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临夏县

科普小知识2021-10-06 15:23:01
...

临夏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州西南部,东与临夏市、东乡县、和政县接壤,南以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为界,西与青海省循化县毗连,西北与积石山县相连,北面与永靖县隔河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1′-103°40′,北纬34°57′-36°12′之间。县境东西宽53.1公里,南北长59.85公里,总面积1212.4平方公里。海拔1735-4636米之间。年日照时数为2323.5小时,无霜期150天左右,降水量631毫米。特产有花椒、大红蒜,辖区内有莲花山度假村、林家河滩、太子山等景点。

中文名称:临夏县

外文名称:Linxia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级

行政代码:622921

*驻地:韩集镇前街4号

所属地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甘肃省中部

电话区号:0930

邮政编码:731800

辖区面积:1212.4km2

辖区人口:约36.9万人

人口密度:304人/km2

车牌代码:甘N

1、县情概况

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州境西南部。东临临夏市、东乡族自治县,南连和政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西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抵积石山县,东北一隅与永靖县隔刘家峡水库相望。东西宽53,1千米,南北长59.85千米,总面积1212.4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2009年)。辖6个镇、17个乡、2个民族乡:韩集镇、土桥镇、马集镇、莲花镇、新集镇、尹集镇、营滩乡、掌子沟乡、麻尼寺沟乡、漠泥沟乡、刁祁乡、漫路乡、榆林乡、井沟东乡族乡、北塬乡、坡头乡、桥寺乡、先锋乡、河西乡、安家坡东乡族乡、南塬乡、红台乡、黄泥湾乡、路盘乡、*乡。县*驻韩集镇,距省会兰州199千米。


临夏县

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南边缘,黄河南岸,大夏河下游。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2485米。地貌为青藏、黄土高原参半,多山沟,兼有源、川。主要河流有大夏河、多支坝河、槐树关河、漠泥沟河、牛津河等。属温带半湿润和高寒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年均气温5.9℃,年均降雨量631毫米。S2兰郎高速、213国道和310、309省道公路穿境而过。景点有莲花山渡假村、林家河滩、太子山林场、凤凰山、土门关、曳湖峡、北塬、大庙山、石佛寺、北川公园、五女山林场、王震大军抢渡黄河的孕脑古渡以及刘家峡水库等。古迹有任家崖、杨家河、崔家庄文化遗址。

2、区划人口

全县辖19个乡、6个镇,219个行政村(2101个村民小组),2个居委会(8个居民小组)。2009年,全县总人口38.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84万人,占总人口的94.02%,汉族22.39万人,占58.74%;少数民族15.73万人,占41.26%,其中回族12.50万人,占总人口的32.79%;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蒙古、哈萨克等7个少数民族3.23万人,占总人口的8.47%。全县耕地面积37.58万亩,人均1.05亩。全县25个乡(镇)按经济社会发育程度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土桥、先锋等乡(镇)为主的北部塬区,共有10个乡镇,13.3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4.99%,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第二类是以黄泥湾、新集、尹集、马集、韩集等乡(镇)为主的川区,共有5个乡镇,10.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7.52%,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仅次于北塬地区;第三类是以漠泥沟、路盘等乡镇为主的高寒阴湿及干旱山区,共有10个乡镇,14.2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7.49%,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是我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3、历史沿革

桥寺乡发现的朱家墩遗址和杨家河遗址均属马厂、半山、齐家文化,由此可断,早在五千多年前县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县境为羌人住地,受罕羌侯管辖。罕羌侯建邑(今双城),为县境内最早出现的城市。秦朝设陇西郡后,灭罕羌侯,设枹罕县,县治在罕羌侯邑(今双城)。

西汉建国,沿袭秦朝建制,县治未变,仍属陇西郡。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枹罕县改属金城郡。后从枹罕县分置白石县,县治在枹罕县旧址,枹罕县址东移至今新集镇古城村。东汉初年,仍沿西汉制。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枹罕县又归陇西郡管辖。

三国时,陇西郡属秦州,枹罕县属陇西郡。

西晋初仍循魏制,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废枹罕县,立枹罕护军。东晋十六国时期,张轨据凉州,建前凉政权,在河湟地区建立晋兴郡,辖兴晋、枹罕等10县。东晋康帝建元二年、张骏二十一年(344年),因州界辽阔,分置河州(今临夏),河州之名自此始。河州辖兴晋、金城、大夏等10郡。兴晋郡辖枹罕县,郡治县治均在枹罕县址(今新集镇古城村),现有遗迹可辩。前凉亡,河州相继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氐、羌等民族建立的政权所管,枹罕县仍旧。

东晋孝武帝十年(385年),乞伏国仁建立西秦,今县境为西秦河州枹罕郡大部,中间一度曾为前赵、后赵攻取,实际仍由乞伏氏统治。公元412年,乞伏炽磐由谭郊(今积石山县刘集乡崔家村)迁都至枹罕,置百官将佐,四处征伐,统6州30郡,西秦政权达到极盛。今新集镇古城村既是西秦国都所在地,又为兴晋郡郡治和枹罕县县治所在地。宋文帝八年(431年),西秦被赫连夏所灭,西秦河州全境为吐谷浑占领。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河州为枹罕镇。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复改为河州,枹罕县仍旧。西魏实行州、郡、县三级建制。西魏大统元年535年,河州统枹罕郡,枹罕郡辖枹罕县,十二年(546年)置凤林县,今县境北部多属凤林县辖地,南部属枹罕县,北周沿之。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隋炀帝杨广大业三年(607年)改周为郡,枹罕县属枹罕郡,废凤林县,其地并入枹罕县。

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619年),置河州,领枹罕、大夏2县。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年)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全国分10道,河州属陇右道。贞观七年(633年)于旧凤林县地置乌州,十一年乌州废,置安乡县。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742年)改河州为安乡郡,属陇右道,辖枹罕县。天宝十四年(755年)发生“安史之乱”,吐蕃攻取陇右。唐代宗李豫广德元年(763年)河州为吐蕃占领,吐蕃在河州枹罕设军,属东道元帅府统辖,军有衔史、司台等职。

