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宜昌长江肥鱼

科普小知识2022-03-26 16:08:16
...

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俗称长江鮰鱼、江团,与刀鱼、鲥鱼、河豚并称为长江四大名鱼,是典型的长江洄游性鱼类。

1、肥鱼介绍


肥鱼

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俗称长江鮰鱼、江团,与刀鱼、鲥鱼、河豚并称为长江四大名鱼,是典型的长江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长江肥鱼成群结队从长江中下游上溯到宜昌西陵峡口江段时,体内脂肪含量达到最高点——鱼至此则聚,鱼至此则肥,故宜昌人形象称其“肥鱼”,并引以为傲。长江肥鱼一般生活在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出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为食肉型鱼类,喜夜晚捕食,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

2、肥鱼特点

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属鲶形目,鲿科(亦称鮠科),鮠属。体略似纺锤形,吻锥形,并向前显著的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背部琥珀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3龄鱼体重约1-1.5千克,体长约30-50厘米。

3、历史沿革

据文献记载,以宜昌虎牙滩至南津关所产肥鱼为最肥美,历来为当地的文人墨客所赞颂。著名宋代诗人苏轼赋诗赞肥鱼:“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此鱼在明朝初期就作为珍品,献给明太祖朱元璋,从此一直被列为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

4、生活习性

肥鱼,一般生活在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出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为食肉型鱼类,喜夜晚捕食,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三峡肥鱼是生长较为缓慢的亚冷水鱼,生存温度0℃-38℃,最适生长水温为24℃-28℃,20℃以下摄食量减少、生长缓慢,冬季进入冬眠期,鱼苗需要3年才能长到2斤左右。已知的最高年龄为22年,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

5、美食特点


肥鱼

宜昌长江肥鱼含有18种氨基酸,而且其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人体相似,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宜昌长江肥鱼的肌肉不仅富含脂肪,而且它的脂肪是有益脂肪——主要是高度不饱和脂肪酸(Omega-3),含量不高于3.32%,被人体吸收率可达95%;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俗称“脑黄金”,它们参与人类大脑新陈代谢,食用含EPA和DHA丰富的宜昌长江肥鱼,有利于增强大脑的记忆功能。

宜昌长江肥鱼的鳔,硕大厚实,富含胶原蛋白,晒干后制成的“笔架鱼肚”,是享誉海内外的珍品。

宜昌长江肥鱼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每百克可食部位含钙39毫克、磷143毫克和热量101千卡,其肝脏中则含有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B。

上一篇:丹江口翘嘴鲌

下一篇: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