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自然科普

最后一课:大学校长关注哪些品质

科普小知识2022-04-29 22:13:18
...

世界上到处都是宴会。过去的青年,伴随着大学几年,在一瞬间就分道扬镳了。

在离开之前,大学校长作为“家长”,自然会煞费苦心地利用毕业典礼的“最后一课”,或者劝诫或者委托,在认真的教导背后,他们对即将离开学校的学生充满了深深的爱。

所以今年,站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前沿,大学校长们有什么样的话语,他们期望学生们有什么样的品质?

本期特别摘录了几位校长的毕业典礼演讲,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遭受损失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

我的母亲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没有读过多少书,更不用说去上学了。从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经常听她说,“输了就是占便宜。”这句话影响了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

这并不是说一个人为了利用而失败,也不是说一个人如果失败了就必须利用。这是人生的哲学和价值观。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用它作为懦弱的借口,并试图避免冲突。当我稍大一点的时候,我把它作为面对失败的一个理由,较少遗憾和内疚。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把远离名利和保持内心的平静作为自己的信仰。

高中毕业后,我在农场工作了五年。有一次,外地推荐工农兵大学生到师范学院学习。农场里的许多人推荐我。那时,我充满了信心。但是很快就知道农场领导已经决定了另一个人。尽管有各种争论,农场领导的决定最终还是无法改变。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冷静下来。

许多年后,当我读到尼布尔的《祈祷》中的一段话时,我仍然记得那些不眠之夜。文章说,“请让我冷静下来,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东西。请给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请给我智慧来区分两者”。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内心难以接受的事情。如何让自己一直保持健康和平静,真的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智慧。它需要我们去体验、感受和体验。世界上的事情有时非常奇妙。当我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继续保持乐观向上时,我的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没能在那所师范学院学习,但我很幸运地在第二年恢复了高考,进入了北京大学。

价值观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会随时随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尤其是当你必须做出重要决定时,你内心的价值会被唤醒。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根据人们的行为和选择来理解他们的价值观。

冒险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

我希望你永远记住,不管你离开校园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都应该在工作中有点冒险精神。作为90后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快乐的时代,你有很多优势和长处,因为你从小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很多照顾,所以,你通常更有爱心,更有个性。因为你从小就能接受更多的教育,所以你通常更聪明,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然而,90后青年也有弱点和不足。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敢冒险,遭受挫折,承受失败的能力较差。因为是幸福的一代,所以从小就受到父母或社会太多的关心。人们,包括大学,很好地照顾年轻一代,但是他们的艰苦训练是不够的。一个恰当的例子是一些大学已经取消了5000米长跑。受这种氛围和环境的影响,当今年轻一代普遍缺乏冒险精神。

什么是冒险?一般的解释是不顾危险从事某些活动。当然,这个解释没有错,但它太肤浅了。定义风险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我看来,冒险的本质是一种精神和对生活的态度。什么精神?冒险是一种敢于探索、愿意尝试、喜欢创新、不怕失败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受尊敬的精神。我们生活的时代正在迅速变化。这样一个时代要求我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因此,在这个时代,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是否喜欢冒险,这都是你成功的关键。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永远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

Khalid

■复旦大学校长徐宁生

“大学”以“通向大学的路在美德”开始。赫尔巴特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曾说过"道德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可以看出,道德对生活和教育的重要性是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共识。

今年,我想把“追求真、善、美,修完一生的“道德”专业课作为我的毕业信息。

复旦人应该有追求真理的勇气。寻求真理在于积极追求真理,保持“求知欲”。学习是终生的。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必须追求真正的知识和真理。这是自我修养的起点。求真注重自觉坚持诚信和实事求是。同学们,不管你是继续学业还是继续工作,你都必须记住诚实是基础,不要欺骗自己。寻求真理取决于能够坚持不懈,敢于做“艰苦的工作”。

复旦人应该有坚持好思想的决心。复旦人知道“小爱”,心里有别人,知道如何给予。他们总是试图让社会变得更加温暖。复旦人懂得“大爱”,心中有一个国家,勇于承担责任,并一直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厚。

