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临徽县、成县,南依武都、康县,西北与礼县交界,东北与礼县、天水秦城区接壤。行政区域面积为1861平方公里。辖乡(镇)24个,行政村385个,人口38.42万人。乡村人口35.17万人,农村劳动力为20.98万人。西和县素有“宝贝的复新地带”之称。1989年被列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县和防护林建设县之中,1992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之一,并被列为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甘肃段“一岸两翼”范围。又是甘肃省五个经济开发试验小区重点县之一。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中文名称:西和县
外文名称:Xihe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级
行政代码:621225
*驻地:汉源镇
所属地区:甘肃省陇南市
地理位置:甘肃省东南部
电话区号:0939
邮政编码:742100
辖区面积:1861km2
辖区人口:约39万人
人口密度:210人/km2
车牌代码:甘K
1、县情概况
基本县情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全县辖6镇14乡,384个村委会,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耕地60.45万亩,人均1.5亩,人口密度210人/平方公里。
西和县地处西秦岭南侧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属梁峁沟壑区,地表起伏平缓,土质肥沃,东南属岭南山林区,峰峦叠障,山岭陡峻。境内平均海拔1692米。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湿润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4℃,平均无霜期183天,平均日照期为184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533毫米。有大小河流8条,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约1亿立方米。
西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生息、繁衍。秦代属西县、武都县、上禄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始置武都郡。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改隶岷州。公元1142年,宋金议和,金人以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讳,乃改岷州为和州;又以淮西原有和州,故加西字为西和州,以别于淮西之和州;清康熙七年(1648年)直隶巩昌府;民国初改巩昌阶道为陇南道,辖西和等县,旋改渭州道,治天水;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制,西和属天水专区;建国后,1949年划归武都专区;1956年又归属天水专区;1985年划归陇南地区(今陇南市)。
西和县
西和人文资源丰富,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遗址遍及西汉水及漾水河流域。长道镇宁家庄遗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是陇南先民开拓最早的地区之一。北部河谷是秦王朝发祥的摇篮,氐羌民族又在南部高山崛起。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挥师北伐,六出祁山,两度过境。魏晋时期,杨氏氐羌在此建立政权,史称“仇池国”,历经四百余年,称雄一时。唐代诗圣杜甫入蜀途中,路经西和,留有《仇池》、《寒峡》、《法镜寺》、《青羊峡》、《龙门镇》、《石龛》等著名诗篇。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梦游仇池而对仙山福地无限向往,诗曰:“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往仇池”。
西和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西和的地上地下资源非常富集,曾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称之为“复杂的宝贝地带”。
一是地下资源丰富。有铅、锌、锑、铜、铁、金、银、大理石、石灰石、水晶石、硫磺及油页岩等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其中铅锌矿已探明的储量为3350万吨,金属量264万吨,属全国第二大铅锌矿带——西成铅锌矿带向西延伸部分;锑矿已探明储量为520万吨,金属量15万吨,为全国第三大锑矿;黄金资源散布全县。