北宋初,吐蕃王族后裔唃厮啰占据河湟地区,宋真宗赵恒封唃厮唃之孙木征为河州刺史治河州。宋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年),以断“西夏占有”为名,王韶进兵“收复”河州。河州先后属熙河路、熙河兰会路、熙河兰湟路、熙河兰廓路等。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元年(1131年)金国夺取河州地区,设州置县,仍属熙河路。金熙宗完颜皇统二年(1142年)置临洮路辖河州。金海陵王完颜亮贞元二年(1154年)废枹罕县,是年复置枹罕县,州治县治均在县境。

蒙古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二十二年(1227年)三月,河州地区为蒙古汗国占领。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四年(1254年)为蒙古巩昌府所辖。完宗五年(1255年)蒙古汗国设吐番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于河州,管理蒙藏事宜。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建立,在陕西行省下置河州路,领定羌、宁河、安乡3县(今县境为安乡县属地),均隶属于*宣政院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1

明初,沿袭元代旧制。明太祖朱元障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置河州卫,为军政一*,属西安都卫。洪武六年(1373年)正月置河州府,属陕西行中书省。洪武七年(1374年)七月置西安行都卫于此,领河州、朵甘(今青海省南部及四川省北、西部)、乌斯藏(今*自治区)三卫。洪武八年(1375年)十月改西安行都卫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翌年行都指挥使司废,卫属陕西都指挥使司。洪武十年(1377年)分卫为左卫、右卫。十二年(1379年)七月改左卫为洮州,升右卫为军民指挥使司。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九年(1473年)复置河州,属陕西省临洮府。

清顺治初年,沿用明制。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二年(1663年)河州属甘肃省临洮府。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三年(1738年),临洮府归入兰州府,河州改隶兰州府,州下无属县,今临夏县地直辖于兰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兰州府废。河州改名为导河县,属兰山道,县治在今临夏市郊城关镇。民国十七年(1928年)三月,国民*内政部改定甘肃省部分县名,导河县更名临夏县,临夏县之名自此始,并从导河县析出宁河(今和政)、宁定(今广河)、永靖三县。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设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夏县属之。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临夏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临夏县仍属之。

1949年8月22日临夏县解放,26日临夏县人民*成立(县治在今临夏市),隶属临夏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6月23日从临夏县中分设临夏市,县治由城区迁往韩集。1958年12月撤销临夏县建制,临夏、永靖二县并入临夏市。1961年12月恢复临夏、永靖二县建制,临夏县治又迁韩集。1973年12月,撤销临夏市建制,并入临夏县,县治迁至城关镇(今临夏市内)。1983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临夏市建制,县市分设,县治再迁至韩集。自此至今,县治在韩集。2004年全县共辖19个乡,6个镇。

4、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全县总土地面积1212.4平方公里,折合1824941亩。其中:农用地1467180.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0.5%(耕地面积690540.4亩、园地面积2877.5亩、林地面积470603.6亩、牧草地254031.6亩、其它农用地49127.6亩);建设用地106817.4亩(居民点工矿用地面积64174.5亩、交通运输用地5190.9亩、水利设施用地37452亩);未利用地250942.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7%。

二、水资源

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大夏河及其支流多支坝河、漠泥沟河、老鸦片关河、槐树关河、红水河和牛津河等。全县总水量为11.16亿立方米,河流自产水多年均径流量2.55亿立方米,入境客水8.61亿立方米。总水量中可供用水量1.9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17%;实际毛用水为1.014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9.05%。

三、生物资源

(一)植物野生植物8类:1、油脂类,有花椒、山杏等20多种。2、纤维类,有芨芨草、榆树等20多种。3、淀粉类,有蕨根、面蛋等20多种。4、化工原料类,有曼陀罗、沙棘等10多种。5、食用菜类,有苦苣、灰藿、乌龙头、蕨菜等。6、药用类,有大黄、党参、黄芪、秦艽、鬼臼等84种。7、芳香类,有七里香、玫瑰等10种。8、土农药类,有乌头、狼毒、毛茛等14种。

(二)动物野生动物有鸡形、雁形、偶蹄形、食肉性等4目11种。其中蓝马鸡、雪鸡、苏门羚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马麝、林麝、石貂、水獭、血雉、山溪鲵等为国家三类保护动物。鱼类有黄河鲤鱼、鳟鱼、兰州鲶、白鲢、花鲢、草鱼、团鲂、鲤鱼、虹鳟等9种。

四、矿产资源

全县已发现的矿产共4类10种,主要有:黑色金属:铁;冶金辅料矿产:耐火粘土;建材非金属:石灰石、小泥粘土、饰面大理岩、花岗岩、建筑用砂石、砖瓦用粘土;水汽矿产:矿泉水、地下水。


2

石灰石主要分布在三岔沟、麻尼寺沟、漠尼沟等地,探明储量2066.1万吨以上;大理石主要产在尹集镇东西架山,探明地质储量1081万吨;铁矿产在麻泥寺沟八里寺一带,探明地质储量29.93万吨;花岗岩产在卧龙沟一带,初步探明地质储量1078.73万立方米。

已知矿产地9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2处,矿化点3处,砂石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大夏河及其支流牛津河、槐树关河、老鸦关河、大滩涧河、掌子沟河及红水河流域的河床及其阶地,估算地质储量13.5亿立方米。砖瓦粘土矿产资源普遍存在于县域内的冲积、洪积、风积物中,主要分布在西南片的新集、尹集、马集、韩集、麻尼寺沟、掌子沟、营滩、刁祁、黄泥湾等乡(镇),估算总储量约15亿立方米。另外,我县韩集、营滩、路盘等乡(镇)发现的四棱产齿象、轭产齿象等古动物化石资源,具有很好的科研、科普、观赏和收藏价值。

5、经济发展

发展现状及产业构成

(1)综合。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3.49亿元。一、二、三产业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28.47:23.76:47.77。人均生产总值为3554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亿元。财政收入39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8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8元。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2.80万吨。

(2)农业。2009年,全县共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45.77万亩(包括复种面积),其中粮食作物36.67万亩,经济作物3.82万亩。全县粮经饲比例为80.12:8.35:11.53。全县高效日光温室、拱棚累计达到2290座、975个。全县粮饲兼用型优质玉米基地8万亩,优质蚕豆基地2.01万亩,优质脱毒洋芋基地5万亩,双低杂交油菜基地3.01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中药材基地8120亩。实现农业总产值5.87亿元。

2009年,全县造林面积为3.93万亩,其中荒山造林1.11万亩,啤特果基地12116亩。

(3)工业。2009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64亿元。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

