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国
随国,上古时期华夏族(汉族前身)在湖北建立的一个姬姓诸侯国故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随国后为楚国的附庸国,最终亡于楚国。原随国贵族有人以随为姓。史书记载于《春秋左氏传》始见于桓公六年。
1、简介
随国(湖北省随州市)是周同姓诸侯国,后为楚附庸国,亡于楚国。
相传早在女娲开天辟地时,就有一个名为随的人,他的后代就以随为姓。至周代,王族中有一支被分封于随(今湖北随州),建随国,侯爵,为周诸侯国之一。周末,并于楚,原随国贵族有人以随为姓。另外,春时战国时,原陶唐氏之后杜伯的玄孙士会在晋国担任士大夫职务,以随为食邑,史称随会。他受封的地方在今山西介休东,子孙留居于此,也姓随。至隋朝初年,上述三支随姓人大都随例改为隋姓,并进一步发展成为当今隋姓主体。
2、早期历史
曾侯乙编钟摆件
姬姓随(曾)国封邑宽广,大致以随枣走廊为中心,北抵新野,东邻应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这一带经过夏商先期开发,生产发达,文化先进。遍布随州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它们都是临河高地,据险而守,由村寨、贵族坞垒、都城组成梯次社会布局。这种布局,与我们今天的村、镇、市(县)何其相似。已发现发掘的春秋时期随(曾)国贵族墓分布于新野、信阳、安陆、京山、枣阳等地区,在我市发现发掘的则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东城等地。这说明随(曾)国在春秋时期处于高度文明阶段,综合国力相对强盛。加之随(曾)国世代沿袭“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内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于屡抗楚锋,成为抵御楚国东进北伐、问鼎中原的前沿堡垒。
3、随楚之结
随国自从西周早期登上历史舞台始,便同楚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随国史,就是一部随楚关系史。
周武王克商立国后,曾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而作为“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其任务是监控南方蛮夷之国,以拱卫周疆。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学术界大都认为,“安州六器”所载,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分析,昭王的这次大规模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这说明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
周室东迁以后,诸夏大一统、小分裂的局面已改变为小统一、大分裂。周王丧失了军事盟主的实力,周公东征、昭王南征之类赫赫扬扬的壮举已没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着为来自中原的威胁而担忧了。然而,生产发达、文化先进、军事实力雄厚的随国则依然是楚人东进的主要障碍。于是,楚武王末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充分显示出其抵御外敌的“汉东大国”的气魄与胆识,但由于楚国*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左传·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左传·僖公二十年》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境土日月削,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左传·哀公元年》杜注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个中奥秘,随人已有揣测:“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而未灭,“楚实存之”。这段话虽然是吴师入郢前随、楚关系的写照,也同样可以用来说明进入战国后汉东唯随国独存的缘由。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
4、曾侯乙和他的编钟
曾侯乙,姓姬名乙。战国时期南方小国曾的国君,生于公元前约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其人其事,史籍无载。他不仅是一位熟谙车战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指出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1979年,在随州市郊义地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两件铭文铜戈,器主季怡为曾国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宫的后人。根据铭文,季怡自称“周王孙”,证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
谭维四据此推断,曾国为姬姓封国,作为其国君的曾侯乙与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
据他介绍,曾侯乙墓万件文物中以车马兵器最多,其种类之全、数量之众、综合功能之强,前所未见。其中射远兵器居多,长杆兵器尤为特殊,且有极为罕见的矛状车軎,这些都是用于车战的武器装备,说明曾侯乙是一位擅长车战的军事家和指挥官。
曾侯乙墓随葬数量庞多的乐器,钟磬铭文中有大量乐理乐律铭文,显示了曾侯乙生前对于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的重视程度。墓内还有大量铸造极精的青铜器珍品,及绘画、雕塑艺术、书法精品,并且大量文物并非冥器,而是曾侯乙生前所用之物,多为他亲自督造,说明他兴趣广泛,具有多方面的才华和较高的艺术鉴赏力。
关于古代乐器,在曾侯乙墓中有着惊人的发掘。墓的东室有琴(十弦)、筝(?)、五弦(?)各一件,瑟五件,笙两件和悬鼓一具。沿北墙放有编磬,靠东南角放着巨大的建鼓。此外,还有篪两件,排萧两管,瑟七件和枹鼓等等。其中最为辉煌,堪称“国之瑰宝”的,要数庞大的乐器组合——编钟。编钟共有六十五枚,全部为青铜铸造,制作精美。钟架呈曲尺形,铜木结构。钟列在钟架上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钟十九枚,中、下层钟是编钟的主体部份,分为三组,这三组钟形制各异。一套称为“琥钟”,由十一枚长乳甬钟组成;第二套称为“赢司(音sì)钟”,由十二枚短乳甬钟组成;第三套称为“揭钟”,由二十三枚长乳甬钟组成。每件钟体上都镌刻有错金篆体铭文,正面的钲间部位均刻“曾侯乙乍时”(曾侯乙作)。琴它体的铭文,基本是关于五声音阶名与八个变化音名;曾国其他五均调高铭文,曾国与晋、楚等国律名的对应文字等等。这些铭文是研究我国古代乐律极其宝贵的材料。
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略次于现代的钢琴。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推想,这套编钟演奏时应由三位乐工,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组编钟奏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工,执大木棒撞击下层的低音甬钟,作为和声。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5、疑问:随、曾是一个国家吗?
