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三公经费

科普小知识2022-04-29 16:06:55
...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按照有关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安排给相关*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用于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和公务接待等方面的支出。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路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按照现行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部门收入除财政拨款收入外,还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行政单位“三公经费”支出主要由财政拨款安排;事业单位“三公经费”支出除通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列支外,财政拨款也安排一部分。

1、简介

“三公”经费是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因其涉及公款的问题,所以需要经费面向社会公开、公正,保障三公经费的有效行使,同时使经费更多的用于民生问题,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2、时间线

2012年4月1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提出,省级*要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并推进公开部门预决算。

2013年3月17日,全国两会最后一天,国务院总理*答记者问时称“约法三章”,其中就包含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还说“**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2013年8月,财政部发出《关于推进省以下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应于2015年之前公开省内所有县级以上*“三公”经费预决算、市(县)级汇总“三公”经费预决算。其中,2014年各省应至少选择50%的地市级和县级地区公开。

通知称,各公开地区和部门原则上都应向社会公开本地区汇总“三公”经费预决算,以及部门“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2014年及以后年起,分别公开当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和上一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公开工作原则上应于每年10月31日前完成。

3、相关政策

杜绝“大手大脚”-“三公”开支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不得摊派、转嫁费用

在经费管理方面,按照《征求意见稿》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制定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参考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组织制定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县级以上人民*应当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的原则,根据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编制机关运行经费预算。

《征求意见稿》明确,应当将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其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各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制定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支出计划,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不得摊派、转嫁相关费用。

为防止花钱大手大脚,《征求意见稿》明确,机关运行所需货物和服务的采购应当遵循充分竞争、经济适用、质优价廉的原则,采购中低档的货物和服务,*集中采购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应当低于同类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县级以上人民*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统计报告、绩效考评和公开制度,定期公布机关运行经费的预算、决算和绩效考评情况。

预防“车轮腐败”-公务用车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不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征求意见稿》要求,机关资产配置标准应当根据国家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进步水平、节能环保要求和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分类制定,明确资产数量、价格、性能和最低使用年限等内容。

针对社会普遍关心的公车购买使用问题,《征求意见稿》作了较为详实的规定:

国务院机关事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定期发布*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负责*国家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本级*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指导和监督下级*公务用车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应当推进公务用车社会化改革。需要配备公务用车的,应当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控制公务用车编制和数量,建立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和使用管理制度。

*各部门应当配备符合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的中低档公务用车,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除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外,不得配备越野车;不得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不得借用、占用下级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业捐赠的车辆。超编制、超标准配备的公务用车,违反规定接受的捐赠车辆或者配备的越野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的公务用车,由本级*公务用车主管部门收回和处理。

*各部门应当对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统计报告制度。应当对公务用车油耗、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不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管住“超标接待”-*各部门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考察和培训

针对公务接待铺张浪费严重的现象,《征求意见稿》要求各级人民*应当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的原则管理和规范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推进接待服务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逐步实现接待服务社会化。

《征求意见稿》提出,国务院机关事务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国内公务接待制度和标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公务接待管理机构和*各部门应当予以执行,不得超标准接待。各级人民*应当加强会议管理,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和会期;各级人民*及其部门召开会议应当充分利用机关内部场所,具备条件的应当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方式召开会议。

《征求意见稿》还规定,建立健全庆典活动管理制度,经批准举办庆典活动的,应当控制活动的参与范围、参加人数和期限。同时,*各部门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考察和培训,减少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数量和在国(境)外停留时间。

4、具体数据

2010年

文化部2010年“三公经费”

财政拨款预算数36808.6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7401.9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3060.41万元,公务接待费6864.33万元。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合计3392.6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4667.61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12892.18万元,公务接待费63343.82万元。并说明称,此次公布的“三公经费”包括文化部本级和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29家直属事业单位因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三项。

民政部2010年“三公经费”

财政拨款决算数合计11412.1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为4115.0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为2544.75万元,公务接待费为1512.4万元。2011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合计11214.5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为4336.17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为5238.99万元,公务接待费为1429.36万元。

财政部2010年“三公经费”

支出为4172.0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费2026.81万元,公车购置费1776.73万元,公务接待支出368.47万元。此外,财政部2011年“三公”预算为4752.54万元,比2010年增加580.53万元,因公出国费增加600多万元,公车费减少28万多元。

科技部

2011年4月14日公布的《科学技术部2011年部门预算》(以下简称为《预算》)显示,科技部2011年用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三项经费预算为4018.72万元。

计生委

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2011年预算数比2010年减少3.76万元。

引起公众质疑的是计生委因公出国(境)费用比例。在两年的“三公经费”中,2010年的决算数是470.54万元;2011年的预算数是494.01万元,都超过“三公经费”总额的五成。

