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云南大学

科普小知识2022-06-25 17:03:23
...

云南大学(YunnanUniversity)是一所历史悠久、文脉深远、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中国著名大学,简称云大(YNU),原名私立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950年定名云南大学,沿用至今。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2016年成为国家“一省一校”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中国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于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

中文名称:云南大学

英文名称:YunnanUniversity

简称:云大

创办时间:1922年12月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属性:211工程;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云南昆明

现任校长:林文勋

知名校友:华罗庚、吴文藻、冯友兰、陈省身

主管部门:云南省*

校训:自尊、致知、正义、力行

校歌:《云南大学校歌》

学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翠湖北路2号

学校代码:10673

1、学校简介

学校本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毗邻翠湖公园,另有呈贡校区、洋浦校区、丽江旅游文化学院校区等校区。云南大学下设27个学院、14个研究机构、1个公共课教学部及2个独立学院,1个附属医院,设有研究生院。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965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2460人,具有正高职称的445人,具有副高职称的861人,具有博士学位1127人。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730人,硕士研究生10907人,博士研究生1024人。学校占地面积4363.64亩,分布于呈贡校区和东陆校区,公用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信息化设备资产总值8.12亿余元,图书馆藏书360余万册。学校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云南主节点单位。

云南大学有本科专业86个,国家特色专业12个,拥有民族学、生态学、专门史、微生物学4个*重点学科,52个省级重点学科;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其中,A类学科2个(民族学为A+,生态学为A-),B类学科14个。微生物学、化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学校形成了以民族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综合性大学。

2、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1923年~1930年)

原名为私立东陆大学,1922年12月8日宣布成立;1923年4月20日正式开学,设有预科、本科、附中。

第二阶段(1930年~1934年)

1930年,改为省立东陆大学;1932年,云南省立师范学院并入,设有文学院(政治经济、法律系),工学院(土木、矿冶系),教育学院。

第三阶段(1934年~1938年)

1934年9月,改称省立云南大学。1937年,熊庆来受聘出任云南大学校长,设有文理学院(文学院、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工学院、理科学系)和医学专修科。

第四阶段(1938年~1949年)

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被英国《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著名大学之一。设有5个学院、18个系、3个专修科、3个研究室。

第五阶段(1950年~1958年)

1951~1958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仅设文理两科,共6个系。1954年8月理工学院独立为昆明工学院;1956年8月医学院独立为昆明医学院;1958年8月农学院独立为昆明农林学院(今云南农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前身);航空:并入四川大学、北京航空学院;法律、政治:并入西南政法学院;土木建筑:并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重庆土木工程建筑学院;铁道管理:并入北京铁道学院、长沙铁道学院。

第六阶段(1958年至今)

1958年8月,学校由教育部下放云南省*管理。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被教育部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1996年,云南大学成为“九五”期间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1997年11月,正式成为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61所大学之一。2001年6月,云大“211工程”、“九五”建设顺利通过验收。2004年成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高校。2013年,与郑州大学、贵州大学、山西大学等14所高校成立“中西部高校联盟”。

2017年9月21日,入选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1日,成为教育部与云南省重点支持的14所省部合建高校之一。


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云南大学国际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云南大学法学院

云南大学外语学院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

云南大学留学生院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云南大学农学院

云南大学医学院

云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师资力量

据2018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院士7人(含双聘、特聘、外籍),国家“千人计划”创新项目入选者3人、青年项目入选者3人、高层次外国专家项目入选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座教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教学名师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5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6人,“云岭学者”19人,“云岭教学名师”5人,“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云南省高端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13人,云南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4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120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7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17人,*教学名师4人,云南省教学名师25人,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20个,*教学团队4个,云南省级教学团队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14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6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1个。

专职院士:陈景。

特聘院士:张亚平、陈国良。

*教学团队: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基础平台课程研究型教学团队、宏观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化学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及教学平台建设团队、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教学团队、CDIO软件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团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团队、新闻传播专业教学团队。