复旦人应该有一个共同享受的心态。为了实现一个和谐的社会和一个和谐的世界,一个人必须同时拥有美和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美丽,需要每个人欣赏自己,有自信。Xi总书记说,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注入活力。《巴黎协定》的千年协议充分显示了一个大国的责任。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坚定道路信心、理论信心、制度信心和文化信心。美丽要求每个人学会包容和同情。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今后继续追求真善美,学习“道德”的终身课程。前面的路可能不平坦,但未来是光明的。我相信在“道德”的基础上,你会在你的岗位上创造更多的成功和亮点,成为高尚的人。

信任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什么是信仰?信念是对世界、生活和未来的终极信念。梁启超先生说:“信仰是神圣的。信念是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的生命力。”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会感到孤独和寒冷。信仰不仅是个人的支持,也是一个国家自立的基本力量。它赋予生命价值,塑造社会,铸造国家的灵魂。

去年,我国举行了盛大的主题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期间,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只有25岁。平均来说,每天都有一次相遇,每300米就有一个人献出了生命。面对这样的困难和危险,为什么这个年轻的团队没有崩溃或解散?事实上,这个问题早在一九三八年四月张闻天同志在陕北公学讲学的时候就提出来了。他当时回答说,原因是他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如果没有信念,更别说长征了,红军就走不了一千英里或一百英里。

革命战争需要信念,和平发展也需要信念。对个人来说,信念是坚持和承诺的内在动力,是精神之光,可以照亮人生的道路。从今天起,一些学生将继续他们的学习,许多其他人将进入工作场所。我相信,在我们深深依恋校园的同时,我们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向往。我们希望能够闯入自己的世界,做点什么。在未来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磕磕绊绊和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请提醒你自己,暂时偏离美丽的理想,甚至面临严重的挫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坚持你的信念,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继续前进。坚持你美丽的理想和信念,你自己的潜力和才华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尊重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今天,你将完成大学的最后一节课。作为校长和老师,我想对你们说,学习知识和技能可以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修养和境界可以积累人生的厚度,而要真正收获人生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了解世界上的尊重和美德。

我希望你们都更加尊重他人,坚持真诚和宽容。我国传统儒家经典《论语》说:“一个人要建立自己的人,一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人。”如果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冷漠的状态,生活会更容易。如果我们尊重他人,我们未来的生活将永远充满阳光。

我希望你们都更加尊重自己,坚持自尊和自我完善。孟子说:“人会侮辱自己,然后别人会侮辱他们。”自尊需要自尊,自尊需要自我完善。我们不应该像人类一样傲慢,但我们必须有骨气。不要谄媚,要勇敢。

我希望你们都更加尊重科学和真理,坚持诚实和勤奋。事实上,我们追求任何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无论我们做什么大的或小的事情,只有依靠我们自己真正的知识和信用人格去创造和获得,只有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奋斗,我们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更长久,使我们生活的每一步都更加坚实。

我希望你们都更加尊重规则,坚持底线和理性。明代学者方孝孺有句名言:“言必有章,行必有度。”不管你未来的目标和梦想有多远大,你都应该知道如何释放一些情绪。有些欲望被锁在道德的笼子里。有些选择,还遵循道德至上;有些信念,必须坚持不变!

同学们,懂得尊重,不需要你有杰出的才能和能力,但它是每个人的生命和身体的基础。接受过良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越多,追求、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越多,他们就越应该知道如何欣赏和容忍他人,如何害怕和坚持真理,如何害怕和珍惜自己的职位,以及如何坚持良心和人格的底线。这将成为伴随你一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你生命的意义。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大学是现代社会的思想银行,继承人类过去的文明,孕育人类未来的希望。大学是新思想的发源地,捍卫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培养有思想的年轻人将永远是大学的核心目标。在你大学四年所收获的青春果实中,最珍贵的是你逐渐形成的思想。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想法。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失去他的目标或方向。一个有思想的人有一颗充实而丰富的心。一个有思想的人有他自己的人格魅力。

思想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应该是你人生的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不可能在大学四年内实现。思想的形成需要丰富的经验,长期的积累,阅读成千上万的书籍和旅行数千英里。你需要一生来改善你的想法。

思想的形成需要广泛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阅读决定思想的宽度,思考决定思想的深度。你应该跨越知识、文化、时间和空间以及自我的界限。你应该在阅读中与智者和圣贤交谈,在思考中与你的内在自我交流。我希望你不要因为大量零散的信息而使你的想法变得肤浅。我希望你能在阅读和思考中反思你的生活,洗去你思想中的杂质,磨砺你思想的锋芒。

