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汪应洛院士:教学科研两相长 科学管理铸强国

科普小知识2021-12-08 22:14:12
...

“在我50年的奋斗中,我深深地意识到科学管理是治国之道。”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Xi交通大学教授汪应洛的座右铭。今天,这位83岁的老人仍然用铿锵的话语说话,他的眼神透露出深深的爱意:“生活就像一幅画卷。我只伴随教学和科学研究。我会做一个梦想,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遗憾!”

"西部也是祖国的沃土!"

*成立时,19岁的汪应洛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1957年,为响应**支持西部地区的号召,交通大学的几千名师生离开黄浦江来到古城Xi安。那时,即将毕业的年轻大师汪应洛正在西迁的军队里。

此后,汪应洛的一生与管理工程教育和研究紧密相连,成为我国管理工程教育和研究的先驱之一,系统管理学科的创始人和杰出的管理工程教育家。

Xi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恢复设立后,汪应洛率先提出培养中国工程师管理人才,推动了中国双学位和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倡导工业工程教育、研究和应用的人,成为中国管理工程系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导师,为中国管理工程和工业工程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谈到汪应洛的成就,Xi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表示,他积极推进知识管理研究和工程管理教育,在创新教育和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Xi交通大学始终保持着中国一流管理学院的地位,成为中国西部乃至全国培养管理人才的摇篮。

汪应洛认为自己并不聪明,但他对国内外制造业和重大项目的学术研究和独特的管理思维有着特殊的依恋。他说:“在战略思维下,我始终坚持和追求四个方面的结合,即世界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与中国国情的结合;科学管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系统工程、管理工程和工业工程的结合;管理创新应用研究与高层次、实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相结合。”

"科学管理是一种技术,也包含了一种治国之道!"

改革开放政策使汪应洛能够走出国门,学习全球化的管理文化。在工程科学与技术领域,他致力于工程与管理的紧密结合,并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工程论证、发展规划、战略决策等方面的研究。核心是强调系统工程整体优化的思想,以解决重大工程和战略决策问题。

“接受挑战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决定是三峡工程。当时,国家电力部、水利部、交通部、四川省、湖北省等各方意见不一。每个系都有自己的学术支持。国家决定让国家科委组织一个专家组进行研究。我们刚刚开始倡导建立定量分析模型,我们被选中了。当时,我们被明确要求给出定量分析的结论和计划。”汪应洛对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感到非常兴奋。

根据国家科委的委托,汪应洛等人承担了三峡工程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参加了以下三峡工程重大科技研究专家组。他们主要研究三峡工程的综合评价和决策分析。他们需要综合考虑发电、移民、航运、防洪等因素,提出一个各方都满意的优化方案。

“当时有很多争议。最激烈的是三峡大坝的海拔。根据各方的意见,我们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经过优化计算,我们提出了坝高185米、蓄水高度175米的方案,尽管遇到挫折,最终被采纳。与此同时,我们还对中国国力能否经受得住这样一个重大工程的争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系统工程的优化计算和综合平衡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投资需要1000多亿元,而且不是单一的投资,中国的国力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这一判断随后在三峡大坝的实际建设和运行中得到了证实。由此可见,教学是互利的,通过强化一些重大工程决策,我们尝到了好处,并进一步坚信,科学管理是一种技术活动,这意味着某种艺术境界,但也意味着一种深刻的治国之道。”他说。

"这位老人决心振兴中国!"

“值此你八十大寿之际,我谨向你表示热烈祝贺。感谢您为中国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是我们工程科技界学习的榜样。”

这是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许在80岁时发来的生日短信。汪应洛的教育成就众所周知。除了学术成就,汪应洛还为他的学生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他培养了120多名博士生。其中一些学生获得了“中国青年科学家”的称号,并担任院长和校长。他们中的一些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并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评为教授和博士指导,并成为年轻的学术领袖。其他人已经成为杰出的企业家和领导*。

现任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的汪应洛学生Xi·杨眠说:“王先生的人格和精神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是我一生中永远享受不到的财富。他不仅教授我们专业知识,还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应用和提高专业知识的广阔空间。”

尽管已经80多岁了,汪应洛仍然坚持每周都在办公室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如何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级管理人才,尤其是管理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企业家。

“我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我热爱我的祖国。我非常高兴能够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并看到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作用。所以,我会这样继续下去……”汪应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