二是地上资源富集。境内有亚热带、温带、寒带树木1000多种,森林覆盖率41%,面积为1100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荞麦为主,经济作物有白云豆、胡麻、菜籽等,中药材以半夏、红芪、党参、大黄、当归、柴胡、西贝母为主的约1000多种,种植面积5.4万亩;有包括大鲵、红腹锦鸡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在内的野生动物300多种,还有薇菜、蕨菜、木笼头等食用药用菌和山珍野菜100多种。西和所产半夏其品质优良,知名度甚高,2004年被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西和的“大红袍”花椒,皮红口黄,粒大肉厚,在唐代被列为贡品,现有种植面积21.7万亩,年产量1933.4万公斤。西和核桃个大皮薄,籽粒饱满,种植面积18.65万亩,年产量达1200万公斤。
三是旅游资源独特。西和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世人注目的“仇池古国遗址”因其悠久历史,神奇传说,俊秀景色而中外驰名,早在五千年前的上古时代,《开山图》云:“仇池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于仇池山主峰伏羲崖,今日仇池山,突兀特立,千峰浮动,红岩如霞,奇峦竞秀,山下江河奔涌,峡谷古秘幽深,是游人步行探险,寻古探幽的绝佳去处。晚霞湖水色绮丽,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可供游客泛舟垂钓。境内还有“圭峰秋月”之称的云华山,有“塔山烟云”之称的塔子山,有“峰腰石龛”之称的八峰崖,有“九眼鼎沸”之称的九眼泉旅游景点,县城两山隍城森林公园和观山植物园徇丽别致的自然景观十分诱人,这些景观与天水麦积山、四川九寨沟遥相呼应,连成一线,为旅游开发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四是文化符号鲜亮。西和文化发展特色明显,西和乞巧节、陇南影子腔、仇池山歌、羊皮鼓舞、春倌等民间文化独具特色;刺绣、草编、柳编、根雕、盆景、仇池石等民间工艺品丰富多彩;杠子面、麻烧饼、诸葛军盔等地方小吃和特色食品风味独特。
2、行政区划
西和县辖6个镇、14个乡:汉源镇、长道镇、何坝镇、姜席镇、石峡镇、洛峪镇、石堡乡、西峪乡、苏合乡、卢河乡、兴隆乡、稍峪乡、马元乡、晒经乡、十里乡、大桥乡、蒿林乡、太石河乡、六巷乡、西高山乡。
云华山
西和县。周为西犬丘地。后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居西垂。战国秦为西县地。《史记正义》云:“秦州西县,秦之旧地,时献公在西县。”秦于骆谷(今西和县洛峪)置武都道。唐《括地志》载:“秦昭括地入陇西郡羌道,以其地置武道。”《汉书·高后纪》记载:“高后二年正月乙卯,羌道、武都道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西汉仍置西县,属陇西郡。《汉书·地理志》陇西郡“西县”条载:“禹贡蟠冢山,西汉所出。”西县得名于发源蟠冢山的西汉水。三国至西魏为上禄县地、仇池国地、长道县地等。仇池之得名,据宋绍兴甲寅(1134)忠训郎曹居贤所立《仇池碑记》载:“仇池福地本名维山,开山为之仇夷,上有池,古号仇池。”(乾隆《西和县新志·艺文》)后魏太平真君中置南秦州于仇池山,以位于秦州(今天水)之南而名。仇池山在县南60公里处。“仇池,方百顷,四面斗陡绝。”(《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因其易守难攻,地控陇蜀通道,汉晋以来为兵家所争要地。唐置汉源县,时人以为西汉水源于此,以之命名。北宋属岷州。南宋初移岷州治于白石镇,“镇台唐玄宗筑,汉代星陨于地成白石,状如龟,故名。”(《方舆览胜》卷70白石镇“古城”条)故址在今县西。及金人请和,朝廷从之,因改岷州为和州,但与淮南和州(今安徽省和县)重名,又因其为西汉水发源地,古有西犬丘、西县之名,遂冠“西”字,为西和州或西河州。明初降州为县。县名沿称至今。
2007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
3、历史沿革
遍布西和境内的古文化遗址,生动而丰富的证明了西和是一块开化很早的土地。据考证,县境北端长道镇西汉水河谷南岸的宁家庄古文化遗址属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与秦安大地湾、天水市赵村同属近年我国考古界突破性成果。宁家庄遗址是陇南地区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属仰韶文化范畴。西峪坪遗址属仰韶、齐家文化。揽桥遗址北距县城50公里,出土文物具有寺洼文化典型特征,属于古代氐羌民族文化遗存,为研究氐羌民族在西和的活动及仇池国的渊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佐证。
