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
陕甘宁边区是1937年至1949年之间,在中华民国内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陕西北部,甘肃东部和宁夏的部分区域,是中国*的根据地,抗战时期是国民*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解放战争开始后被蒋介石*宣布为非法*区域。国民*划定陕甘宁边区*管辖范围为23个县,即陕西肤施、甘泉、鄜县(今富县)、延川、延长、安塞、安定、保安、靖边、定边、淳化、栒邑(今旬邑)、吴堡、清涧、绥德、米脂、葭县(今佳县),甘肃的正宁、宁县、庆阳、合水、环县、镇原。此外,宁夏的花马池(盐池县),陕西的神(木)府(谷)区、关中的部分地区,归边区*直接管辖,并为八路军的募补区。边区东靠黄河,北起长城,西接六盘山脉,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万。陕甘宁边区是**所在地,是人民抗战的政治指导中心,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的战略总后方。
中文名称:陕甘宁边区
外文名称:Shaan-Gan-NingBorderRegion
别名:边区
行政区类别:国民**直辖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23县
*驻地:延安
地理位置:中国西北部
面积:12.9万平方公里
人口:200万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1、简介
林伯渠
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中国*将陕甘苏区改名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任副主席(后由高自立接任副主席、代主席、兼党团书记)。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首府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和*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2、管辖范围
陕甘宁边区
1937年10月12日,根据国民*行政院第333次会议,规划陕西省之延安(肤施)、安塞、保安(志丹)、安定(子长)、延长、延川、旬邑、淳化、定边、靖边、甘泉、富县、米脂、绥德、佳县、清涧、吴堡,甘肃省之庆阳、合水、环县、镇原、宁县、正宁等23县,以及宁夏省之花马池(盐池县)及神(木)府(谷)区、关中区部分地区,归陕甘宁边区*直接管辖,并为八路军的募补区。
3、武装力量
陕甘宁边区的武装力量,包括八路军留守部队、边区保安队和地方非正规武装三部分。
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年9月经***军委决定成立),由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的部分部队组成,共约9000余人,主任肖劲光,担负保卫边区和中国**的双重任务。
地方非正规武装,包括保安队、自*两部分,1938年底人数有224000人,配合留守部队保卫边区。
边区保安司令部(1937年10月由红军游击队改编成立),下辖十多个保安大队,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员周兴。
4、*
成立过程
1937年2月10日,**致电*五届三中全会,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其中第二项保证的内容是:“工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7月17日,*代表*等人与蒋介石在庐山谈判时,拒绝了国民*拟派丁维汾担任陕甘宁特区*主席这一无理要求。8月22日,国民*在“八·一三”上海抗战严重形势的逼迫下,*承认陕甘宁特区*的组成,林伯渠为主席,张国焘为副主席。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特区*成立,共辖26个县。从1938年1月1日起,正式改称陕甘宁边区*。
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选举林伯渠为边区*主席,林伯渠等15人为*委员。2月6日至8日,召开边区*委员和各县县长联席会议,决定高自立为边区*副主席。
1940年10月12日,边区*任命谢觉哉为秘书长。
1941年11月6日至21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会议选举林伯渠为边区*主席,李鼎铭为副主席,林伯渠等18人为边区*委员,周文为秘书长。
1942年1月1日,边区*公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这一纲领由陕甘宁边区*局于1941年5月1日提出,经**政治局审议批准,边区第二届参议会讨论通过。5月,边区*第21次政务会议决定,同意周文辞去边区*秘书长职务,由高自立兼任。
1943年2月6日,边区*任命李维汉为秘书长。
1946年4月2日至27日,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召开,会议选举林伯渠为边区*主席,李鼎铭、刘景范为副主席,林伯渠等19人为*委员。
1947年3月,边区*撤离延安,转战陕北。12月9日,边区*副主席李鼎铭病逝。1948年1月,杨明轩被任命为边区*副主席。
1948年4月,延安光复。边区*迁回延安,在原南关旧址办公。
1949年5月,西安解放。6月14日,边区*迁西安新城办公。
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同日,陕甘宁边区*结束工作。
意义
