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以人为本

科普小知识2022-04-29 16:07:01
...

2003年党*提出以人为本,把它放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执政理念的重要位置,实际上成为整个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一个关键范畴。但在理论上,学术界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和解释不完全一致。主要涉及如何认定以人为本的内涵,如何认识以人为本与中国民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需要从理论上分清是非。【词条义项】理论

1、背景

“以人为本”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500年前古代政治家管子的著作《管子》一书中,之后《贞观政要》也用过。联系上下文,他们所说的“人”就是指百姓、民,其实是以民为本的另一种表达。古代的民本思想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主要是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认为它们是国家兴衰存亡的决定因素。但是,古代的民本思想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它以肯定和维护封建社会制度为前提,说是民贵君轻,其实是君贵民轻。现今中国*提出的以人为本,不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简单继承,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当代现实,总结党*民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赋予这个概念以崭新的含义。

2、提及

“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胡*:《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在新进*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7日)

3、理解与解释

1.以人为本的“人”,是集合名词,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现实的人,既不是孤立的彼此没有联系的个体的简单集合,也不是排斥具体个体的抽象的类,而是生活在社会之中,具有各种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创造着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样的“人”,是由所有个体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社会有机系统,是个人、群体和类的统一。因而以人为本的“人”是指现代社会的全体成员,即马克思在《*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但其核心和主要部分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最大的人群共同体。

2.“本”,中文是一个多义字,可解为:基础、主体、根本、本原、本质、出发点、目的,等等。“人”之所以为“本”,具有多层涵义:首先,有生命的人的存在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因而“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人的生命。第二,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是人类文明和一切物质的、精神的财富的创造者,是改变世界、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而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第三,人民是*新社会的主人。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当家作主,是*社会的本质特征。第四,正因如此,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而以人为本正是党的本质和宗旨的另一种表达。贯彻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目的和最高标准,发展就是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所共享,必须尊重和保障*,努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见,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深刻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及科学*价值观的基本原理,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理论创造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一项重大发展。

4、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区别

1.两者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不同

从表层看,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在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上都主张认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自身时应确立人的主体地位,都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神本”、“君本”思想,这是两者的共同点。但是从深层看,两者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是根本对立的,这不能不影响到它们各自对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立场和观点。

西方人本主义各派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在本质上都是唯心主义的。虽然其中有的流派也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即所谓“自然的先在性”),但是由于它们片面地夸大“人”的主体性,使“人”成为脱离了物质世界(自然界、社会)的绝对物,无条件地宣扬人是第一位的,是宇宙的中心,甚至颠倒过来认为现实的自然界和社会都是“人”所创造的,都是以“人”的存在和意志为转移的,所谓“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等于虚无、没有意义”,等等,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再说,人本主义思想家们所讲的“人”,都是指脱离具体历史时代和现实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人性和人的本质是这样的“人”生来就有的、始终不变的,即马克思所说的“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至于什么是人性和人的本质,各流派具体的说法虽然各种各样,但其共同点都是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观念的、精神的东西。人本主义的全部理论,就是以这种主观设定的、抽象不变的、带有普遍形式的“人”、“人性”和“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和基本前提的。正因为如此,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人本主义者,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违背人道的现象,但是由于它们不了解、不承认、不掌握社会及人自身运动、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不可能深刻揭示各种反人道现象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只能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历史,把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社会的矛盾都归结为人性的异化和复归,把所谓人类的“善良天性”或“理性”看作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与人本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主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党*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否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物质观(即“物质本体论”),恰恰相反,对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确认,是以无条件地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为前提的。如,我们讲人是主体,发挥人的主体性,绝不是说人可以不顾客观条件的制约,可以违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单凭人的主观愿望和目的而任意作为;而是认为,人的一切思想和行动首先必须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严格遵循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在这个前提下,正确而充分地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力,才能达到既有利于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和促进人的发展,又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社会的互相促进,使人类得以实现持久地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其次,我们讲以人为本,这个“人”,不是什么脱离社会历史的抽象的“个人”。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现实的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的具体的人,人的本质是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从事生产等社会实践,正是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的本质决定了人有一系列与动物根本不同的特性。马克思主义也不同意人本主义者所说的,是什么人性的异化和复归决定社会历史的变迁。恰恰相反,人是在不断地改变客观世界(自然和社会)进程中不断地改变人自身的,其中包括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具体的人和人性的矛盾、斗争、变化和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和人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最后,与人本主义把人归结为“个人”或抽象的“类”根本不同,马克思主义根据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认为现实的“人”总是个人、群体和类的集合,个人总是结成一定的群体,又总是分属于不同的阶级、阶层,而人民则是最大的人群共同体。因而讲“以人为本”,不仅要讲为“一切人”,“人人”,要求执政党和*向社会全体成员负责,而且必须突出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占人口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的主导地位,必须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