住建部

住建部在公务接待费方面,2010年决算和2011年预算分别为26.07万元和13.95万元,2010年决算仅高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5.84万元,2011年预算甚至还低于后者的18万元。

中科院

中科院2010年公务接待费为9995万元,平均每天接待费为27万元。根据中科院公布,公务接待费包括内宾的公务接待和外宾的公务接待,由于国际科技合作交往比较频繁,外宾公务接待费较大。

气象局

2010年,全国气象部门“三公经费”支出22738.55万元,在已公开的54个部门中名列第三。其中,公车费用16940.73万元,公务接待费3959.54万元。以在职职工68191人计算,2010年人均三公3335元。

2011年预算21360.93万元,比2010年决算数减1377.62万元。

海洋局

2010年,国家海洋局“三公”拨款9784.31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992.20万元,公车费用4508.26万元,公务接待费4283.85万元。

依据已公开的部门统计发现,国家海洋局接待费4283.85万元,名列第二,仅低于中科院9995.5万元,而高于农业部(3655.68万元)、中国气象局(3959.54万元)。

而公车费用方面,国家海洋局4508.26万元,位列气象局、农业部、水利部、交通部、中科院、统计局之后。

中国红十字会

2011年7月19日,中国红十字会公布了三公消费数额。2010年红十字会三公消费决算总额为152万元,而红十字会2010年预算总额为29181万元,计算下来其三公消费占预算总额的0.5%。

红十字会的三项费用中,公费出国费为107万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30万元,公务接待费为15万元。

红十字会2011年的三公消费预算总额与2010年相差不大,但公务接待费用却被大幅压缩。2011年,其三公消费总额为151万元,其中公费出国与2010年持平,为107万元,车辆购置及运行费为41万元,公务接待费仅为3万元。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1年7月20日公布“三公经费”显示,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901.54万元,而当年的决算数为675.55万元,比2010年预算降低225.99万元,降25.07%。

国务院办公厅

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438.46万元。

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121.7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299.85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16.85万元。

2011年预算440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94万元,公务接待费17万元。

国务院扶贫办

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数为144.9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55.6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6.86万元;公务接待费32.39万元。

扶贫办公布的信息显示,实有职工209人,其中在职人员134名。以在职人员为基数,2010年该办人均三公为10816元,为目前公布人均三公的部门中最高。

2011年

截至2011年7月26日18时,在已公布“三公经费”的86个*部门中公务接待费年预算超千万的部门达20个。国家税务总局(含国税系统)、质检总局及中国科学院位列前三,分别达到66703.50万元、11384.66万元和8043.66万元。以一年工作250天计算,国税系统接待费平均每天267万元。

若以人均接待费计算,在同时公布在职人数的预算超千万的部门中,国家统计局以1445元“夺冠”,其余依次为中国科学院1292元、中国地震局656元、中国气象局505元、农业部400元、工信部379元。其中,中国地震局在解释中未标明在职人数,只公布了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总人数,因而实际数字应该更高。

预算增加

2011年7月14日,财政部公布的三公经费显示,2011年财政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预算为4752.54万元,比2010年实际支出增加580.53万元,增长近14%。*部门的预算由财政部批复,但是财政部自身的三公预算就大幅增长,位居榜首。另外,交通运输部“三公”预算超过一亿元,比2010年实际支出增加540余万元,文化部增加了296.08万元,民政部增加了21.13万元。

增加理由

财政部:公费出国经费预算增加。理由是中美、中英的两个会2010年在国内办,2011年轮到外方做东,要到国外开,再加上一些国际会议以及2011年关税谈判等增多,出国境经费预算就多了。

交通部:公车经费增加。原因是随着交通安全监管、应急抢险保障等任务的增多和燃油成本的上涨。油价上涨也成为交通部增加公车经费的一个理由。

文化部:国家博物馆于2011年3月正式开馆,该馆从2007年因改扩建工程一直闭馆,国际间馆际交流活动相对减少,公务接待支出相对较低,因此,2011年该馆“三公经费”预算比2010年决算数有所增加。

民政部:并未对为何要增加21万的因公出国境经费作出说明。

2013年

截止2013年8月7日,已有18个省份公开了本级*2013年度“三公”预算。另外还有部分省份公开了部分组成部门的“三公”预算。一些省级*“三公”仅公布数字,公开程度落后于*部门。统计显示,多个省份2013年“三公”比2012年预算或决算有所压缩。

2013年京沪三公经费超10亿

包括北京、上海等省份在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总额多为5亿-10亿元。其中,北京三公经费在查询的省份中最高,达11.1亿元;*最低,为4.3亿元。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省份在说明中都表示,这些金额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压缩。