主导产业

(1)畜牧。全县共有天然草原55.73万亩,年种植优质牧草5.5万亩。2009年底,全县畜禽存栏量达到102.87万头(只、口),大牲畜存栏5.79万头(其中牛存栏5.57万头,奶牛总数达到1.85万头)。畜禽出栏量达到87.75万头(只、口),其中牛出栏1.67万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77%。累计规模养殖场194个,规模养殖户2884户,建成金牛乳业等畜牧龙头企业14个,养殖基地5个,养殖小区50个。

(2)水电开发。全县水能资源量11.4万千瓦,可开发量6.1万千瓦,已开发3.51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57.5%。已建成水电站20座,总装机容量为3.35万千瓦。

(3)劳务。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21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12万人。2009年,全县共输出劳动力9.5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3.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5.43亿元,累计建立劳务基地113个。

(4)花椒。全县适宜种植花椒的乡镇主要为北塬片10个乡镇。2009年花椒种植面积达到28.6万亩,挂果12.16万亩,产量达到2000吨以上,创产值6000万元。

项目建设

2009年共实施续建、新建项目80个,总投资18.18亿元,500万元以下的项目15个,总投资0.45亿元,500-1000万元的项目16个,总投资1.146亿元,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9个,总投资16.57亿元。

6、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5所,其中中学20所(高中2所,初中18所),小学20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2所。2009年,全县各类在校学生63599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5745人,初中在校学生20358人,高中在校学生4562人。现有教职工341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9%。

卫生

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所,其中,县级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26所。有病床1264张。农村村级医疗点411个,新农合参合率为98.92%。

广播电视

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1%以上。

道路交通

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726.467公里。24个乡镇通油路,占乡镇总数的96%,硬化村道86条208.79公里。

人畜饮水

全县农村管网覆盖率达87%,入户率达81.3%。


3

城镇建设

截止2009年底,全县城镇人口3.81万人,城镇化率达10.09%,建成区总面积47.07平方公里,其中县城规划总面积5.79平方公里。

社会保障

2009年,开发公益性岗位132个。纳入城市低保对象2196户3356人;纳入农村低保对象12265户41370人。纳入五保供养对象2407户3077人。

组织机构

全县共有27个党委,5个党组,7个党总支(其中企业党总支1个),411个党支部(其中县直单位党支部120个,乡镇党支部291个)。县级班子5个,科级班子122个。

队伍建设

党员队伍

截止2009年底,全县共有中*员10404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828人,占27.18%,妇女党员1776人,占17.07%。

*队伍

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不包括省州直属单位)*职工总数为8750人,其中*6476人,工人2274人。在*中,少数民族*1596人,占24.64%,妇女*2352人,占36.32%。在职县级*33人,科级*644人。在科级*中,少数民族*253人,妇女*82人,非党员*15人。

7、民俗风情

人口民族

临夏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境内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蒙古等九个民族。2007年,全县总人口375162人。其中:汉族221419人,占总人口的59.2%;少数民族中回族总人口121680人,占总人口的32.4%,东乡族29782人,占总人口的8%,保安族256人,占总人口的0.05%,撒拉族872人,占总人口的0.2%,土族311人,占总人口的0.07%,藏族840人,*1人,蒙古族2人。全县有井沟、安家坡两个东乡族民族乡,21个民族杂居乡(镇),4个纯汉族乡。

临夏县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四大宗教信徒。1986年有宗教活动场所403处,其中*354处,佛教41处,道教8处。2004年有宗教活动场所592处,宗教教职人员506人,信教群众267731人,占总人口的71.62%,活动场所409处,信教群众117610人,*405处,教职人员445人。佛教寺院59处,信教群众52570人,教职人员49人,其中和尚31人,喇嘛15人,活佛3人;道教宫观124处,信教群众97551人,教职人员12人,另外,全县有基督教信教群众138人,无固定宗教活动场所,主要分布在北塬、新集、韩集、漫路、榆林、尹集等6个乡(镇)。

*有格底目、伊黑瓦尼、西道堂三大教派,虎菲耶、嘎得忍耶两大门宦,其中:格底目,*派别之一,属本县*第一大派别。主要分布刁祁、韩集、马集、麻尼寺沟等21个乡(镇)。伊黑瓦尼,*派别之一,属本县*第二大派别,主要分布在尹集、漠泥沟等13个乡(镇)。虎菲耶门宦,主要分布在营滩、红台、掌子沟、刁祁、马集、井沟等乡(镇)。嘎的忍耶门宦主要分布在韩集、刁祁、漠泥沟、北塬、井沟等乡(镇)。

婚俗

一、汉族婚俗

临夏县男子娶亲称“娶媳妇”,女子出嫁称“打发丫头”,新郎称“新女婿”或“新人”,新娘称“新媳妇”或“新人”。

*,男婚女嫁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解放后,提倡婚姻自主,结婚时男女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领取结婚证。但一般需经如下习俗:

说媒:由媒人对男女双方介绍情况,又称说亲。。

相亲:新郎由其父亲和媒人陪同带上衣物到女方家相亲,如中意男方给女方钱物,女方以端茶等方式互相见面,如双方同意,即商定财力作为初步定亲。

送定茶:双方同意结亲,即择定吉日,由媒人和新郎父亲带上礼品去女方家送定茶,双方在财礼方面无争议就算定了亲事。

送礼:择吉日,男方将议定的财礼送到女家,并带上白酒两瓶,用红布、花线包扎瓶口(以示吉祥),男方送礼者一行由媒人和新郎父亲及其兄弟、舅舅等人组成,一般不超过10人。到达女方家时,两亲家碰杯,互致敬意谓之“交典”,女方须设宴招待谓之“接礼”,宴前,女方家族,亲友请客人吃饭叫“叫茶”。然后请客人入席,谓“让席”。主位称“上席”,一般新郎父亲及媒人坐上席。席间,新娘或上菜或鞠躬行礼(过去是叩头)以示谢意。然后由女方一男子端盘给新娘要“头钱”,辈分大者给的多,小者次之。宴席毕,新郎父亲还要端上两杯酒,到厨房谢厨师,宴毕时女方家将男方带来的两瓶酒换成两瓶五色粮食,另换红布花线扎瓶口,让男方带回,以示五谷丰登。送过礼就算正式建立亲戚关系。逢年过节,双方互相拜访,谓之“走亲戚”。