教育部创新团队:天然产物及类天然产物合成创新团队。

云南省创新团队:微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放线菌资源与利用省创新团队,生物活性分子设计、合成与发现省创新团队,国际河流研究省创新团队,天体物理和宇宙线省创新团队,体外诊断技术及应用研究省创新团队、高原山地退化环境与生态修复省创新团队、人类复杂疾病基因研究省创新团队。

云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科技创新团队、非线性分析和优化科技创新团队。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西部发展与社会转型研究团队、云南省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团队、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田野调查与民族志研究团队、民族文化产业研究团队、云南农村综合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中国西南民族的由来与发展研究团队、云南对外开放与周边安全研究团队、当代缅甸与滇缅关系研究团队、能源安全研究团队、云南旅游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团队、云南城镇化与多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研究团队。

教学建设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

*特色专业:环境科学、化学、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学与行政学、大气科学、生态学、新闻学、网络工程、旅游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学、数理基础科学、信息安全、英语、民族学、金融学、材料物理、行政管理、法学、制药工程。

国家精品课程:公共事业管理概论、普通生态学、人文科学概论、民族政治学、动物生物学、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旅游经济学、人类生态学、生态旅游、软件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中国民族史、植物生物学、微型半微型有机化学实验、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普通生态学、动物生物学、人文科学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民族政治学、软件工程、旅游学概论、遗传学、有机化学、信号与系统、数学分析、旅游经济学、中国儒学导论、食品化学、应用电视学、人类生态学、动力气象学、生态旅游、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大学体育、语言学概论、传播学引论、细胞生物学、管理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科技档案管理学、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概论。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离散数学、管理沟通、材料化学、网络协议工程。

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国际经济合作、国际商务、基于Java的XML技术运用。

教育部—IBM精品课程:高级J2EE应用开发。

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软件工程。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软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地球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城市建设与数字城市实验教学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然资源化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服务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国际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社会工作专业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族民间造型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复合型法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教学成果

学校学生在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中获多项奖励获3项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在云南省大学生职业生涯导航设计大赛中获金奖,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结构竞赛中最终获得二等奖,在首届中国MPAcc案例大赛中获得西南赛区冠军,在201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硬件设施

学校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一批项目有科学馆、附中教学楼、校医院、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体育馆、MBA培训大楼、软件学院等。

图书馆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云南大学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呈贡校区图书馆(建设中)两部分组成,总面积53975平方米,生均馆舍面积为2.17平方米/人。其中校本部图书馆建筑面积17375平方米,洋浦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6600平方米。截止2006年9月30日,学校总藏书量为2511748册,生均图书总量和生均年进新书均达到和超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标准。


校园网

校园网采用扁平化的二层架构模式,强核心、弱接入,核心层提供集中的业务控制和管理,接入层提供用户接入和VLAN隔离等基本功能。主干网为三个核心路由器组成的10GE环形主干,楼栋汇聚通过10GE或1GE双链路上联核心层,实现链路冗余。各学院及单位的教学实验等特殊应用的内网通过MPLSVPN跨主干、跨校区实现互联。

4、对外交流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云南大学先后与美、英、俄、日、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交流关系,派出了200余人赴国(境)外进行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成功举办十余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11年,举办了首届“回儒文明对话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2013年,举办了缅甸农业发展与中缅农业合作研讨会和中美陆生热泉生命合作研究双边研讨会。2014年,举办了“昆明英国周”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5、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1个省级研究中心,4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

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微生物资源开放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云南民族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滇学研究基地、周边地区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863计划”项目4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6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等多项*大奖。有7篇论文发表于世界著名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

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截止2006年9月30日,学校总藏书量为2511748册,其中图书馆藏书2269730册,资料室藏书242018册。藏书以生物生态学、历史学、民族学及地方民族文献为收藏重点和收藏特色,170170册古籍线装书及2000余种民国时期报刊为珍藏。另有电子图书433369册,自制电子图书327册,中文数据库5个,外文数据库10个,缩微资料511件。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文、理科版等学术刊物,其中,《思想战线》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十一种名刊。

