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康乐县

科普小知识2021-10-06 15:22:55
...

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州境东南部。东邻临洮县、渭源县,南接临潭县、卓尼县,西连和政县,北依广河县。总面积1083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人(2010年)。辖5个镇、10个乡:附城镇、苏集镇、胭脂镇、景古镇、莲麓镇、康丰乡、虎关乡、流川乡、白王乡、八松乡、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草滩乡、五户乡。县*驻附城镇,距省会兰州117千米。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缘,县西南部为秦岭西延部分的莲花山、尖石山、保儿子山、白石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三岔河、流川河与胭脂河在北部和南部分别注入洮河。属低温带半湿润地区,年均气温7℃,年均降水量400多毫米,全年无霜期134天。S311、S317省道公路过境。民间艺术有“花儿”,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花儿会。名胜古迹有莲花山,西峰窝佛寺(藏有明永乐皇和香巴佛鎏金铜像),有王家、边家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药水峡、后东湾、大东湾、竹子沟等。

中文名称:康乐县

外文名称:Kangle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级

行政代码:622922

*驻地:附城镇南街24号

所属地区:甘肃省临夏州

地理位置:甘肃省中部

电话区号:0930

邮政编码:731500

辖区面积:1361km2

辖区人口:约24万人

人口密度:176人/km2

车牌代码:甘N

1、县情概况

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南端,东临临洮县、南接渭源县和卓尼县、西靠和政县、北连广河县。全县现辖5镇10乡,国土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8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5.8%。有回、汉、东乡等九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56.4%,汉族占43.6%,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县。

康乐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农牧交汇地带,境内海拔1898—3908米,年均气温7.5℃,年降雨量625毫米,无霜期154天。有耕地32.31万亩,草场36.76万亩,林地55.53万亩,有松、柏、杨、柳、桦等200多个树种,活立木贮量达43.9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3.6%,曾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

文化历史悠久。康乐自古就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之要冲、各民族“茶马互市”的活跃区,是貂蝉故里,胭脂赤兔马的产地。历史上曾有羌、狄、氐、匈奴、吐谷浑、鲜卑、吐蕃等古民族生产生活。在边家林、椿树、塔关、丰台、寺址、地寺坪等地有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现发掘出石刀、石斧、骨针、陶罐、翁等古文物,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三国时期关羽胯下的宝马良驹——胭脂赤兔马就出自康乐胭脂川。


康乐县

旅游景点众多。康乐境内河谷纵横,群峰迭翠,风光秀丽。白石暑雪、药水灵津、麻山雄关、亥姆晨烟、走龙飞瀑、悬崖古道、古木擎天、古殿雄阁、虎狼锁钺等十大自然景观汇萃了高原之粗犷、农区之田园、牧区之草畜、旅游山水之精华。位于县境南部的莲花山,主峰海拔3578米,集险、秀、美、奇、灵于一体,因形似莲花而驰名。“莲花山花儿会”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山”已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传统的“六月六花儿会”、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悦耳的洮岷“花儿”,吸引了八方游客。

投资环境优越。康乐距省城兰州100公里,在兰州一小时经济圈内,省道311线和317线贯穿全境,新建的临康和二级公路已建成使用,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县域内电网纵横,能源充足,电信、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无缝隙覆盖,各类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县上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制定出台了《康乐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康乐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优惠政策》,明确了投资者的权利和扶持方式、扶持行业,定位了*服务职能,规范简化了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程序,公布了执法监督机构和举报方式,净化了“三个环境”。优越的投资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批客商在康乐扎根创业。

畜牧产业发展迅速。康乐是全省牛羊大县建设先进县。各族群众自古就有“无牛无羊不成家”的传统观念,养殖基础好,经验丰富,发展畜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2007年以来,县委、县*连续多年出台扶持意见,把畜牧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号工程”来扶持,累计兑现各类奖励资金5000多万元,探索出了享誉省内外的“*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基地支撑,科技服务、市场运作”的“康乐模式”,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解决各类融资贷款5.35亿元,建成百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小区)155个,其中千头以上17个;发展规模养殖户6750户,母牛繁育重点村累计达30个,肉牛饲养量19.06万头,出栏7.51万头。2013年8月,成功举办了全国肉牛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康乐首届牛业发展大会。

育苗产业初具规模。康乐是全省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县。近年来,康乐县以“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连续多年制定出台《促进育苗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扶持育苗产业发展,建立了以国营苗圃育苗为龙头、民营企业育苗为骨干、群众育苗基地为主体的育苗体系。全县涌现出“国营型、民营型、联姻型、支部型、自营型”等多种类型的育苗基地,全力打造“康乐云杉”品牌的知名度。截至目前,全县育苗留床总面积达5.6万亩,年销售各类苗木600多万株,实现综合收入1.8亿元。2011年,在我县成功举办了全省林木育苗现场会。

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康乐是全省17个中药材重点种植大县之一,年种植当归、秦艽、冬花、黄芪、防风等中药材6万亩以上。康乐是“岷归”的主产地,种植面积大,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万亩以上,特别是1999年膜侧当归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群众种植积极性进一步高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种植面积达到6.22万亩。

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按照规划先行,分期实施的原则,坚持跳出旧城建新城的思路和绿色、生态、山水、宜居的县城定位,编制完了县城三版规划,对未来20年的县城发展进行了合理规划。旧城区进行改造提升,实施了良恒城市商业广场、良友住宅小区、国盛家园暨貂蝉大酒店、县城集*暖、城中苑、一家人、东都小区等项目及县城亮化、硬化工程。城东新区进行完善提高,实施了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训学习实训基地、县医院整体搬迁、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综合福利院、廉租房、胭脂河中桥、河堤护岸、绿化景观工程等项目。通过新旧城区的开发建设,县城面积由2007年的3.62平方公里增加到了6.6平方公里,城区道路由原来的10公里增加到了14公里,城区绿化率达到20%,县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县城品位不断提升,凝聚、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县城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康乐县不断深化县情认识,以科学发展为统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抢抓机遇,紧紧围绕省、州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突出发展、民生、和谐三大主题,发展抓项目、产业促提升、教育提质量、和谐保民生、保证抓党建,建设绿色康乐、生态康乐、人文康乐,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15.33亿元,同比增长15.4%;农业增加值4.78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1.96亿元,同比增长20.1%;工业增加值0.96亿元,同比增长30.2%;第三产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18.43亿元,同比增长3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亿元,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3655元,同比增长14.8%;大口径财政收入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74亿元,财政支出14.86亿元。

2、行政区划

辖5个镇、10个乡:附城镇、苏集镇、胭脂镇、景古镇、莲麓镇、康丰乡、虎关乡、流川乡、白王乡、八松乡、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草滩乡、五户乡,152个行政村,1618个村民小组。