周代汉东姬姓大国---随国随、曾之谜
一、曾与缯、鄫及其姓氏
9曾侯乙墓青铜器--铜尊盘(酒器)
文献中不见国名“曾”,却有“缯”的国名出现。《国语·郑语》记:“……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若伐申,而缯与西戎会以伐周,周不守矣……”韦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史记·夏本纪》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氏,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说明司马迁已认为缯为姒氏,而《史记·周本纪》记同一内容则将“用国为氏”改为“以国为姓”,说明太史公时有“姓”、“氏”互用的情况,故此“姒氏”,也即姒姓。又《史记·周本纪》:“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司马贞《索隐》和张守节《正义》均说缯为国名,夏禹后,姒姓。
文献中还有以“鄫”为国名者。《国语·晋语》记:“申人、鄫人召西戎以伐周,周于是乎亡。”韦昭注:“鄫,姒姓,禹后也。缯字又作鄫。”韦注甚确。因为《国语·晋语》此处所记同上引《史记·周本纪》所记显系同一件事,此“鄫”当即彼“缯”。《说文·邑部》说:“鄫,姒姓国,在东海;从邑,曾声。”
综上以观,出土铜器之“曾”为姬姓,文献记载之“缯”或“鄫”为姒姓,二者姓氏不同,不可能是同一国名。
二、曾随疆域相合
曾国由于文献无载,其疆域也只有根据出土文物考查。据初步统计,现已发现的曾国有铭铜器共12批,其分布范围,大致是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李学勤:《续论曾国之谜》,《江汉论坛》1990年增刊随国的疆域,文献无明载,但据记随事较多的《左传·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汉淮之间”、“速杞”等地名来看,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由此可知,曾、随疆域相合。
三、曾随年代相当
已出土曾国青铜器的年代,从东周初到战国时期的都有,有的可能还早到两周之际。但是,前引“安州六器”铭文记述周昭王在南征途中,经历过唐、厉、曾等国,还提到汉水,前文已论证唐、厉为汉东封国,周人经唐、厉而后至曾,可见曾的位置确在汉水流域。江鸿:《盘龙城与商朝的南土》,《文物》1976年第2期“安州六器”为周昭王时器,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第2辑说明姬姓曾国始封的时间应在昭王之前,很可能就在周初大封姬姓之时,或者稍后。总之,根据出土文物判断,姬姓曾国立国于西周早期,灭亡于战国中期偏晚。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文献无明载,但据《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的记载分析,至迟西周晚期已有其国,而其始立时间或许更早一些。姬姓随国灭亡的时间,文献无载。《水经注·水》说“楚灭之以为县”,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引姓氏书谓“为楚所灭”,但均无灭年。根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之随至少春秋末年还存在。而考虑到此时它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祚当会延至战国。由此说来,曾、随存在的时间相当。
正是由于出土铜器上的曾国同文献记载中的随国姓氏相同、疆域相合和年代相当,所以,我们也倾向于曾随一国二名的说法。但对于何以会一国二名,学术界仁智互见。
有的学者以为,“曾”为国名,“随”为曾都,因而文献又称其国为“随”,这就像杞国都于淳于又称淳于、魏国都于大梁又称梁、韩国都于新郑又称郑一样。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以为魏国迁都于梁才兼称梁,韩后迁都于郑才称郑,而随与曾既未互迁,与魏之于梁、韩之于郑不能相提并论。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如果认为曾即随,这又的确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虽然“曾随合一”说的和者甚众,石泉:《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武汉大学学报》1979年第1期;舒之梅、刘彬徽:《论汉东曾国为土著姬姓随国》,《江汉论坛》1982年第1期但持异见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说来,这些意见有以下几种:
1、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可混同,至于何以不见随国遗物,有待今后考古发现。杨宽、钱林书:《曾国之谜试探》,《复旦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关于随,《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释为:“西周国名。姬姓。都城在今湖北随州市。《左传》:桓公六年(前706)‘楚武王侵随’,即此。战国初为楚所灭。近年在随州市一带发现曾国铜器,有人认为曾国即随国。”有误。据《史记·楚世家》引杜预曰:“随国:今义阳随县。”即今湖北随州市;而【正义】引“《世本》云:‘楚武王墓在豫州新息。随,姬姓也。武王卒师中而兵罢。’《括地志》云‘上蔡县东北五十里’是也。”按:楚武王五十一年伐随,卒于军中,葬于今河南省新蔡县西北葛陵村,即《世本》所说的“豫州新息”,《水经注》所谓“(鲖阳)县有葛陵城”,有出土文物为证(见《史记·楚世家》集解、《水经注·汝水》篇)。葛陵村远在随州东北,如果楚武王侵伐随州之随,则死后不可能远葬于此。所以楚武王侵伐的随,应该是《括地志》所说的“上蔡县东北五十里”。楚武王侵随,行至此处,发病而死,因葬于此,合乎事理。而随州之随,则可能原本就是曾国而非随国,后人因随县名而误以为即古之随国。
2、曾灭随,据其国土。顾铁符:《笔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0年第2期
3、随灭曾,延姬姓宗嗣。于豪亮:《为什么随县出土曾侯墓》,《古文字研究》第1辑
4、早期曾国已被楚所灭,楚灭随以后,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徐扬杰:《关于曾侯问题的一些看法》,《江汉论坛》1979年第3期
5、可能因随被楚灭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换;或者曾国国境直向西楔入随国境内。何光岳:《楚灭国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当然,在没有找到直接证据以前,上述几种情况也并非毫无可能。但问题的彻底解决,仍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个姜姓随国。《元和姓纂》“随”下引《风俗通》:“炎帝裔随侯之后。”李白《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说:“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良(梁)为大贤。”《路史·国名纪甲》亦谓“随侯,炎裔”,是为“姜姓”。尽管文献未明言这个炎帝之后的姜姓随国的地望,但考虑到李白将“神农之后”同“汉东之国”并称对举,其地当位于汉东,立国时间大约与汉东的另一姜姓国家厉相当,可能早至商代。无独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也有一个曾(按卜辞作“〓”)国,地域也在汉东。我们以为,此卜辞之曾就是上述文献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说,这同前述姬姓“曾随合一”一样,是又一个姜姓“曾随合一”。不仅如此,周代汉东姬姓之曾还应当是在兼并商代的汉东姜姓曾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但由于姜姓曾随史料奇缺,难究其详,故下文的论述专指姬姓随国。
6、随国疆域
自随州曾侯乙墓出土后,“曾”字开始与随州历史相关联,这使得历史学学家突然意识到一个困惑:所有史籍都只说“随”国不提曾国;而迄今为止出土的文物无不刻着一个“曾”字不着一个随字。更令人不解的是,史载该地竟有两个曾国和随国。
除我们所熟知的姬姓随国和曾国外,有意思的是,该地历史上还曾有一个姜姓随国和曾国。《元和姓纂》“随”下引《风俗通》云:“炎帝裔随侯之后。”《路史.国名纪甲》亦谓“随侯,炎裔”,是为“姜姓”。尽管文献未明言这个炎帝之后的姜姓随国的地望,但立国时间大约与汉东的另一姜姓国家厉(今随县厉山)相当,可能早至商代。无独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也有一个曾国,地域也在汉东。此卜辞之曾国就是上述文献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说,这同姬姓“曾随合一”一样,是又一个姜姓“曾随合一”。更有人据此推断出周代汉东姬姓之曾国应当是在兼并商代汉东姜姓曾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由于姜姓曾国随国史料奇缺,难究其详。我们姑且撇开不论,仅说说姬姓曾国和随国。
姬姓曾国由于文献无载,其疆域也只有根据出土文物考查。据统计,现已发现的曾国有铭铜器共12批,其年代从东周初到战国时期的都有,有的可能还早到两周之际。据此判断姬姓曾国立国于西周早期,灭亡于战国中期偏晚。分布范围大致是以今随州市为轴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阳,东过随城,北到新野,南达京山。而姬姓随国立国的时间,虽然文献无明载,但从《国语.郑语》“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的记载分析,至迟西周晚期已有其国即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81年),故其立国的时间或许更早一些。而灭亡的时间,据《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的记载分析,姬姓随国至少春秋末年还存在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共经历287年。而考虑到此时随还与楚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其国祚当会延迟至战国初。如果按随国、曾国为一国二名之说,随国历史长达450余年。