先秦时期,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秦汉时期,北部为西县所辖,南部为武都郡所辖。汉末时,白马氐族重聚仇池,振兴族类,魏晋南北朝时崛起,以仇池山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政权“仇池国”,前后达358年之久,行政区划也因战争频繁而变化多端。隋唐时期,北部置长道县,属秦州,南部先后置上禄、汉禄县,属成州。北宋置长道县,并改为岷州所辖。南宋时期,关陇一带为宋金鏖战的前沿,1139年,南宋朝廷*移岷州治所于长道县白石镇(今县城北部)。1142年,宋金议和,因岷州“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遂将原和政郡(岷州)首字改为和州。后因淮西已有和州,将此“和州”前冠以西字,加以区别,故名西和州。此后政局域界历经变迁,但西和之名仍沿用,明洪武10年,改州为县,移治于今城;崇祯9年,因战祸移治上城(西峪乡上坪村);清康熙43年(1704年),扩建南城,又移治今城。民国初基本沿袭清制。*,西和、礼县部分地区先后交错划治。解放后,西和先属武都专区,1956年改属天水专区。1958年9月,西和、礼县合并为西礼县。1961年恢复原西和建制。1985年改属陇南地区,即今陇南市。
4、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有铅锌矿、黄金、锑矿等,储量丰富。土特产品有洋芋、花椒、苹果、核桃、黄芪、半夏、党参等。加工业产品有亚麻、粉条、粉丝等,编织业产品主要有草编工艺品、背篓、筛子、竹席等。手工艺品有泥塑、根雕及剪纸、刺绣等。
5、国民经济
2003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65281万元。生产总值完成6377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2003年是该县连续第10个干旱年份,但由于抗旱和各种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仍达到了18039万斤。工业增加值完成13462万元,增长3.8%,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产销衔接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012万元,增长3.8%。财政总收入完成6165万元,同比增长13.1%。金融机构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全县各项存款余额达到77018万元,比年初增加4689万元,增长6.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881万元,较年初净增3782万元,增长8.6%。
6、民俗文化
春倌与说春
在西和民间,长期活动着一支支春倌说唱队伍,这些出身春倌世家的报春使者,以独有的形式和悠扬的曲调演唱着一首首丰富多彩的春倌歌,民俗厚重,历史杂陈,乡土浓郁,深受群众喜爱。春倌又称说春,每年冬至前后,县南石峡镇坛土关村村民,扮成“春倌”,肩搭钱衩,手提环棍,抱上缠绕五彩木雕春牛,召集出行春倌商讨改年说春事宜,并向春牛举行祭礼。仪式结束,春倌头将另一只缠绕五彩丝线的木雕春牛和二十四节气表交给外出领头的春倌,由他分派春倌到各路说春。立春前,各路春倌回归本村,向春倌头陈述说春情况,并按份交纳赏品。春倌头并非一家独揽,每年轮流。轮到谁家,春牛就供在谁家,二十四节气印刷木板亦转到此家。由此可见,春倌源于官方,袭用于民间,始于周代,兴于盛唐,到明清盛行民间,其职能形式当随时代演变,最终以说唱艺术走进城乡。
春倌与说春
羊皮扇鼓
羊皮扇鼓又称单鼓、羊皮鼓、扇鼓,是流行于氐、羌民族的民间舞蹈。因跳发不一,用途亦不同。一般是左手持鼓,右手持鼓鞭,边敲边舞边唱。鼓为薄扇形,铁框,蒙革,柄上套环。鼓面为羊皮,故称“羊皮鼓”,又因形似薄扇,又曰“扇鼓”,为民间古老歌舞。巫术借其表演形式,用于祈禳、祭祀,源于原始社会巫术表演活动,后经传承演变,逐渐过渡为表现劳动人民欢快情绪的娱乐活动。西和县石峡镇的羊皮扇鼓传承悠久,延续时长,形成一整套娱乐表演形式,成为健康向上的民族歌舞奇葩。近年来,岁着保护西和民间文化遗产力度加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异彩,得以挖掘保护,在众多民俗文化中脱颖而出,并被搬上舞台,为民俗专家青睐。2007年春节,*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将其列为展演节目,亮相央视,影响深远广泛,为世所瞩目。
社火
