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锋:优化培养模式,打造优秀工程人才
钱峰
■钱峰
中国特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优秀工程科技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到2035年,“中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成为领先的创新型国家之一”。*总书记也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决不能走单一发展、脱离现实走向空洞的道路。要发展实体经济,我们必须搞好制造业。当前,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创新动力,掌握和应用关键技术。”中国特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制造国。其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优秀工程科技人才,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程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工程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工程专业认证体系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工程教育体系基本建立。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国,得到国际同行对我国工程教育的充分肯定。然而,我国的工程教育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工程人才的培养仍与新产业和新经济的发展脱节。
首先,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专业设置过于谨慎。工程人才专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专业设置和调整的灵活性不够,尤其是国家目录以外专业设置的自主性不够,不利于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设置新的工程专业。
其次,我国高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对应关系尚不明确。在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着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的现象。适应新技术和新行业所需的课程设置落后了。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动力和机制不足。教学方法仍然是以知识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法。
第三,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亟待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难以推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学科和部门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使得跨学科人才培养难以推进。“科技硕士”和“科技硕士”工程人才培养的*和机制尚不完善,学生的实践和跨学科学习准备不足。
第四,工程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影响工程教育质量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高校工程教学人员的“非工程化”趋势日益增强。大多数教师的工程实践止于实验室模拟。尤其是一些“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教师缺乏足够的工程实践培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建立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固有的界限,建立跨学科、跨学科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建设体现高校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群。建立跨学科整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课程体系、教师结构和教学模式。研究制定跨学科整合能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高校还应注重加强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探索建立跨学科前沿课程、综合课程、问题导向课程、跨学科研讨课程等。通过完善“双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管理体系。探索“工程加”双学位和主次制等多元化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程优势的高校创新创业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在高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中,还需要优化培养模式,面向行业高层次工程人才的需求,制定本专业阶段的学习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效果评价等规范,探索本研究阶段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和支撑体系,形成学生发展的多渠道路径。建立适合不同培养项目的选课系统,完善不同专业的学分确认机制;根据相应的录取条件,探索实施学生自主选择和学生分流方案;对于在本研究中不断接受培训的学生,应制定合适的培训模式和选课制度。
同时,建立和完善工科学生多党合作教育模式,创新高校、国内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多党合作教育模式,构建优势互补、项目共建、成果共享、共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推进科教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合作教育体系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工程人才多学科参与、产学研究一体化的合作教育体系。建议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尽快接受学生实习,建设一批教育、实践、研发一体化的共享合作教育实习平台和基地。形成有利于社会机构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质量评估等活动的制度和机制。
最后,在校企合作中,还应完善制度和机制,优化工程学院,制定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到高校工作的政策和制度,为教师到企业实习提供条件和支持。通过高校企业建立“实践教学教授”和“企业导师”,将派出一批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到高校任教,为行业专家在高校“短期就业”提供制度保障,为他们加入高校工程教师队伍创造条件。通过企业教师和博士后研究,工程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将大大提高,高校与企业在技术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和交流将得到促进,从而解决工程教师的“非工程”问题。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有光明的前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一点。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工程人才。我们必须认清这一点,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本报记者陈彬、见习记者徐悦)
《中国科学报》(2018-03-27,第7版)
上一篇:江西理工培养复合型软件工程人才
下一篇:培养创新人才要先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