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昭王的这次军事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反证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但随着楚国的崛起,楚武王末年即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随人*同楚人订立盟约。及至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左传.僖公二十年》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成为名副其实楚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以至于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
战国时期,随国史事文献无载,只有凭考古资料推测。公元前433年,随国国君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儿子惠王以楚人最为珍重的礼乐器编钟相赠。公元前407年左右楚声王娶曾姬无恤为夫人,说明战国早期随楚关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西郊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墓主地位约相当于国君一级。此墓下葬时间在战国中期前段,表明此时随国尚存。晚于擂鼓墩二号墓下葬年代的曾姬无恤壶,铸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楚声王夫人无恤为宣王祖母,无恤尚在,宣王当不会灭其祖母故国。1983年,在曾侯乙墓西南发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十三号墓和六号墓为楚墓,时代为国中期,十三号墓的下限到战国中期与晚期相交之际。1984年随州安居又发现一座时代为战国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现于随国城郊甚至国君陵区之内,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这无疑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楚人已占有随都,随国已不复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328年前后。
至于随国的疆域,由于文献中无明载,我们只能据记随国事较多的《左传.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汉淮之间”、“速杞”等地名来看,其境域当包括今汉水以东,桐柏山以南,广水以西,钟祥、京山以北地区。由此可知,曾国、随国疆域相合,存在的时间相当。正因为如此,史学家大多倾向于曾随一国二名的说法。其理由不外乎如下四种:
1.存在时问相符。
2.所处地域相同。
3.姓氏相吻合(同为姬姓)。
4.在古籍中一国二名的记载很普遍。(注:“曾”为国名,“随”为曾都,因而文献称其国为“随”。)
虽然“曾随合一”说的和者甚众,但持异见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说来,也有如下五种:
1、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可混同。事实上随国都在今随州城郊安居镇王楼村,与曾都尚有一定的距离。
2、曾灭随,据其国土。
3、随灭曾,延姬姓宗嗣。
4、早期曾国已被楚所灭,楚灭随以后,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
5、可能因随被楚灭后,楚以随地与地处楚边陲的曾国西阳相换;或者曾国国境直向西楔入随国境内。
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于事实呢?由于双方各执一词,至今尚无定论。以至于历史学家发出这样的感叹:文献中未见曾国,却有一个与曾国在姓氏、疆域、年代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随国,而且在随国的都城附近,竟发现了曾国国君和朝臣的墓葬。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深思:如曾和随为两国,何以在一地?如曾和随为一国,何以有二名?这的确是一个难解之谜。
7、曾国青铜器
曾侯乙编钟
