲍叔牙并颍上人也”,增祀鲍叔牙,始改今名(又名“二贤祠”)。迄今几经兴废,明末毁于兵乱。崇祯十二年(1639年),学谕汪廷宏修建。清嘉庆年间毁于火,道光六年(1826年)万如陵重修。咸丰年间又毁于火。民国22年(1933年),县长张鼎家募资重建。祠内有殿堂3间,堂内供管、鲍牌位。管鲍祠南临大寺塘,祠东有“九合桥”,取“九合诸侯”之意;祠西有“四维桥”,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命名,祠西南有管仲衣冠冢,俗称管仲墩。墩前有2碑:一书“管仲父墓”,是明万历十六年钦差整饬颍州等处兵备、河南按察司副使杨芳题;一书“呜呼大政治家颍上管子之墓”。是民国15年县知事倪焕奎立。10年动乱中,墩冢皆遭破坏。1986年10月,省、县两级*拨款重修管鲍祠,面积扩至26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新建配房、大门5间,院墙百余米。门楼上方书“管鲍祠”3个金色大字;殿中高悬“挚交千古”匾额;楹联为:“佐霸肇开新政局,分金饶见故人情”。殿内又新增“相齐桓公一匡天下,友鲍叔牙万古高风”楹联。大殿配房东西通道各修圆门,东曰“荐贤门”;西曰“分金园”。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凉寺

清凉寺位于县城南17.5公里秋稼湖的西北坡,南距淮河约8公里,背靠半岗集,因地处湖滨,气候适宜而得名。此寺创建较早,据碑志记载,重修于宋,又重修于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6年)重建。清同治七年(1863年),僧茂林重修。该寺布局规范,殿宇及附房50多间,东西宽约150米,南北长约50米,面积约7500平方米。旧时每当佛事活动之日,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实乃淮河上下之名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法殿、两庑、方丈、禅堂、厨库、斋堂等。主体建筑大雄法殿(又称宝殿)位于佛寺的中心位置。5间3进,长18.35米,阔10米。莲花柱础,柱与础为1∶2;两梁之间,冬瓜式柱;梁首象鼻,拔腮刻作;搜瓣、枕峰别致;4个大梁均施有彩绘,具有明代建筑风格。殿后为3间2层藏经楼;楼前有古杨1棵,高7米许,树冠如绿伞,郁郁葱葱,荫翳蔽日。现寺内仅存大雄法殿、藏经楼、禅堂等建筑。自民国初年,寺内已僧道绝迹,神像俱毁。1983年2月12日,被批准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颍上文庙


位于县城东关,面临大街,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35米,面积约8750平方米。

据《颍上县志》载,文庙,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县尹刘居敬建于颍城西关外,明洪武四年(1371年),知县车诚迁县治东(即今址)。明隆庆元年(1567年),知县郁言概改建。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重修。三十七年,知县沈畴初重建,清同治六年(1867年),对大成殿、五楹殿、明伦堂又进行修葺。

文庙又称黉学,其建筑有大成殿、名宦祠、乡贤祠、崇圣祠、五楹殿、明伦堂等。前后共4个院落,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高约8米,面积约为158平方米,系宫殿式建筑,殿内重梁四柱,举架高昂,斗拱奇丽,刻工精细。正上方高悬康熙御笔“至圣先师”匾额。飞檐翘角,四角悬挂风铃,清风徐来,音响悦耳。殿顶筒瓦覆盖,且有各种装饰。殿前有一露台,高约1米,南北宽约14米。整个建筑宏伟壮观。

