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株洲县

科普小知识2021-09-25 15:51:07
...

株洲县,地处湘中部偏东,境内渌水东来,湘江北去,故雅称"渌湘"。县境北连株洲市市区和浏阳市,西接湘潭市市区和湘潭县,东邻醴陵市,南界攸县和衡东县。县*驻渌口镇学堂路。株洲县拥有汉代马援屯兵处、湘江西畔空灵寺、朱熹讲学处朱亭、新石器早期龙山、大溪文化遗址以及*考察农*动旧址伏波岭等名胜古迹和纪念胜地。

行政区类别:县

人口:34.1万人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称:株洲县

外文名称:ZhuzhouCounty

车牌代码:湘B

火车站:渌口站

*驻地:渌口镇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省株洲市

面积:1053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金轮寺,湘江风光带,大京风景区,凤凰山

方言:株洲话

电话区号:0731

地理位置:东经112°57'~113°21',北纬27°12'~28°01'

下辖地区:龙潭乡,淦田镇,朱亭镇等

邮政区码:412000

行政代码:430221

1、地理环境

位置


株洲市株洲县

株洲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东临醴陵市、攸县,南连衡阳,西接湘潭县,北毗株洲市。县城渌口距株洲市区14公里,省城长沙42公里。

水文

湘江又称湘水,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公里,全长856公里,历年平均径流量722亿立方米。湘江水系通航支流31条,湘江主干流通航里程660公里。湘江及其支流多漫滩,枯水时期,河滩高出水面,洪水期均被淹没;湘江水位的特征为,洪水一来,河水暴涨成灾。

气候

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1389毫米,降水量21亿立方米。域内气候宜人,光热充足,适宜于多种动植物的生长。降雨多集中于春夏两季,4至6月为多雨季节;雨季湘江水位上涨,主要年份最高水位出现于4至7月。

2、历史沿革

株洲县最早于三国时期吴孙亮太平二年(257年)置建宁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建宁,唐高祖李渊恢复,尔后李世民又废止,至此为湘潭县辖域。民国23年(1934年),设湘潭县株洲镇;民国36年(1947年)湘潭县株洲镇和白关乡、昭阳乡合并为株洲乡。1949年8与月12,成立湘潭县株洲区人民*,辖株洲、藕灵二个乡;1951年5月,株洲从湘潭县划出成为县级市,归长沙专员公署管辖,原株洲镇和湘潭县第一区的太平桥乡、荷塘乡、龙洲乡、大京乡、白关乡、百井乡、南华乡和荷花乡的5个村为其行政区域;1956年3月,株洲市升为省辖市同时新设市郊区,1959年,析醴陵县的渌口镇、均坝乡、鸿仙乡、漂沙井乡、姚家坝乡、南阳桥乡、洲坪乡和湘潭县的朱亭镇、雷打石镇、伞铺乡、三门镇、三门乡、古岳峰乡、淦田镇、平山乡、太湖乡、八斗乡、龙凤乡、龙潭乡、砖桥乡、堂市乡、王十万乡等乡镇入株洲市郊区;1965年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株洲县,从株洲市析置,以株洲市郊区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隶属株洲市管辖。2011年初,白关镇、大京管委会、姚家坝乡、三门镇、雷打石镇等五乡镇划入株洲市区管辖。

3、行政区划


株洲市株洲县

2005年6月6日,株洲市人民*(株政办发15号)转发省民政厅湘民行发12号文件批复:同意长冲乡与太湖乡合并设立新的太湖乡。以原长冲乡与太湖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太湖乡的行政区域,新的太湖乡辖22个建制村,总面积128平方千米,乡人民*驻桐子坡(原太湖乡人民*驻地)。同意八斗乡与淦田镇合并设立新的淦田镇。以原八斗乡和淦田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淦田镇的行政区域,新的淦田镇辖2个居委会、25个建制村,镇人民*驻淦田(原淦田镇人民*驻地)。同意大京乡与白关镇合并设立新的白关镇。以原大京乡和白关镇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白关镇的行政区域,新的白关镇辖1个居委会、17个建制村,镇人民*驻白关铺(原白关镇人民*驻地)。同意将朱亭镇人民*驻地由福祖桥迁移至场坪。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株洲县辖7个镇、11个乡。