3、历史沿革

宋熙宁六年(1073年)四月,王韶渡排河击败木征修筑康乐城(今康丰乡道家村)、刘家川堡(今流川乡古城村)。五月,诏名康乐城为康乐寨,刘家川堡为当川堡,并隶河州。

明代,今县境设有基层行政组织“里、甲”,景古里、胭脂里、当川里属河州,康乐里属狄道州,沙马里属岷州。清初沿明制,同治十一年后,河、狄两州重划地界,南以今和政县松鸣岩,东以洮河,东南至新路坡为河、狄分界。

民国建立,今县地属狄道县西乡。民国21年(1932年)6月10日,设洮西设治局(治所丰台堡)。翌年改为康乐设治局(治所新集堡)。民国29年设康乐县,厘定为五等县,隶属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2年(1943年)12月10日,甘肃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临洮县成立后,康乐为其所辖。1949年8月20日康乐解放,属临夏区专员公署。1956年11月20日,成立临夏回族自治州,为州所辖。1958年12月21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康乐县建置,并入和政县,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康乐县建置后至今,仍属临夏回族自治州,县治附城镇新治街。

1996年,康乐县面积1081平方千米,人口22.3万人,其中回、东乡族占55.8%.辖1个镇、15个乡:附城镇、康丰乡、虎关乡、流川乡、白王乡、苏集乡、八松乡、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胭脂乡、普巴乡、草滩乡、五户乡、景古乡、莲麓乡。县*驻附城镇。


县城全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31721人,其中:附城镇25345人,康丰乡14934人,虎关乡20691人,流川乡13753人,白王乡11790人,苏集乡19856人,八松乡12429人,鸣鹿乡12818人,八丹乡8754人,上湾乡16033人,胭脂乡19917人,普巴乡8147人,草滩乡10024人,五户乡11270人,景古乡14979人,莲麓乡10981人。

2004年,康乐县辖5个镇、11个乡:附城镇、苏集镇、胭脂镇、景古镇、莲麓镇、康丰乡、虎关乡、流川乡、白王乡、八松乡、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普巴乡、草滩乡、五户乡。

2008年末,康乐县面积1083平方千米,农业人口4.74万户口23.65万人。辖5个镇、10个乡:附城镇、苏集镇、胭脂镇、景古镇、莲麓镇、康丰乡、虎关乡、流川乡、白王乡、八松乡、鸣鹿乡、八丹乡、上湾乡、草滩乡、五户乡,152个行政村,1618个村民小组。

4、交通概况

航空州内无航空,可到兰州市中川机场乘机前往各地。

铁路县内无铁路。兰州火车站乘车前往各地。

公路省道311线穿过境内47公里,省道317线康临公路经过康乐89公里。

公交车县城到各乡有车。

出租车县城有150辆出租车,可满足游客需要。

5、社会发展

以莲花山闻名于世的康乐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临夏回族自治州南端。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为2000米,地势平缓,总面积1093平方公里,耕地34万亩。康乐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回、汉、藏“茶马互市”,古丝绸之路经广河、通河州的要塞,也是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经济交流的门户。现辖16个乡(镇),有回、汉、东乡等9个民族,总人口23万多人,其中汉族、回族分别占43.7%、52.8%。

康乐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历史上素有“胭脂三川米粮川”之美称。肉牛羊育肥、蚕豆生产、林果、油菜、药材种植已在农村中成为支柱产业。除当归、党参外野生中药已达300多种,年采集100多万公斤以上,沙棘有7万多亩,年产鲜果1100多吨,蕨菜年产200多吨,以蕨菜、卧龙头、苦荠菜、鹿角菜等为主的野菜,已加工成绿色食品,畅销各地。

康乐境内树种繁多。有松、柏、杨、柳、桦等200多种,动物有金钱豹、猞猁、鹿、麝等近百种。珍禽有兰马鸡、鹰、雁等60多种。1975年和1984年两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植树造林先进县。近年来,康乐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采取退耕还林(草)、荒山造林等措施,绿化荒山,美化家园,再造秀美新康乐。目前,森林覆盖率已达24.6%,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康乐县相继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草)试点县、*生态综合治理县、天保工程实施县。


县城全景1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康乐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年来,该县立足优势,着眼特色,落脚市场,围绕“林畜药菜富民,科教工贸兴县,开发两业三川(两业:旅游业、绿色产业;三川:胭脂三川),建设绿色经济强县”的思路,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壮大二、三产业,使全县经济社会有了一定发展。到2003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51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6.6%,年均递增11.65%;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979万元增加到1577万元,增长62.1%,年均增长15.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3499.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09万元,比2000年增长64.9%。全县存款余额达2.52亿元,贷款总额达3.16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69.1%和80.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康乐制定措施,出台优惠政策,争创全省草畜强县、林业大县、旅游大县、沙棘种植大县,先后在兰交会、天洽会、乡企会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多个。2001年,该县被确定为国家对外开放县。2002—2003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授予“全省国土绿色先进县”荣誉称号。目前,康乐街道全部硬化拓宽,交通、通讯、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是投资发展的理想环境。

6、民俗风情

拉扎节

拉扎”节在甘肃省莲花山地域的方言中简称“拉扎”,也叫节令,“拉扎节”流行于康乐、临洮、渭源等地的部分乡镇村寨,这是一个仅次于春节的又一个隆重的节日。“拉扎”实际上是藏传节日,在藏语里就是“山神”的意思。是祭祀山神、祈求风调雨顺、避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节日。这一天各村各庄的人们要宰杀牛羊、摆上新面盘馍等供品来祭祀山神,也叫“攒拉扎”。其主要活动就是“跳神”,感谢山神一年来对其“管辖”范围内五谷和生灵的保护。由于气候的不同,庄稼收获的前后时间不同,各县各庄各村的“拉扎节”时间也不一样。从农历的八月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十月初一送寒衣才告结束。尤其以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最为繁盛。

吃“拉扎”时还有两个讲究,一是端上来的肉菜不论多少、不论多么可口好吃,都不能分光吃尽,要有剩余,以象征吉庆有余;二是既不空手来也不空手回,来的时候要拿上自家的新麦面蒸馍或“花炕子”、好酒等,去的时候也要带上同样的礼物,不过要比拿来的少,让没有来吃“拉扎”的亲朋都要尝一下,以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筵席曲

筵席曲又名“哈来目”,是阿拉伯语,意闹洞房,回族和东乡族青年在结婚的当天晚上都要闹洞房,贺“哈来目”。贺词即兴由一人领唱,众声随和。有显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亦有浓厚的封建传统气息。

例:

