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延安市宝塔区

科普小知识2022-03-10 16:59:06
...

宝塔区古称延州,位于陕西省北部,北纬36°11′-37°09′,东经109°21′-110°03′。东临延长县,西靠安塞县,南与甘泉县、宜川县、富县毗邻,北与子长、延川县接壤。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素有“秦地要区”、“塞上咽喉”之称。夏朝时属雍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狄、晋、魏、秦国所辖,汉朝设郡,隋唐时称延州或延安府,宋朝以后称肤施,民国后改称延安县,1937年**进驻延安,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所在地,1996年12月,延安撤地设市,延安市改称宝塔区,是延安市委、市*所在地,延安的中心城区。全区总土地面积3556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辖11镇5乡,3个城市街道办事处,611个行政村,37个城乡社区。平均海拔898.5米,年均无霜期150天,年均气温7℃,年均降水量550毫米。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人口:40万人

行政区划代码:610602

方言:陕北方言

电话区号:0911

地理位置:陕西省北部

下辖地区:3个街道、11个镇、9个乡

邮政区码:716000

拼音:BaotaQu

所属地区:陕西省延安市

面积:3556平方千米

著名景点:清凉山、宝塔山、凤凰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纪念馆等

气候条件:暖温带气候,温差大,四季分明

中文名称:宝塔区

外文名称:BaotaDistrict

车牌代码:陕J

火车站:延安站

机场:延安二十里铺机场

*驻地:延安市嘉陵路

1、行政区划

  宝塔区辖3个街道、11个镇、9个乡:宝塔山街道、南市街道、凤凰山街道、桥沟镇、枣园镇、河庄坪镇、李渠镇、姚店镇、青化砭镇、蟠龙镇、柳林镇、南泥湾镇、临镇镇、甘谷驿镇、川口乡、松树林乡、冯庄乡、元龙寺乡、梁村乡、麻洞川乡、贯屯乡、官庄adhdfhdh乡、万花山乡。共有611个行政村、37个社区。

2、历史沿革

原为县级延安市,因境内有著名的延安宝塔而得名。 

秦时设高奴县,三国至南北朝,境内先后设临真县、广武县、沃野县、真川县和丰林县。隋时设延安郡,同时在境内设肤施县。唐代设延州和延安郡,宋升为延安府,明清仍称延安府,民国改称延安县。

1937年**进驻延安,同年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所在地。1949年,改称延安县。1972年,撤县设市。1997年,延安撤地设市后,改称宝塔区。

1995年,宝塔区辖3个街道、7个镇、17个乡:宝塔山街道、南市街道、凤凰山街道、姚店镇、蟠龙镇、南泥湾镇、临镇、青化砭镇、李家渠镇、甘谷驿镇、枣园乡、柳林乡、川口乡、碾庄乡、梁村乡、冯庄乡、下坪乡、元龙寺乡、官庄乡、贯屯乡、松树林乡、麻洞川乡、河庄坪乡、张坪乡、丁庄乡、桥儿沟乡、万花乡。

2000年,宝塔区辖3个街道、11个镇、1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0386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宝塔山街道48292、南市街道37177、凤凰山街道41194、桥沟镇47025、枣园镇14363、河庄坪镇16514、李渠镇17343、姚店镇19595、青化砭镇13570、蟠龙镇9606、柳林镇24429、南泥湾镇6518、临镇镇10437、甘谷驿镇12940、川口乡9562、碾庄乡4280、冯庄乡5747、元龙寺乡6634、梁村乡5917、张坪乡4459、贯屯乡4621、下坪乡3286、万花山乡16788、松树林乡3978、麻洞川乡10416、官庄乡4646、丁庄乡4531。

有汉族、回族、藏族、*、满族、朝鲜族、羌族、壮族、黎族、土族、白族、苗族、锡伯族、哈尼族、俄罗斯族、土家族等民族分布。

3、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宝塔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中部,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与高原沟壑区交接的过渡地带,属黄河一级支流延河中下游。地理坐标:北纬36°10′33″~37°2′5″,东经109°14′10"~110°50′43"。东西宽76公里,南北长96公里,总面积3556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总面积的1.7%,占延安市总面积的9.3%。东与延长毗邻,西与安塞接壤,南接甘泉、宜川、富县,北靠延川、子长县。海拔高度860.6~1525米。

地形地貌

宝塔区地势是西北、西南部高,中部隆起,呈两个环状向东倾斜的丘陵河谷地形。

宝塔区境内黄土梁、峁基本呈连续状分布,沟涧地与沟谷地交互纵横,支离破碎,梁峁相间,黄土覆盖厚度30~180米。北部植被很差,水土流失严重,峁多于梁;南部植被好,水土流失轻微,梁多于峁;东南部还有少量残塬。此外,在各种坡面、陡壁发育有细沟、线沟、切沟、悬沟、崩沟、滑坡、黄土柱以及缓坡,地段发育有陷穴、浅凹等小地貌。

