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汪应洛院士:开创管理工程学时代

科普小知识2021-08-16 14:14:04
...

汪应洛院士:开创管理工程学时代

■我们的记者齐鲁

"这位老人决心复兴中国。"

谈到他的“中国梦”,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汪应洛充满活力地说:“我希望中华民族复兴,站在世界强国的森林里。我希望人民变得富裕和强大,尽快建立一个小康社会,所有的人将生活在一个美丽的环境和生态文明的社会。我希望年轻一代更有创造力,尽快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中国经济将有新的发展。”

作为系统管理学科的创始人和中国管理工程研究和教育的先驱之一,汪应洛发展管理工程已有半个多世纪。50年的艰辛,50年的收获。现在他已经80多岁了,他对梦想的追求并没有停止。

扎根于中国西北

从7岁起,汪应洛就确立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在汪应洛童年的记忆中,日本侵略者充满了爆炸。为了上学,他不得不爬满尸体的街道,他的家被炸成灰烬,成千上万的人在防空洞里窒息而死...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努力加强和振兴中国。

1949年,19岁的汪应洛考入当时上海的*大本营——交通大学工业管理工程系,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

1952年11月,汪应洛毕业后被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管理。“从上海到北疆的哈尔滨,生活真的很艰难。然而,这个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系统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

1955年从研究生院毕业时,汪应洛成为中国第一个通过国防考试的管理工程研究生。毕业后,他回到母校交通大学学习并教授管理工程。

1957年,在国家支持西部的号召下,年轻的汪应洛带着来自交通大学的数千名师生离开黄浦江来到古城Xi。“从繁华的上海到荒凉的西北是对交通大学师生的一次重大考验。当时,Xi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工厂,这真的很难。"

然而,汪应洛在那里住了50多年。与此同时,他有机会返回上海并转到北京,但汪应洛拒绝了。“当周总理敦促交通大学的学生在西北扎根时,我信守了对总理的承诺,忠于党的教育。”

科学理论为经济发展服务

汪应洛的名字与我国管理工程的教育和研究密切相关。在他的领导下,我国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三大学科相互融合,形成了一所独具特色的中国系统管理学院。

他还率先推动系统工程在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研究和应用,积极推动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和应用,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参加国务院组织的“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研究”;作为三峡工程重大科技研究专家组成员,他负责三峡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三峡工程决策分析支持系统的研究。提出基于计算机智能的战略决策方法和支持工具;主持国家“863”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和机制研究,对促进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完善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只有承担起国家的重大科研任务,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秉承这一信念,汪应洛将工程与管理紧密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论证、发展规划、战略决策等研究。

2003年,73岁的汪应洛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让他既惊讶又兴奋。“我没想到70多岁的人会进入工程学院,以增加他们的知识和才能。”

十年来,汪应洛带领Xi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团队参与了中国工程院的10个重大咨询项目。“我很高兴我能在晚年为国家建设做出一点贡献,实现我晚年的飞跃。”

追求还在继续。在过去的两年里,汪应洛和他的团队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工程、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的联合发展,以及大数据产业管理和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

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在50多年的科学教育生涯中,汪应洛始终坚持和追求管理创新应用研究与培养高层次实用管理人才相结合。

1979年,汪应洛参加了第一个访问美国的管理专家代表团。回国后,他强烈建议教育部从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培养高级工程管理人员。同时,他还在Xi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担任领导职务。

1984年,汪应洛推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所管理学院,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管理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汪应洛提出了发展工业工程学科的思想。他率先在Xi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了一批工业工程专业的高级人才,并协助工业部门培养了数万名工业工程本科学生,这些学生经过自学考试,受到了业界的欢迎和好评。

汪应洛认为,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科学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年轻人是中国管理科学发展和工程管理水平提高的希望。照耀你胜过蓝色。我非常高兴每个年轻人都脱颖而出。”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是西郊利物浦大学的执行校长,他说:“我很幸运能在王先生的带领下学习。王先生的人格和精神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是我一生享受不尽的财富。他不仅教授我们专业知识,还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应用和提高专业知识的广阔空间。”

汪应洛对科学研究和教育的热情并没有降低,尽管他因为一种疾病而有轻微的行走困难。“我一生中最爱科学和教育。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我带着学生。我在这条路上非常坚定。”

中国科学新闻(2013-09-09,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