恭喜恭喜大恭喜,  一家有喜大家的喜。

养下儿子满路红,  养下女子一门亲。

高山上跑马路不平, 平川里跑马雾沉沉。

新女婿骑马身挂红, 新媳妇后头坐车中。

恭喜恭喜大恭喜,  大门上安着下马席。

油食奶茶摆桌上,  快请新亲来歇气。


1

红对子贴在大门上, 鸣炮三声迎新娘。

进了房门灯笼红,  桌子上摆的自鸣钟。

恭喜恭喜大恭喜,  “哈来目”贺声不容易。

“哈来目”不是空贺的,要吃油香酥馓哩。

肉菜粉条还不算,   还要想吃“试刀面”。

吃饱闹足起了身,  多谢大家的好应承。

回族婚俗

在婚姻习俗上,康乐的回族一般是只在*内通婚,也允许回族男子娶外民族女子为妻,但必须要进教跟随为回族,遵守******习俗。

回族的婚俗有许多程序。首先提亲,当男青年相中某一女子,或男女双方经过了解达到相悦时,由男方聘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提亲时讲究要带四色礼:即茶叶、冰糖、桂元、羊肉等礼品,以示对女方的诚心。如果女方满意这门亲事,就会高高兴兴地收下礼物;否则,会婉言拒绝,由媒人退回礼物。当女方同意后,男女青年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了解和接触,待双方基本愿意结为百年之好时,男方家就会主动提出“定亲”,即康乐人所谓的“送订茶”。

送“订茶”时讲究男方要送羊肉、冰糖、衣料及化妆品;女方宰鸡、煮羊肉盛情款待男方来宾,并相应回赠衣料、鞋袜等,同时确定送“大礼”日期。

送大礼的日子定在结婚前不久,女方提出所要彩礼、聘金的数目,由媒人出面协商,双方家长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达成共识,方可置办结婚礼品。一般情况下,男方除家用电器、自行车、手表、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外,还要为女方添置若干套成衣、布料及化妆品,并且给女方一定数目的聘金。

回族人讲究礼数、注重体面,子女的婚事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被视为头等大事。一旦他们到了婚嫁年龄,父母就会托人说媒。而生活在现代的回族男女青年,则更多地希望通过*恋爱找到人生伴侣。既便是如此,为了遮人耳目,条件成熟后,父母亲最终仍会回到媒妁之言的老路上去,按老规矩为他们请来媒人提亲、订婚,举办传统而又热闹的回族婚礼。

回族婚礼一般由阿訇主持。结婚时,由阿訇向男女双方询问是否同意这门婚事,并问女方要多少聘金。当双方表示同意婚事,男方并愿如数交给女方聘金后,阿訇念“尼卡哈”(证婚词),确定了宗教意义上合法夫妻关系。接着参加婚礼的人向新人身上抛洒花生、核桃和枣子,有祝愿婚姻幸福甜美,祝愿早生贵子的意思。之后,送亲队伍将新郎新娘接到男方家。新人入洞房揭去覆面盖头后,双双走出来,向来宾及众亲友们致谢。男方家大摆筵席,招待宾朋。

回族的婚礼上最特别的要数“闹公公”的插曲。筵席期间,那些调皮的中青年男客们偷偷商量好后,将男方的父亲抓住当众在其脸上用锅灰、油彩等涂得五马六道,以此来逗乐和打趣,而新郎的父亲则不得生气发怒,听凭众人如此“折腾”一番,为热闹的传统婚礼增添了浓厚的“喜剧”效果。康乐地区的回族婚礼还讲究唱“宴席曲”,当夜幕降临时,由能歌善演的唱把式们在院子里边歌边舞,将喜庆热闹的回族婚礼一次次地推向高潮……


2

*三大节日

在我国,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0个信仰*的*民族的传统节日都与*紧密相关。*的传统节日一年主要有开斋节、“古尔帮”节和圣纪节,康乐的*也不例外。

开斋节是甘、青等地回、东乡、保安、撒拉族又称之为“前尔德”,是*各族人民的第一大节日。

公元623年,*创始人*规定,每逢*历九月,健康的成年*均要斋戒一月,即称“斋月”。每天自日出前进食后禁绝饮食,当夜色笼罩大地后方可进食。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到新月为准。斋戒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的坚强意志、廉洁的操行和宗教精神,乃至忍苦耐饿的坚忍品格,养成宽厚仁慈、互助互爱的品行,同时还可预防和治疗疾病。在斋月的最后一个晚上,如果看见了新月,第二天便开斋,否则,开斋节日子推延,但一般不超过三天。

*初创之时,*在封斋月满时,沐浴罢,身着洁净的衣服,率众*步行到郊外旷野举行聚礼,散发“菲图尔钱”(开斋捐),表示赎罪,以后相沿成俗。在康乐,开斋节前夕,家家户户的*群众都要打扫房屋,准备丰盛的节日食品。勤快的主妇们在节前三五天便开始忙着炸“油香”,搓“馓子”,做出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油炸花蜾蜾,备好招待客人的“三香茶”、“五香茶”、新鲜瓜果、蔬菜,早早迎接*一年之中的盛大节日庆典,其热闹情形绝不亚于汉族的春节。

开斋节这天,伴随着城内各*高高的唤醒阁上传来的“索俩”声,各家各户点亮灯火,全家老少纷纷早起,全身沐浴后,穿上节日的盛装,*男子们头戴号帽纷纷走出家门涌上街头,聚集到各大*参加一年一度的“尔德”聚礼,聆听阿訇的讲演、诵经并做礼拜。特别是“出荒郊”的场景,参加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情形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每年的开斋节这天清晨,无论数九寒天还是炎炎夏日,无论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成千上万的*男子整齐划一地面向圣地麦加“克尔白”方向跪拜,祈求真主赐福,其场面十分地宏大而感人。

会礼结束后,大家串亲访友,互道“赛俩目”问候,与亲人们分享节日的快乐。在临夏,开斋节期间*对*工作人员和学生放假三天。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及同事之间还有相互走动说“赛俩目”的习俗,从开斋节第二天起,亲友之间便开始忙着互送油香、馓子等节日礼品,以示祝贺。年轻夫妇和未婚女婿则要到岳父家登门开斋,还讲究小辈要给长辈们在封斋期间和开斋节时道“赛俩目”开斋的习俗。

除了*之间的互访、走动外,长期共同生活居住的汉族朋友们也很尊重民族节庆习俗,纷纷前来拜访祝贺节日。故临夏有“汉族过年,回族忙憨;回族过节,汉族忙憨”之说,可见回、汉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和睦相处的生动景象。

“古尔邦”节,即“献牲节”、“宰牲节”或称“忠孝节”,在一部分*地区又称为“后尔德”,是*的第二大节日,每年在*历十二月十日举行。

据*经典记载,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命他以爱子献祭,考验他对安拉的虔诚,第二天易卜拉欣领着儿子到麦加城郊的米纳山谷,向儿子讲明原因,儿子欣然遵命。举刀的瞬间,安拉派遣天使牵一只羊赶到,命易卜拉欣以宰羊代替献子。从此在古阿拉伯民族中形成了每年这一日宰牲献祭的习俗。*创立后,把“古尔邦”定为*的节日。临夏各族*同胞在节日那天清晨,全家大小都要沐浴熏香、严整衣冠,由“伊玛目”(教长)率领众*男子进入礼拜堂,举行盛大的节日会礼,聆听阿訇高声宣读《*》章节。尔后再由“伊玛目”宣讲“卧尔兹”,内容大多为宣讲*义,劝导人们爱国尊教,行善干好,敬老抚幼等。


