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歌舞
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形式丰富多采。以彝族的阿细支为例,歌曲称为“先鸡”,如《阿细的先鸡》即阿细的歌,这是一种史诗歌,此外还有“情歌”、“喜歌”、“风俗歌”——内中又有“喜酒调”、“叫魂调”、“送鬼调”、“巫师调”等多种曲调,音乐则有歌舞音乐、口弦音乐、吹叶子音乐,其中也各有许多曲调。滇南石屏、建水县彝族的歌舞比较发展,“海菜腔”、“山药腔”这两大“腔”原为民歌小调,已发展为由数十种“曲子”组成的乐曲;这里的“三步弦”——又称“烟盒舞”、“跳弦”,则发展为具有一百余套动作的舞蹈。彝族人民多流行“跳乐”,有不少地方也称“打歌”、“跳歌”、“打跳”、“叠脚”等等,其舞蹈动作大致相同。古老的舞蹈有模拟动物形象的“斗鸡”、“斗羊”,象征战争的“跳钗”、“刀舞”,庆丰收的“大鼓舞”等。
1、情调分类
“阿哩调”是彝族各种情调的统称。它是彝族男女青年表达感情的天然媒介。“阿哩调”音色清脆嘹亮,和谐动听。唱词多用五言和七言,用词自然朴素,耐人寻味。“阿哩调”的种类颇多,有表达永世相爱的“真情调”,有赞美情人的“夸夸调”,有歌颂真挚爱情的“迎花调”,有男女相互试探情心的“试心调”有倾诉衷情的“分别调”有失恋后充满忧怨的“失恋调”等等。“阿哩调”中的每种小调,曲基本上是一致的;而词却没有固定,多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唱。每逢彝族传统节日,正是青年男女大显身手的良机,他们自编自唱,倾诉衷情。许多青年男女都是由歌声引线而缔结良缘的。最近几年,“阿哩调”在彝家山寨又有了新的发展。
2、地方特色
彝族,最能使人感受到民族地方特色的,莫过于彝族的民间歌舞活动。彝族人民十分善于唱歌,不仅以歌谈情说爱,传递心声,而且以歌叙述历史,表达哀乐。讲述历史有古歌,诉说过去的辛风月有苦歌,畅述今天的美好生活有颂歌,喝酒有酒歌,打猎有猎歌,放牛耕牛有牛歌,栽身有身歌,祭祖有祭歌,谈情说爱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送亲歌、接亲歌、进亲歌,丧葬有哭丧歌、送魂指路歌、怀亲歌,有时甚至到了随处应答以歌代言的地步。
曲调
彝族的民歌都有比较固定的曲调,每种曲调在歌首或歌尾大都有词义不明的衬词,而曲调也就以这种衬词来定名。如双柏的“阿市佬调”、“阿色调”,大姚昙华一带的“玛莫若调”、“梅葛调”,牟定的“啰哩啰调”,楚雄、南华一带的“阿苏找调”、“阿乘佬调”等等。
歌词
彝族民歌的歌词,除了一些带礼仪性的有比较固定的程式和词句外,大都是即兴创作,随意发挥。彝族中有“弦子一响,脚板就痒;笛子一吹,山歌就飞”之说。这些民歌,质朴清新。如彝族能歌更善舞。楚雄彝族的民间舞蹈,俗称跳歌,又称跳脚、跌脚、跳笙、跳乐、跳月,或者称为打跳、打歌。清康熙《楚雄府志》说:“四山夷人,跳月踏歌,吹芦笙、竹笛,弹月琴,以和其声”。还说:“以节歌跳月而乐,婚葬皆然”;彝族舞蹈源于远古时代对狩猎、征战、采集、放牧、农耕以及祭祀等的简单模拟,模拟性的舞蹈有如模拟动物动作的“斑鸠吃水”、“石蚌争食”、“黄莺展翅”、“虎舞”等,象征战争厮杀的有如、“大刀舞”,反映妇女生活的有如“顶针舞”,“手铃舞”等。自娱性的舞蹈则重在舞步,功夫主要在脚上,有踏、搓、跺、抬、跳等舞步,动作奔放,节奏跳跃强烈,旋律粗犷刚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舞蹈流行传说
花鼓舞
民间传说:古时,有个能歌善舞的彝族美丽姑娘,有一天,她在洗瓦罐,无意间拍打了罐口,瓦罐便发出了咚咚的声音。她觉得很好听,在上山砍柴时便取回了一根空心树,蒙上羊皮,用木棍一敲,其声音特别悦耳动听。从此以后,彝族人民就有了自己的鼓和跳花鼓的活动,彝族后人为纪念花鼓的发明者,就做了一个牌位,上书“有感花鼓娘娘之牌位”,每在跳花鼓是须杀鸡献牌位,举行仪式,并成立“花鼓会”,这个有关峨山彝族花鼓舞起源来历的美丽传说,虽然没有确切的史书记载和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的有力证据,但从中体现出了彝族人民的一种精神依托和崇敬祖先的意识愿望。也说明峨山彝族人民是一个崇尚劳动、崇尚智慧、崇尚创新的民族。
左脚舞
