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纷纷转型,产能全开,为什么口罩仍然不够?
2020年2月28日,工人们在四川香河毛服装口罩生产线上忙着生产口罩,以确保市场供应。李建明拍摄的中国新闻社
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仍在继续。口罩、防护服,甚至前温枪,原本是小行业,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突然被推到了事关国计民生的前沿。
在行政命令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刺激下,各种各样的人进入办公室展示他们的能力。然而,面对巨大的需求缺口,需求仍然供不应求。
具体原因是什么?
要求
三天前,口腔医疗器械代理李莉在她的朋友圈里发了一张照片:霍尼韦尔戴着口罩,一大盒25片,售价875元。
但很快,她删除了这个朋友圈。
"不管你卖多少,别人都会认为你在发财。"李丽说,“反正总共也没多少钱。算了,想想吧。”
在疫情爆发前,3M和霍尼韦尔口罩的售价仅为5元左右。普通的一次性外科口罩更便宜,每张只有四角到一元。随着疫情的发展,价格开始飙升,涨幅从五倍到十倍不等。
李莉能够得到口罩是因为她的专业便利:在口腔医药行业一直有对口罩的需求。李莉的前雇主在德国有一条小型面膜生产线,专门从事这个行业。因为输出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所以通常没有人注意它。然而,随着新皇冠疫情的发展,它突然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订单像雪花一样飞舞。
李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疫情爆发前,欧洲和美国生产的口罩因为价格高而没有竞争力。这一次情况完全颠倒了。“外国中国人都在展示他们的魔力。他们想做多少就做多少。”由于订单太多,许多海外生产线已经停止接收订单。
除了口罩,防护服也成了紧俏产品。
2月4日,北京关颖口腔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关颖科技”)开始复工并调整设备,2月7日完成防护服生产车间。
最初,北京唯一合格的防护服制造商是位于平谷区的邦威高科。然而,随着疫情的发展,防护服供应紧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开放了疫情期间医疗器械的紧急备案政策。致胜冠科技最初主要从事义齿制造,是首批获得批准的企业之一。
双赢科技(Win-Win Technology)董事长郭大鹏对《中国新闻周刊》(China News Weekly)表示,目前,该公司防护服的产量仍不稳定,取决于原材料的供应,日产量在100件至300件之间波动。
纵观整个国家,获胜技术的“转变”只是一个缩影。随着疫情的发展,五菱、比亚迪、富士康等企业纷纷进入市场生产口罩。武陵还打出了“民需武陵制造”的口号,并在网上获得了良好的印象。
大、中、小型民营企业纷纷进入,令人欢欣鼓舞。但是材料短缺真的能解决吗?
瓶颈
据业内人士称,防护服和口罩的生产有不同的困难。
防护服在生产现场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在10万级的洁净车间生产。如果一个服装企业临时建一个干净的厂房,投资不小,时间可能不及时。这一门槛导致了医用防护服制造商的稀缺。因此,常见的解决方案是直接利用制药公司的车间将其改造成医用防护服生产车间。这也是为什么以假牙为主要业务的冠赢技术能够进入市场,而许多中小型纺织企业却难以使用它的原因。
此外,与传统服装制造相似,防护服的生产也是一项自动化程度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涉及制版、裁剪、缝制、封边、压条、拉链等一系列复杂工序。衣服做好之后,需要经过24小时的辐照灭菌过程。赢冠科技目前共有40名员工,在满负荷运转下,平均日产量只有200台左右。
然而,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下,随着城市关闭和道路关闭政策的实施,企业招聘成为一个难题。郭大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尽管获奖的皇冠科技员工知道医疗生产标准,但他们不会做衣服。因此,该公司不得不提供600元一天的价格,却发现有十几个裁缝来补充员工的技能。早在2月9日,邦威科还发布了一份高价招聘通知,以吸引技术工人。