3

会礼结束后,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男子们准备宰牲;妇女们一边揉面,一边支起油锅,炸起油香、馓子,也有的炸起了花果果。一般情况下条件好的人家都会宰一只羊,或由几家合宰一头牛或者是骆驼。按教规,所宰牲畜必须头角端正,肢窍完整、健壮,没有任何缺陷。若是幼畜,羊羔须满两周岁;牛犊、骆驼羔须满三周岁。宰牲时主人必须在场,并由阿訇念“清真言”。宰生时要分做三份:一份自己留用、一份馈赠亲友或招待客人,一份济贫施舍。所宰牛、羊的血液及食后的骨头均须深埋,不得随便乱扔。

节日当天下午,小孩们端着盘子,提着篮子将一份份宰牲肉送到亲友、领居或没有宰牲的人家。

在康乐,每逢“古尔邦”节,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欢乐吉庆、祥和热烈的节日气氛。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足够的节日食品,摆设丰盛的筵席,热情款待客人。在家同享羊肉、油香、馓子和瓜果,尽情欢聚,共叙家常。孩子们和姑娘们身着崭新的节日盛装走亲戚家,而年轻的妇女们则要带着礼品转娘家。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从早到晚在古城洒下串串节日的欢声笑语。

第三大节日圣纪节是*先知*的诞生纪念日。这一天又恰好是*逝世的日子,所以又称作“圣忌”。我国的*习惯将圣忌和圣纪合并纪念。每到这个日子,即*历三月十二日,各地的*都要装饰一新,*们一大早就聚集到*沐浴、礼拜、聆听阿訇念诵《*》,讲述*的生平,缅怀与赞颂“穆圣”创建*的功绩,举行诵经、讲述其生平等纪念活动。

莲花山花儿会

莲花山花儿会。位于康乐县南端的莲花山,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是“洮岷花儿”传统的演唱会场,以场面的宏大和演唱形式的别致而闻名国内外。由于临洮、康乐县的大部分地区也.是临夏花儿的盛行区,所以从1980年以来,来自临洮、临夏等地的临夏花儿歌手也在这里大显身手,使两种不同的歌种在同一个花儿会上争奇斗妍。1988年农历6月初3,临夏州、康乐县团委在莲花山脚下的莲麓乡举办“花儿歌手大奖赛”,上午10时至12时报名,中午13时开始赛唱,报名参赛者31名,其中康乐13人临洮10人,渭远县5人,临潭县3人。汉族歌手19名,其中女歌手8名,回族歌手11名,东乡族歌手1名。歌手是自愿报名参赛的,没有任何人为组织的因素。大奖赛进行了115分钟,演唱莲花山花儿的歌手17名,其中有两位回民,演唱临夏花儿的歌手14名,经5位评委打分,临洮县的女歌手赵惠琴演唱的《河州大令》和康乐县的祁九月演唱的《莲花山令》分别以最高分47.9和47.4分别荣获一等奖;渭远县的周仕芳演唱的临夏花儿与邱东花、临洮县的边东兰、康乐县的王秦英演唱的莲花山花儿获得二等奖;康乐县的东乡族歌手马国忠演唱的临夏花儿和石海忠、石玉玺、石兰英演唱的莲花山花儿获三等奖;其余歌手均发纪念品。在莲花山花儿会上临夏花儿歌手名列前茅,歌手约占五分乏二,其人数是很多的,说明莲花山也成了临夏花儿的会场。笔者采访了许多莲花山的优秀歌手,他们除了熟谙莲花山花儿外,还爱唱临夏花儿,象莲花山花儿新秀汪莲莲演唱的《二牡丹令》,临夏花儿味正,深受人们的欢迎。

新生的花儿会还有临夏市折桥乡3月中旬的“九眼泉”,临夏县北塬5月端阳的“娄高祁”,8月4、5日的“辛傅庙”及青海西宁市的“凤凰山”等。在宁夏和*的花儿流行区,至今还没有形成花儿会,当地*和文化部门经常举办的“文艺会演”、“花儿赛唱”等活动,也使花儿的演唱活动得到健康的发展。

人民创造了花儿,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开拓着花儿的演唱领域。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对群众歌唱活动的积极支持和鼓励,是花儿会不断增多的重要动力。


4

沙马里与苏土司

在康乐县苏集镇南面,有一座现状酷似鱼头的山梁。清清的八松河和鸣鹿河在"鱼嘴"下交汇成苏集河滚滚北去。康乐人将这道如今有田地而无居民的黄土梁叫做"鱼嘴山"。"鱼头"顶部有坐古城堡--苏家城。明朝年间,这里曾经是一个自治政权的首府。

沙马族土司,苏姓,其始祖于洪武三年归顺明朝,奉旨安插在沙马族地方(即今和政县新营乡)、古河州二十四关之一的沙马关,筑有沙马城。当时的康乐地区分属三地管辖,河州卫在现境内设党川里、胭脂里、景古里;狄道州设在康乐里;岷州设沙马里。各里属地多有穿插,形成几块"飞地"。沙马土司苏成威以苏家城城堡威中心控制一方,由高度自治的部族变为明王朝的基层政权组织。

苏土司的沙马族为吐蕃一支,是中马十九族之一。族民两千多人,地千倾,士兵五百余名,并统有中马十九族的部分部族。其辖地东至果园,西至沙马关,南至安龙关,北至陡石关。苏土司的先祖因守隘、出兵征讨有功,曾被封为"四品指挥同知"。他借机兼并了附近的牙塘族、葱滩族、八扎族、古铜族,并将衙门迁于苏集鱼嘴山上的苏土司城,成为河州土司中*较大的土司之一。属地境内均为林木茂密的阴湿山区,宜农宜牧。居民为半农半牧的藏、汉、回农牧民,丰衣足食,自给有余。

苏土司虽对明廷俯首称臣,但依然自立衙门,自立首领,自有"信扎号纸","世相承袭","虎居一方,威势赫炎"。苏土司中与中马十九族土司一样皆系武职,挂衔在河州卫,受河州为调遣守隘、出兵,在河州厅办理招中茶马事务。康熙三十七年,洮岷道将其供银改作地丁银,应纳钱粮由土司解征。雍正四年,沙马、牙塘、古洞、葱滩、八扎五族被"除名",均归临洮府狄道县统属,显赫一时的沙马族土司自此消亡,前后历时近350年。

苏家城作为沙马里的首府,在明末清初盛极一时。此城建于山梁,依山傍水,城墙高量丈有余,墙厚一丈余,城池占地四十余亩,城内有衙门、兵营,以及商铺和沙马族人居所。城池居高临下,城门派兵把守,亦有紧急撤退隐道,城下大河两岸均为族人村落。康熙五十七年,苏成威土司奉令带兵进藏。雍正元年三月,布政司将沙马族划归岷州厅管辖,苏家城无人经营,逐渐衰落。城内居民为耕种放牧之便,纷纷迁出,落户于耕地较多的鸣鹿、上湾一带。一部分以牧为主的族人随水草南迁甘南。苏土司进藏后一去不返。原沙马里治下的诸多部族也在清中叶逐渐放弃族号,在汉文化影响下,说汉话,习汉事,从汉习,着汉装,从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转向单一的农业生产。至今,西南山区的苏姓居民自称是苏土司一族。还有高、黎、姜、鲍、线、牛姓原居民,自认祖上是羌人,系中马十九族之后。