至2010年区域调整后,株洲县辖4个镇、10个乡:渌口镇、朱亭镇、淦田镇、古岳峰镇、龙凤乡、龙潭乡、砖桥乡、太湖乡、平山乡、洲坪乡、南阳桥乡、仙井乡、堂市乡、王十万乡。

2011年,将株洲县的雷打石镇和三门镇划归天元区管辖(湘民行发6号)。调整后,株洲县总面积1053.6平方千米,辖4个镇、10个乡:渌口镇、朱亭镇、古岳峰镇、淦田镇、龙凤乡、龙潭乡、砖桥乡、平山乡、洲坪乡、南阳桥乡、仙井乡、堂市乡、王十万乡、太湖乡,县*驻地不变。

4、经济发展

综述


株洲市株洲县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生产总值完成76.5亿元,比2009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24亿元,比2009年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5.86亿元,比2009年增长21.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4亿元,比2009年增长10.2%。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均递增13.3%。

从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7.5%,拉动生产总值增长1.02%;第二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68.4%,拉动生产总值增长9.3%,其中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48.6%,拉动生产总值增长6.61%,建筑业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19.8%,拉动生产总值增长2.69%;第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为24.1%,拉动生产总值增长3.28%。三次产业比重由2009年的26.5∶43.3∶30.2调整为25.1:46.9:28。

201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97亿元,比2011年增长13%。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亿元,比2011年增长30.77%,其中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7亿元,比2011年增长43.88%,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3%。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66.3亿元,比2011年增长22.5%;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0.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比2011年增长39.6%,实现日均投资1300万元。

第一产业

截至2012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5亿元,比2011年增长4.2%,其中:农业产值12.3亿元,比2011年增长3.7%,林业产值1.48亿元,比2011年增长5.9%,牧业产值11.78亿元,比2011年增长4%,渔业产值1.27亿元,比2011年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7080万元,比2011年增长6.1%。农产品获得全面丰收,完成粮食总产量33.05万吨,蔬菜总产量23.58万吨,出栏牲猪76.42万头,比2011年增长3.21%;出笼家禽258.39万羽,比2011年增长7.8%;水产品总产量13476吨,比2011年下降4.93%。森林覆盖率为51.18%,森林总蓄积量为108.16万立方米,比2011年增长8.5%,实现油茶林面积36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1407元,比2011年增加2171元,比2011年增长22.3%;其中工资性收入5759元,比2011年增长25.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412元,比2011年增长21.05%,在消费分类中增长较快的是衣着消费支出和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分别比2011年增长8.41%和1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3%。

第二产业

截至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7.36亿元,比2011年增长47.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7个,实现现价总产值58.56亿元,比2011年增长39.8%,占全部工业的75.7%,比2011年上升2.9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现价总产值18.79亿元,比2011年增长20.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4733万元,比2011年增长11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8527万元,比2011年的5726万元增长48.9%。

截至2012年,城投公司土地储备从0增加到1600亩,资产规模由2010年的2亿元发展到26亿元,从以前不运作项目到一次性运作6个项目。休闲农庄68家,创建省级四星级休闲农庄4家。全年接待游客3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6亿元,比2011年增长15%。全县共引进项目117个,合同引进县外资金93.47亿元,到位22.3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0903元,比2011年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406元,比2011年增长22.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2亿元,比2011年增长26.5%;各项贷款余额32.3亿元,净增近10亿元,比2011年增长39.2%。实现财政总收入5.63亿元,比2011年增长27.3%,其中分别实现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2724万元、6664万元和852万元,比2011年分别增长23.37%、18.47%和209.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6亿元,比2011年增长28.4%。基金收入1523万元,比2009年增长58.5%。总收入中,国税部门税收收入1.57亿元,比2011年增长25.75%;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1.64亿元,比2011年增长27.29%。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63.66%,比2011年上升1.94%。实现财政支出12.11亿元,比2011年增长31.89%,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23亿元,基金预算支出8746万元。

5、社会事业

科技

截至2010年,组织实用技术培训4820人次,科技人员下乡1910人次,申请专利4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350万元。