可查询的15个省份(3省份仅公布部分信息,未查询到三公预算总数)中,“三公经费”共114.72亿元。

经济发达、财政支出总额较高的省份,三公经费也偏高。10亿元以上的有北京11.1亿元,上海10.5亿元。8亿元以上的则有广西9.5亿元;河南8.8亿元;湖南8.73亿元;广东8.64亿元。

从增减幅度看,基本上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都不大。山西下降5%;山东下降4.5%;*下降4.2%;浙江下降3.7%;北京下降0.9%。而广西则上升0.1%。

省级*“三公”普遍较粗略

相比许多*部门公布的包含出国人次团组、公车数量等信息的“三公”,省级*的“三公”普遍较为粗略。

有的省份只公布了本级*“三公”各项的总数,甚至没有说明,公众也难以由一个数字看出“三公”究竟是高是低,合理还是不合理。

此外,北京、上海、山东、湖南等9个省级*公布了2013年“三公”预算比2012年的增减情况。能看出,多数省级*本级“三公”有所压缩。不过,仅有北京、四川、山西等少数省份公布了“三公”各项预算同2012年的增减,能看出“三公”到底压缩在了什么地方。

在各省级*中,**自治区此次公布的自治区本级“三公”最为详尽。其中,列出了自治区本级共135个一级预算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共计190120人,包括行政编制人员38114人,事业编制人员59162人,工勤编制人员28330人,离退休人员64514人。另外还公布了公务用车总数13123辆,包括一般公务用车9792辆、执法执勤用车1480辆、其他车辆1851辆。

13个省份尚未公布“三公”

随*部门预决算公开推进,各*部门预决算报告公布时间也渐趋集中。2013年4月18日,80余个*部门同日公开2013年部门预算,其中单列“三公”经费及各项包括因公出国、公务接待、公车购置及运维的预算情况;7月19日,80余*部门又集中公开了2012年部门决算情况。

和*部门相比,作为地方*中行政级别最高的省级*,预决算报告及“三公”的公布时间不尽统一,时间也有早有晚。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7月发布的《当前*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2013年各省级*要全面公开省本级“三公”经费;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三公”经费全面公开。

北京市2013年1月“两会”期间,随2013年预算报告就已披露了全市市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三公”预算情况。北京各个委办局2013年“三公”预算于2013年3月公布,早于*部门。

2014年

2014年4月18日,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本级,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2013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71.54亿元,2014年*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1.51亿元。

2014年*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1.51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9.7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1.27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6.63亿元,公务用车运行费34.64亿元),公务接待费10.48亿元。与2013年年初预算相比,2014年*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8.18亿元,下降10.3%。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减少1.6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2.72亿元,公务接待费减少3.86亿元。与2013年执行数相比,2014年*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减少0.03亿元,下降0.04%。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增加2.84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1.26亿元,公务接待费减少1.61亿元。因公出国(境)费增加主要是受出国(境)费标准调整、出访任务增多、参加国际赛事等因素影响。

5、主要影响

学界普遍对于三公经费在2013年的显著下降表示肯定。但是,对于*工作报告不公开“三公”经费原来的基数只公布降幅的做法,也有学者表示还是不清楚具体情况。此外,已有的“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的公开程度也被认为仍显不够。如仅粗略地列出“三公”经费的支出总额。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预算专家叶青表示,从全国来看,目前只有1/3左右的地方*进行了公开,还不平衡,应该继续推动。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伟东认为,三公经费进入地方*工作报告,是一个进步。因为这项工作刚刚起步,目前公布的内容比较粗略也可以理解,毕竟基数本身的计算需要一个科学的测算方法,但将来必然会越来越细化,包括究竟是哪项具体费用下降了多少都应该一目了然。此外,地方*通常相对于*部委来说接待任务较重,这也造成了地方*公务接待费用难以下降,导致了公开的障碍。

6、2016年

2016年是*部门连续第七年推进部门预算公开,也是按照新预算法公开*部门预算的第二年。据悉,2016年报送全国人大审议的*一级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共计100个,公开内容也更加丰富和细化。

财政部介绍,2016年各部门将继续向社会公开部门收支总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等8张预算表,从中可以看出各部门收支总体情况,以及财政拨款收支预算安排情况。除涉密信息外,2016年公开更加细化,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其中基本支出进一步细化公开到经济分类款级科目。

此外,社会关注度高的“三公”经费,仍按“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公开。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细化公开公务用车购置费、公务用车运行费两个项目,增加透明度。如财政部,2016年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为6146.48万元,与2015年预算执行数持平,其中公车购置费为零。

财政部介绍,2016年*各部门还将继续公开本部门职责、机构设置,并对部门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以及*采购、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等情况予以说明,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解疑释惑。

新修订的预算法第十四条规定,经本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上一篇:以人为本

下一篇:法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