殿东西各有戟门,北直通明伦堂,殿前露台两侧为五楹殿。内藏各种经典著作和各种古代祭器,供人们阅读欣赏。过名宦祠、乡贤祠向南为泮池,池上建有状元桥。桥南有高大的石坊,路旁东西置有下马石,即文武百官在此下马之意。再南为临街棂星大门,门楣书写“腾蛟起凤”四字,两边为亚字墙,中置木栅,东为黉学巷,巷首魁星阁高耸,巍峨壮观。每年三月春游,人们登阁远眺,心旷神怡。1954年大水后,魁星阁被拆除,文庙内各种祠宇被改建为职工宿舍,环境风物面貌全非,惟大成殿、明伦堂、五楹殿尚存,装饰全毁。1983年元月13日,县批准大成殿、明伦堂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关*南关*为道光年间王姓捐资兴建。1935年重建。寺院占地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水房、讲堂共10余间,并有水井两口,井上筑亭,为回民洁身朝拜之用。大殿高约7米,面阔进深各3间,明间为抬梁式,两边为穿逗式。前檐封砌做轩,梁下层间置座斗、柁峰及丁顶拱,梁头呈象鼻状,拔腮、箍头处作卷纹雕刻。柱头上置大斗,柱下置古镜形鼓墩,下设方形埋头。前檐轩下月梁,柁峰斗拱雕刻精细,檐柱间的檩条、挂坊、替木、撑拱,雕作细腻,纹饰流畅,风格独特。殿内墙壁嵌回文碑一方;院内存民国9年、23年,办学修寺募资碑两方,殿右侧房西墙嵌道光年间王姓建寺碑一方。该寺内所有房屋均暂为回民食品厂使用,保护完好。1988年2月12日,县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地


沃王府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捻军盟主张乐行进驻颍上,受太平天国封爵为“沃王”。遂于城内十字街西(现在棉布商店第二门市部处)营造“沃王府”,楹联大书“沃野千里,王畿万年”8个大字,以抒发农民起义军的壮志豪情。

烈士馆开始叫烈士祠,1973年建,北靠光荣院,南临人民路,东西宽27.7米,南北长66米,总面积1828平方米。馆内瞻仰厅5间,145平方米,门两侧墙壁置火炬灯4个,门上悬郭沫若题字“浩气长存”,配联“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厅两侧各有耳房两间,供瞻仰人员休息。厅内陈列革命烈士名单568人,其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牺牲2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牺牲25人,抗日战争牺牲3人,解放战争牺牲97人,抗美援朝牺牲379人,建国后因战因公牺牲62人,并陈列部分烈士的功绩、遗物和照片。院内南北主路1条,小路10条对称于大道两侧,花池8个,分建于各路之间,并植各种名贵花木,厅前两侧各有刺松4株,组成松亭,亭下有石桌石凳,整个馆内布局如图似锦。南端两侧建接待室4间,大门位于*,迎面上方用倾斜竖砖砌墙,呈三角形,别具风格。门页铁铸松柏长青图,图中铸“忠勇万世,英烈千秋”8个大字,门前两侧植刺松8棵,全馆显得庄严肃穆。

学生自治会旧址在东关原梧冈书院(现为城关第二小学),是1919年“五四”运动暴发后,颍上爱国青年组成的学生爱国组织在这里集会宣传,反对日本21条不平等条约,抵制日货的活动地址。

旅外学生会旧址1920年旅外学生宋日昌、曹襄忱等,在明伦堂创立旅外学会,开展反帝爱国运动,提倡新道德、新文化,马列主义开始传入颍上。

颍上县战时民众动员委员会旧址1938年4月建立颍上县“动委会”(地址在今城关实验小学附近),组织各界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抗日。

颍阜县**旧址1948年2月建颍阜县,县**驻地为黄岗、杨庄。1949年元月6日,颍上解放,3月3日,沙北、沙南两个县合并为颍上县。3月27日,颍上县**正式建制,驻地城关城隍庙内。

三十铺农民暴动旧址县西三十里铺,“颍上县立第四高级小学”,1932年改称三十铺小学。1929~1930年,颍上县*组织常在这里召开会议,发动群众。“三十铺农民暴动”,就是在这里发动的。党员短训班旧址1929年,*颍上县委在县城南郊回龙阁小学,举办一期党员短期训练班。

