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题凑是什么意思?揭秘黄肠题凑墓
时间不停的再推进,历史不停的延续,曾经一度是站在世界最高点的帝王们最终也都是化成了一杯土。笃信死后世界的古人们,将陵墓视为死后的阴间居所,为了防止死后盗墓者打扰自己的长眠,于是便产生一系列盗墓与反盗墓的设施。
盗墓小说《鬼吹灯》中,描述了墓穴中有弩箭机关、漫天飞沙、毒气、异兽。
在实际上的帝王大墓之中,也的确存在了这类机关。
如《水经注》中也有关于墓中“飞沙”的文字:“越王勾践都琅琊,欲移允常冢,冢中风生,飞沙射人,人不得近,遂止。”
《汉旧仪》中记述了伏火机关“武帝坟高二十丈,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外方立,先闭剑户,户设夜龙、莫邪剑、伏弩,设伏火。”
在1972年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就有伏火机关,当挖掘人员使用铁钎向木棺椁顶戳几个小洞时,从孔洞中就开始喷出一股凉气,现场试验这种气体明火无烟、遇火即燃。
但这类机关,在千百年来早就被众多盗墓贼摸透。
独独有一种被称为“黄肠题凑”的墓葬结构,始终让那些盗墓贼望而却步。
黄肠题凑,所谓“黄肠”,是一种去皮后的柏木;“题凑”则是一种结构,刘昭在《汉书音义》提到“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
整个黄肠题凑是将去皮后的柏木内向放置,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层层平铺、叠垒,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题凑的名称便是由这种特定的方式衍生出来的。
这种结构的墓葬大多出现在周代与汉代之间,例如长沙象鼻嘴1号墓、北京大葆台1号墓、秦宫6号大墓以及权臣霍光墓。
黄肠题凑牢不可破的原因不仅在于“题凑”这种结构堆垒,强度极大,还因为其所使用的柏木,柏木含材脂,木材干燥较慢,耐腐性极强,密度大,使用数量多。
造墓的匠人为了让柏木更加不朽,古人们在柏木周围填有50-80公分的木炭,木炭顶部又加入青膏泥,对结节处的腐朽部位,还填入了铁与锡的合金浇铸。
在2011年发掘的秦宫六号大墓,散尽家财,屯购了十余万的炸药,一连炸了三天,炸药全部用完,但面积264000平方米的秦宫六号大墓,只是被炸出了一条19米长的盗洞,离真正的主墓穴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但自汉代以后,“黄肠题凑”墓逐渐消失,主要还是因为这种墓穴对柏木的需求量极大,如北京大葆台"黄肠题凑",黄心柏木的使用量多达15880根 。
古代帝王们为了自己的墓穴费尽心思,“黄肠题凑”在几千年前的科学技术之下的确显得牢不可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墓葬是否禁得住现代科技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