教育

截至2010年,学校174所,其中小学143所,教学班758个,在校学生19501人;初级中学24所,教学班484个,在校学生2590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1000人;普通高中3所,教学班93个,在校学生5316人;湖南省示范性高中1所,教学班21个,在校学生1145人;职业中专1所,教学班44个,在校学生1684人;幼儿园35个(所),幼儿班132个,入园幼儿2268人。教职工3754人,其中小学教师1353人,初中教师1656人,高中教师677人,教育局机关39人,局二级机构29人。

幼儿教育已形成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格局,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51%;5-6周岁儿童入园率达91.7%。小学入学率达100%,毕业率达99.9%,年辍学率控制在0.01%以下;初中入学率达99.47%,毕业率达95.97%,年辍学率控制在1.50%以下。初中毕业生升学比例达65%。

卫生

截至2012年,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达1.5万户。

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29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6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1008人,增加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97人,增加12人;注册护士324人,增加60人。卫生机构床位1036张,增加12张,其中乡镇卫生院488张。

社会保障

截至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04元,比2011年增加2628元,比2011年增长14.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2454元,比2011年增长14.3%;人均经营净收入2919元,比2011年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166元,比2011年增加1491元,比2011年增长12.8%,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3529元,比2011年增长11.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02%。在城镇居民消费分类中,食品消费比2011年增长10.6%;衣着消费比2011年增长15.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比2011年增长13.6%;医疗保健消费比2011年增长3.1%;交通和通信消费比2011年增长26.8%;居住消费比2011年增长8.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比2011年增长16.5%;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比2011年增长26%。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0辆,家用电脑76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52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8平方米。

拥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光荣院等14所。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619人。接受社会捐赠87万元。全年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966万元,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05万人(包括城镇和农村)。城市“低保”资金按规定标准拨付到位率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发放到位100%。

截至2012年,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16732人,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达38718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达19.7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1472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达9674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64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达22483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达11352人。

6、旅游风光

伏波岭

伏波庙位于株洲县渌口镇南端伏波岭上,濒渌水北岸,前有石崖壁立,下临深潭。1926年,渌口附近的农*动蓬勃兴起,伏波庙成为渌口农民协会,女子联合会和*醴陵县22区党部的办公场所,在伏波庙内召开渌口地区农*动骨干分子会议。

大京风景区


株洲市株洲县

大京风景区地处株洲市郊东南,离市区15公里,是株洲市炎帝陵旅游线的起点。大京风景区是一个以山、水、林、禽同生共荣为主要特征的自然景观与盛极明清的古庙遗迹为主的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集游览、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京水湖面近2400亩。

景区分仙峰岭、京水湖、屏风岭三大景区,拥有“金轮古寺”、“谷音清溪”、“山水佳处”、“百鸟天堂”四个一级景点,“仙峰胜境”等十个二级景点,“双井清泉”等二十个三级景点,景色各异,各领风骚。景区成立年来,新建了京湖度假村,大京山庄、醉仙楼、栖凤园、京湖酒楼等一系列集食宿、娱乐、渡假、会议于一体的接待中心,修建了白仙路、婆仙路和部分环湖游路。

7、风土人情

瑶族对祖先很尊敬,习惯在进餐之前先念祖先几辈姓名,表示祖先先尝后子孙才能受用。尤其对丰盛的餐食更是如此。每逢节日必备猪肉、鸡、鸭和酒等祭拜祖先,吃饭座次也有讲究:老人和尊贵的客人须坐上座。遇有客人,要以酒肉热情款待,有些地方要把鸡冠献给客人。瑶族在向客人敬酒时,一般都由少女举杯齐眉,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也有的以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客人敬酒,被视为大礼。

在达山瑶中,喜用油茶敬客,遇有客至,都习惯敬三大碗。名为“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瑶族老人也喜欢饮茶,故茶水也是待客饮料。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

崇拜盘王的瑶族过去普遍禁食狗肉;崇拜“密洛沱”的瑶族过去则禁食母猪肉和老鹰肉。湘西南辰溪县农历七月五日前禁食黄瓜。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有的地方产妇生产后头几天禁食猪油。

上一篇:株洲市天元区

下一篇:炎陵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