甘罗乡村教育社唐氏私立小学校长唐润之利用唐氏祠产于1935~1937年创办甘罗村教育社,先后共办两期、传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培养革命*。

黄家坝农民暴动旧址1931年大水成灾后,黄家坝一带的贫苦农民,由农民协会发动,在*凤台县委、颍上县委领导和寿县游击大队支持下,于当年11月3日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经过与地主武装的浴血奋战,终以敌众我寡,暴动失败。凤台县委、颍上县委和寿县游击大队的*唐志远、程东方、曹鼎以及黄坝党支部书记黄子贞等83位同志壮烈牺牲。为缅怀烈士,颍上人民筹资在黄家坝桥头兴建一座“颍上县黄家坝暴动烈士纪念碑”。

古城遗址

慎城遗址


慎城遗址在今县城西北20余公里东古城之西。叫“北古城”也叫“西古城”。北依济河,西靠乌江、南距颍河3.5公里,东部为农田,新修的淮阜铁路从南部穿过。内外两城,总面积约3.75平方公里。内城址位于今汤圩村后,略呈正方形,土城垣高出地面约3~4米,顶宽5~6米。系夯土筑城,原有4门,东西两面已无痕迹,南北为5~6米的缺口,中为通道,有下水道和古井。由于历年耕种,整个遗址平面呈浅锅底形。传说,外城属商业区,建有土城垣,且有4门,内筑有烽火台、跑马场、教练场、饮马池等,西北部乌江岸边建有望江楼,今已面貌全非。现境内除汤圩、林庄两个自然村外,均为农田,地面覆盖黄土厚约80厘米。其下为黑土层,地面瓦片,到处可见,经考证,此即古慎城。该城内外址,曾出土大量文物,从这些文物分析,慎城不仅是政治、军事的重要城邑,而且商业、邮政、水上交通都相当发达繁荣。1983年,经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城遗址颍人高泽生所撰《颍上风物记》引证《括地志》、《晋书》、《方舆纪要》等文献资料说:“甘城在县(颍上)西北,秦甘罗旧居此城,因而得名。梁代在故甘城设置下蔡郡,后为甘城驿,颍河所经过地方。”顺治《颍上县志·古迹》根据《中都志》记载:“旧县城,县北十二里,沙河两岸”。王敛福所纂《颍州府志》也说:“旧县城,县北十二里,唐所迁县也。”民国《颍上县志稿·古迹》中考证说:“今考县西北颍水南岸有古城埂。一名高河沿,断瓦颓垣,触处皆是。相传此处旧为甘城,土人每制祀神表,书‘颍上县甘罗乡’等字,由来已久,今犹未改。且为颍水所经,以意揆之,甘城应属此处,唐所迁之县,应即甘城”。

西正阳遗址据《资治通鉴·九舆志》载:“淮水西岸谓之西正阳,属颍州颍上县界;东岸谓之东正阳,属寿州下蔡县界”。据调查,正阳关大西门外淮河西岸汪庄子近侧淮堤内,被传说为“武阴城”、又名“老城根”的地方,曾在筑堤挖沟时,挖出过城墙旧基,断砖残瓦,俯拾皆是,至今一条土岭还依稀可辩,无疑是古城镇废墟。《元史·列传》(董文炳传)载:“至元九年(1272年)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筑‘正阳’两城,两城夹淮相望。以缀‘襄阳’及捣宋心腹”。民国《颍上县志稿·大事记》载和顺治《颍上县志·四至图》中所记,西正阳位置都与传说中的地点基本吻合。因此,西正阳遗址即今王岗区赛涧乡汪庄子近侧。至于“武阴城”的来历和是否即“西正阳城”,仅据《寿州志》载:“后汉先主依袁术于寿春,关公筑城于此。元史董文炳据此以遏宋兵,宋兵来争,霖雨淮涨,舟师薄城。文炳病剧,子士选击却之。此必文炳因关公旧城而增筑之”。从这段记载中说明,在未筑“西正阳城”之前,即有一土城(关公旧城),因何名曰“武阴城”,并未提及(待考)。