宝塔区境内沟谷地貌较为发育,干沟深切至基岩,谷地较宽;支沟甚多,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长3.04~5.01公里,地面分割度,河沟、干沟和冲沟合计面积占流域面积的41~46%,最大为60%以上。

自然环境

全境南北狭长,属丘陵沟壑地形。境内以延河、汾川为骨干,支流支沟纵横交错。属暖温带气候,气温多变,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4℃,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170-186天。

资源

宝塔区境内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农林资源丰富。是中国生态示范区,有天然次生林158万亩,退耕还林面积96.51万亩,木材蓄积量3.83万立方米;是天然中草药宝库,有甘草、柴胡、远志等中药材200多种;是动物栖息的乐园,有各种兽类、禽类100多种;是能源资源富集之地,有紫砂陶土储量700万吨,石油储量1.46亿吨,煤炭储量10.83亿吨,天然气储量470亿立方米。

4、人口

1949年,延安县(当年2月,延安市并入延安县)人口总数为79800人,1950年增加为82000人,1954年总人口达99577人。由于外地派往延安的*、工人增加,以及安置部分移民户,又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的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增高,出现了人口增殖高峰。从1949年到1966年,17年的时间,人口翻了一番,人口达到161.834人。长期以来对这种人口剧烈增长的速度,没有引起高度重视。50年代后期,曾提出计划生育,但无切实可行的措施。70年代,虽然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但由于传统*的影响和人口运动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增长速度仍然很快。1989年,宝塔区人口总数达到了288778人。

据《延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延安市宝塔区人口数达475234人,人口占延安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20.04%上升至2010年的21.73%。

按*户籍人口年报,2011年,宝塔区总人口为462389人。其中:农业人口226362人,非农业人口236027人,城市(三办)人口171275人,乡镇人口291114人。人口出生率为9.78‰,比上年下降0.0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4.56‰,比上年下降0.1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2‰,比2010年增长0.12个千分点。

5、经济发展

经济概述

宝塔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社会秩序和谐稳定。近年来,宝塔区委、区*坚持“产业富民、工商强区、城市带动、项目拉动、超常发展、建设小康”的发展思路,走农业产业化、工业新型化、城乡一体化、经济民营化的路子,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和谐稳定。预计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120.3亿元,完成区属工业生产总值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2.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600元。连续五年经济总量居全市各县区之首,2004至2006年连续三年在全省县域经济普查中,位居第二。

农村主导产业开发效益突显。“林果、草畜、棚栽”是宝塔区农村的三大主导产业。该区按照“做强林果业、壮大草畜业、提高棚载业”的思路,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区林果面积累计达到31万亩,产量突破16万吨,优果率达65%,实现收入2.56亿元,果农人均增收1186元,宝塔“山地苹果”已成为陕西知名品牌。草畜业走以牛为主、多种养殖并重的发展路子,牛、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4.5万头、10万头和80万只。棚栽业坚持“三菜”并举的路子,日光温室稳定在1万座,各类弓棚3.2万个,露地菜种植2.2万亩,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年均产值近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收入4.52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8.8%。生态环境显著改善。1999年以来,该区紧紧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机遇,累计完成退耕还林93.71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6.8%,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6.1%,分别较2002年提高10个、12.7个百分点。2005年,顺利通过*生态示范区验收,成为全省首家通过国家验收的县区。2006年,被命名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区。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在资金和项目上向农村倾斜,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五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新修基本农田10.1万亩,累计达到31.6万亩,农村人均1.69亩;解决了335个村的人畜饮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6%;累计推广沼气池10031口,农村能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砂石路440公里、柏油路318公里,在实现了区乡道路“黑色化”目标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乡村道路砂石化目标;解决了村村通电话、通电视问题;完成了15个小城镇开发建设。

2000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27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63亿元,农业总产值1.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6.7元。

工业发展

以石油为龙头的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建材、陶瓷、塑料、食品等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地方工业经济体系,拥有区、乡、村工业企业458家,可生产石油、煤炭、建材、水泥、炸药等400多种产品。

农业发展

全区耕地面积5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苹果、大棚蔬菜、烤烟、薯类、谷子、荞麦、绿豆、黄豆等。"果、菜、牧、薯"四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宝塔区是国家生态农业试点县(区)之一,也是国家首批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县区之一,截止目前,共退耕还林还草26.32万亩。

特色产业

以优质苹果、舍饲养羊、大棚蔬菜为主的农村特色主导主业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以石油为龙头的特色工业不断发展。陕北最大的商业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正在形成。