在1977年秋和1981年春在山东临朐县嵩山公社泉头村出土,共出土青铜器二十一件,其中六件铸有铭文。现收藏于临朐县博物馆的这件“上曾太子般殷鼎”,口径30.5、通高26.5厘米,重6.65公斤。平折沿,附耳,耳两翼各有一铜柱连接口沿,半球形腹,平缓底,蹄形三足,耳内外分别饰窃曲纹、重环纹,腹饰凸弦纹。器壁内侧铸有铭文凡五行三十八字铭文。铭文释文大概:上曾大(太)子般殷,乃□(择)基金,自乍□(作□)彝,心圣若□(虑),哀哀利锥,用考(孝)用亯(享),既龢无测,父母嘉寺(持),多用旨食。
曾子义行簠
1988年在江苏六和县程桥镇出土。通高19.25、口横28.2、口纵22.9厘米。盖、器形制、纹饰、大小相同,上下合成一器。长方形,直口斜壁,平底,矩形足,盖沿铸有六个兽面形卡扣,盖、器两端各有一个兽首耳。盖、器均饰蟠虺纹,足饰卷云纹,为春秋晚期作器。
曾姬无恤壶与曾侯作叔姬簠
1933年,安徽寿县李三孤堆楚墓出土大量战国时期高级别楚国青铜器,其中有一对曾姬无恤壶。通盖,高37.1、口径9.5寸,体呈椭方形,直口长颈,鼓腹,圈足沿下折,颈部有一对顾龙形耳,盖呈盝顶形,上有四个S形钮。体饰蟠螭纹,为战国中期器具。
双壶铭文相同,内壁铸铭文39字:隹(唯)王廿又六年,圣之夫人曾姬无恤,(吾)宅兹漾陵,蒿间之无(匹),用乍宗彝尊壶,后嗣甬(用)之,(职)在王室。
曾侯作叔姬簠中“叔”作老三解读。
春秋早期,1966年7月湖北京山县坪垻公社苏家壠出土。通高26.5、口径38.3厘米。直口,平折沿,一对附耳高出器口,浅腹三蹄足。颈饰窃曲纹。铭文字数,内壁铸铭文10字。铭文释文为曾□中(侯仲)子□(游)父自乍(作)□彝。“仲”作“次”释。
曾子游鼎
1959年上海博物馆收集到一件来自鄂北随地铭文释为:“曾子游择其吉金,用铸口彝,惠于刺曲……”。
曾侯乙编钟
1978年在湖北随县出土,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曾侯乙编钟为战国早期文物。
曾侯乙鼎
通高64.6、口径64.2厘米。直口方唇,短颈,方附耳,鼓腹,平底,三个蹄形高足。腹部设两个环钮,颈腹之间有一道凸弦纹,器身饰蟠龙纹和垂叶纹,耳饰几何云纹。足饰兽面涡云纹。铭文:曾(侯)乙诈甬冬(作持用终)
此外,还有曾子仲宣鼎,春秋早期作器。铭文:曾子中(仲)宣,□用(其)吉金自乍(作)宝鼑(鼎),宣丧(尚)用者(饔诸)父、者(诸)兄,(其)万年无强(疆),子子孙孙永宝用亯(亯)以及曾子缶、曾太保叔盆、曾孙无鼎、曾伯陭壶、曾子伯匜、曾子簠等传世青铜器。
8、随国灭亡
随国,是春秋时期位于今湖北省江汉流域的一姬姓诸侯国。
需要指出的是,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一地名随,即《春秋左氏传·隐公五年》记载的“翼侯奔随”。此地后来作为晋国名臣士会的封地,因此《春秋左氏传·文公十三年》有将士会称为随会。这一位于今山西省汾河流域的随地,据童书业说,前身也是一古国。童书业并指出,山西省汾河流域的古国如随国、鄂国、唐国(后改称晋国)、沈国、黄国等,在江汉流域附近都有同名国。
随国属于汉江流域的姬姓诸侯国集团(即汉阳诸姬)。在春秋初期楚国未成长为霸主前,随国*一度强大,为汉阳诸姬之首。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略随国却半途而废,楚国此时自认不得志于汉江流域。公元前704年,楚国再次侵略随国,并取得会战的胜利,但楚国实力不足以在此时吞并随国,所以在当年即与随国讲和。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卒于侵略随国的征途,当年随国求和。此后的几十年间,楚国四处征伐而逐渐吞并汉阳诸姬。公元前640年,随国率领汉阳诸姬背叛楚国,楚国击败之,双方言和。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当年,晋国人有言,汉阳诸姬已经全部为楚国所有。随国沦为楚国的附庸,不再为中原诸侯国视为独立而有资格参与盟会的诸侯国。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随地。随人在吴国的压力下,并未将楚昭王交给吴国,为楚国立下保护楚王的功劳。因此楚国对随有一定的奖励。公元前494年,《春秋经》记载:“楚子、陈侯、随侯、许男伐蔡”。《春秋经》本于鲁国的国史,此条记载,被杜预等人认为是楚国为了报答随的功劳,而使随国重返独立的诸侯国行列。
后不知何年,随国亡于楚国。
自从牧野之战武王灭商,西周王朝为了镇守辽阔的疆土,控制殷商后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战功的异姓贵族派往各地担任诸侯,以世袭的形式统治这些地区。这种分封制对发展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到西周中叶,周昭王、穆王不断向淮夷、于越、荆楚用兵,为巩固对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时也为了夺取战略物资“铜”和保护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从山西、陕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起随(曾)、唐、蔡、应、息等数十封国,组成一个庞大的姬姓封国集团,史称“汉阳诸姬”。