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清末的“橡皮股票风潮

科普小知识2021-11-26 14:12:11
...

一百年前,上海爆发了金融危机。自1903年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连续六年的上升趋势被中断。大萧条持续了几年,无数破产的公司和企业被发现。

近100年前,上海爆发了规模空前的金融危机,全国陷入恐慌。1910年7月21日,上海、郑源、赵康和于谦三大银行同时倒闭,欠其他银行700万两银子。上海市场剧烈震荡,这是恐慌的第一波冲击波。同年10月8日,中国最大的银行上海元丰润银行倒闭,影响了17家分号。恐慌蔓延到全国,形成了第二次恐慌。1911年3月21日,著名的票号上海义山园关闭,23名外国分号卷入其中,形成第三波冲击,恐慌达到了极点。在金融恐慌的冲击下,自1903年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上升趋势已经连续6年中断。大萧条持续了几年,无数破产的公司和企业被发现。

这种恐慌被称为“橡胶波”,其直接原因是上海的商业和金融界卷入了国际资本的橡胶投机。当时,上海人把橡胶叫做橡胶,所以习惯上也叫“橡胶股趋势”。

国际橡胶投机盛衰

20世纪初,由于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橡胶资源供不应求,价格飞涨。1908年,伦敦市场的橡胶价格为每磅2先令,1909年底升至每磅10先令,1910年春达到12先令的峰值。国际资本转向橡胶资源的开发。南洋群岛是各国投资的重点地区。到1910年初,已经建立了122家公司来开发南阳橡胶资源。在伦敦金融市场,橡胶股票最快的抛售速度是半小时内卖出100万磅股票,国际橡胶投资正接近疯狂。

中国最大的资本市场上海也深深卷入了这种国际资本投机。据《泰晤士报》报道,在发展东南亚的122家橡胶公司中,至少有40家是在上海成立的。其中大部分由在上海的外国公司管理和销售,并在上海的外国银行开设了账户。40家公司的总资本为2500万两。那时,许多上海人甚至不知道橡胶是什么。他们只是根据传闻抢购橡胶公司的股票,以免失去致富的机会。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到1910年4月,40家公司的2500万股股票仅在几个月内就被抛售。经过投机,股票价格依次上涨。1910年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只名为“迪邦橡树公司”的股票的开盘价仅为每股25两,4月6日涨到50两,一个半月内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