2.两者的价值观不同

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上都主张继承人类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道精神,即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满足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理想,并以此作为指导和检验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标准。从表层看,这也是两者的共同点。但从深层看,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不是简单地继承人道精神这份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的。人本主义是从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来理解和解释人道精神的,而马克思主义则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把传统文化中的人道精神从资本主义思想体系中剥离出来,并把它与共产主义理想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因而事实上存在着两种人道主义,即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与无产阶级人道主义(在我国曾被称为“革命人道主义”)、资本主义人道主义与*人道主义。世界上各种人道主义组织和个人,虽然都主张发扬人道精神,彼此可以对话和合作,但由于各自所依据的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其对人道精神的理解及所从事的人道救助工作的方式和效果,也是有区别的。

在价值观上,人本主义各派一般都坚持以个人为本位,在处理个人和社会、他人的关系问题上主张个人主义,尽管有时也讲在“利己”的同时要“利他”、也讲对社会的贡献,但都坚持以个人的需要和利益(或放大到他所属的小团体、阶层的需要和利益)为出发点、目的和中心,以“实现自我”为主要的价值追求。在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则大多主张“人类中心主义”。所以,人本主义价值观表面上似乎具有普遍性的形式——“一切为了人”、“为了一切人”,其实是狭隘的、自私的、片面的,没有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想范围,更不可能在实践上超越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的范围。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支配行动以及权衡得失的基本原则,虽然也可能暂时缓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持久,不可能阻止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的激化,爆发社会危机和对抗。

与此相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以社会和人民为本位,在处理个人和社会、他人的关系上主张*集体主义,即把人民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在努力实现、维护、保障、发展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正确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一方面,每个人都应以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目的和最高标准,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社会(主要是通过代表和执行人民意志的*)应努力关心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生存、发展、幸福等各种需要。通过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以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各种关系,做到缓和或消解矛盾,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则坚持以本国人民和全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一整体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严格遵循自然和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永久共存的目的。

3.两者实现理想的道路、方法不同

从表层看,似乎人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都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理想目标,这也可以说是两者的共同点。然而在深层次上加以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由于彼此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即理论基础不同,因而对于实现理想的道路和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人本主义者们,或者把建立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于“人性”的普遍改善,说服统治者发善心、施仁政或伟大人物、“救世主”的出现,从而使“理性”、“正义”得到胜利;或者干脆回避现实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群众的命运,一味宣扬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人生就是个人“自我设计”、“自我选择”,凭“个人的意志”去实现所谓个人的“绝对*”。然而,这种脱离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实践上除了发泄对现存社会的不满,作一点批判,或陶醉于所谓“自我实现”,把信奉者引入歧途之外,根本改变不了现存的任何东西。尤其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各个流派,在涉及世界的前途、人类的命运这样一些重大问题上,大多数是主张在维护现代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作一些改革或改良,反对甚至敌视劳动群众进行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斗争,因此,在实践上是软弱无力的,它们的理想只能是一些不切实际无法实现的空想。

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根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阐明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各种矛盾的总根源,指明了人类解放——消灭剥削、压迫、战争、腐败、堕落、贫富两极分化、生态危机等各种社会弊病,实现一切人的真正平等,使每个人都能有获得*和全面发展的机会与条件,都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一古今中外人民群众世代追求的伟大理想得以实现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就是选择用*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方法,用*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它能使理想逐步转化为现实的最有力的证明。由此可见,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完全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一个新的科学概念,与西方人本主义的“人本”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决不能因为二者都含有“人”和“本”这两个字,就不顾它们的内涵,简单地把以人为本等同于人本主义,甚至把马克思主义也归结为人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尽管曲折流传,派别多样,观点复杂,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就是它们都没有超越封建的或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范围,都有各自所处时代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尽管它们同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有一定的思想联系,但彼此属于不同的思想体系,这在理论上必须分清是非、不能混淆。

5、2014年两会中的体现

纵观各地,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都希望更进一步发展“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要求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对地区产业结构、人员素质、生态和人文环境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更高的要求既是推动力,也是城镇化发展的新突破点。

“中国的城镇化的实质是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表现为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以人为本’,其实强调了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改革、机制创新和政策调整等途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逐步融合和一体化的发展。”上海制度经济研究所秘书长包亚钧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大局角度,可以这样看待新型城镇化的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13年发布的《城市蓝皮书NO.6》中,概括了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主要面临的六大障碍,包括成本障碍、制度障碍、能力障碍、文化障碍、社会排斥和承载力约束。据预计,到2030年前全国大约有3.9亿农业转移人口需要实现市民化。

如何在巨大的基数前施行有效的政策,保障城镇化的发展。包亚钧表示,*应将城乡置于统一的空间下,谋划城乡一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政策、法规、管理*、基础设施等等,逐步实现城市和农村在地域、形态、功能等方面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关键是要努力做到工业发展、市场建设、城乡科技、社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六个一体化。

上一篇:社会支持

下一篇:三公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