随着时代的推移,苏家城下的村庄,因位于交通要道,成为人口集中、商贸兴旺的大集镇和行政中心,解放初设苏城区,后改为苏集乡,2000年又改为苏集镇,成为康乐县三大集镇之一。

7、名优特产

莲花山奇石

莲花山奇石出自洮河流域的冶木河、九甸峡,主要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因其所含成份有橄榄石、斜长石、辉石、冰州石及金属元素,石质细腻光滑及坚硬,色彩对比强烈,尤以花纹多变、纹理流畅见长,妙趣横生,玩行家流释手。

康乐蚕豆

蚕豆以粒大质优闻名。以八松乡那尼头村、鸣鹿乡尕路村出名。

8、美食小吃

清真特色肉食

1、康乐牛排

康乐牛排是取自牛脊上最嫩的肉,肥瘦兼备,外延带筋,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牛排不油不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味香喷鼻,另有一番风味。


5

2、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是清真风味名吃中的“代表作”,具有很浓的地方色彩。选用精心喂养、膘肥肉嫩的“骟羊”,请阿訇按*规宰后,洗干净,投入清水盆中浸泡约30分钟,加入适量花椒、生姜、小茴香、三奈、胡椒扎成调料包,用温火炖熟、捞出、凉冷,然后按不同部位切成块,装入大盘,随食盐、新蒜、香菜上桌而食。手抓羊肉,肉质细嫩滑爽,不油不腻,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味香喷鼻,别具风味。

3、筏子面肠

筏子面肠因形似当地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而得名。制作极为讲究,用新鲜全羊大肠,经过多道手工整治,清洗洁净待用。再将心、肝、肺、腰子及精选肉剁细成肉馅,拌上细切葱白、生姜末、精盐、胡椒粉,调和好,仔细灌入肠内。用细麻绳扎口,放入蒸笼蒸熟或放入肉锅里煮熟。将蒸熟的肉肠切成小段,待铁锅油热时,加葱花、鲜姜丝,入锅炒热至微黄后,盛碗,浇上蒜泥、辣椒油、老醋,顿时香气浓郁袭人,肥而不腻,鲜嫩味美。

4、清汤羊肉

“清汤羊肉”是康乐县*群众待客的上等佳肴,它是将新鲜羊肉清洗干净,放入量水锅中用旺火烧开,打去泡沫,加进运量的盐、生姜、花椒、大葱、辣椒等作料,尔后改用文火煮熟,捞至案板,切成小薄片。将锅内肉汤舀入盆内沉淀,待渣滓沉淀,肉汤清澈透亮时再倒入锅内,将切成的肉片放入锅内肉汤中煮开,连肉带汤盛入碗内,再把事先切好的香菜、葱、蒜苗放入碗内清汤表面,便可上桌食用。

5、牛杂割

牛杂割系指牛的五脏六腑及头蹄,经过精心加工烹调后的牛杂割是一道人皆喜欢的丰盛早餐,是一道独具特色的风味名吃。做工工艺精细,烹调技术性强,煮制一次要有一足的量,因此锅要大,灶台设置配套,具备相适应的作坊环境。烹制牛杂割一般必须经过选料、清洗、烹调、兑汤、切割等环节。牛杂割必须及时清洗干净,无异味,煮熟后的原汤用作兑汤主料。牛杂割一般用于早餐,经济实惠,味道又好,天冷时吃了热和,很受广大群众亲睐。

6、平伙羊肉

平伙羊肉是康乐民间乡亲、朋友聚会用餐的一种习俗,在农闲或雨雪天,由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共同平均出钱买一只羊,推选一个人家在他家里制作,一般在该户人家不出羊钱,负责加工,但肉照样他有一份。肉煮好后,由东家搬到所有参加会餐者的面前,按照人头将整羊等分,在切割时必须每个部位都要切到,打成份子,每人一份,然后各吃各的份子,吃不完可以拿走。吃完肉后,在肉汤里面揪面片,共同吃一顿会餐饭。从宰羊、制做、分肉、吃面都浓罩在一种和谐热烈的气氛中。


6

清真风味小吃

1、酿皮子

“酿皮子”是夏令食品中的佼佼者,是一道用面粉制成的食品。制作时面粉加水合成硬团,然后在清水中揉搓,使面粉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分离。面粉中的蛋白质,俗叫面筋,被分离出来后,另外放置。游离于水中的淀粉,待其沉淀于容器底部后,调成稀糊状,随即舀入大平底盘中,上笼蒸熟,成薄圆片形,待凉后缕切成条即成。面筋则另外蒸熟,切成薄片,随碗搭配入内。食用时,将切好的酿皮,上面放几块面筋,再伴上青蒜、椒盐、芥末、辣油、醋等佐料。看起来色泽鲜亮吃起来质地柔筋,咸、酸、香、辣、鲜五味俱全,使人食欲大振,愈嚼愈香。

2、甜麦子

甜醅亦成甜麦子,是民间流传下来以原粮为主料,经过加工酿造后制成的甜点食品。甜麦子制作时,将原料去皮,理净。煮熟沥干、凉温,撒入甜酒曲拌匀后放置器皿发酵,产生浓烈的醇香味时即可食用,食时加少量水和白糖,味道更佳。吃起来醇香浓郁,酸酸甜甜。甜麦子原料除小玉麦外,亦可用青稞、小麦等酿制。

3、凉粉

凉粉是夏秋季节人们最爱吃的一种凉食,将豆类淀粉或荞面粉用凉水搅匀,搅撒入有盐和明矾作底的开水锅中,成糊状,能立住筷子后,烧煮十分钟左右即成。然后再盛入用凉开水冲洗过而未擦干的瓷盆凉透,待全部凉后切成条状或块状盛入碗碟中,调以蒜泥、油泼辣子、醋或浆水、盐等调料后食用。其形色清白透明,润滑柔软,食后辣香满腹,散热爽身,可谓盛夏酷暑中的凉食之一。

4、浆水面

浆水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素食,用清油将葱末炒成葱花,然后调入浆水滚沸,象浇臊子一样拌面吃,其味清淡适宜,也可把浆水直接凋入锅中,做成"一锅面"吃。浆水面的另一种吃法,是跟牛肉相配,将新鲜牛肉剁成肉末,同样用清油将葱和牛肉爆炒,再倒入浆水滚沸,用来拌面,牛肉火大,浆水性凉,二者合一,正好中和,特别是在盛夏,不吃肉嘴馋,想吃肉又嫌腻,于是康乐人想出了牛肉浆水面这样的独特吃法,馋与腻的矛盾便因浆水而解决了。