社火起源于火,发展于社,远古时代,火的出现,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荒蛮生活,人们对火奉若神明。因此,每遇灾害、瘟疫就“施烟火及作金钢力士以逐疫”。每当严冬已尽、冰雪初融、春暖花开、大地复苏之际,终年劳累的先民们就杀猪宰羊,用自己获得的劳动果实祭祀“神灵”、祭祀祖先,他们在脸上涂上朱砂,把鸟羽扎缚在头上,活蹦乱跳、欣喜若狂,这便是人类最早的社火。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火这一活动历经岁月沧桑,在传承演变的过程中,其形式、内容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发展成为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西和社火有剧烈、和缓两种。剧烈社火如舞龙灯、跳老虎、跑纸马、逗春牛、耍狮子等。舞姿遒劲粗犷,以肢体语言表达狂欢。和缓社火每队扮作男女角色多人,各持彩灯一把,名曰“腊花”。采灯分为掌灯、提灯两种,男举掌灯、女挑提灯,载歌载舞。队列前有旗伞、牌灯,牌灯标识着社火队所处属地。每队又有彩船数艘,船内坐扮相俊美少女一人,船旁有长须艄公把舵。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传统社火,即所谓“北关狮子南关龙、老庄老虎蹦进城、东关的船媳妇真惹人”。
西和社火通常从农历的正月初六开始,一直要热闹到正月十六日结束。过去的传统社火,以村为单位,组队就地走村表演,有龙、虎、狮、春牛、跑马、滚灯、推车、旱船、高跷、霸王鞭和花灯队。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和社火在传统的基础上已发展成为展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实力、彰显和谐富庶生活的文化艺术大集会和大比赛。其规模越来越大,发展到几百人乃至几千人的社火长队,队列气势恢宏,场面震天动地,吸引力和召唤力越来越大。一些新型的社火歌舞说唱节目和生产广告节目也应用而生。乞巧民俗表演、羊皮扇鼓舞、春馆歌演唱等民俗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对西和社火更是锦上添花,以特有的地域风情,饮誉陇南。
社火
西和社火种类繁多、花样齐全,各具特色。南关老龙古拙雄伟,造型夸张奇特,为夜间观赏龙灯,以竹、木为骨架,五色彩纸糊头面,龙身以白布连接,长约40米。龙头高丈余,重逾百斤,内点12支蜡烛。耍龙头的人腰扎红布带,置龙头撑竿于腹,双手握竿,脚踏舞步,左右摆动,几人替换,非硬汗不能胜任。龙身和龙尾需十数名精壮男子交替撑掌。舞龙时,摇头摆尾,呼啸奔腾,气势磅礴。相传此龙为纪念抗金民族英雄陈寅而设,故倍受人们爱戴与敬重。北关狮子头面魁威、体态硕长,起舞时用油火助威,火烈狮猛。老龙和狮子出动时,前边都有牌灯簇拥旋绕,锣鼓爆竹齐鸣,舞起如风,烟若云涌,势不可挡。老庄老虎出自苏合,苏合为西和武术之乡,人人多能舞拳弄棒。老虎跳跃腾挪,凶猛异常。老虎表演和武术融为一体,引人入胜。东关的彩船装绘华丽而不失典雅,船媳妇袅娜动人,老船公诙谐风趣。伴唱姑娘手灯别致,舞姿优雅,别具情趣。大水街的秧歌“摘葡萄”悦耳动听,北关的秧歌“红娘下柬”唱腔高亢。石堡秧歌“南桥担水”曲调婉转。麻池坝的青、火“二龙嬉珠”飞舞敏捷,翻腾神速。乡村社火南北各有特色。南乡社火中的马排(跑)子,身佩铜铃,背扎靠旗,手持长鞭,不停呼喊和狂舞,有氐羌遗风。北乡高台构思奇巧,取材广泛,装饰精美,气度非凡,倍受人们青睐。另外,县直单位、厂矿企业也充分利用西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将乞巧民俗、羊皮扇鼓舞、春馆歌演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精心改编融入了社火表演,使人耳目一新、独领风骚。在陇南市首届春节社火调演活动中,西和以地方民俗文化为特色的社火表演,技压群芳,独占鳌头。
近年来,西和县委、县*提出了“建设文化西和、打造陇上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每年一度的春节社火调演活动,使西和的社火活动空前兴盛。西和社火已成为满足城乡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饕餮大餐。作为最受群众喜爱的节日文化活动,在春节期间,社火已成为城区街头、乡镇村社美不胜收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乞巧
乞巧之俗,在西和由来已久,非常活跃,而且规模盛大,持续的时间最长,有七天八夜,且名目繁多,为世所罕见。整个乞巧过程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阶段。坐巧,商定将巧娘娘纸扎像请在谁家。迎巧,七月初一,举行迎巧仪式。妇女们化妆打扮,排列成队,载歌载舞去村边或城郊,将巧娘娘迎到坐堂。从七月初一至初七日,进行乞巧活动。妇女们连日歌舞,并且到相邻的村子互相演唱,谓之拜巧。所谓曲调,节奏明快而*奔放,每唱一曲,必以“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迎下凡”一句收尾。唱词虽有传统成句,但大多数为感时应景抒怀的即兴之作,泼辣大胆,出口无忌,淋漓痛快。所跳之舞,称为“跳麻姐姐”,双脚交腾,甩臂拍手,强烈奔放,类似非洲部落居民之原始舞蹈。跳到兴奋之时,往往浑身颤抖,不能自己,是乞巧过程中最典型最独特最具高潮的神来之笔。
