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记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王贻芳团队

科普小知识2021-11-03 22:36:39
...

2017年1月9日,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王再次成为焦点人物。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的年轻代表团队获得了另一个奖项——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去年,王获得了2016年基础物理突破奖。目前,他说:“物理学的基础研究没有直接的应用价值,但会引导我们进一步了解世界和宇宙。”

王和他的团队在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的新模式,获得了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时间回到2012年3月8日14: 15,这对于中国物理学家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小组发言人王宣布,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实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度。第三种中微子振荡模式的振荡幅度为9.2%,误差为1.7%,无振荡的概率仅为千万分之一。

中微子是一种神秘的基本粒子:它的质量极其微小,是最轻的粒子。中微子的数量非常大,每秒钟有数十亿个中微子*穿过人体。它几乎不与任何物质相互作用,这一事实使它极难捕捉。它会变成一种技术,一种中微子在飞行中会变成另一种中微子,然后再变回中微子。这叫做中微子振荡,三种中微子之间会发生三种振荡。因为它是无形的、无形的和无处不在的,所以它有一个绰号——“幽灵粒子”。

科学家普遍认为中微子包含反物质如何在宇宙中消失的重要信息。80年来,中微子一直在挑战人类的认知能力。科学家发现,三种振荡模式都有其相应的混合角。前两个混合角的测试者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第三个振荡混合角发现的时间并不长,以致有人怀疑它根本不存在。

因此,中微子第三次振荡的证实在物理学领域引起了兴奋。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最重要的实验物理成就。日本T2K大粒子探测实验的一位发言人说,中微子振荡实验带来的光明前景令人振奋,“也许我们可以揭开物质水平和电荷宇称破坏的相角在我们有生之年的神秘。”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涉及来自世界各地38个科研机构的250多名科学家。然而,中国科学家无疑发挥了主导作用:实验地点在中国,大部分实验方案是由中国人设计的,探测器掺钆液体闪烁等关键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中,中国人是第一个对实验数据进行物理分析计算的人。

当时,大亚湾核电厂被选中建造一个实验室,因为大亚湾核电厂因其高功率而成为世界第二大核电厂。同时,大亚湾和岭澳机组附近有山。建在山下的实验室利用其岩石覆盖层可以有效屏蔽宇宙射线背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当时,我们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团队内部合作伙伴之间的竞争,二是国际同行之间的竞争。”回想当时实验的过程,王对还是充满了感情,“要真正以我为主,那是靠实力。只有尽最大努力,你才能在国际合作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王说,大亚湾实验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探测器设计和建造方面的国际声誉,使中国的中微子研究走在了国际前列。他的结论是,获胜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实验精度比别人高,方案设计比别人好,而且过程没有错。

“从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间,我们的实验精度不断提高,目前达到4%,而2012年的精度仅为20%,未来将达到3%。”王向透露。

(记者叶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