5、搅团

搅团所用面粉必须是粗粮豆面、玉米面、荞麦面、熟洋芋(马铃薯),搅团以白豆面奉为上乘。做搅团时,先在锅中倒入水,等烧开加入少许精碱,一边搅和,一边将豆面均匀撒入,直到把面搅作一团,不沾锅底为适中。然后尽力搅拌,谨防面团藏在其中,再倒入适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用温火慢慢闷烧,让面全部熟透,再行搅拌,令其柔韧。至此,搅团就算做成了。舀入盘中,用勺背抹得薄而平滑,浇上陈年老醋、辣油、蒜泥,便可食用。吃起来光滑如鱼,酸辣可口,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味,萦绕口中,让人回味无穷。

6、撒饭

撒饭所用面粉跟搅团一样,做法也相似,只是比搅团稀得多。宜加入土豆块、肉丁之类的食物,舀入碗中,浇上辣油,调上成菜,很好吃。特别是在天阴下雨,或是在寒冬腊月,吃一碗烫烫的撒饭,周身顿觉烘热,精神为之一振,不愧是一种极好的冬令食品。


7

清真特色面点

1、油香

油香是康乐*群众的传统食品,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自己食用外,还相互馈赠亲友或阿訇。“油香”是*传统的圣洁食品,吃油香要掰开,如果身边有人,应分成若干份,按照《圣训》不可一人一个直接食用。油香以面粉加酵母,用温开水和好。发酵后的面用碱水中和后掺进鸡蛋等辅料,在案板上揉好后摊成碗口大小的圆饼,表面划二三条刀纹,然后放在锅内用香油炸熟,色红松软,味美醇香。油香表皮容易炸焦,所以有“慢火炸油香、两面都发亮”,“爆油炸油香、里生皮焦不发亮”的说法。

2、康乐包子

康乐包子制做过程为面粉发酵后,加入食用碱,揉匀,捏搓成棒条,切成小段,压扁,擀成圆形面叶。胡萝卜擦条蒸熟,羊肉剁碎(或粉碎)葱切小段,菠菜切丝。胡萝卜、羊肉、葱、菠菜共拌,在将羊油置勺内,旺火升温融化浇入,拌匀,口尝调鲜为宜。在将馅子用小勺置入面叶内,合包,整形。然后在蒸笼底擦油,置入包子,摆匀,用大火蒸12-15分钟,取出置盘中,将滴漏在锅内的浮油撇出上浇。

3、馓子

在欢度的古尔邦节、尔德节、圣纪节,以及婚丧大事中,都把馓子作为待客的主要面食品。油炸馓子要有娴熟的技巧,和面前先熬一锅放有一定比例量的花椒、红糖、蜂蜜的开水,冷却后再将面粉和成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揉压,使面团又软又劲富有弹性。然后切成小块,再磋成筷子粗的面条,拌少许食油放入,醒面到一定程度烧油锅。油沸腾时,掌锅人将搓好的馓坯,套在筷子上边摆边扯,放入油锅,馓子炸硬时即可抽出筷子,再炸成棕黄色即成,色泽黄亮,香脆味甘。“炸油香、从头学、******的馓子是一绝”,这是人们夸赞回族馓子的诗句。

4、馃馃

馃馃是康乐回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油炸面点,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先以蛋清、蜂蜜和出浅黄色的面,再以酽茶、红糖、枣泥为料和出褐色面,然后将浅黄与褐色面迭合一起,高超者会捏出孔雀、锦鸡、蝴蝶、蜻蜒、荷花、石榴、秋菊、如意、灵芝、瑶草等形状各异图案各异的馃馃,又名为嵌花馃馃。

5、炕子

炕子的另一种解释是烤。这种馍馍的做法和锅盔不同,是将生面团加小苏打用擀面杖研成小锅盖大的面饼,双手脱着放进烧热的铁锅里,用文火烤黄一面,再翻过来烤另一面。然后在面饼上用顶针和手镯压出星星和月亮的形状。如今都用铝铸平底锅炕的锅盔,大多用发酵了的面团。因为是发面烙的炕子,易于消化,多炕几块成为可能。每天早晨,在康乐县的大街上可以买到又大又厚的白面炕子,带回家吃早点。

6、锅盔

锅盔它以发酵面粉为主料,按辅料葱油、糖等不同,可分为葱油型、糖酥型和白饼型。制作锅盔技术性强,烤制方法独特。制作时,先在发面中放入食用碱,边揉边加干面粉,反复多次,用手掐成面剂,揉成三角形抹上葱、油、香豆馅或糖馅,摊匀,卷后压扁擀成圆形,中间用特制小锤压窝。将做好的白锅盔放入特制的铁锅叫熬,两层锅下面均可成火,底锅放入面饼,待贴锅面黄皮脆后,取出放入二层平面锅上,旋转反复几次即可出锅。锅盔具有表皮黄脆、里瓤柔软的特点,居家旅行,香味久放不变质。

9、旅游景点

长征遗址線家楼

線家楼位于康乐县景古镇景古村,距县城35公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长征经过康乐县景古地区曾在此设立先遣军部。当时,设立先遣军部的还有孙家楼、常家楼,这两处均已拆除。線家楼是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长征遗址。線家楼是当时景古城大商贾線祥瑞的私宅,现由其孙子線小明居住。


8

红军在景古驻扎五十多天,进行短期休整,组建了三个农民武装——景古独立营、斜角滩独立营、地寺坪独立营,建立了景古区苏维埃*,建立了地寺坪、斜角滩、線家滩、景古、丁家滩五个乡苏维埃*。将革命的火种播在了康乐这片土地上。康乐景古是红色政权发芽的沃土,是为临夏建立最早的中华苏维埃乡政权做出贡献的土地和仍存的遗址。1996年4月線家楼被临夏州委、州*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楼因房屋年久失修,整体倾斜,频临倒塌。2004年康乐县委、县*按原貌对線家楼进行了重修。

亥姆寺风景

亥姆寺位于康乐县虎关乡夏牟山,距县城8公里。亥姆寺古称云界寺,建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毁于清。1958年时被辟为畜牧场,其林地面积由解放初的一千多亩缩减到200多亩,乔木类被砍伐尽。1962年后复有僧人释谛觉守寺,当地群众以护林为名,对寺庙进行了维修保护。1978年后,寺内佛事活动逐渐恢复,并增建了6间北殿,6间南殿,重修了钢筋水泥仿古山门,山脚下新修接引殿一院。退耕还林200多亩,绿化荒山300多亩,新植松柏10000余株,新修上山车道3华里。