4

会亲家:送礼后,会亲家约定日期由男方请女方的父亲等人到男方家设宴招待称“会亲家”。提话:男方选定迎娶吉日,由男方父母至女方家求娶,谓之“提话”。女方一般均答应,若备嫁妆不及,请延期者也有之。

添箱:女方的亲朋赶在新娘出嫁的前几天,给新娘送衣服、被单等礼物,以作贺礼,叫做“添箱”。即增添新娘嫁妆箱中之物也。

通信:男方将娶妻的吉日告诉女方,谓之通信,现进须送衣物。

送柜:女方在出嫁的头天将准备的嫁妆送到男方家,送柜,一般三人,一人称押柜,二人称送柜,一般由新娘兄弟担任,在给新娘装柜时娘家长辈、兄弟还要放些钱,同进女方家将陪送的衣物装入柜中,出嫁前不能开。

娶亲:男方备骏马或车辆,遣两名“用相”男子在天亮前去迎娶(车辆忌用骡子),“用相”必须是与新娘属相无冲克者(称“喜相”反之称“避相”),有时新郎也去迎亲。如新娘家较远,迎娶者前一日动身,住在新娘家邻庄或邻居,待天亮前即去新娘家娶亲,新娘早已梳妆停当,等招待完迎娶者之后,即与父母挥泪辞别。有的前去娶亲的人要偷回一小灶具(一双筷子或一个小碟),女方派两男一女相送,谓之“送亲”。女陪送者一般是已婚姐姐或家嫂,一路上逢物作记,即用红纸条贴在路旁树上或石上,以示新娘回娘家时不致迷路(撒红纸条表示吉利)。

拜天地:新娘到家门之后,由男方迎亲之人扶新娘下马(车),鞭炮齐鸣,新娘新郎双方拜天地,也称“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指父母亲),夫妻对拜,以示白头偕老。拜毕双方入洞房。还有新娘新郎抢上炕的婚俗,谁先上炕,就象征婚后由谁来当家。

摆嫁妆:又名“摆针线”。即将新娘家陪嫁箱柜衣物及新娘为公、婆、姑、姐等所做衣物、鞋帽等陈列,让亲朋观看,然后女方家将给公婆兄弟等全家人送衣物、鞋帽等物称“抬针线”。

吃宴席:即招待女方家和男方家贺喜的客人。女方到男方家吃宴席的有新娘母亲、叔父、兄嫂、舅舅、舅母等一行二、三十人,有的达四五十人,西乡一带一般父亲、伯父不去吃宴席,北塬、西川一带则由父亲、伯父另备礼物去男方家贺喜,同席招待,宴席前男方家族,亲友要请客人吃饭,称“请茶”,然后入席,女席第一首席由媒婆和岳母坐,男席第一席首席由大媒翁和女方家舅舅或年岁大的长辈坐。席将毕时新娘要向公、婆问话,新郎新娘一起向各席鞠躬,所有客人向新人抬钱,席毕后男方要向女方吃宴席的抬钱,给岳母的最多的达四、五百元。

闹房:结婚的当天晚上,村里年青人到洞房戏耍,要求新人给点烟,要糖果、核桃、谓“闹房”。

回门、吃试刀面:新娘在出嫁的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去娘家拜访,须当天返回,称“回门”。当晚新娘亲自上灶切面,男方姑、嫂们在所擀面中故意暗放细线或纸,以试新娘的手艺与智慧,如粗心大意,不能发现细线而抽去,刀切过处,长面往往成为短面,或碎面,贻笑于人,凡邀请吃试刀面者,饭后须放钱币于碗中,以谢新娘。

二、回、东乡、保安等族的婚姻习俗

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信奉*民族的婚姻,同样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习俗如说媒、送定茶、择日子、回门、试刀面等大体与汉族相同,但也保存有自己独特的婚俗,扼要述之。

迎娶时男方必须有两名已婚的女客(一般是新郎的姐姐)和两名男客陪同前往,新郎和男客必须骑高大的骏马;女方须有8至12名女客(一名是新娘的姐妹,称押桥)作伴相送,新娘也骑高大、性情驯良的骏马。

念尼卡哈(经文主婚词),婚日上午,男方前往娶亲,迎娶时,先须请阿訇念“尼卡哈”(主婚词),男女双方必须三个以上男子在场商议“尼卡哈钱”(男方给女方的保证金,以防新郎途中变心),商妥后新娘父亲把女方的姓名告诉新郎,并说“尼卡哈就是你的人了”。算是在*教规上正式承认了双方的婚姻关系。念完“尼卡哈”后将男方带来的核桃、枣撒向空中,让众人抢拾,新郎要趁乱出门,动作迟缓者可遭女方亲属的戏耍,亦称“打新郎”。

跑马:将新娘全身用床单包裹,由其兄长抱上骏马,整妆待发前,新郎骑马由好事小伙子鞭策,来回跑经空地,以试其骑马术谓之“跑马”。

送人情:新娘出嫁前,亲朋好友送去衣服、被单、床单之类的物品,表示祝贺,谓之“送人情”,相同于汉族的“添箱”。

夯媳妇:送亲者伴新娘到新郎门前,新娘由其兄怀抱而入,围观者数人尽力挡在门前使其难以进去,此俗一是能新娘之兄,一是察看新娘的本事,若新娘兄不致掉下妹妹,夺门而入,证明哥哥有本事。

尕宴席:结婚头一天设宴待客送新人谓之尕(小的意思)宴席,宴罢男客即回去,女客留下来当晚护新娘,是防闹房时俏皮小伙子们闹的过分,第二天,新婚夫妇起床先淋浴,女方来人给新娘梳头打扮,称“上头”,始以新娘身分拜见公婆及男家亲朋。

大宴席:新婚第二天,男方才大宴双方亲朋,谓之“大宴席”,此日,新娘家一方多为女客,新娘母亲为上客。宴毕,岳母把准备好给新娘父母及兄嫂每人一份礼物,主要以鞋袜为主,称“抬鞋”,抬鞋结束后,稍作间息,再摆宴设席称“拉三日”。宴席期间一律禁烟、酒。

闹公公和夫兄:此为*有别于汉族特有的婚俗,即迎娶第一天,许多乐于戏闹的人将新娘公公或夫兄用锅灰等颜料涂抹,让其戴上破草帽和黄萝卜制眼镜逗乐,称“闹公公”,次俗旨在增加乐趣。

