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从出成果到获奖平均要等18年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正在逐项宣布。最近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自1901年授予一等奖以来,诺贝尔奖已授予560次,873次,各机构获奖,其中包括844名个人和22个机构。记者计算了物理奖获得者的获奖年龄,发现一个物理学家从做出贡献到获得认可平均要等18年。获胜者的平均年龄是59岁。从1901年到2012年,全球共有835人获奖,平均年龄为59岁。其中,物理学奖的平均年龄为55岁,化学奖的平均年龄为57岁,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平均年龄为57岁,和平奖的平均年龄为62岁,文学奖的平均年龄为64岁,经济学奖的平均年龄为67岁。早些时候,专家们在分析了物理奖获得者的年龄统计数据后发现,他们做出有代表性贡献的平均年龄是37岁。然而,他们获奖的平均年龄是55岁,这意味着他们要等18年才能得到认可。在过去的10年里,物理获奖的平均年龄是67岁,等待时间高达30年。最老的90岁女性只有男性的1/20。到目前为止,844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获胜者中,最年轻的是英国的劳伦斯·布拉格。1915年,他因在25岁时对x光晶体结构的研究而获得物理学奖。更有趣的是,他和父亲分享了这个奖项。其他赢家就没这么幸运了。据记者统计,获奖时49人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大部分人获得了物理奖,40人年龄在80岁以上。最年长的是列昂尼德·休维茨(Leonid Hewicz),生于莫斯科,美国公民,2007年因第一个“机械设计理论”获得经济学奖,当时他90岁。诺贝尔奖的获奖者是男性和女性,只有44名女性和1/20的男性。四个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并不容易。两次得分更加罕见。世界上只有四位科学家获得了这一荣誉。他们是:出生于波兰的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她发现了放射性物质,发现并提炼了镭和钋,获得了1903年物理学奖和1911年化学奖。美国物理学家哈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晶体管,并提出了超导的微观理论,他分别获得了1956年和1972年的物理学奖。美国化学家波林将量子力学应用于化学,阐明了化学键的性质,致力于核武器的国际控制,并发起了反对核实验的运动。他获得了1954年化学奖和1962年和平奖。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发现了胰岛素的分子结构,确定了核酸的核苷酸序列和结构,分别获得了1958年和1980年的化学奖。国际红十字会赢得了三个奖项,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赢得了两个奖项。居里夫人不仅是第一位获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个在不同领域两次获奖的人。1903年,她和丈夫一起获得了物理奖,1911年,她独自获得了化学奖。居里一家做的不止这些。1935年,她的大女儿艾琳和丈夫分享了一个化学奖。除了布拉格父子,还有五对父子获得了这个奖项。他们是分别获得1906年和1937年物理学奖的Thomsons,分别获得1929年和1970年生理学或医学奖的Ajler儿子,分别获得1922年和1975年物理学奖的Bohrs,分别获得1924年和1981年物理学奖的siegbahn儿子,以及分别获得1959年和2006年生理学或医学奖和化学奖的kornberg儿子。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的文学奖将授予加拿大作家门罗。当银发门罗出现在中国人民面前时,人们深感悲痛。她已经82岁了。84岁的希格斯,83岁的卡帕斯,80岁的恩格尔特...今年九名获奖者的平均年龄超过72岁。难怪网民们直截了当地喊:如果他们没有获奖,他们就太老了。面对这些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人,人们不禁尊敬他们!回顾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人们不禁深深感受到他们几十年来的坚持。坚持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受任何干扰,经历成功和失败的洗礼,最终进入成功之门。门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的写作永远不会动摇,没有什么能吸引她。谢克曼还说,获奖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低调是成功的首要特征。成功需要创新和接力。科学的巅峰需要踩在别人的肩膀上,一步一步往上爬。自称“家庭主妇”的门罗和“认为自己不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玻色子的希格斯,都是谦逊、低调和对名利漠不关心的典范。正是这种低调的风格让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创造辉煌。积累是成功的途径。每一项科学研究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积累。对科学家来说,不仅需要积累知识和更多的耐心,还需要积累时间来接受同行和时间的验证。这就要求全社会关心科学技术,为科学家们创造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年龄更大?59岁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什么诺贝尔奖得主一般都比较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院士陈香梅教授告诉记者,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诺贝尔奖,因为科学研究成果需要反复测试。一些科学家年轻时可能有了新发现,但他们可能几十年都不会获奖。例如,从1966年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理论到2009年获奖,用了43年时间。正如2008年诺贝尔奖得主钱永健所说,“在我的论文发表15年后,我获得了诺贝尔奖。与“光纤之父”高锟相比,我是幸运的。获得今年“上帝的粒子”奖的两位科学家已经将近80岁了,他们的理论从提出被证实到获得该奖的时间跨度将近半个世纪。尽管如此,这个理论并不完美。当然,有时科学发现会被证实并很快完成。例如,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6年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这在吴健雄1957年的实验中得到了证实,这给科学界带来了震惊。同年,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然而,一般来说,科学发现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而科学界普遍认可的新发现或理论要经历一个“困难”的过程陈香梅说。中国人什么时候能获得诺贝尔奖?中国何时会在诺贝尔科学奖上取得突破?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一些重要成果,如中微子振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高温超导等,“已经开始显现迹象”,应该得到稳定支持。它们应该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他们不应该冲动,也不应该受到鼓励。"我相信中国人有一天会达到世界的顶峰."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炜在新生入学典礼上预测:“10年后,诺贝尔奖等重要国际指标在中国的出现应该成为常态,而不是常态……”一些专家认为,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最接近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说,中国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是世界一流的,中国的高能研究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是先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郭广灿也承认,在物理领域,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国家投入的增加,国家科研实力有了很大提高。当信息从国外呈现时,国内能够很快跟上,并且能够产生非常好的文章。然而,他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中国应该鼓励更多的原创性,特别是那些追求科学并愿意做科学研究的年轻人。当我们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参与时,诺贝尔奖迟早会到来。”正如中国科学家钱永健所说,年轻人对科学的真正热爱是科学进步的轨迹。“不同的人对科研成果有不同的评价。输赢没有评价标准。我只关注我的兴趣。年轻人应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学习和做科学研究,犯错误和打破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