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世间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造成洪水危害。两位彝族青年阿里和阿罗勇敢地站出来,前去制服恶龙。彝家人民在阿里和阿罗的带领下,一齐向恶龙开战,恶龙见势不妙,赶紧逃回龙潭。人们抓住时机,把事先烧红的栗炭往潭里倒,倒满后又抬石头、挖泥土,把龙潭填平。还怕夯压不紧恶龙翻身,就在上面燃起篝火,边唱边跳边跺脚,三天三夜恶龙终于死了。为了庆祝胜利,彝家人用恶龙的头、皮、骨、筋制成月琴,聚到一起跳脚弹琴,口唱左脚调“阿里罗”以示纪念。
4、舞蹈形式
彝族舞蹈有五种类型,分为打歌、跳弦、罗作、跳三弦、披毡舞。前四类舞蹈源于彝族古代生活,第五类模仿鹰、熊的舞蹈,与彝族古代的多神和图腾崇拜有关。这类动物模拟舞蹈,动作优美,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步从祭祀仪式中分离出来,并不断添加着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使之成为专供人们欣赏的表演舞蹈。
打歌
打歌包括“打跳”、“跳脚”、“左脚舞”、“跳歌”、“跌腿”、“跳月”(即“跳乐”)等圆圈舞,流行于云南省西部与四川省凉山交界地区、云南省西南部的彝族和相邻的其他少数民族之中。自娱性舞蹈《打歌》与汉族古代的《踏歌》极为近似。现存于云南省巍山县巍宝山文昌阁,绘制于清代乾隆时的《踏歌图》便记录了当地的舞态。每当节日和喜庆之时,人们挽手围圈,载歌载舞或随乐而舞,舞蹈始终以下肢动作为主。
跳弦
跳弦因舞者双手持“烟盒”边敲边舞,故也被称为《烟盒舞》。
《烟盒舞》流行于云南省中部和南部红河、石屏、建水等地彝族支系尼苏人居住地区。舞蹈分为“正弦”和“杂弦”两类。“正弦”融双人自娱性舞蹈与表演性舞蹈为一体,主要传统段子有《哑巴砍柴》、《鸽子度食》等,舞姿优美轻盈、活泼风趣。而“杂弦”则是在“正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现人物、具有故事情节的歌舞小品。其中《哑巴摸鱼》、《童子拜观音》等具代表性的节目达百余种。当地所流传的“是人不跳弦,白活几十年”的口头禅,可说明《跳弦》在人们生活和心目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罗作
罗作也称“罗索”,是流行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彝族支系尼苏人中的另一种圆圈舞。曲调欢愉跳跃,节奏鲜明而强烈,伴之以快速摆手、错步、踏脚等舞蹈动作,特别受到青年们的喜爱。
跳三弦
跳三弦也称大三弦、跳月,是云南省中部地区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在大、中、小三弦和高、中、低不同音色的竹笛伴奏下的《跳三弦》,是“火把节”不可缺少的舞蹈。
披毡舞
披毡舞是四川省凉山地区彝族所特有的舞蹈形式。舞者以披毡为道具,通过双臂的伸展、收拢、摆动与身体旋转,来模仿鹰、熊的姿态。该舞现已成为彝族的代表性表演舞蹈。
5、文化蕴含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每一民族与地域的文化尽管富有多样性,但总有一个带有历史性和行动一致性的价值秩序或主导精神贯穿始终,它作为一种典型性的目的,指导一个民族从文化的大系统中选择了某些东西,排除了另一些东西,这种选择可以渗透到文化的不同层次,体现在文化的各个单元中。彝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在经历了漫长而深厚的文化积淀之后,火已经成为承载有极复杂的深层文化内涵的原型意象,加之“火”的物质和文化特性,更加体现了彝族的价值秩序和民族精神。
6、舞蹈特点
就把“火”定位为彝族舞蹈文化的象征符号,从民间舞蹈的人体动态保存与表现文化的根本特征入手,对彝族舞蹈的风格、动律、造型等动态形象和服饰、道具等要素进行分析,来诠释彝族舞蹈文化的独特风格。
豪迈舞风