会亲家:新婚第四日请岳父到男方家,称“会亲家”。


5

保安族婚礼除与上述相同外,还有别致之处。如举行婚礼当日,由男方率亲朋数十人的迎亲队伍去迎亲,其中必须有二位妇女参加,并在女家举行祝福仪式,撒核桃、红枣等表示吉祥如意,夫妻和睦,早生贵子,然后由女方送亲队伍将姑娘送往男家,离家时,向行进的后方撒麦、豆、玉米、茶叶等五种物称为“五色粮食”,以示将幸福留给父母家。新娘过门后三日不吃婆家饭,由女方送,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在新婚之夜,村里的人聚集在新人家的院内唱“宴席曲”,有问有答,十分热闹,抄录一段,聊备一格。

恭喜恭喜大恭喜,各庄的乡亲们来讨喜。

恭喜恭喜大恭喜,没拿一把茶叶空讨喜。

你答个调来我唱个曲,欢欢乐乐地讨上个喜。

唱地不好了别着气,宴席的伙伙里要和气。

恭喜恭喜大恭喜,你喜我喜大家喜。

东乡族的婚礼又有些别致之处。在举行婚礼时,新郎在本家一位长辈的陪同下去女家,先要拿些礼物依次到邻近新娘家族的长辈家拜访,然后娶亲。宴席间新郎要到厨房致谢还要顺手“偷走”一件餐具,表示偷来了新娘家做饭的技巧,使新娘心灵手巧,新娘离家时由双方德高望重者说“高比”(祝词),互相祝贺。新郎、新娘骑马登程后双方的亲朋在适当的地方设茶点招待,并与新郎赛马。新娘到达男家时,欢娶的亲朋齐唱“哈利”,表示祝贺,唱词由宾客们即兴编唱。

丧葬

一、汉族葬俗

老人死去,名曰“过世”,“去世”,或“谢世”,所谓“红白喜事”之“白喜事”,就指为去世老人办丧事,一般人家均用棺材,实行土葬。

送终:老人病危,亲朋邻里带礼物(多为食品)探视,多说吉祥宽心话。临终前家族诀别。子女出门在个者接到父母病危消息后须星夜赶回,在断气之前赶到,谓之“跟气”。

停灵:为死者净身、更衣。然后将尸体放灵堂内,以纸钱覆面,上香、焚纸钱,点灯,子女动哭声。

守灵:出殡胶在灵堂,孝子坐草待守,朝夕不离,亲友来吊唁,孝子跪迎跪送。

报丧:停灵后,由别人陪同孝子到全村名家叩头报丧,并派人告知远近亲友,另派两名老成持重的人去“请外家”(如死者是男,去请其舅父,死者是女的去请其娘家人),“外家”须带三牲祭品(即煮好的全鸡、羊头、猪头)和“帐帏”等礼品,到死者家门口时,孝子必须跪接,还要设香案,跪听“外家”有何要求,待外家允许后,才能发丧。

戴孝:也称“破孝”,若家境宽裕,孝子、长孙穿长孝,其余男的戴短孝,女的戴长孝,戴长孝与穿长衫者须腰束麻带,谓之“披麻戴孝”。

出纸出告丧牌:发丧的前一天下午,请阴阳、道师或和尚写挽联,出到头纸和告丧,(上写死者的出生年月,孝子,孝孙的姓名)。死者的家属及亲戚到院悼唁,哭声震地,孝子将写好的告丧牌恭敬地端到门外放立,和尚、道师开始诵经做道场,超度亡魂,亲友到灵前悼唁。

出殡:亦称“送葬”,村中儿童拿着花圈、金山、银山、童男童女,在前开路,孝子手拿阴魂伞扶柩号哭而行,送到墓地安葬,阴阳、道师或和尚吹门外唢呐,敲打鼓、钹送出村处,家境宽裕者还用白布牵引灵柩,谓之“扯阡”,送完葬本家还要请请村友“吃丧饭“。

攒三:送殡后的第三天,子女家属须到坟上添土,烧纸钱谓之“攒三”。

忏七:从死者送葬当日算起,每七日为一七,举行悼念活动,分头七、三七、五七为终,忏七仪式一般由出嫁女儿操办。

念百天:死者去世一百天,举行悼念活动,请阴阳,道师或和尚诵经,称“念百天”。

周年:亦称整年,死者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都要请阴阳、和尚或道师诵经,唯三周年隆重,念三周年,孝子除孝服,亦称“换孝”,三周年过后再无大的经事活动,只在逢年过节,子女上坟祭祖。


6

二、*丧葬

*称死为“埋提”或“无常”,称死者为“亡人”。有人亡故,街坊邻居主动向亡人在外家属、亲戚、朋友及邻村告讣,通知送“埋体”(遗体)的时日。一般早亡晚送,晚亡早送,亡人以得为安。若子女亲人在外,亡人临终前有遗嘱时,可以等一、二日,但不得超过三日,以免尸体腐烂,丧事从俭,无厚葬之风。亡人葬前必须淋浴,俗称“抓水”。一人持汤瓶浇水,一人按次从头到脚给亡人洗身,男子不予女浴,女不予男涤。洗身擦干,用“卡帆”(白布三丈三尺)包裹,卡帆一般不用丝绸,用布,五尺的一块,长约5尺,宽约4尺的一块;长约4尺,宽约2尺的一块,共3块。女亡人则多一块裹胸布,长三尺、宽一尺,还加一块盖头,包扎完毕,即将亡人放入“塔布”(公用抬尸棺)抬至*殡礼叫“站直那则”。殡仪结束时,即抬至墓地安葬。由邻里众人服务抬埋。若死于外地,可就地埋葬,死于轮船,可实行海葬。通常是在集体埋葬滩(相当于公墓)可捡一块干躁硬实的土地即可。墓穴则南北向挖一直坑,深约7尺,长6尺余,宽3尺,再从直坑内向西掏一个能容亡人尸体的洞,称“偏堂”,安葬时将遗体放入偏堂内,头朝北,脚朝南,脸朝西,表示向着麦加圣地。然后用土块将洞砌严封闭,再用挖出的土添满直坑,上面堆成椭圆形小丘(坟堆),家境好者则用砖石砌成长方形墓。