6、校园文化

校训

云南大学校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过不同的变化。1923年,东陆大学创始人唐继尧在开学典礼上亲定校训为“自尊、致知、正义、力行”。在1938年至1949年“国立云南大学”阶段,云南大学的校训是:诚正敏毅。20世纪40年代,云大第四任校长熊庆来,把校训定为“诚、正、敏、毅”。

1923年,唐继尧作校训四如下:

自尊:志学而立,健以自强。不偏不倚,毋怠毋荒。世方万变,我自抱一。高乃自危,立乃毋踬。

致知:子与有言,立乎其大。大者先立,天君自泰。何以致之,在致良知。良知吾心,吾心乃师。

正义:履蹈正谊,罔涉回邪。耿介拨俗,尽扫浮夸。廉隅外砺,诗书内华。不折不挠,凛然孔嘉。

力行: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知行合一,允矣名言。庄敬曰强,同撑大厦,愿持此言,质诸天下。


校歌

1938年,云南大学改为国立,熊庆来为此写下了校歌。

作词:熊庆来

作曲:赵元任

太华巍巍,拔海千寻;滇池淼淼,万山为襟。

卓哉吾校,其与同高深。

北极低悬赤道近,

节候宜物复宜人。

四时读书好,

探研境界更无垠。

努力求新,以作我民;

努力求真,文明允臻。

以作我民,文明允臻。

精神

会泽百家,至公天下。

“会泽百家”意指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百家争鸣、融合创新;“至公天下”,意在以天下为公,求“公在天下”。

7、知名校友

院士

云南大学各时期任教和毕业并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校友或教授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冯景兰、陈省身、冯友兰、华罗庚、顾颉刚、金善宝、吕叔湘、彭桓武、秦仁昌、汤用彤、钱临照、汤培松、吴晗、吴征镒、徐仁、张青莲、余德浚、曾昭伦、吴中伦、赵忠尧、郑万钧、严志达、袁见齐、郭令智、许杰、钱令希、孟宪民、冯兴德、殷之文、徐祖耀、戴永年、张国成、陈景、孙汉董、胡永康、严济慈、陈达、周俊、张亚平、黄润乾

政界

欧阳坚、陈舜、吴晓青、杨崇勇、龙志毅、王广宪、杨维骏、董治良、田成有、孟苏铁、程英萱、倪慧芳、牛绍尧、梁公卿、王义明、卢邦正、黄维彬、高晓宇、孟继尧、刘披云、张祖林、刘东、熊清华、段跃庆、岳跃生、吴松、李小平、李文荣、解毅、何华、何金平、张纪域、黄建国、张耕、饶南湖、高劲松、任远征、雷瑞、景绚、张笑春

学界

刘尧汉、吴持恭、乔传藻、周春晖、邓启耀、庄圻泰、于坚、丁中江、孙开泰、何景熙、刘兰兮、邓贤、谭本馗、朱晓阳、李绍荣、苏琪、施传刚、刀世勋、张文勋、王学仁、于安黎、尤中、张洪彬、段昌群、俞立、王世普、晏奎、管彦波、文庄、丁崇明、屈野、夏勇、徐静琳、林喆、熊伟、潘建新、尹晓冰、刘鸿武、雷平阳、汪戎、林超民、魏骁勇、邢铁、曹兴权、汪振军、黄纯艳、王兴国、李玮、谭君强、吴国柱、秦潞山、秦勇、吕正红、毛月波、杜道明、杨光汉、李作新、刘邦瑞、郭平欣、王汝丰、戴建国、肖锋、刘兰兮、范可、侯绍庄

商界

郭振宇、王兟、李践、保明虎、何道峰、王家琪、孙炯、刘胡乐、张荣鼎、王明辉、任树录、张丽荣、*华、邹家驹、雷坚、程征、李永泉、管彦中、杜鸥、李伍波、陈喧、黄文建、陈鸿睿

其他

傅聪、时佩璞、彭桂萼、熊汝霖、苏升乾、赵浩如、胡廷武、吴文光、李家华、王蓝、郝跃骏、肖文飞、陈锦、袁晓岑、施柳屹、董石才、杨德云、何真、李必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