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生活经验和深刻思考。丰富的经验是思维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经验沉淀的过程也是思维形成的过程。不引发行动的想法不是真正的想法。不受高尚思想指导的行动是小行动。

生活可以平淡无奇,思想必须崇高。17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曾经说过:“思想形成了人类的伟大。”我希望你能提高观察自然和感受生活的思维水平,展示思维在成就事业和开拓未来中的力量。在人生的旅途中,做一个有思想的旅行者。

有责任

■窦贤康,武汉大学校长

秘书长*说:“如果年轻一代有理想和责任,国家就会有未来,国家就会有希望。”你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未来取决于你。时代的责任要求你承担更多。

我希望你永远保持一颗“中国心”,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

同学们,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无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你处于什么位置,你都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真诚的“中国心”。你必须永远珍惜你的家庭和国家的感情,永远阅读为国家服务的雄心壮志,永远思考振兴国家的方法。

我希望你能第一个主动推动科技创新。

恐怕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华民族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如此迫切的期望。科学技术的落后使现代中国不断遭受外国的羞辱,这个国家几乎要灭亡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把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职责,如解放初期的钱学森和郭永怀。他们放弃了国外的职位,毅然踏上了回国的道路,从零开始投身于“两弹一星”的事业。改革开放后,大批留学生放弃了国外较好的生活条件,加入了祖国的科技现代化。如今,中国在航天、高铁、量子信息和电子商务等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让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唯一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重担无疑将落在年轻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这是你的责任!

我希望你能主动承担起影响世界的责任。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合作更加紧密,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相连。作为年轻一代,你应该看世界,关注世界,并主动承担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责任。

学生们,在我们学校的历史大厅里,前武汉大学校长朱光潜在1944年写给毕业生的题词是:“除了个人的衣食之外,没有崇高的理想。学者应该为此感到羞耻。”这句话仍然让我们耳聋。你应该明白,武汉大学培养的学生从来不仅仅是为自己谋生,而是把实现国家繁荣、促进社会进步、追求人类福祉作为自己的职责!

主动性思维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想和你谈谈“第一心”这个话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就学校而言,首先要严格遵守大学原则,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我而言,我的第一个愿望是献身于教育和科学研究,为国家和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学们,你们认真想过吗,你们的第一颗心是什么?经过近几年大学生活的洗礼,你的第一颗心变了吗?从现在开始,当你身处社会,面对比校园复杂100倍的环境和比校园严峻100倍的挑战,你能继续前进吗?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

第一颗心来自追求梦想的决心。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新篇章,我希望你能坚定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重拾激情和战斗精神,培养宏大的格局,建立家庭和国家的感情,强化责任,从产业和地区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和人类的命运来思考和规划未来的生活。

第一颗心来自勤奋和努力。在未来,无论你是为了深造还是做生意,你都应该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通过不懈的奋斗和奋斗创造人生价值。“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了解生活真相后热爱生活”。

第一颗心来自对规则的真诚崇敬。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个人融入社会的基础。“人生来是*的,但到处都是枷锁”。只有学会生活在规则中,为了规则而前进,他才能真正成功。

第一颗心来自对自己忠诚的真诚。当你进入社会时,你必须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把张扬的人格转化为独立完整的人格,把纯粹的情感转化为内心的丰富和善良,在生活中有条件地发挥各种作用。我希望你能在回应别人的意见时表达你的不同意见,在生活不容易的时候保持你坚强的性格。

我希望你能坚持你的第一颗心,追求你的梦想。我希望你能带着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做最真实的自己,过最好的生活。

承担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每一代人都有机会和责任。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挥棒已经传递给你们了。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你们将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成立100周年之际,是你们和全体中国人民一起,将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可以说,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掌握在你们手中!无论你做什么,中国都会做。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你们的重任,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稳步完成每一项任务,把每一份工作都当成一份事业。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将会有一大批苏大人挺身而出,勇敢地肩负重任,成为国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让所有的苏大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本期文章由本报见习记者王志康编辑,略作删节)

《中国科学日报》(第7版,2017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