埋葬前阿訇、亲友、子女都到墓地,诵经,散“海底牙”。有些地方和少数教派的丧葬,也有亲人戴孝帽、穿孝服和祭四日、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七七、百日、周年等纪念活动的。

8、名优特产

啤特果

生长在温带向阳的山坡上,性温,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脾胃不好的人。用处很广。有待发掘。

彩陶

临夏这块沃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各类文化遗址星罗棋布,“半山文化”、“齐家文化”因最早在这里发现而命名。被郭沫若先生命名“彩陶王”的国宝就出土于临夏。甘肃彩陶王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距今五千年左右,通高49.3厘米。以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而闻名于世,原件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临夏是著名的中国彩陶之乡,出土彩陶是国家的珍贵文物,数量有限,价格昂贵,市场上流通的少,为了满足人们对彩陶的喜爱之情,临夏的民间艺人们通过长期探索研究,仿真复制出不少精美的彩陶手工艺品。这些仿古复制的盆、罐、壶、瓶等,保持了真品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工艺品。


7

大红袍

临夏县北塬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平均海拔1735-2206米之间,平均气温6.4°C-7.7°C。受刘家峡水库气候影响,加之从大夏河引水上塬,适宜花椒种植。

砖雕

临夏砖雕(亦称河州砖雕)是和建筑物紧密结合的一种实用艺术,它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到近代它又吸收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更加完美。在临夏市的一些建筑物上,丰富多彩的砖雕几乎到处可见了,而红园和座落在市区八坊东南面的东公馆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是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显示了临夏砖雕艺术的独特风彩和精湛技艺。

9、美食小吃

唐汪手抓羊肉

唐汪川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其传统饮食“平伙手抓羊肉”是中亚、西亚的“撒尔塔”色国人东逐时传入我国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民族饮食。“唐汪手抓”传人汪玉元1978年来兰经营,并在七里河区小西湖一带形成了以手抓羊肉为主要特色的饮食市场。其手抓羊肉选肉质佳,无膻味而肥瘦有致的揭羊,当天宰,当天煮,调料上乘,搭配适宜,”火候得当,成品味醇可口,肥而不腻。

黄酒羊肉

黄酒羊肉是当地著名小吃,这一小吃是用当地所产的黄酒和羊肉烹制而成。当地所产的黄酒是用黄米酿造制成的,其色泽金黄,味香醇厚。在制作黄酒羊肉时,在沸腾的黄酒内加入切成纸一样薄的羊肉片,稍煮片刻后加入葱末即成,其味鲜美异常,醇香而不腻,常食可滋补身体。

蕨菜

主产于阴湿、半阴湿山区的野生植物,有羊蕨、牛蕨之分。羊蕨长在阳山,杆细,色呈菜绿,又称白蕨。牛蕨长在阴坡低洼处,杆粗条长,墨绿泛紫,又称黑蕨。脆香爽口,细嫩润滑,纯净无污染,素有“山菜之王”之称。

盖碗茶

临夏地处高寒,故有喝茶驱寒习俗,而招待客人讲究盖碗茶。用的是由盖子、茶盅和掌盘三部分组成的茶具――三炮台。用的是云南沱茶和春尖茶,可加放冰糖、桂元、杏干和荔枝等。

清汤牛肉面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可以品尝正宗的清汤牛肉面,那里的牛肉面可谓是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把汤、面、肉有机地调配成一体,有吃有喝,有滋有味,精心制作,老幼咸宜。临夏的牛肉面按汤料不同为3-5元不等。

羊肉泡馍

区内各县均有,尤以武都、宕昌回族饭馆经营的最佳,分为肉与杂碎(内脏)两种,食用时用原汤,汤清,肥而不腻,佐以胡椒粉、姜粉(末)、花椒面、香菜(元荽),泡入碎碎饼,香味浓郁,温补壮阳。


8

羊肉筏子

因形似当地水上运输工具羊皮筏子而得名。特点是肥而不腻,鲜嫩味美。青海各族人民都吃筏子肉团,回族和撒拉族群众多在自己的节日扎羊肉筏子吃;汉族和土族群众都集中在岁尾制作,作为春节的美食。制作羊肉筏子是极讲究的。得用新鲜全羊,先取大肠,经过多道手工整治,清洗洁净待用;再将心、肝、腰子及精选肉剁细成肉馅,拌上细切葱白、生姜末、精盐、胡椒粉,调和好,仔细灌入肠内,还可以加味精;最重要的是,精盐一定要适量,不能淡,也不能咸。接下来将灌好的肉肠,用细麻绳扎口,放入蒸笼蒸熟才算完工。

牛羊杂割

牛羊杂割,用牛羊内脏烹制而成,是一种美味实惠的回族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名不虚传。早在明代,回族人民烹调杂割的技艺已十分精湛。

10、旅游景点

临夏县著名景点有:红园,蝴蝶楼,万寿观,西蜂窝寺,王尚书墓,滴珠山,滨河大道,州博物馆,*拱北,东公馆等。

11、古今名人

金氏祖传接骨

县境之北的北塬大地古称“广大塬”,后称“万顷塬”,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奇人辈出,诞生于斯的金氏接骨疗法由于医术精湛、收费低廉、药物配方神秘、使用手法独特、治疗效果显著,倍受骨折患者的喜欢,其声名不仅在临夏地区家喻户晓,还远播周边县、市,甚至远达四川、青海、*和*等省、区。

金氏先祖世居临夏县桥寺乡尕金村,创始人金可南老先生,汉族,生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兄弟四人,行三。少时学得烹饪技艺,人称“金厨子”。据其子孙传,每岁至农历八月,因厨艺高超,人缘良好,邀请之人不绝,出门之后,大多至次年春节方可回家。可南做厨之期,曾遇一道人因病卧到自家门口,随将道人抬回家请人医治,并精心照料。道人身体康复,临别之日将身藏治疗骨折秘方赠于可南相谢,嘱其用于养家糊口,治病救人,不可用做敛财的工具,此方对治疗粉碎型骨折效果显著。同时赠一黑色奇石,此石呈球状,晶莹剔透,光泽耀目,花纹奇特——中间一条白色线条如地球之赤道均匀环绕,线下有图,隐约可辨,仿佛一僧人在虔心诵经。(历尽苍桑,该石现由可南之孙金瑞龙保存,以宝物视之,轻易不肯示人)。金氏接骨从此开始,可南遵嘱不索钱财,求医者络绎不绝。金氏接骨用此秘方,研制药膏(金氏接骨膏),将药敷于布块,贴于患处,如错位型骨折,先复位后用药包扎固定,10—15日一换,忌酒等辛辣食物,忌破伤处使用,安全性极高,不会对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979年11月,可南老先生做古,时年97岁。