七月初七上午迎水。这天,女孩子们盛装列队,先到附近的神庙寺院祭神,然后到井里或泉中迎取回第一桶水。接着凑份子会餐,进行完转饭仪式,已进入也十分,姑娘们将取来的水倒进盆中,掐下早已育好的“青芽”,投进水中,以灯光折射到盆底的投影图像,预测巧拙,卜看前途,谓之“照瓣卜巧”。照花瓣时,姑娘们唱着:“巧娘娘,快给我姐妹赐花瓣,赐双巧手会绣花,花儿红来叶叶繁;赐给我一副巧心眼,做的饭菜馋神仙;赐个阿家懂瞎好,赐个女婿懂人言”。一直唱到深夜开始送巧。送巧时姑娘们手端香烛及巧娘娘纸像,整装列队送到河边,以依依惜别之心情齐唱送巧歌:“今年去明年来,手拿香烛接你来,牛郎哥哥陪你来......”等唱词。最后,焚化纸像,惆怅回家,整个乞巧活动遂告结束。
乞巧
西和乞巧场面热烈,传承悠久,礼节繁杂,此俗与秦人祖先祭祀崇拜活动有关,相沿成习,形成固定完整的乞巧仪式。200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将西和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传承悠久的乞巧文化活动得到国家认可。
影子腔
影子腔是民间戏班演唱皮影、木偶时所运用的戏曲腔调,流行于西和、礼县一带,渊源于用兽皮刻画人形,借灯光在纱幕上显影的民间皮影戏,其历史悠久,流传很广,是当地艺人用陇南民间小调表演皮影而形成的腔调,又名“灯调”,介于秦腔和眉户、道情之间,属于北方梆子剧种。音乐结构介于板式体与曲牌连缀体之间,其板路唱腔没有秦腔严谨系统,需采用一些秧歌曲调,如《泪涟涟》、《卖杂货》、《尼姑下山》等,其行腔咬字,采用当地方音,旋律较接近民间小调,悠扬婉转,乡土气息非常浓郁。所用曲调分为“花音”、“苦音”两种。“花音”明快、开朗、欢悦,“苦音”压抑、抑郁、低沉。最突出的是有形成其独特风格的“冒腔”,即在唱词告一段落处,一人唱,满台和。在音乐伴奏上不是由鼓师指挥,而是以锣开头,文乐以三弦为主,四弦包音。传统的影子腔表演手段比较原始,搬上舞台后增加了伴奏乐器,在特技性的表演中显示了艺术感染力,表演效果独特。
历史上的西和影子腔有专门进行演唱的皮影戏班,如石堡包集村、稍峪白杨树村、洛峪康河等村的戏班,剧目丰富,传承悠久,特别是包集村王老五戏班,饮誉陇南数县。近年在稍峪白杨树村影子腔老艺人杨双才家发现了自明万历年间道清道光年间的影子腔手抄本37部,引起国内外文化艺术界极大关注,充分证明了影子腔流行历史的久远。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礼剧团编排了多部影子腔现代及历史剧《一场斗争》、《碧血西城》等,参加甘肃省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受到专家和观众高度评价。接着西和剧团用影子腔移植演出的《胭脂》等剧,在省电台播出,影响波及全省。从此,影子腔成为甘肃戏剧舞台上的一个重要戏种,先后创作剧本30多个,以朴实清新的表演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受到观众的喜爱和保护。
山歌
西和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明歌资源,山歌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山歌是西和民间的一种“口碑”文化,无数的父老乡亲,在山间野外放牧、砍樵、负运、农稼等的劳动中,一代一代的辛勤创作,口头传唱,其独有的语言、情感、意境、形象美和比兴唱和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山歌的内容涉及广泛,是西和农民生产、生活特点的历史记录,是一幅民俗风情的长卷。山歌的主流是情歌,它唱出人类最淳朴、最真挚、最执着、最美好的感情,也是农村繁重体力劳动的伴侣,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西和杨克栋先生历50余年之久精心收集、整理的陇南山歌集《仇池风•陇南山歌》,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并荣获甘肃省敦煌文艺奖。该书收集、整理陇南山歌约4000余首,为研究陇南山歌提供了可资凭借的珍贵资料。2007年7月,西和县举办了“首届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影响久远,把陇南山歌的整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这种濒临失传的民俗文化得以保存和发扬光大。
7、美食小吃
杠子面
杠子面是西和最负盛名的小吃。外地人出差到这里,无论如何也要吃一碗杠子面。杠子面顾名思义是用一根杠子擀出来的。与手擀面不同的是,杠子面是人骑在杠子上轧出来的,集中体现了中国手工面条三大传统技法:“压”、“拉”、“切”中的“压”和“切”。
西和杠子面以老麻家工艺最为精湛,名气最大,据说,其手艺及其“调和”配方历代相传,传内不传外。
压杠子面,是把抛光的压面杠一头穿在案板靠墙的固定小洞或铁环里面,把要加工的面当做“支点”,然后在另一头或双手按,或用单腿骑杠的办法来实现“揉面”的需要。用一根约1.8米长,直径约为12厘米的木杠碾压——折叠——碾压......如此反复,直到将面团碾压成厚度不足0.3毫米薄的面片时再折叠成垛,用薄薄的面刀切或指宽或发细的面条,成品煮熟后劲道柔韧,怎敌一个香字了得!
每天清晨,每家杠子面馆都挤满了食客,大多还要排队,其场面不亚于在兰州吃牛肉面。大多到中午就卖完了。
“不品杠子面,枉自到西和”,是食客对西和“杠子面”的最高赞誉。