财贸金融

2000年,全区财政收入1315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455万元。共有各类商业网点4721个,从业人员10689人。200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5083元。个体工商户13075户,私营企业发展到345户,非公有制经济占辖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2%。辖区内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服务网点遍布城乡。

6、基础建设

"九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达1670.1平方公里,新修基本农田13万亩,基本农田累计达30.58万亩,建成草场15万亩。城乡电网改造适用住房14.5万平方米,建成了国贸大厦、北关供销市场等一大批商业网点。延安广电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旅游培训中心、银海大厦、丽融大厦等重点项目正在紧张建设。

区乡道路建设不断加快,公路通车里程达1601.94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等级公路。西延、神延铁路和210国道两大动脉穿境而过,贯通南北,三条省道和地方干线交织成网。延塞、延黄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之中,民航班机可直飞北京、太原、西安等地。区内用户达40852户,无线移动用户达29257户,电话普及率达12部/百人,已通电话行政村340个。

7、社会事业

科技文卫

区内有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1个,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有各类学校548所,在校学生10.54万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7所,高等学校2所。1999年,实现了"两基"达标,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8%,普及率达82.2%。文化体育设施齐全,2000年,被省*授予"全省文化先进县区"。科学技术推广、普及工作全面开展,科技贡献率达31%。有各类科技协会1126个,科技人员5426人。有医疗卫生机构658个,每万人拥有专业卫生人员26人,病床1513张。

社会保障

全区保险业务已有财产险、人身险、农业险等45个险种,承保金额11.54亿元,综合赔付率0.6%。有社会福利院1家,收养104人,孤儿院1家,收养孤儿76人。城乡全面推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政机关事企业单位普遍实行了公费医疗保险制度。

8、历史遗迹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城区有唐代宝塔、宋代石刻、范公祠、摘星楼等历史古迹和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保护点848处,其中古遗址400处,革命史迹119处。

9、政治

中国*

1937年到1989年,*延安县(1975年8月10日延安市、县合并后改称延安市,1996年改称宝塔区)代表大会(简称党代会)共召开过十三届(连同1971年初当时延安城区召开的一次党代会则共为14次)。至2013年,共十六届。

2014年4月,宝塔区委在任领导有:副书记为严汉平,区委常委朱国龙,区委常委常晓斌。

人大及其常委会

延安市宝塔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经历了从参议会、各届人民代表会议、人民代表大会三个阶段。1937年8月到1946年为参议会;1950年到1954年2月为各届人民代表会议;1954年7月以后为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

隋大业三年(607年)设肤施县。清代县行政机构称为县署,基层设里、甲。中华民国时期,县署改称县*,基层设区、保。

人民政权建立后,先为苏维埃*,后称抗日**,基层设区、乡。

*成立后,1949年10月起,县级行政机构称人民*,1955年3月起,称人民委员会,“*”时期称革命委员会,1979年12月以后称人民*。基层*曾称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时期称公社革命委员会,1984年9月以后称乡人民*。

2014年4月,宝塔区在任的*领导有:区长严汉平,副区长朱国龙,副区长常晓斌,副区长雷世全,副区长王文忠,副区长高晶,副区长刘刚,副区长武洁(挂职),副区长常延丽。

10、旅游

宝塔山


宝塔山

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海拔1135.5米,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城东南方。山上宝塔始建于唐,现为宋代建筑。高44米,八角九层,为楼阁式砖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山上还有宋代摩崖石刻、范公井、烽火台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日本工农学校、嘉岭书院、摘星楼、古城墙,有古今名人诗词碑、明代铁制洪钟、纪念林等景点景观。宝塔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是历史文物与革命遗址合二为一的著名4A级风景名胜区。

凤凰山


凤凰山革命旧址

凤凰山革命旧址是**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凤凰山脚下,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等*领导在此居住,是**到延安后的第一个驻地。**在这里居住期间,正是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战略转变时期,并度过了抗日战争的第一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正确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迎接中国革命新的历史时期,从政治上、组织上作了充分准备,顺利实现战略转变。1938年11月20日,日本侵略军飞机首次轰炸延安,延安旧城受到严重毁坏。**及*等领导同志随即迁往延安城西北杨家岭。

清凉山


清凉山

清凉山位于延安城区,隔延河与宝塔山、凤凰山相望,山势高耸俊俏。清凉山是以宋代石窟寺为主体的佛教艺术宝库,也是新闻事业的发祥地和摇篮。景区内共有石窟37处,大都开凿于宋代。万佛洞则是宋代石窟之最,洞内四壁及东西屏柱上雕有神态各异的石佛11014尊。现已开放的有:释迦洞、三世佛洞、弥勒洞、睡佛洞、桃花洞、药王庙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印刷厂、*出版发行部、*新华通讯总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边区群众报社、新华书店等所在地。

上一篇:陕甘宁边区

下一篇: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