金老先生生三子,在世之日,曾将接骨秘方和治疗手法传于长子金培良(1920.9—1996.8),培良在临床过程中,潜心研究,总结经验,对骨折手法复位做了进一步提高。培良先生一生行医,医德高尚,有口皆碑,治愈骨折患者无数,曾当选临夏州第六届、临夏县第五届政协委员。培良生三男四女,去世后其子金海龙、金瑞龙和女金秀龙等均按照秘方,治疗骨折,继续行医治病,其中,金海龙、金瑞龙兄弟影响很大,他们在继承父辈秘方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创新,将先祖接骨事业日益发展壮大。


9

金瑞龙现为“祖传接骨(原北塬尕金村老家)”诊所(在临夏市东营房东北巷77号。1995年,金瑞龙从尕金老家将诊所迁入此址)接骨医师,道人所赠奇石持有者,金氏接骨传人,培良之三子。他结合临床经验,对骨折部位结合X光片,对中医手法正骨技术做了更大提高,形成了一完善的手法复位和独特的接骨包扎疗法,使金氏接骨技术跨上一个崭新台阶。每日前来就治者云集,患者所赠锦旗挂满诊所四壁。

金海龙现为“临夏医师金海龙接骨诊所”(在临夏市北宁路北九巷245号)接骨医师,州中医院名誉院长,金氏骨伤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州中医学会理事,原北塬接骨老艺人金可南之传人,培良之二子。该诊所设有放射室、治疗室、药房等科室。放射室配有扬州100MA、北京万东200MA的X线拍片透视机各一台,虎丘牌洗片机一台。诊所主要从事跌打损伤、各型骨折、脱臼、手术后骨不连、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痛、骨质增生、腰腿疼,椎间盘突出、急慢性痛风、刀伤、枪伤等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金海龙以“继承祖传良药,发展民间医术”为宗旨,经过36年的行医,对接骨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独创的治疗手法。

金氏接骨与西医手术治疗相比,有治疗费用少,肌肉无创伤、骨折愈合期短,患者疼痛小等优点。

金氏接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几代人的不携努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其中医正骨技术日臻完善,金氏接骨膏对骨折的神奇疗效得到患者肯定,赢得人们的一致赞誉。

爱国台胞何得昌

何得昌生于1923年,原籍甘肃省永靖县莲花乡(莲花乡现属临夏县辖管)。1937年芦沟桥事变使全国上下民心激昂,有志之士,莫不竟相从戎报国。时何得昌虽未完成学业,然因爱国心切,也于次年七月一日投笔从戎,加入国民军陆军第四十三师,先后参与武汉长沙抗日会战、江陵会战、广西昆仑关会战等战役,战功卓著,擢升至国民军八十七军少尉排长。1944年3月1日,何得昌调第六战区兵监总部。1945年,兵监总部改编为湖北供应局,被派为该局运输队少尉分队长,旋编为第九补给区,调升为中尉队。1949年4月,何得昌驻防汀泗桥,适武汉解放,随军赴台。同年9月,到*港务局服务。1988年8月1日奉令退休。

1995年何得昌回故乡探亲,实现他多年来的心愿。在观光探亲期间,看到家乡学校教育设施落后,他当即慷慨解囊,捐赠4000美元,其中莲花中学3000美元,莲城小学1000美元,以资助学校建设。当年,何得昌捐资修建的莲花学校教室峻工,十月,县*在该教室正面墙上镶嵌雕碑特书:“何得昌先生居台怀乡,为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于公元1995年8月慷慨解囊,捐资三千美元,特此举,以昭后世”。

爱国侨胞高搴桂

高搴桂于1913年出生,原籍永靖县莲花人,1966年因修建刘家峡水库,其家迁到临夏县桥寺公社周家寺大队。

*夕,高搴桂任国民*驻临洮保安团团长。解放初期,流动经商。1950年冬,孑然一身出国到尼泊尔做生意,不久转徙印度,定居加尔各答,另谋发展,经商办企业,有饭店、皮革加工厂、酱油厂、罐头厂等。高搴桂艰苦创业,饭店兴隆,工厂规模较大,产销两旺,业务蒸蒸日上。

随着国外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知晓,激发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思乡之情和爱国热忱。1993年春夏之际,高搴桂携夫人越洋过海,回国观光,回乡探亲。为支持故乡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高搴桂为桥寺中学和江川小学捐款5万元人民币,维修和新建教室两栋。另给临夏县政协“三胞”联谊委员会捐资人民币5000元,表达他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爱国情怀。

马仁援引得清泉报故土

2004年6月的一天,临夏县漠泥沟、马集等四乡人饮工程通水典礼隆重举行,洁净的自来水哗哗地流进千家万产,当地受益群众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打心眼里对侨胞马仁援的爱国爱故土之情怀表示诚挚赞扬和钦佩。

马仁援生于1938年,回族,临夏县漠泥沟乡前川村人,系马步勋之子。1949年随家前往*,现定居沙特塔伊夫。1999年5月,马仁援首次携家眷回漠泥沟探亲,纯朴的民风和家乡的巨变使这位远离故土的游子倍受感动,感慨万千,留下美好印象。2000年秋季,马仁援同其他临夏籍华侨一道热情接待来自家乡临夏的赴中东商贸考察团一行。当他得知兴建故乡漠泥沟及马集、麻尼寺沟、韩集等四乡人饮工程资金异常困难时,当即慷慨解囊,为该工程捐款40万元人民币。后获悉当地群众特别困难,无法承担自来水入户工程费用时,又捐款7.4万元引水入户资金,帮助漠泥沟乡前川村185户群众首先吃上纯净的自来水。2004年4月,马仁援又先后两次筹集捐款38万元人民币,帮助解决漠泥沟乡何家村、前川村石头滩社、马集镇多木寺村共计1002户群众的饮水入户资金,实现他们多年以来能告别井水,吃上方便洁净自来水的愿望。