亥姆寺山有三大奇观。一为满山的毛桃。毛桃为野生仁用桃,果肉成熟后干涩无味,不能食。其核大仁圆,味苦质优,年产数万斤,是药用、食用之上品。毛桃着花繁密,清明时开放,朱蕾粉瓣,花团垂枝,香飘数里,惹得蜂舞蝶飞,踏青赏花者络绎不绝。二为三样柳。三样柳是夏牟山的独有树种,是镇寺之树。三样柳属杨柳科,小如灌,大似乔,只因生有圆形、细长叶片和一束花序,当地人按其特征称“三样柳”。依变形叶看,当属胡杨之一种,但其生长习性、树形与*、内蒙古、河西一带的胡样树有所差异。三样柳喜温湿、酸性肥土、不耐旱,多为丛生,三到四片叶便封顶,大树才显变形叶;而且绽叶迟、落叶早,顶部叶片有红、黄变色,无病虫害,有人多次试验,易地不易成活,生长极慢,千年老树,其胸径还不足50公分。三样柳具有解毒、消炎、清火之药效,其成份含胡杨碱。民间将其枝叶煎煮后用来医治眼疾和各种病痛。现寺后山坡上共有三样柳60多棵,三为天然回音壁。亥姆寺的北侧为悬崖峭壁,半崖上凿有小路栈道,通往腰崖的佛洞和菩萨殿。悬崖峭壁自然形成一个偌大的回音壁,从峭壁一面喊,对面山崖上就会传来同样的回应声,幽幽山谷,余音绕耳,如梦如幻。

西蜂窝寺

西蜂窝寺,又名“大圣寺”、“宝积寺”、“正觉寺”,位于临夏康乐县境内的鸣鹿乡。寺院高墙耸立,飞檐流丹。它背依桑咀梁,面朝石墩山,南有小马家滩关,北有苏土司城。登寺一望,鸣鹿山川尽收眼底。据考证它修建于汉章帝建初九年(公元83年),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只比公认的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晚16年,是古代陇右著名古刹之一。

该寺位于康乐县鸣鹿乡上洼地村的塔墩梁,距县城西南20公里。藏名“郭摩且噶丹却料林”。始建于东汉章帝建初九年(公元83年),名“大佛寺”,有1900多年的历史。唐贞观23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敕改“大圣夺宝积寺”;明成祖赐名正觉寺。永乐鼎盛时,其庙宇宏伟、殿堂壮观,僧人众多。住持僧班丹札释曾“永乐间使鸟斯国”,因得永乐帝赐号,颁发《皇帝敕谕》,赐香巴金佛一尊,普贤法宝铜印一枚,珍珠伞一把。万岁牌一副。清顺治帝召见住持,御赐香巴铜佛一尊。乾隆改寺名为西蜂窝寺:当时寺内有大佛殿,护神殿,讲经楼及新建十二层宝塔等宏伟建筑,香火十分旺盛。今塔墩梁,即为当年宝塔遗址,因其声名远播,历代名流纷至沓来,留下不少墨迹,至今犹存的有清进士邓隆,北洋*甘肃督军张广建,榆中名流张巨川,皋兰翰林刘尔炘等的真品。清同治后,寺院毁于兵乱,民国十四年(1925)重建,十七年(1928)又毁,香巴金佛丢失。1950年再度修建,1958年又遭破坏,寺产充公没收。1981年以后蜂窝寺再度整修,一切佛事,渐趋正常。1999年,寺管会改组,修三转五、四扎阁、明脊卷“香巴殿”一座,办公房五间,僧舍等用房九间,整修了寺院前大台阶,装了护栏,寺院初具规模。四、八月法会规模空前。


9

寺院选址幽雅,座西面东,依山而建。背依桑咀梁,面朝石墩山,南有小马家滩关,北有苏土司城。登寺一望,鸣鹿山川尽收眼底。寺院藏于千亩林海之中,山环水抱,染绿积翠,山花烂漫,朝霭暮霞,百鸟争鸣,山歌互答,真有深山藏古寺之妙境。

龙头山公园风光

龙头山公园位于县城西南角,因山形酷似龙头而得名。占地1.5平方公里。山上曾出土许多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铲、石刀、陶器及碳化谷物等文物。相传明初刘伯温斩山断脉之时,曾在龙头山上禳星拜斗,设坛祭奠。此山钟灵蕴秀,风景优美。山南绿树成荫,山花烂漫,鸟语花香,山北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是典型的湿润地区与干旱区结合地带。山腰有烈士陵园,苍松翠柏,花木葳蕤;曾参加过1942年甘南民变的回族英雄马福善烈士的纪念亭,雕栏玉砌,绘栋画梁,为灵山增辉。山顶遗有古堡,可供人凭眺。龙头山公园现已成为县城居民健身娱乐、旅游的主要场所。

莲麓风光

莲麓镇位于康乐县最南端,地处三州(市)(临夏州、甘南州、定西市)五县(康乐县、临洮县、渭源县、卓尼县、临潭县)交界地带,洮河、冶木河交汇处,省道康(乐)冶(力关)公路纵贯全境。境内旅游胜地莲花山和非物质文化莲花山“花儿”文明遐迩,洮河、冶木河水能蕴量极为丰富,林地牧草面积全县最广,达7.47万亩,有丰富的砂石料及方解石等矿产资源和山野菜、中药材等野生资源。

海甸峡东依南屏山,南和康乐县莲麓镇接壤,距县城40公里,海巅峡两岸绝壁千仞,峡口如蜿蜒银蛇,洮水奔腾,汹涌澎湃,其势如万钧雷霆,期间蕴藏着丰实的水利、森林、煤炭等资源。

后墩湾风景

后墩湾位于鸣鹿乡,距县城35公里,其区水清石秀。处处披翠挂绿,危崖自林间耸起,在崖谷之间,环周奇峰绝壁,参差耸立,细水潺潺,近观峰峰挺拔,远观群峰簇拥;上有云雾缭绕,下有溪水盘旋;仰观山高,俯观谷幽。峡口地势平坦、开阔,给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觉。

麻山峡风景

麻山峡位于草滩乡,距县城20公里,山势陡峭,沟壑深幽,草木茂密,溪流淙淙,是优良的天然牧场。白石山,直插云霄,白雪皑皑,风光宜人,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药水峡森林风景区

药水峡森林风景区距康乐县城西南26km,距省会兰州市150km,是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3万亩。

关于药水峡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唐朝年间,当地群众患上了一种让人肚子痛、腿子痛的传染病,乡亲们到处求医问药,谁也治不了这种怪病,并且还传得十分厉害,患者十之八九命丧黄泉……药王孙思藐听到这个消息后,一路风雨兼程赶往此地。因为病人太多,他便在山坡上搭起了大锅,将中草药熬成药汤分给病人们喝,许多病人喝了之后,肚子不痛,腿不痛了。在那年农历五月十五这天,药王正在山坡上煮熬中药,眼看中药就要熬成了,忽然刮来一阵大风,把煮满中药汤的大锅和药王的药葫芦刮进了山坡下的一眼泉水中,药全倒完了。正好这时有一个农民脚背挖破了,鲜血直流,药王就让他把受伤的脚伸入泉水中,一会儿伤口既不痛了又不淌血了。后来人们争相取喝这泉水,都觉得有强身健体,医治痛疼的奇效。所以,人们把倒入中草药汤的那眼泉水,起名为药水泉,把这个峡谷取名为药水峡。