陕甘宁边区*的成立,是当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边区已由工农*制转变为抗日*制。这一转变的实现,表明边区已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在政权建设中得以全面贯彻,对于巩固与扩大边区内部各阶级各阶层的抗日团结,建设抗日模范根据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边区*又是接受***管辖的一个地*权组织,相当省的建制。边区*的成立,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巩固和扩大全国的抗日团结,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5、法律建设
1939年1月17日至24日,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会议通过了《陕甘宁边区*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和《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组织条例》,以及铲除和杜绝汉奸、土匪,扩大地方武装和统一战线,发展经济、教育等12件重要提案。1946年4月23日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由于边区*实行自治政策,所以辖区内的司法较多根据自治原则制定,很少使用中华民国颁布的各方面法律。
通过不适当的审判,没收了被*认为是地主阶级人士的大量财产。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中规定:“边区各级参议会为代表边区之各级民意机关”,“各级参议会之*,由人民直接选举之”;边区参议会之职权:“选举边区*主席、边区*委员,及边区高等法院院长;监察及弹劾边区各级*之政务委员;批准关于民政、财政、建设、教育及地方军事各项计划”等。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在选举区域内,如有少数民族……其人数……有法定人数五分之一以上者,单独进行该民族居民之选举,得选出正式*一人。”
陕甘宁边区拥军家属
稽查毒品和禁毒方面:有1941年边区*颁布《陕甘宁边区禁烟禁毒条例》、1942年1月颁布《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和《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组织规程》、陕甘宁边区*关于成立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命令;1942年1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组织规程》、《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暂行办法》;1942年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修正办法》、《陕甘宁边区*关于查禁鸦片烟苗的命令》、《陕甘宁边区*关于再申禁种鸦片烟苗的命令》、《陕甘宁边区*关于彻底铲除鸦片的快邮代电》《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修正组织规程》、《陕甘宁边区查获鸦片毒品第三次修正办法》、《陕甘宁边区*为禁止吸毒事给专员公署县(市)*的指示信》、《陕甘宁边区*禁烟督察处查获鸦片毒品奖金办法》、《陕甘宁边区*为加强缉私工作的命令》;1945年5月11日颁布的《陕甘宁边区*严禁料面入境的命令》等。
6、文化教育
文化
1936年11月22日成立中国文艺协会。简称“文协”。
1938年,在边区文化协会和抗日救亡协会部分外语工作者联合成立了延安世界语者协会,出版了《延安世界语者》杂志,办有“世界语俱乐部”,当时在延安有庄栋、李又然、徐雉、黄乃等三百余名世界语者]。
1938年9月,成立第一个覆盖全边区的文化社团“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
教育
抗日军政大学。1937年成立。
陕北公学:1937年成立,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
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4月10日成立,1940年改称鲁迅艺术文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
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1939年成立,1940年改称延安自然科学院,1943年并入延安大学。
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成立,1941年并入延安大学。
*党校
延安民族学院
延安大学:1941年8月28日成立。
7、经济发展
财政来源
抗战初期,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财政开支,大部分来源于国民*调拨以及华侨、国际友人的捐赠。1938年,外援占边区经济总收入的51.6%(50%-85%)。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特别是从1940年起,国民*不仅完全停发军饷,而且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断绝边区的一切外援,陕甘宁边区的财政难以维持。非生产人口的增加是造成边区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非生产人员增加,购粮款大幅度增长,一度占年财政收入18.86%。边区*连年赤字,医疗,生产等所需物品严重困乏。