锅盔
在西和有一种特色食品名叫锅盔,很受人们的欢迎。向来以闻着香、吃着酥、出门携带方便、家里久存不坏而闻名。它既是一种独特的风味食品,又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士兵们常年征战在外,往往因为成千上百的军卒的饭食不能按时做成,而影响到打仗。无奈之际,有一军士将面压在头盔里,放在火上烤,结果竟烙成了一个香酥可口的饼子。这种饼子边薄心厚、表面鼓起、香味异常,吃了耐饥,久存又不馊,受到了广大士卒的欢迎和赞赏。因其形状像一个头盔,故名叫“锅盔”。锅盔便以它携带方便,久存不坏的特点成为士兵们喜爱的方便食品。
锅盔以它所具有的许多独特的优点而世代相传,并延续至今。
锅盔
西和锅盔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8——10厘米,重5斤。制作时,量取麦面精粉,压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烙锅盔的锅分为三层,都有具体的叫法。上面一层叫“鳖盖”,中间一层是搁炭火的叫“火盖”,最下面一层叫“镳”。另外在旁边设一“烘锅”,在烘锅口内置一铁网。烙锅盔前,先把三层锅提到用钢筋焊好的锅圈上,在炉膛里生上七八斤香砟子炭火,待炭火着到七八层时,用夹剪将大炭火夹“火盖”上,将中号炭夹到“烘锅”锅膛里,将碎炭留在“镳”底下,然后重新把三层锅放到原处,就可以烙锅盔了。烙锅盔时上鏊勤翻勤转,俗称“三番二转”,用麦秸火慢慢地烘烤,烙到火色均匀,皮面微鼓,皮底呈金黄时即熟。
面皮
在西和的众多小吃中,大多数人爱吃的要数面皮了。它的滋味酸辣劲香,又能消油腻,让人百吃不厌。
无论走在西和哪个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卖面皮的摊点,价钱很便宜,一碗只要两元钱。坐到摊位上,你可以说一声,“来份面皮,辣子蒜都要”。麻利的摊主便会抓一份放在一个专用的瓢里,放进各种调料水和各色配料,再捏一小撮面皮蘸饱辣椒油,搅拌均匀倒入碗里端来。只看那红油油的颜色,闻闻那股酸香,你的口水便要流下来。忍不住吃一大口,啊,味道真是爽极了。
说来奇怪,那些大超市、大饭店里卖的面皮,味道远远比不上小摊上卖的。据说调料很重要。醋要那种黄黄的米醋、酱油、盐、蒜泥、麻酱都要和上水,化开。辣子油的做法就更不知道了,自己做的没有那么红,那么香。配料很简单,就是面筋、萝卜丝,夏天是黄瓜丝,吃起来也很爽口。
洋芋丸子
洋芋丸子是西和民众最爱吃的一种食品,制作工艺简单,味美可口。西和盛产洋芋,西和人也爱吃洋芋,洋芋的吃法有很多种,洋芋丸子就是其中的一种。
老百姓闲暇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将干净的洋芋磨成糊浆,加拌适量的面粉、白矾、食盐、调料粉,然后捏成丸子放在蒸笼中,煮熟后盛入碗碟,调入食醋、酱油、辣椒、蒜泥调成的汤汁,即可食用。也可入油锅炸熟,可烩菜、也可单独食用。吃不完的,第二天,将其切成条状,佐以大葱、蒜苗爆炒一番,别是一股好滋味。
饸饹面
饸饹面是源自西和县长道镇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也只有长道镇的最为正宗。原料是荞麦面,不但美味爽口,而且具有降压清火之食疗功效。
其做法是,将荞麦面和水反复多次柔和,成面团后,将其放入铁质漏槽,挤压入锅,熟后捞出放冷,和以香油,调入油辣子、蒜泥、陈醋等调料,凉拌后即可食用,也可盛入鸡汤、臊子熟食。
砂嵌烧饼
砂嵌烧饼又名麻烧饼,是西和人每天早上煮灌灌茶时的首选早点。
砂嵌烧饼干脆香酥,口感咸淡,吃在嘴里,令人回味无穷。其做法是将精白面在盆中和成面团,将面团揪成大小一致的面块,加入食盐、调料,压成薄饼。最后将做好的饼坯放入炒热的砂石里面,埋上10——20分钟,砂嵌烧饼就新鲜出炉啦。
8、旅游景点
晚霞湖
晚霞湖位于西和县城以西5公里处的姜席镇境内。为陇南市十大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属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流域、漾水河支流的姜席河下游。水即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所称的建安水。晚霞湖水库库容为1035万立方米,水域面积1800多亩。晚家峡水库修建于1960年,1976年纪念*畅游长江10周年活动中,天水地区曾举行大型游泳赛(注:此时西和县属天水地区),2006年首届甘肃西和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主会场亦在此设立,该水库是目前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水库。也是甘肃著名的高山水库,风景秀丽,交通便利。2008年,晚霞湖水利风景区经*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特别是近年来西和县依托这方秀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2002年以来,西和县委、县*启动实施了晚霞湖库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涉及周边1镇4乡24村6万亩土地1.7万人口,通过整体推进的方式,实施旅游、林果、养殖等6大产业及水保、水利等十大工程建设共13个类别51个项目建设,总投资10868万元。