荆亭城遗址位于县西南30公里南照集北。《水经注》润水迳荆亭而北东入淮。《梁书·地形志》汝阴弋阳双头郡,宋县有荆亭城(以上见旧志)。又《颍州府志》载:刘宋汝阴太守杨文苌破魏兵于荆亭。

名胜

管谷位于县北10公里,颍河右岸的河湾中,今建颍乡管谷村。当地流传着很多管仲和鲍叔牙童年的故事。据清顺治《颍上县志》载:“县北25里相传管仲家于此”。民国《颍上县志》载:“县北20里,颍水流域,老泗溜北,相传管仲家于此,今余故址,中高外下,地为陈姓所有,尝建庙于此,俗呼陈家小庙,今亦废。管子裔之居颍者,今有二处,一新河口东管台子;一阳台湖南管台子”。《颍上风物记》云:“管谷为仲父所生之地;曰:管谷,犹子真之称郑谷也。”

颍上八景清代4次所修的《颍上县志》中,均记载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为“颍上八景”的题诗,并注明方位、出处。八景是:

[文地春风]在县西北10公里,黄沟之南,有村名文地。相传孔子自楚返鲁,宿此。景物清照,衣冠淳古,垂杨披拂,如坐春风。

[甘罗故址]县东25公里甘罗乡,乃秦相甘罗故里,寒烟野水,鸣鸟落花,甲第圻墟,芳声犹著。

[江口晴波]县北江口集,小江一道与沙河会流,夏秋之交,烟波浩渺,映带晴空,鸥鸟鸣翔,渔歌互答,帆影斜阳,中流明灭,情趣盎然。

[莲池夜月]清县令贵申,在县西莲花铺,建爱莲亭,亭侧有池,曰莲池。旧传有高僧筑庵习静于此。夜见池心月影,如望夕状,朱华耀目,碧水沁心,蟾魄常圆,鉴光可掬。后僧去,泯其迹。

[赛涧流泉]在县东30公里赛涧铺,颍水之滨,有东西水涧相对,每雨后水涨,潺潺之声相和如丝竹,泉水迸流,珠喷岸际,星散河干,舟行者留连不忍去。清乾隆十七年,知县许晋重建奎阁,曾用名“奎阁凌霄”代替此景,后因奎阁毁,仍复原名。

[同丘古木]清凉寺西南1公里,有地名同丘,丘上有古木1株,虬枝环抱,老干扶疏,高大数围,枝垂拂地,人不知为何木。每于风月之夕,群鹤翔集,疑有仙人往来。今古木已不存在。

[映林晚照]县西北聂家湖岸,旧有映林村,人烟萃聚,林木如簇,每于日晡返照,远近浓淡,俨若画图。

[白庙晓烟]在县北25里。传说旧有白龙升天于此。后人立祠祀之,便以此取庙名。地势高迥,林木环合,烟雾迷茫,气象万千。

清雍正年间,邑人慎隽,复增八景。又叫“小八景”,即奎阁凌霄,管墩步月,东堤柳浪,北郭梨州,竹刹霜钟,梧冈疏雨,颍滨帆影,沙渡舟横。这些景致,有的早已湮没无存,成为历史陈迹。

淮上公园淮上公园,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1923年当地豪绅尤荫轩所建。原名“游园”,又称“尤家花园”。解放后更名为“人民公园”。1958年又改叫“淮上公园”。园内假山、亭台、长廊、水榭、松柏竹林,奇花异木,绚烂多姿,布置清新雅致,小巧玲珑。*多次拨款扩建,丰富园景。现已载入《中国名胜辞典》词目,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庄公园张庄公园坐落在驰名全球的小张庄村,是别具特色的民办公园,总面积3.3万平方米。村中有园,园外有景,道路平直,花木繁茂。绕园有人工河,碧波粼粼。园中有一假山,高30米,名“望富山”。山顶游亭,典雅大方,登山俯瞰,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执行主任托尔巴博士来此参观,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