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做老百姓用得起的好药

科普小知识2021-11-14 10:15:03
...

新华社上海5月28日电:做一个普通人买得起的好药——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

新华社记者刘学

谭生命科学成就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学成就奖,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闪亮的光环和荣誉在看来并不值得重视。“只有当我们开发出并能被普通人使用的好药物投放市场时,它们才能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宣传。”

做好医药工作,也让人们买得起。

一种进口抗肿瘤药物每次要花费数百元,比同等数量的黄金贵几倍。

以专利药物为主的抗肿瘤药物享有单独的定价权。目前,全球绝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专利都掌握在外资手中。进口抗肿瘤药物价格昂贵,这对于许多患者的家庭来说几乎是无法忍受的。

自1992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丁健一直致力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医学研究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新药。“让老百姓买得起好药”是他不懈奋斗的目标。

“如果100人生病,只有两三个人买得起药,这项研究的应用价值就会大大降低。”丁健说,人们应该能够负担得起更好的药物。

25年过去了,岁月使他的黑发变白,见证了他辛勤工作的成果。

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丁健研发的八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候选新药目前正处于临床一至三期临床研究阶段。其中,迪利替尼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二期临床试验,一批候选原始新药正在进行系统的临床前评估。他在国内外申请了180多项专利,其中70多项已获授权。到目前为止,该团队的9种新药已经转移。这些努力为我国原创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创新能力体系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我相信再过三到五年,中国最初开发的新药将造福于普通百姓。”丁健说,目前,许多新的抗肿瘤药物已在中国获得批准,30至40种新药仍在进行临床试验。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新的抗肿瘤药物的成就将会爆发。

瞄准精准医疗将中国原创新药推向世界

2015年,由中国科学院特聘首席科学家丁健牵头的“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专项A类科技项目正式启动。这一特殊项目将使中国在世界“精密医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该项目旨在从癌症、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等中国人群高发的复杂疾病入手,开发适合大规模人群敏感人群的个性化新药。

丁健说,自2013年以来,我们已经提出了个性化医疗的想法。当前的研究不仅要开发新药,还要知道药物对谁有效,并通过生物标志物进行耐药性的反应性研究。

长期以来,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我国只能跟随或模仿国际技术。目前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可以与国际领先水平相媲美。特别是在个性化研究方面,中国一直在与世界同步开展研究,并努力寻求一些指导。

“中国的原创药品应该走出国门,让国际市场认可中国的原创新药。目前,我们有许多原创新药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进行临床试验。”丁健说。同时,他也坦言,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要真正站在世界前列,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原始基础创新研究。

努力工作并享受它

科学技术是强国的基础,创新是国家进步的灵魂。怀着成为科技强国的使命感和为国家服务的真诚责任感,丁健在科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抓住每一分钟,享受每一分钟,并且非常享受每一分钟。

"这是我国科学研究大发展的繁荣时期."丁健认为,全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科技工作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丁健很高兴他回到中国致力于科学研究。他见证了祖国的经济繁荣,并亲自参与了中国科学研究的伟大发展。

在周围同事和同学的眼里,丁先生心胸开阔,幽默风趣,从不摆架子。他喜欢呆在实验室里做研究,经常熬夜。

"我经常提醒自己努力工作,抓住每一分钟."丁健说:“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农村,在基层的艰苦环境中生活了很多年。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明白学习机会是如此珍贵,我总是渴望知识。”

他对生活有广泛的兴趣。我喜欢运动。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半夜起来看世界杯转播。我盯着十多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错过的比赛不超过50场。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历史书和传记。关心国际时事,也喜欢影视作品和音乐;他也喜欢收集流通中的货币和邮票。

不幸的是,科学研究时间太宝贵,而且有许多任务。他经常感到不知所措,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些兴趣和爱好必须放在一边。“我有时觉得自己没有享受过60多岁的生活,但我仍有许多研究工作要继续。”

在他看来,如果你真的热爱科学并理解它,不管它有多难,你都可以享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