依次形成环湖旅游风景的梯次开发,县*委托国家知名旅游策划公司对其进行修建详细规划,景区牌坊、廊坊、观光亭,环湖栽植花木林果,铺设鹅卵石步行道……。根据规划,整个晚霞湖风景区主要有水上休闲娱乐和环湖观赏风光为主的两大部分组成。水上娱乐包括:水上荡舟、扶艇冲浪等。环湖观光可坐电瓶车。可信步而行,村落山廓风光尽收眼底,湖边垂钓悠然忘我。柳枝拂动,苇芦交错,湖岸边花红柳绿,麦浪滚滚。夏日里彩蝶蹁跹,蜻蜓成群,蛙鼓阵阵。霞光山色,湖波水影,变幻莫测,互映成趣。特别是湖区西部一大片湿地,绒草青青,群鸟集翔。这里栖息活动着野鸭、卢雁、白鹭、山雀等鸟。因晚霞湖四周是田野村林村舍,适宜鸟类栖息觅食,一些翠鸟、沙燕、啄木鸟、红嘴乌也时来这里。游人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天籁与野趣。晚霞湖周围各种名目的“农家乐”别有一番接待风格。山珍野菜、地方名吃应有尽有。随着库区的高品位开发建设,晚霞湖已成为西和旅游度假、休闲避暑的好去处。
晚霞湖
云华山
云华山位于西和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稍峪乡境内,与塔子山相连接,海拔2100米。因其山形如圭,旧称圭峰,每有皓月临空,万籁静寂,气象宏远,有“圭峰秋月”之胜景。云华山孤峰耸峙,悬崖高峻,四面临空,只有一面与塔子山山脉的“天桥”相连,独领崎径,宛如通往瑶池的天桥。天桥险绝,两无依傍,行走其上,只觉山转云绕,如临深渊,就地势而言,比之西岳华山更为奇险。山顶有庙,错落有致,占地不足20平方米,庙前陡坡处现已设有水泥台阶和栏杆。山门上悬一横匾“人间天上”,进庙游览庙门、廊柱上多有书画名家的楹联、锲刻。歌今诵古,识善惩恶。书法或汉隶或二王,让人美不胜收。所有殿宇或彩绘飞天,或再现佛本生故事。每逢四时八节有晨钟暮鼓从云华山顶响起,声传百里。因而俗称“云华山钟声响西礼”之赞。(注:西礼,指西和、礼县二县。)登上云华山顶峰,丹岩如霞,彩云飞渡、巍为壮丽。让人如临飘渺仙境。
因云华山为塔子山(古称鸡头峰)侧峰,传说是秦始皇祭奠先祖的地方。山因人名,云华山历来是人们神往的地方。云华山主峰庙内供奉玄武大帝,根据西北师范大学著名教授赵逵夫的研究考证。玄武大帝是由大禹之父“鲧”的形象神话而来,先演化为“玄冥”,后称作“玄武”。“玄冥”、“玄武”为水官、“鲧”神名。“鲧”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治水专家,建筑工程学家。玄武大帝披发赤足,足踩龟蛇,正是其治水的象征。又提出玄武于星象中与牵牛、织女有联系,也可与秦乞巧、与西和的文化联系在一起,并作了几点很有启发性的建议,对云华山的旅游开发意义重大。赵逵夫教授对云华山绝好的景观大为赞叹,并即景撰联“拔地三峰呈太极,切天一岭判阴阳”,横额为:“仰问玄天”,以示关爱与支持。
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西和县城北部25公里处的长道镇大柳河畔。其山上有一株百年梧桐,枝繁叶茂,虬枝婆娑,相传曾有凤凰栖落此树,又因此山势奇特,远观似凤,故名为凤凰山。
凤凰山与祁山隔西汉水遥遥相望,大柳河、西汉水相环抱,地势奇特,风景殊胜,其“前朝龟嘴,后应龙岗,右带塔山,左环汉水”,系风水学者眼中之宝地。
凤凰山庙宇规模宏大,依山势从山腰至山顶,殿堂林立,楼台栉比,拾级而上,登台瞻仰,给人“高山仰止”之感。据山上现存的《补修圣母地师金象碑记》云该山建筑“起自西汉”,可见凤凰山浩渺无迹,年代久远。
今天所见到的庙宇均是“*”后重新建造。山上有戏台,后有魁星阁,中间连进五院,一阶一院,匠心妙用,设计独特。山上地势开阔,寺庙被万千绿卉围裹,登山而望,四野茫茫,绿野平畴,阡陌农舍,一派盎然。明代天启年间的《百世流芳》碑曾述其胜景:“松柏兮苍翠映秀,梧桐茂豫挺生,树木兮荫郁,花果兮连亘。庙貌巍峨,灵应赫显。创造伊始,相传起自西汉,德威昭彰,宏恩丕显陇南。”
每年四月初八日,系凤凰山正会日,适逢春暖花开,万物葱郁,山上庙会兴盛,唱大戏,耍杂技,演歌舞,游人如织,观众如潮,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
凤凰山
观山
西和县城东,一山由东南蜿蜒而来,峰回势转,巍然东峙。这里常年苍柏葱郁,景色清幽,风光秀美,这就是观山。观山之巅,地势开阔,在其最高处建有朝阳观。
观山之巅,地势开阔,在其最高处建有朝阳观。朝阳观始建年代久远,清道光年间重建,建有三清殿、凌霄阁,阁高数丈,规模轩昂。尊奉的神祗有真武祖师、八仙、药王、三官等神。清同治二年(1863年),太平军将领曹灿章、赖云光合围西和城时,朝阳观建筑尽毁,仅留存古柏一株。民国元年(1912年)重修朝阳观,其中仅凌霄阁历时7年才落成。雕梁画栋,飞檐高翘。正殿供奉真武祖师,右侧三阳祖师,后殿供关圣帝君。后又建天楼、天门。1962年朝阳观因火灾而焚毁。近年来,十方信众又集资重建,现有寺庙6座22间,丹房35间,2004年被甘肃省批准为西和县道教活动场所。
