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寨卡病毒“克星”

科普小知识2022-06-09 16:28:54
...

寨卡病毒的“爆炸性传播”已成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然而,世界上没有有效预防寨卡病毒感染的疫苗或药物。经过短短两年的艰苦研究,中国医学专家在抗寨卡病毒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记者26日了解到,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学和蒋世波研究团队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与流行病学研究所研究团队合作设计的“多肽病毒灭活剂”能有效杀灭寨卡病毒,防止其感染孕鼠及其胎儿,对预防寨卡病毒感染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该结果于26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的网上,吸引了全世界的医疗关注。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寨卡病毒“克星”

据报道,寨卡病毒是一种有包膜的蚊子传播的病毒。1947年,该病毒首次从乌干达的恒河猴中分离出来。在2007年之前,这种病毒只是偶尔感染人类,但在2007年之后,爆发了人类感染。截至2017年3月,全球80多个国家或部落报告了该病毒的感染。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南美“寨卡病毒爆发”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据蒋世波教授说,寨卡病毒感染人类,通常只引起低烧、斑丘疹、关节痛、结膜炎等症状。但是,如果孕妇被感染,可能会导致胎儿大脑和小头畸形的先天性畸形。同时,该病毒也是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致病因素之一,该综合征可导致低烧、斑丘疹和关节痛。实验已经证明,如果病毒感染雄性小鼠,它将导致睾丸损伤,甚至不育。

蒋世波坦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有效预防寨卡病毒感染的疫苗或药物,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寨卡病毒的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上。他指出多肽药物是新兴药物的研究方向之一,多肽药物比小分子药物更安全,比抗体药物更便宜。

中国科学家发现了寨卡病毒“克星”

寨卡病毒研究成果示意图

据了解,两年前,陆川和蒋世波研究团队首次分析研究了寨卡病毒E蛋白的序列,并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够灭活寨卡病毒的多肽候选药物(Z2)。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多肽可以结合寨卡病毒的表面蛋白,最终使病毒失去传染性。体外细胞模型和体内动物模型的实验结果也表明Z2多肽能更好地抑制寨卡病毒感染。

此后,研究人员发现Z2多肽具有穿透胎盘屏障的能力,不仅可以降低感染寨卡病毒的孕鼠血清中的病毒滴度,而且可以显著降低胎盘和胎儿寨卡病毒的感染率,防止寨卡病毒的垂直传播。此外,该多肽灭活剂对孕鼠和胎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预防和治疗寨卡病毒感染的药物,尤其适用于孕妇和寨卡病毒感染的其他高危人群。

据报道,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于玉峰、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与流行病学研究所的邓永强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邹鹏是本文的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的陆地研究员蒋世波教授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与流行病学研究所的秦成峰研究员是合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