它们互为犄角之势,负责监视并阻断荆楚和淮夷、于越结盟,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随(曾)国封邑宽广,大致以随枣走廊为中心,北抵新野,东邻应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这一带经过夏商先期开发,生产发达,文化先进。遍布随州境内的古文化遗址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它们都是临河高地,据险而守,由村寨、贵族坞垒、都城组成梯次社会布局。这种布局,与我们今天的村、镇、市(县)何其相似。已发现发掘的春秋时期随(曾)国贵族墓分布于新野、信阳、安陆、京山、枣阳等地区,在我市发现发掘的则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东城等地。这说明随(曾)国在春秋时期处于高度文明阶段,综合国力相对强盛。加之随(曾)国世代沿袭“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内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于屡抗楚锋,成为抵御楚国东进北伐、问鼎中原的前沿堡垒。
随国自从西周早期登上历史舞台始,便同楚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随国史,就是一部随楚关系史。
周武王克商立国后,曾先后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而作为“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其任务是监控南方蛮夷之国,以拱卫周疆。随国封于何时,史无明载,但据“安州六器”,不会晚于周昭王之世。学术界大都认为,“安州六器”所载,即《古本竹书纪年》所记“昭王十六年伐楚荆”事,而据“安州六器”所载昭王南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并于唐国整治军队分析,昭王的这次大规模行动无疑得到了以随国为首的汉东诸国的积极配合,这说明当时的随国同楚国已存在着矛盾。
周室东迁以后,诸夏大一统、小分裂的局面已改变为小统一、大分裂。周王丧失了军事盟主的实力,周公东征、昭王南征之类赫赫扬扬的壮举已没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着为来自中原的威胁而担忧了。然而,生产发达、文化先进、军事实力雄厚的随国则依然是楚人东进的主要障碍。于是,楚武王末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左传·桓公六年》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满,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充分显示出其抵御外敌的“汉东大国”的气魄与胆识,但由于楚国*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左传·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势更为强盛,随人公元前640年“以汉东诸侯叛楚”,《左传·僖公二十年》但终被楚令尹子文击败,境土日月削,国势衰落。此后,随国“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左传·哀公元年》杜注成为名副其实的附庸之国。公元前506年,吴、蔡、唐联军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奔随,《左传·定公四年》吴人尾追而至,随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唯随独存。个中奥秘,随人已有揣测:“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而未灭,“楚实存之”。这段话虽然是吴师入郢前随、楚关系的写照,也同样可以用来说明进入战国后汉东唯随国独存的缘由。
“随国,姬姓”,于西周早期立国。位于周王朝地域的*,与强大的楚国邻近。然而,随为周王朝的诸侯国,楚是蛮夷之国。《安州六器》载:昭王十六年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说明当时随国与楚国已存在着矛盾。
楚武王末年(公元前706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其后,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但由于楚国*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公元前640年随人“以汉东诸侯叛楚”。但还是被楚国击败,境土日削,国势衰落,此后“世服于楚”,成为楚国的附庸。至春秋末年,周王朝分封在“南土”的同姓诸侯国先后被楚国灭掉,惟随独存。