朝阳观上建有戏楼,每年端午节为庙会日,山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近年来,西和县委、县*将观山作为重点休闲旅游基地,聘请专业设计院进行规划,加大投资力度,使观山面貌又焕然一新。山门、凉亭等仿古建筑正在山上次第修起,上山公路已进行了硬化,对观山进行退耕还林,初步将观山定位为植物观赏园进行建设。按照规划观山植物园由斑竹园、月季园、牡丹园、桃园、柳园、海棠园、雪松园、国槐园、香花园、李子园、杏园等组成。目前,各园苗木已全部进行了栽植。这里,百卉吐艳,万木争荣,奇葩异草,争奇斗艳。
烧香台
烧香台在西和县城南群峦叠嶂中,有一座酷似平台之山,群山朝拱,形似烧香平台,这就是烧香台。
烧香台位于西和县城南部石峡镇,相距八峰崖石窟10余公里。烧香台又名金沙寺,因寺建于烧香台而得名。寺踞于一孤峰之上,右有石峡河激浪穿石,左有六巷河碧水潺潺。两河在此处交汇,清流湍急,奔涌不息。踞于高处的金沙寺一峰耸起,山环水绕,遂成绝妙胜处。
金沙寺原建于清康熙至咸丰同治时期。*时,原寺庙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当地十方信士及群众陆续重建而成,庙宇建筑由真阳山和烧香台两大部分组成。真阳山供奉佛家诸神,金沙寺亦供奉与萨真人同时代的王灵官。共计前后十院,中为戏台分隔。金沙寺庙建筑依山布势,巧构玲珑,松盖檐翅,遂成佳构。山脚下双水交融,鳞波闪耀,幽谷传声,松涛在耳,美不胜收。放眼远望,满山叠翠,万绿丛水,山花烂漫,或白或赤,如临画境,自有一番幽静之趣。
盘山通寺之路,近年已修通,西、成两县民众每年在四月初八举办庙会,祈福赏景,四方游客络绎不绝。烧香台的自然清新已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景。
烧香台
香山
香山位于西和县南部与礼县交界处,主峰海拔2532米,为县内第二高峰。南与武都区接壤,横贯东西,其地势东缓西陡,苍茫林海,郁郁葱葱,绵延60余公里。
登香山,极目四眺,群山朝拱,云海茫茫。西汉水自山脚悄然飞过,在云雾缭绕的半山腰中,上寺、中寺、下寺三座寺院,被错落有致,依次排列在万绿丛中。看流云翻飞,听松涛阵阵,赏奇花异草,瞅绿海扬波,聆百禽鸣叫,使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历史上由于过度滥砍滥发,致使香山山体裸露,一片荒凉。1982年开始,西、礼二县实施飞播油松、云杉等树种,目前已成林26万亩,绿林纵横,林天交接,涛声脆然。已成为重要保护林地。
相传,西汉时期,西和有个西峪国,西峪国三公主妙善,在白雀寺苦苦修行,其父妙庄王屡劝其归家成亲无果,一怒之下令人火焚白雀寺,使500僧尼和万名香客丧生火海,妙善公主得到诸神大仙的护佑,幸免于难,后被妙庄王抓进宫中斩首,在诸神大仙的暗中保护下,妙善公主辗转来到香山结庐布道,驱邪逐魔,度化众生。一天,妙善正在崖畔凝神,突然一只白兔从眼前跑过向崖边窜去。妙善立即向崖边扑去,意欲搭救,不幸自己却坠入了深渊。妙善涅磐之后,被弟子们安葬在悬崖上,这个如今峭立的孤峰被称为“舍身崖”了。相传妙善公主系观音菩萨转世来度化众生的,后来,人们在舍身崖修建庙宇,将妙善塑造成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端坐莲台,让后人世世代代敬奉,至今在西和民间还流传有《香山传》、《醒世晨钟》等古书籍,记述这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传说。
香山风光秀丽,景点迷人。有香山流云、十二锅坑、舍身崖、塔人(俗称双人石)、天梯、风洞、冰洞、悄悄水、分界石等九大景观。香山因为海拔高,又在林区,故这里云雾缭绕,缥缈奇绝。每当天晴,密雾横裹山腰,日将午,密雾凝成云片纷纷上升,环绕山头流行无定。时向庙宇入,穿过亭而去,或从过亭入,透庙出院,游人以手探之,则珠露盈掌。云行时亦沙沙有声,午后或聚或散,原无一定,有时云降山腰,则雷雨即作,而山上晴红如故,形成了香山特有的香山流云奇观。
在香山顶上有十二个大小不同状如铁锅的坑窝,相传是观音菩萨在香山修行时在此做饭,日久形成的,成为“十二锅坑”。
舍身崖后面有天然石塔,似石塔又似石人,傲立香山,守山护法。在舍身崖左边的天梯八盘路,是通往观音大殿的必经之路,此路蜿蜒曲折,拾级而上,路窄山险,令人心惊肉跳,如履天梯。
香山
在舍身崖半山腰有一洞口,号为风洞,大风起兮,风从洞口呼啸而出,雾从洞口喷涌而现。风洞之下,有三眼清泉,饮之可清暑祛病,驱邪防身。
冰洞掩映在香山后山的参天古柏和峭壁悬崖中,六月三伏天,洞内寒气袭人,冰柱林立,三九严寒的冬月,洞内则温暖如春。
在香山左端的石壁中有一口泉,泉水甘冽香甜,据说饮此泉水可延年益寿。泉中之水时旱时盈,捉摸不定,要见泉中水,必须虔诚祈祷,且不宜大声说话,水可盈满而出,如若轻浮傲慢,喧哗吵闹,则不见泉水,故此人们将这眼泉水叫“悄悄水”。
更令人叫绝的是,在香山之巅有一块天然巨石,将香山分为两部分,此石也成了西和、礼县的天然分界石。
香山因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美的自然景观,而成为陇南及周边市县游人香客朝觐叩拜的圣地。香山有三大寺院:麒麟院、锦峨院、龙潭院,也称上寺、中寺、下寺,其寺院建筑高大雄伟,气度恢宏,飞檐悬瓦,巧夺天工。
9、历史名人
西和名人有高僧海渊,忠勇李好义,武大定和仇池山,三国名将张翼,汉代辞赋家赵壹,上禄县令和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