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专访3位微生物学家:中国微生物组研究如何自强

科普小知识2022-05-07 20:00:52
...

三位微生物学家接受本报采访

中国微生物学自我完善研究

温雅张宝树

专访3位微生物学家:中国微生物组研究如何自强

微生物高科技产业

专访3位微生物学家:中国微生物组研究如何自强

距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只有一条路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自豪地将上述声明刻在了大楼前的石头上。从那里经过的人会不由自主地看几下这块石头。除了尊重,他们对“微生物”也有些好奇。最近,白宫以总统的名义宣布了“国家微生物学计划”,这给“微生物学”增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超越了神秘,并影响到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6月2日,记者就“中国微生物研究的自我完善之路”这一主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立、朱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微生物与生物材料专家教授。

中文版亟待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微生物学计划”是继大脑计划、精密医学和抗癌“登月”之后,奥巴马*推出的另一项重大国家科学研究计划。其战略不言而喻。黄立认为,通过实施“国家微生物学计划”,美国将整合国内各种资源,建立分工合作机制,尽快取得突破,进一步确立其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也将使其在未来的全球合作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应建立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统筹规划,适时启动中国微生物学项目,组织和动员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等相关各方开展有效合作,争取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并为平等参与国际合作做好准备,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陈国强认为,近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微生物研究。每个五年计划都有许多相关项目,这也使中国在微生物研究领域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如果国家一级的相关计划能够全面制定,就一定会有全面的改善。朱认为,美国在微生物学方面做得最好,最多,其次是欧洲,其次是中国,比日本、俄国等国家好。他认为,如果中国要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的国家微生物计划。至于它应该包含什么,朱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一口气列举了10个项目:一是加快研究中国人体微生物与各种疾病的关系;二是研究微生物通过免疫系统影响人体的机制。第三是微生物对药物的影响。第四,研究和开发研究工具和技术、计算工具和技术;第五是研究益生菌和益生菌调节体内微生物群的机制。六是研究植物微生物,特别是经济作物内生细菌、根际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对作物产量、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他特别强调要在主流媒体上增加微生物的科普宣传,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微生物对人体的价值,同时防止误导和欺骗公众。

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国家微生物学计划”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微生物学研究资源的整合、方法的标准化和数据共享。黄立认为,就数据共享而言,中国经常存在一些困难。例如,一方在基因测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为什么要在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之前与其他人共享测量数据?他们将获得何种合理的福利补偿?这要求我们制定游戏规则并遵守它们。黄立认为,在制定和实施中国版的国家微生物学计划时,这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当然,我们也有许多有利因素。例如,我国有一大批实力日益壮大的微生物研究队伍。我们在微生物资源收集和研究领域具有国际竞争优势。我们在微生物研究方面的技术能力也达到了国际水平,包括大规模的DNA测序。因此,我国准备开展微生物研究。

黄立提醒,国家微生物计划的运行和实施应坚持以科学问题为导向或以重大需求为导向。国家微生物计划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法。在操作和实施过程中,应回答明确的科学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微生物研究不能简单理解为基因组测序。例如,对人类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的个人和团队应该针对某些疾病。然而,那些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的人应该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以往的微生物学研究大多涉及相关性分析,而未来的研究应该是假设驱动的。“参与中国微生物学项目的人员或团队应该带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满足一些实际需求的问题。”黄立说道。

黄立强调,国家微生物计划的实施应特别重视跨学科研究和各方面的能力建设。微生物学家或微生物学家是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但不是所有人。如果我们研究美国国家微生物学计划,我们会发现它强调多学科交叉学科,其参与者非常广泛,他们都有自己的能力和专长,如测序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设备开发能力,微生物学家可能不是第一个直接从中受益的人。

积极促进交流与合作

关于微生物学研究的政策建议,朱表示,希望科学院系统能与医院门诊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一方面,微生物学家与医院临床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使科研人员能够及时了解临床需求;另一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也可以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并提供实用的视角。为此,我们必须得到双方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他还建议加强微生物人才的培养,希望教育部门能在微生物学等相关学科中增设专业,增加招生人数。

微生物研究的进步离不开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实上,中国的微生物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19世纪末,随着欧洲细菌培养技术和简单的免疫学检验方法在中国教会医院的不断引进和应用,微生物学开始在中国生根。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衣原体之父”唐为代表的科学家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某些方面推向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当今时代,在世界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和项目更加多样化。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国际科学界已经开展了至少八个人类微生物学项目,包括美国人类微生物学项目、加拿大微生物学研究项目和日本人类宏基因组项目。近年来,中国科学家还积极参与或牵头实施了中法肠道宏基因组研究、10万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基因组计划、1万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等。

朱认为,由于微生物学研究的复杂性,各国研究者应进行更深入、更密切的合作,因此应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他提到了去年11月在英国杂志《自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建议实施“国际微生物学计划”。“倡议只是建立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参与者交流科研信息,这显然是不够的。”他说,中国科学院正在率先与国内外不同部门携手,密切联系国内外同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高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使中国科学家在这个平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