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王立群:用知识影响社会 用文化指引人生

科普小知识2021-12-15 10:01:51
...

2017年春节,“中国诗歌大会”成为热门话题。在众多的搜索数据中,70岁的王立群在宾客中排名第一。网民们称赞他的风度、美貌和才华,并在他的讲话和行为中表现出温和的态度。

3月24日晚,王立群来到央视《人物》栏目,传播学术思想,展示学者风范,传达他一贯遵循的学术原则。

玩历史和文学的跨境学者

在中国诗歌会上,当看到王立群对古代诗歌精辟而简单的评论时,许多观众都感到惊讶:这位历史教授是如何谈论文学的?自2006年在《百家讲坛》发表历史演讲以来,王立群已经讲述了300多个历史故事。观众早已习惯了王立群,他温柔、严谨、真实,在银幕上讲述项羽、刘邦、吕后等历史人物。

事实上,王立群从研究生到留校任教一直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他主要研究汉、魏、金和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文学教授谈论历史。易中天曾经嘲笑过这种跨境叫法“公鸡下蛋”,但王立群表示,正是他的身份让他成为了“公鸡中的斗士”。“历史教师重视历史事件,而我们的文学更注重对历史人物的分析。例如,当我谈到《历史学家的记录》时,我挖掘了人物最隐秘的部分。当人们活着的时候,历史也会活着。”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当时60多岁的王立群来说,在银幕上讲述历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既有学术深度和高度,又容易理解。我们不仅要关注收视率,还要关注观众的接受度。”王立群表示,《百家讲坛》的难点在于平衡和思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为了准确无误地掌握历史事实,王立群不得不写一份10,000多字的提纲,查阅几十份材料,进行一次50分钟的课程。

到目前为止,他书架上最多的书仍然是《史记》和相关资料。“这是黄的《南宋史记》,这是中华书局最新出版的《史记》……”王立群是一座宝库。

在诗歌会议上,这位文学教授回到了他的“老工作”,变得更加娴熟。“其实,我是河南大学文学系的教授。评论诗歌可以说是一天的本色。”

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王立群关注诗歌对人性的引导。他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诗歌感受到像他一样的传统文化的力量。

15岁时,由于贫困,他不得不卖苦力赚钱来补充学费,唯一的课外阅读《史记》给了王立群面对苦难的力量。他最终也进入了河南大学,开始学习文学。在他看来,进入河南大学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是他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就像后来去教室一样。

王立群很少对中国诗歌会的参赛作品进行评论,而是花更多的时间在诗歌的展示上。“我正在展示那些最能打动我、最能激励我、给我以中国传统文化力量的东西,这样更多的人可以理解它,接受这种力量的鼓励和鼓舞。”王立群这么说。

《宝贝的心在受苦》

“中国诗歌大会”第二季第二部分播出后,一段视频在网上广为流传,王立群的表情出人意料地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视频中,王立群这样解读曹操的《短歌行》: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是苦难,而就网络语言而言,它是婴儿心灵的苦难。一个是从过去的一天遭受更多,另一个是“婴儿在哪里?”也就是说,没有优秀的人才。这完全是现场评论,立刻赢得了网民的掌声。

时至今日,王立群仍在用最时尚的语言品味着《短宋行》中曹操抑郁情绪的表达。“事实上,诗歌就是这样,但我认为,用最时髦的话来说,诗歌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在会心的微笑中理解诗歌的意义。”

事实上,王立群一直是一位与时俱进、富有幽默感的学者。他总是试图以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向公众传达他的学术知识。"讲座应该幽默,没有学术折扣."

早在2011年,当讲述汉高祖刘邦的故事时,“剩男”、“粉丝”、“秒杀”、“跳槽”、“草根”...和其他流行词汇被他轻松使用。有时候,我在优雅地解释的时候不会忘记嘲笑。王立群在解释诸葛亮的《劝诫书》“以静修身,以俭修身”时,解释如下:“如果用现在的语言来解释这本书,那么它的作用就是告诫子孙后代让他们“不要虐待他们的父亲”地成长起来。

王立群不仅是学术潮流的引领者,也是互联网人才。

“老师,你看起来像玉。”

“应该修改!”

"这是老师发的7777微博."

“啊!7777,好数字!我和你交流了很多。”

……

打开王立群的微博,“孟达”对话随处可见。自2009年开通微博以来,他已经拥有90万粉丝。除了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回答网民提问和发表对最新研究进展的评论之外,王立群还在微博上咨询了一些他不了解的新情况。

这种宽容、接受和追求进步的生活态度与他是一致的。

2011年,王立群再次来到教室讲解《大风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我做了两个调整:一是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文化品位,二是在形式上更加贴近现实。这是一个积极的调整。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适合大众的语言媒体可以让更多的当代人更容易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我的追求是用最流行的语言讲述最学术的内容。它不仅保持了很高的文化品位,而且让更多的观众和读者喜欢听和看。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更有价值。

一位网友评论说,王老师谦虚优雅,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事物。

研究者和普及者并行

“*电视台来到学校选择主旨发言人。主任们已经分别会见了三组教师。明天还有一天的试镜。请尽快回来。”2005年底河南大学宣传部发给王立群的短信被保存在他的手机里。在国外出差时,他连夜赶回学校,花了20分钟谈论《鸿门宴》中的项羽。他立即被*电视台的导演选中去做一个关于《史记》的讲座。从此,王立群不仅熟悉了《百家讲坛》,而且走上了传播传统文化的道路。

学术定位、跨界视角和深度阐释使王立群迅速走红,被誉为“百家讲坛最佳学术演讲者”。自2006年以来,他已11次登上《百家讲坛》栏目,涵盖《史记》、《宋史》、《成语》等传统文化内容。

批评伴随着名声。面对学者们应该在象牙塔里安下心来学习知识的争论,王立群在节目中说:“一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普及,研究与普及之间没有矛盾。研究是一个过程,普及是目标。”他认为,对于学者来说,向公众分享知识是一项与研究同等重要的责任。

成为学术明星并不意味着放弃学术研究。早在2006年,当《史记》的解释大获成功时,王立群就说过,学习是一生的追求。

十多年来,他在参加“中国百家姓”等推广传统文化的项目的同时,还主持科学研究,坚持出版学术著作。

与外界想象的光鲜亮丽的生活不同,王立群的生活简单而乏味。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注释古书《文选》上。

2014年11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二批)名单公布,批准王立群牵头的《关于向学校汇款和汇款的说明》。《文选》是中国最重要的古籍之一。虽然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和研究,但对其不完整和错误仍有一些遗憾。王力群领导的《文选》研究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文选》版本的收集、整理、阐释和综合研究。《文选》权威而全面的校勘版本的形成,将是王立群及其团队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

“现在我经历了很多困难,我希望我能完成它。”王立群说道。

打太极和喝茶,王立群的生活平静而充实。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名气、鲜花和掌声、争议和批评之后,他一直无愧于一个学者应该做的事情:用知识影响社会,用文化引导生活。(韦欢、石俊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