据统计,马仁援为家乡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济困等方面先后捐款达90多万元。


10

马经武的故乡情

马经武出生于1934年,回族,临夏县马集乡多木寺村人。其父20世纪40年代中期曾任青海省财政厅、建设厅厅长职务。1949年*夕,马经武随家人前往*,退休后,侨居沙特阿拉伯塔伊夫。1997年朝觐圣地米那发生火灾,部分朝觐者受伤、财物受损,马经武闻讯后组织华侨捐款2万多美元,奋力救灾,帮助受灾人员顺利返回祖国。每年朝觐期间,马经武夫妇一直坚持为祖国、家乡的朝觐者提供服务,深得朝觐团带队*和乡亲们好评。2000年,临夏州*领导带队的商贸考察团赴沙特访问时,他冲破重重阻力,带领临夏籍华侨倒吉达迎接并热情接待,帮助他们同沙特的工商界开展业务及联谊活动,得到临夏领导称赞。马经武虽远在异国他乡,但多年来情系故土,倾心教育,造福桑梓。每逢*斋月和开斋节、古尔邦节期间,他必给贫困侨眷寄钱,使他们度过一个个安乐、祥和的节日。当得知马集镇多木寺村、漠泥沟乡前川村部分侨眷和贫困户住房破烂,无力维修时,马经武捐款2万元人民币,为四户侨眷修建宽畅、明亮的的砖瓦房,帮助他们重新鼓起生活的信心和重建家园的决心。马经武了解到故乡漠泥沟原公路路况极差,群众出行不便时,捐款5000元支持铺油工程,后又捐款1万多元支持该乡的自来水入户工程。

爱国爱教女华侨马蓉瑛

马蓉瑛出生于1935年,回族,祖籍漠泥沟前川,系马步芳侄孙、马绍援之女。1949年随家人前往*,现定居沙特吉达市。她虽长期身居国外,但多年来情系祖国,热爱故土。

马蓉瑛先后为临夏县漠泥沟乡何家、尕台子、新马家和尹集乡涧上、临夏南关大寺、韩家寺等*捐助资金达2万多美元。1997年,马蓉瑛为故乡漠泥沟大庄清真大寺改扩建工程一次性捐款12万元人民币。

1995年夏季,发动全家捐款2800美元,支援家乡抗旱救灾。之后,又在每年“斋月”、“古尔邦”节期间委托其国内亲友购置面粉、牛、羊、毛毯等物品,慰问贫困户和贫困侨眷,赢得地方*与众乡亲赞誉。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几年来,马蓉瑛共汇美金84000元,购置面粉15.32万斤,牛羊172只(头),纯毛毯260多条。她获知漠泥沟乡马安有布等3户无房可住时,汇款1200美元,帮助他们新建36间新瓦房,解决住房困难。2002年夏天,马蓉瑛回到向往已久的故乡,当她得知不少少数民族儿童因贫失学时,决定帮扶临夏县马集、漠泥沟乡、积石山县藏、中嘴岭等乡镇106名适龄儿童完成学业。从2002年秋季开始至今,每年按时给每位学生捐助140元,累计捐款达5.95万元。

旅台甘籍政论家宋文明

宋文明出生于1921年11月,字照远,原籍甘肃永靖。1968年,刘家峡水库建成,他的亲属迁居临夏县桥寺乡大刘家村。


11

在阔别大陆四十二年后,宋文明于1990年3月首次回大陆探亲。翌年9月,在他第二次回乡探亲期间,以其父之名设立“宋锡五奖学金”,该奖学金自1991年起,每年提供7000元人民币作为奖学金(7000元只履行了三年,后增至8500元)。按宋文明的意见,5000元用于临夏州七县一市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被本科录取的品学兼优、分数在前十名的学生奖励,每生500元,其中临夏县共三个名额,后来又给甘南州另给一个优秀生奖励名额。另3000元用于大刘小学、桥寺中学及土桥中学,以供购置教学器材之用。为了把宋文明的爱国爱家乡资助兴学精神发扬光大,由州教育局牵头,成立“奖学金评议小组”,该奖学金已顺利实施并彰显其果。1992年,宋文明在*拓宽捐资助学领域,热忱做工作,动员在台的“甘肃同乡会”成员,每人每年捐10000元人民币,合计10万多元,对永登、甘谷、陇西、民乐、岷县等县的教育事业进行资助。1994年9月,女童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西宁召开,正值宋文明第三次回甘肃老家探亲,他在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贡献个人积蓄,设立“西部女童教育实验宋文明先生奖”,每年拿一万元人民币交由甘肃、宁夏、青海三省的教科所支配实施,用于奖励在女童教育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1996年,宋文明通过“甘肃同乡会”给临夏州提供5万元的教育捐资,其中给临夏县1.5万元,这笔资金已用在县中课桌购置方面。同年,宋文明为重建的王尚书陵墓寄来“至大至刚不愧北国好汉,有为有守是资千秋典范”的对联,以表达海外贮存器胞的恭贺千秋典范的对联,以表达海外同胞的恭贺之情。同年9月,“甘肃旅台人士家乡基础教育参访团”成员之一的宋文明,至大陆西北考察。1997年7月,为响应《关于全县范围内再掀起捐资助学活动高潮的决定》,宋文明速寄6000元人民币,其中5000元用于临夏县教育助学,另1000元用于《临夏县文史资料》第四辑出版费。2001年2月8日,历时十年的“宋锡五奖学金”改为“宋锡五文教基金会”,使全州每年品学兼优的“状元”们有了40万元的基金保证。州委副书记黄选平称赞他情系家乡,情系祖国,是一位值得临夏人民骄傲和自豪的爱国台胞,他十年如一日所做出的壮举和善举值得钦佩。

1994年9月,宋文明在兰州设立“宋照远造林绿化奖”,从次年开始,每年元月提供2.5万元人民币作为造林绿化奖金。2000年,宋文明捐资5万元人民币,供郭家湾及莲花库区旅游绿化事业,他撰写的《绿化大地百思录》句句渗透绿色、熔融激情,构想出一条天地间至情至理搭成的绿色桥梁。

十多年来,宋文明为家乡共捐资60多万元,动员在台的“甘肃同乡会”成员捐款103万元。教育和绿化,是他心中两个美丽的梦,并且为之奔走于海峡两岸,考察、建议、策划、出资,以至提出构想和方案,显示他关爱教育、情系桑梓的爱国热忱。

上一篇:临夏市

下一篇:康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