为了缓解财政的严重危机,1941年,**和边区*采取措施,来增加*的财政收入。这些措施是:调整财政政策,大力发展边区经济,增加税收,发行公债等。皖南事变后,边区*为解决燃眉之急,制定独立自主、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财政原则。
具体做法是,给各机关部队一部分生产资金让其各自经营以解决经费困难;大量开发食盐,发动群众驮运食盐出口,计划出口60万驮,其中6万驮为公盐,分配各县,由群众义务驮运;统一产销盐价,其收入归军委,作为军费和军委生产保证;发行建设救国公债618万元;征收救国公粮20万石,公草2600万斤,解决人员和马匹粮草;禁止法币,发行边币1054万元。
税收
税收是1941年后边区*的主要财政收入。税收种类有:
(一)农业税。农业税是边区*要求农民交纳的救国公粮。1942年前是以摊派形式来完成,1943年开始实行农业统一累进税,以每户人口平均收获细粮之多寡为标准分级累进。1941年至1945年农业税收入如下:1941年,20.1万余石;1942年,16.5万余石;1943年,18.4万余石;1944年,16万石;1945年,12.4万石。
(二)工商业税。随着边区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税成为边区财政收入的主要财源之一。种类有:货物税种和营业税种两项,其中货物税分为:入境税、出境税、过境税、产销税;营业税分为:营业税、临贸税。
(三)盐税。盐税征收始于1937年,随着边区盐务的发展,盐税成为边区一项重要的财源。1937年至1945年盐税收入统计如下(以券币为单位):1937年近0.2万元;1938年4.9万余元;1939年2.9万余元;1940年4.4万余元;1941年37.2万余元;1942年48.9万余元;1943年447.1万余元;1944年2457.8万余元;1945年17818.7万余元。
(四)公盐代金。公盐代金最初不是正式税种,而是临时捐,是让人民帮助*运盐的劳役,其金额较大,在*财政收入中有一定地位。公盐代金始征于1941年。
(五)牲畜买卖税和斗佣。牲畜税是牲畜买卖的一种手续费,征收牲畜价格的5%。斗佣是代买卖粮食者过斗而征收的手续费,一般征收1%到2%。二者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历年收入数额是:1941年45万元;1942年190万元;1943年4728万元;1944年约8000万至1亿万元。除以上五种税捐外,还有烟酒、羊税等。
银行
1937年10月1日,陕甘宁边区银行在延安成立。陕甘宁边区银行前身是1935年11月在瓦窑堡成立的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首任行长曹菊如。1938年6月,边区银行发行了与法币等值的贰分、伍分、壹角、贰角、贰角伍分、伍角共6种“光华商店代价卷”(简称光华券)。1941年初又增发了面值为柒角伍分的光华券。到1941年2月18日止,光华券共计发行4387215元。1941年,*就辖区的财政困难,调整政策,全面禁止法币在边区流通,自行发布货币——边币。此后又发行“商业流通券”代替边币。
工业
1940年之前,边区因依靠外援影响,工业方面鲜有发展,1941年至1945年边区工业发展很快。其中公营工业发展最快,全边区有纺织厂23家,年产大布3.29万余匹;造纸厂11家,年产纸5671令;化学工业工厂10家,肥皂厂2家,陶瓷厂3家。石油厂1家,火柴厂1家,制药厂1家,皮革厂2家,印刷厂4家,被服厂12家,炼油厂2家,工具厂8家,木工厂2家。公营工业是边区工业主要组成部分,给边区财政提供了大量的收入。手工业发展也很快。民间纺织方面,全边区有纺妇13.3万余人,纺车12万余辆,1943年共纺纱83.5万余斤,给公营纺织厂提供了相当部分的纱线原料。其它工业如煤1943年产量达到每月7600吨;盐1943年产量达52.1万驮。同时,私营工业也得到发展,但在边区工业中不占主要地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很小。这可能和当时的工业发展政策有关。
农业
边区农业主要体现在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提高棉花产量、增加耕地面积三个方面。
征粮
由于陕甘宁边区作为**所在地,这里驻扎着大量的党政军学人员,加上边区地瘠民贫,自然灾害频发,粮食问题成为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1940年以后,由于外援断绝,边区*财政紧缺,无法购粮,开始全部依靠向当地农民征粮。这使农民的公粮负担迅速由1939年的5万担增至1940年的9万担(每担100斤)。到1941年3月,部分地区仍然断粮现象。为了保证1942年的粮食供应,**与边区*决定1941年征粮20万担,比1940年翻了一倍多。这使广大群众深感负担过重,普遍出现不满情绪。
南泥湾大生产
南泥湾大生产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停止对陕甘宁边区的财政支持并实行经济*,边区发生严重的财政危机和粮食资源短缺问题,**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在短短的三年内,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获得了粮食大丰收,缓解了边区的粮食短缺问题。
8、影响
中国*把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华民国国民*时期实行*政治和廉正政治的典范,也把它视为*抗日根据地的中心。陕甘宁边区对经过长征后大量伤亡的中国*的壮大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让中国*在此后和国民*的对抗当中站稳了脚跟。对后来成立*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但国民*日后将陕甘宁边区视为脱离*统治的分离区域,是反叛的地方武装割据政权。在后来的重庆谈判中,*对陕甘宁边区和中国*领导的武装始终不予承认。
上一篇:陕西省延安市延安中学
下一篇:延安市宝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