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曹雪涛:期待中国向免疫学强国迈进
■王嘉文,本报见习记者
11月15日,第十届全国免疫学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由中国工程院、美国科学院和德国科学院的7名院士带领,34名国际一流免疫学家和284名学术特色鲜明的分会场记者,全方位展示了国际免疫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会议主持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当天接受了《中国科学日报》的采访。
中国免疫学学会成立30年来,中国免疫学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走向世界,并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世界。"中国免疫学界是在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少数几个圈子之一."曹雪涛告诉记者,“中国的免疫学研究不仅规模大,而且有影响力。”他坦率地说,回顾中国免疫学研究的发展,“我很高兴免疫学的发展”。
正如国际免疫学联合会副主席阿尔韦托·曼托瓦尼教授所说,免疫学是人类健康的首要和最终保证。曹雪涛告诉记者,过去研究人员认为肿瘤等疾病与免疫力密切相关。然而,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研究人员发现“很少有疾病与免疫无关”,并且“免疫学已经深入到以前被认为不相关的疾病研究领域”。这充分体现了免疫学在医学研究中的价值。它不仅局限于肿瘤免疫治疗,而且在器官移植、预防和治疗慢性传染病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可能为一些以前未知的复杂疾病和罕见疾病找到新的靶点。”曹雪涛说。
免疫学研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疫苗的发源地,中国应在免疫学研究方面取得成就。"免疫学通过疫苗造福了世界和全人类."曹雪涛说,“起源于中国的免疫学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他呼吁在国家一级支持免疫学从研究到应用系统的发展。他希望中国免疫学研究者共同努力,做出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工作,帮助中国“从免疫学大国向免疫学大国转变”。
曹雪涛认为,中国的免疫学研究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天然免疫、免疫调节机制和免疫产品等,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看到中国免疫学良好发展趋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的许多不足。"我们对星形免疫分子和星形免疫细胞的独立发现较少."曹雪涛指出,“我们的理论原创性相对薄弱,没有一个实验室提出一个学术观点供大家遵循。而且,免疫学技术的发明仍然相对薄弱。”
曹雪涛希望中国免疫学研究者首先把创新意识放在首位,鼓励年轻学者有原创性的工作。其次,他认为国内免疫学研究者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寻找国际免疫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人现在有了一定的基础和信心来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曹雪涛说。第三,他认为中国的免疫学研究应该加强国际合作,跟上国际发展,学习新技术、新概念和新系统。最后,他还强调了免疫学研究的思想内容。他认为,尽管免疫学研究应该有一个国际概念,但也应该有独立的思维,而不是盲目地跟随潮流。目前,我国的免疫学研究“尚未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开始或引领一个领域”。
曹雪涛表示,中国免疫学会非常重视实施国际发展战略。在2013年意大利国际免疫学会议上,曹雪涛代表中国免疫学界击败“劲敌”德、希、俄,赢得了“2019年第17届国际免疫学会议”的主办权。“这在我们中国的免疫学界从未见过,也是几代中国免疫学家的梦想。”曹雪涛说,他坚信举办这样一届免疫学奥林匹克运动会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免疫学和医学向国际舞台的进一步发展。
在全国免疫学学术会议上,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学会还向北京大学卫生科学中心龙教授颁发了第五届中国免疫学学会学术奖“终身成就奖”、优秀学者奖和“青年学者奖”。
中国科学新闻(2015-11-17,第一版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