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得彝族的舞蹈风格具有高原粗犷、豪放的特征。彝族舞蹈种类繁多,舞蹈动作大多刚劲有力,力度大,而且动感十足。打歌是彝族最常见的一种自娱性舞蹈,跳时人们紧密携手、相互挽臂,面向圈心熊熊燃烧的篝火,脚下踏地为节,且唱且舞。在打歌高潮时,比男声高八度的音域里,女声边舞边用假嗓应声高唱“罗哩罗,罗哩罗哩罗”,意思就是“虎哇虎,虎哇虎哇虎”,这是对祖先的怀念和呼唤。舞蹈节奏中舞者们高亢的歌声、强健的脚步声、急促的呼吸声,通过紧紧依靠的身躯将热情传播开来,使人们沉浸在通宵狂舞的气氛中。“从早跳到黄昏落,只见黄灰不见脚”的俗语,形象地描绘了彝族人民不知疲倦地跺脚踏地兴致勃勃的景象,表现了彝族舞蹈火一样的热情豪放和虎一样的粗犷勇猛。
动作旋律
彝族人民生活的地区环境恶劣,在与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中,彝族人民形成了粗犷豪放、坚强刚毅的民族性格。崇火崇虎的原始崇拜塑造了热情、强悍的民族特性。刀耕火种的劳作方式使劳作的人们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朴野刚强的秉性。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彝族舞蹈热烈奔放、节奏明快的动律特点。例如:阿细跳月,这是一种快节奏、充满阳刚之气的彝族舞蹈。舞蹈的基本动作排比、对比、反复,舞者边弹边唱边舞。动作简单明快,跳跃性强。跳时舞者左脚跳跃,右脚抬起自然弯曲,同时双手击掌,动作反复循环;胯部左右自然摆动,男女交错互换位置,变换队形,时而顺时针转动,时而逆时针转动;男子身背三弦,边奏边舞;在笛子的和声下,女子则拍着手与男子在一进一退中进行心灵的沟通,舞蹈动作粗犷健美,情绪热烈奔放。在篝火燃起时,人们围着篝火跳跃、旋转,有矮步顿足,有跳步搓脚;有拍手,有折腿。步调和谐,动作激烈,彰显了“火”的本性。
造型特点
彝族的舞蹈动作大多是动态的,舞蹈造型的雕塑感不强。但彝族都有高原舞蹈“一顺边”的造型特点。高原民族在生活和劳动中,由于山路崎岖,人们上山,下山,尤其是带着重物时,一侧脚步着地,身体重心多移向一侧,双手也随向一侧自然微摆,逐渐形成了既省力、又能减少危险的顺手顺边保持平衡的一顺边的体态,这种体态慢慢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动态,并逐渐升华为“一顺边”的艺术美,成为高原民族共同的审美心理,也形成了高原民族舞蹈中“一顺边”的艺术造型和文化现象。例如,彝族妇女在火把节中跳的“都荷舞”,这是一种只有女子参加表演的集体舞,跳时,由一人领唱领舞,其余舞者尾随并逆时针方向形成圆圈边歌边舞。其舞步为两拍,左脚旁边迈一大步为重拍,同时上身微向前倾,弱拍右脚向右旁迈一步,同时上身正直,微后仰,面对圆心或面对前进的方向缓慢而悠闲地循环跳唱,形成火焰般“一顺边”的优美艺术造型。
7、服饰道具
服饰和道具是民族文化的标志,舞蹈艺术常常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和道具来增强舞蹈的动态美,扩大舞蹈的表现力,彰显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彝族崇火,很多舞蹈道具都与火有关。烟盒舞是彝族人常跳的舞蹈,舞蹈因手持烟盒,弹指而舞而得名。大锣笙舞则是祭火的舞蹈,俗称“接火把”,舞蹈队伍敲击大锣,点起火把,汇集到跳笙场,围着簧火跳。此外,还有“火把舞”、“火龙戏珠舞”等等,都与火有关。彝族尚武,古代彝族部族与部族长期争战,广泛制造和使用兵器,在此过程中,孕育了彝族各种用兵器做道具的武舞。元代王沂的《末些昭》中就有“振臂挝铜鼓,吹唇舞洞刀”,“亦有善刀舞,众锋粲鲸齿”的记载。这种以兵器作为舞蹈道具的舞蹈形式仍然流传至今,并且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例如棍舞、矛舞、大刀舞、猎叉舞、画面刀舞等。此外,为抵御寒冷,彝族男女一年四季都身披用羊毛织成的披毡“擦尔瓦”,这些用来御寒的披毡也逐渐演变为舞蹈的服饰和道具,凉山地区彝族的披毡舞就是因挥舞披毡跳舞而得名的。这些服饰和道具在舞蹈中的广泛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舞蹈的艺术语汇,增强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加强了运动人体的动态表现,从而完成舞蹈者内心世界及感情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