10

药水峡,神奇的来历和潺潺的溪流,自古以来一直缓缓流淌着美妙的传说,容纳着无穷旖旎的风光。药水峡谷呈南北走向。由于受地质褶皱变化的影响,群峰突兀,山势陡峭,峡谷幽深,四季分明,气候凉爽湿润,孕育了典型而丰富的生物种群。植物资源有800多种,其中乔灌木植物有150多种,野生木有17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60多种,鸟类150多种。这里山水草林、飞禽走兽互相依赖,和谐共存,构成了自然生态的生物链。春天,峡谷山花争艳,万木吐翠,山顶白雪皑皑,云霞飞渡。夏天,烟雨朦胧,林涛起伏;激流飞珠,蜂鸣蝶舞。秋天,红叶如霞,山果垂枝;鹰矫鹿肥,候鸟云集。冬天,山峦起伏,银装素裹,洁净无暇,万山如睡。呈现出一幅优美的高原峡谷风光。

位于峡谷口的药水水库,两面环山,中间峡谷,筑坝拦河,蓄水为湖,占地150亩,库容190万立方米,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新建的人工湖——荷叶湖,亭台林立,回廊曲折。湖西侧照壁山上的药王殿,彩栋飞檐,精巧玲珑。仙鹤岭上的仙鹤亭琉瓦悬阁,古朴典雅。掩映于丛林之中的太子山度假村,设计新颖别致,装饰豪华考究。位于游区中心的母山和太子山高峰石墩,貌似两口大钟,如一模铸出,母山底小而石墩高大,母山在前而石墩在后,屹立在群山之中。母山海拔3010米,其上修建的嘹望塔,云雾缭绕,高入云天。登上顶峰,远眺太子山巍峨挺拔;纵揽胭脂三川风景如画;俯瞰药水峡谷幽谷深涧,碧水蓝天,林木森森,山花烂熳。山竣峰秀,峡幽壁俏的天然画卷与高峡平湖、碧波涌翠的绚丽图景交相辉映,营造出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令人荡气回肠,豪情满怀。

药水峡就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就像一首清新的田园诗,使无数游客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

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康乐、临潭、卓尼、渭源和临洮五县交界处,距康乐县城58km,北距省会兰州市165km,西至合作177km,东接定西170km,公路四通八达,是*自然保护区。总面积是18.8万亩,气候特征复杂,生物群落多样,有以云杉、冷杉为主的珍贵观赏植物,高山杜鹃为代表的植物74种,191属,207余种;有苏门羚、青羊、林麝、毛冠鹿等兽类60余种,斑尾榛鸡、蓝马鸡、雪鸡、雉鹑等国家一、二类保护鸟150余种。

莲花山古称西崆峒,早在明初就辟为佛、道教名山,据传广成子常往来于西崆峒。因其山体呈鳞形断层,群峰耸立,形似莲瓣,中顶平圆,状如莲蕊,酷似初绽莲花,俊丽骄妍,整个山峦岚气笼罩,满目绿海,像浩大的莲叶罩在莲峰之下,故名莲花山。莲花山高入云表,万山朝拱,洮河、冶木河映带左右,小莲花山、姊妹山顾盼有情。

莲花山主峰海拔3578米,其景色随四季而变化,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雪。具有华山之险、黄山之奇、青城之幽、峨嵋之秀。从半山腰的唐坊滩至峰巅依次有莲花宝殿、十八罗汉楼、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紫霄殿、娘娘殿、舍身殿、独木桥、鹞子翻身、金顶、夹人巷、玉皇阁等三十多处自然景点。山险景奇,一步一景。

登临顶峰,南眺甘南草原,北瞰胭脂三川,东观南屏秀色,西望白石积雪;更有深谷瀑布雷鸣,幽峡急流穿石,雾里春燕翩跹,山顶杜鹃独秀;环顾四麓,林海涌浪,苍龙逶迤;云雾飞渡,鹰击长空;松涛浩荡,曲径通幽……美不胜收。古代诗人曾赞到“西倾积石几千峰,不及莲花绝黛容。休与峨嵋争虚宠,愿投碧落作神工”。

10、康乐名人

年得祥(1930-1986)回族,东沟村人。初中肄业。1949年8月参加革命,1950年加入中国*。历任*康乐县委宣传部部长,*东乡族自治县锁南公社书记,*和政县委副书记,共青团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临夏回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临夏市委副书记,临夏回族自治州州长,州革委会副主任,*临夏回族自治州委副书记,书记,甘肃省副省长等职。曾当选为中国*第十二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甘肃省第四届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甘肃省第五届、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生廉洁奉公,勤奋工作,积劳成疾,久治未愈,于1986年10月5日逝世。


11

牛载坤(1886-1934年)字厚泽,八松村人。1905年中童子试,后领附生。1907年考人甘肃省文高等学堂,后被校方以母不丁忧予以除名,遂去*探望长兄秉坤。1909年*巡抚保送,入京师军咨测绘学堂测绘班学习。民国建立,复入北京簿记讲习所攻会计学。毕业后,到南通师范、无锡师范、上海中学、中华职业教育社、南洋中学、申报馆、商务印书馆求教。结识教育界名流蒋梦磷、黄炎培诸先生。与上海商务印书馆签订合同,筹建兰州正本书社,订印甘肃各级学校教科书,自任书社经理。1913返回故里,筹募教育基金兴办地方教育。1914年与胥应魁、苏效汤等筹措资金创办"树风学校",并制定"艰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为解决经费,将附近山林,划为学林,科学经营,勤加抚育,使青山常在,永续作业。随后,创设风化初级小学十余所。同时提倡妇女放足,男子剪辫,传播世界进步思想。

同年秋,甘肃省*派安肃道尹周务学调查处理王树25族疆界纠纷及隶属问题,牛为随员,负责测绘舆图,前往青海高原,翌年完成堪界任务。

刚正不阿,同情民众。马步青驻民勤部属技扶派差,遭载坤痛斥"要拉就将我的马车拉去"。1934年5月晋省述职,经武威将民勤驻军蛮横之情俱实告于马步青。遂致积怨于心。6月5日4时,轿车行至皋兰县哈家咀,为仇家狙击,身受4弹殉命,年49岁。噩耗传至民勤,人民哀痛如丧考妣,立"牛公祠",额题"爱遗甘棠"祀之。遗著有《五十年来中国之毛业》、《水利之研究》等。

舒春光 男,汉族,1941年出生,丁尕坪人。受教于吕斯百、常书鸿、刘文清,师承汪岳云先生。

舒春光曾在*工作多年,1994年调到北京,是中国边陲大漠山水画派创始人。多年来潜心于中国画新技法的研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入选1982年巴黎春季沙龙展和1985年圣保罗双年展,应邀赴香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地进行学术交流,举办个展。荣获1991年度世界和平文化大奖,和1999年联合国国际文化学术奖,作品多次被**作为国厘馈赠外宾,2001年作品入选中学美术课本教材。在国内外出版画集七种。作品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北京图书馆、*、人民大会堂、*、香港艺术中心、澳大利亚新南维尔斯艺术博物馆、韩国陆士博物馆、中国驻温哥华、洛杉矶领事馆、台北中正纪念馆、联合国中文部、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等。

上一篇:临夏县

下一篇:皖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