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史家遗址

科普小知识2022-03-12 15:57:32
...

史家遗址坐落在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南,南北长约600米,宽约500米,是一处重要的岳石文化遗存。清理出三叠城壕和夯土、墓葬、灰坑、窖藏、祭祀坑等诸多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文物标本,年代自龙山文化至汉代时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便是位于祭祀坑底部的两片残缺甲骨文。它的历史年代,比著名的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早三个世纪以上,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史家遗址的发掘,为远古人类告别愚昧进入文明社会后的文化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那两片刻有文字的甲骨,更是东夷故土的先人文明程度的有力佐证。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简介

史家遗址及其周边遗址发掘出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充分展示了桓台县原始文化的雄厚底蕴。桓台县前埠、唐山、楼子、李寨等遗址的文化堆积中,发现北辛文化文物;前埠、史家、唐山、李寨、新城、荀召、大寨、小庞等遗址出土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文物,其中的陶器和彩绘纹饰多为水波纹、三角纹、太阳纹、花瓣纹、弦纹、网纹、日月纹等,富有时代特色;葬俗形式也是唯一而独特的,其中李寨大汶口时期墓葬区约30平方米,且早中晚三个时期沿一线延续下来。依随葬品多寡分析,大汶口中期后已出现贫富悬殊,母系氏族社会中期已经不是纯粹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氏族特权阶层已经产生。

2、历史沿革

1996年


史家遗址

淄博市文物局、博物馆和桓台县文管所组成考古发掘工作队,对史家遗址进行两次抢救性清理发掘,揭露面积1300余平方米,清理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文化以及龙山至商的三叠城壕和夯土,及岳石文化大型木架结构祭祀坑,出土岳石文化和商代的刻字卜骨、商代中晚期多字铭文与族徽铜器以及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及战国和汉代的陶、铜、骨、蚌、石、玉、漆等文物500余件。清理岳石文化至西汉时期墓葬14座,水井7口,灰坑11个,岳石文化大型木架结构祭祀器物窖藏1处,商代杀殉祭祀坑1个,祭牛坑1个,殉猪祭坑3个,房基2座;清理龙山文化至商代城墙基槽3条截面探沟,其中在祭台上发掘出岳石文化时期大型结构祭祀坑,坑内分土层放置陶器、石器、蚌器、骨器等共356件。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便是位于祭祀坑底部的两片残缺甲骨文。它的历史年代,比著名的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早三个世纪以上。这两片甲骨上有明显的钻灼痕迹,其性质和制作方法与商代殷墟甲骨文具有同一性和传承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发掘清理史家遗址的同时,对周边李寨遗址和唐山遗址、新城遗址、葵丘遗址进行调查钻探和试掘,发掘李寨大汶口文化墓葬100余处,龙山文化房基、灰坑遗迹60余处,商周墓葬10余处,钻探出李寨、唐山、葵丘、新城等城壕遗址,出土一批大汶口文化彩陶器、玉器和龙山文化陶器、玉器、骨器。

1997年5月

来自国家、省、市的12位专家对史家遗址及出土文物进行现场评审和鉴定,认为该遗址中部沟壕壁为土台遗迹,遗留有加工痕迹,其使用年代自龙山文化至商代。“井”字型木架祭祀坑为岳石文化晚期遗存,这种结构方式的祭祀遗迹,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和认识岳石文化的社会发展进程及东夷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岳石文化祭祀坑底层出土的2件刻有文字的卜骨,形态较为原始,约在公元前15世纪以前,属岳石文化晚期,为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唐山遗址和史家遗址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时期古文字的出现,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我国古文字的发展演变,而且为“夏商周断代工程”提供了来自齐鲁大地的物质佐证。遗址壕沟北部的商代墓葬,出土数十件商代青铜器,其中带有族徽铭文的铜器近20件,证明当时是一处贵族墓地。我国发掘出土的商中期青铜器数量较多,但出现铭文、族徽的比较少见,被考古学界和史学界视为重大考古新发现。


史家遗址

建国后

考古工作者通过对数千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清理,基本确定了北辛文化(约公元前5400年~前4100年)、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的发展序列,初步揭示了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然而,典型龙山文化的发展趋向仍是一个谜。直到1960年平度县大泽山岳石文化(约公元前1900年~前1600年)被发现,考古界提出岳石文化是龙山文化发展的观点后,这一发展趋向方见端倪。但仍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学术问题。随着岳石文化遗址的不断发现和发掘清理,岳石文化的学术之争才逐步平息。桓台史家遗址的发掘整理,尤其是出土的诸多罕见的岳石文化遗物,更加进一步证明龙山、岳石、夏商文化发展序列的提出,是完全能够立得住的科学论断。

3、墓葬特点

在墓葬中,发现多个成年男性手握鹿角、环绕女性而葬,而女性墓中却发现有脖子上带圆柱体项坠、在胸前放置一至二枚乌龟头的葬俗。无论男女都存在死后头颅整形和凿掉前门齿的葬俗,与史载“东夷人有凿齿陋习之俗”相吻合。但鲁北和鲁南存有生前凿齿或死后凿齿的区别,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大汶口文化的东夷地域南北两大谱系提出了新的课题。龙山遗址的文物和遗存都具备同时期的发达水平,陶器、石、玉、骨、蚌器等品种繁多,制作精良,造型优美,其中蛋壳黑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继而在李寨、前埠、史家、唐山、新城等发现岳石文化和夏商文化的遗址,不仅发掘出土一批陶、石、蚌、骨器,还出土了一批商代甲骨文和青铜铭文,这批青铜器从铸造到纹饰都达到了同期最高水平,是一批难得的珍品。桓台县境方圆数十公里的遗址群,为21世纪的人们提供了完整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夏商文化发展序列的史料和实物证明,从而串起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其密度之大、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国内少见,是非常难得的古文化遗址群体,致使史学界和考古界不得不重新看待东夷文化在各个时期的地位以及东夷文化对夏商文化的直接影响。

4、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上看,方圆百里之内存在着桓台史家、新城、李寨、唐山、前埠以及临淄田旺、邹平丁公、章丘城子崖、寿光边线旺等九个城址群体,这正是《左传》中所载爽鸠氏始居的范围。这一密集城群证明了鲁北平原、渤海地域在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是一个文化中心,而9个城址中桓台境内就有5个,且这5个城址又位于其它4个城址腹地的中心,因而又可以清楚地表明桓台县是鲁北平原、渤海地域文化中心的重心所在。

上一篇:永嘉书院

下一篇:大毛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