战国时期,随国史事文献无载,只有凭考古资料推测。公元前433年,随国国君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儿子楚惠王赠以珍贵的礼乐器缚钟。公元前407年楚声王娶曾姬无恤为夫人,说明战国早期随楚关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西部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墓主地位相当于国君一级,考古界定在战国中期前段。表明此时随国尚存。出土的曾姬无恤壶,铸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楚声王夫人无恤为宣王祖母,无恤尚在,楚宣王不会灭其祖母故国。据出土墓葬文物分析,随国于公元前328年之际最终为楚所灭。
但是由于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大国争霸称雄已成大势所趋。楚武王三次攻打随(曾)国都未成功,特别是公元前690年随(曾)楚下溠之战,楚武王病死军中,不得不结盟退兵。此后楚人绕开随(曾)*芒,转而攻占随(曾)的周边小国,迫使随国逐步向随枣走廊腹地退让收缩,择地迁都。均川镇镇区以西为随(曾)国贵族墓地,以东为楚的*范围就是例证。
春秋中期以后,“五霸”政治格局形成,楚已完全控制了随(曾)的周边邻国,完成了对随枣走廊的战略包围。随(曾)国亦由最初的抵楚抗楚转为亲楚附楚,成为楚的战略同盟。所以在公元前506年,当楚昭王避难于随(曾),随(曾)人不仅保护了楚王,还配合秦军助其还都。所以在曾侯乙死后,楚惠王不仅以铭文钟相赠,楚的令尹和封君也送车马陪葬。
虽然楚国在楚昭王和以后的几个时期里对随人在危机时刻的救援感恩戴德而没有消灭它,但大国一统的形势终究不能逃避,到了战国初年,在随人对楚人曾经的恩惠渐渐淡去的时候,这个小小的诸侯国也最终难逃被楚人灭国的命运,消失在了历史的版图中,而它的历史,只能留给后人寻味了……
9、古楚国与随国的关系
“随国,姬姓”,于西周早期立国。位于周王朝地域的*,与强大的楚国邻近。然而,随为周王朝的诸侯国,楚是蛮夷之国。《安州六器》载:昭王十六年伐荆楚,经过唐、厉、随等国,说明当时随国与楚国已存在着矛盾。
楚武王末年(公元前706年),楚对随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随国始而修政备战,继而拒不参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会。其后,楚武王再度伐随,尽管随人奋力抗楚,但由于楚国*强大,最终还是同楚人订立盟约。公元前640年随人“以汉东诸侯叛楚”。但还是被楚国击败,境土日削,国势衰落,此后“世服于楚”,成为楚国的附庸。至春秋末年,周王朝分封在“南土”的同姓诸侯国先后被楚国灭掉,惟随独存。
战国时期,随国史事文献无载,只有凭考古资料推测。公元前433年,随国国君曾侯乙死后,楚昭王的儿子楚惠王赠以珍贵的礼乐器缚钟。公元前407年楚声王娶曾姬无恤为夫人,说明战国早期随楚关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随州市西部发掘了擂鼓墩二号墓,墓主地位相当于国君一级,考古界定在战国中期前段。表明此时随国尚存。出土的曾姬无恤壶,铸于楚宣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楚声王夫人无恤为宣王祖母,无恤尚在,楚宣王不会灭其祖母故国。据出土墓葬文物分析,随国于公元前328年之际最终为楚所灭。
贰国,即现今广水市,原应山县,春秋时期为贰国。何时立国,何时灭国,均无可考。《左传》鲁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屈瑕到汉东,准备与贰、轸结盟,郧国驻军蒲骚,欲联合随、绞、州、蓼四国共谋伐楚,以阻挠楚与贰、轸结盟。楚军乘随、绞、州、蓼四国之兵未到之际,夜袭蒲骚,一举击败郧师,屈瑕终与贰、轸结盟而还。这是《左传》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记述有关贰国的事件。后注家云:贰,小国也;偃姓,皋陶之后;汉东之国,其外有三关(即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
皋陶,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偃姓,曾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官,后被禹选为继承人,因早死,未继位。其后代在春秋时分封在贰、轸、英(安徽金寨县东南)、六(安徽六安县北)等地,这也是贰国的由来。“汉东之国,随为大”,其他都是小国。因国小力弱,便想与楚国结盟。当与楚国结盟之日,即为楚属小国。不久,为楚所灭,遂为楚地。楚******东诸国后,即打通了三关通道,扫清了东进北扩的障碍。三关使成为楚国征服淮汉,出兵中原的重要通道,亦成为楚国北部的军事要塞。贰国地处鄂豫之交,申、随之间,北面群山并峙,三关虎踞,为“楚之北门”。
10、后裔分布
原随国贵族有人以随为姓。随姓得姓以后,在发展中还在清河(今属河北)一带形成望族,以致仍被人当作随姓的代表郡望。同样,在分布上,随姓人口也以清河及其附近的山东省最为集中,几乎占全国随姓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随姓在今山西省按姓氏人口统计,随姓居全省第412位,共有835人。随姓望居河内郡(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