然而,这些问题都是技术性的,本质上是可以解决的。随着全国各地工作的逐步恢复,情况立即有所改善。根据国家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的数据,1月28日,全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不足1万套,生产企业不足20家。目前,扩产和转产的数量已达到50多家,近百家已先后取得资质。
据估计,湖北省医疗防护服保有量已超过200万件,全国日产量已超过20万套。足以满足需求。
面具完全是另一回事。
制约面膜生产的瓶颈不在于技术和人力。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以下简称“深圳医学会”)副秘书长焦毅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了一组数据:对于市场上的主流口罩机,一小时的节拍是6000,而对于老款口罩机,一小时的节拍是3600-4000。换句话说,如果不计算消毒和分析周期,一台口罩机平均一小时可以生产5000个口罩。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然而,生产口罩是困难的,因为熔喷布的产量,一个关键的原材料,是有限的。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纤维直径约为2微米,能有效地捕捉灰尘。含有病毒的液滴将被静电吸附在表面上,在接近熔喷布后无法渗透。
对于普通的外科口罩,应该使用一层熔喷布。对于更高规格的N95,口罩至少需要3层熔喷布。因此,它是生产过滤面罩的必要原料。
焦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熔喷布的主要材料是聚丙烯材料制成的高熔体指数纤维。然而,一吨高熔体指数纤维可以生产900千克成品熔喷布,产率约为90%。金连创的数据显示,2019年高熔体指数纤维年产量为88万吨,即使全部转化为熔喷布,也只有79.2万吨,远远低于防疫工作所需的口罩产能。
近年来,熔喷织物市场一直处于稳定水平。仅当面临突发公共卫生和安全事件时,如非典、埃博拉、禽流感爆发等。,会不会有短暂的爆发。企业往往受益,市场容量有限。自然,他们平时不会增加产量。
据了解,全国约有100家企业可以生产医用熔喷布BFE95以上,日产量约100吨。
根据深圳医学会的调查,减去实际生产中的损失,一吨熔喷布可以生产大约90万到100万个外科口罩。100吨,即全国一天生产医用熔喷布的总量,可以制造9000万个口罩。
根据制袋机的生产率,100吨熔喷布只能被750台制袋机使用24小时。然而,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一份早期报告,仅面膜机制造商何英科技(也是临时转型的,其最初的主要业务是锂电池制造设备)就收到了1700套订单。上游原材料不足,下游设备供应猖獗,产业链不可避免地扭曲。
总之,目前医用熔喷布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口罩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
那么,既然需求存在而且是有利可图的,为什么企业不去上游直接参与熔喷布生产,全部投资在面膜生产线上呢?
首先是经济因素。与口罩生产线相比,参与熔喷布生产的成本太高。熔喷布生产设备国内价格约为500万元,而进口设备价格超过1000万元。
相比之下,即使市场上常见的一机一拖两口罩生产线的价格最近有所上涨,组装成本也不会超过60万元。考虑到夏季到来时疫情可能会结束,中小型企业自然更有动力进入下游市场进行“战斗”,而不是进入高成本的上游原材料市场。
第二是学习成本。设备采购、工厂进入、调试和培训的过程需要时间,从三个月到一个月不等。业内的共识是,疫情很可能在一个月内消失。这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即使是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国有*企业,也无法下定决心进入该公司。
混乱
喧嚣,都是为了利润。在供求矛盾下,混乱就会显现出来。
李莉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市场上口罩的供应极其稀缺,就连像她这样专门从事医疗器械代理的员工也只能拿到几盒。“这也是朋友给的一些基础。”
李莉的朋友圈里也有一种叫做“一万个最低订单”的小生意。"事实上,他也没有货源,也在找人拼单. "如果你弥补了有缺陷的产品,你可以直接削减清单。李莉说,“你认为如果你无论如何都要取钱,你就不会有什么损失。事实上,这相当于帮助别人建立一个老鼠仓库。"
不久前,媒体在火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奸商、骗子、银行家:我在数百亿美元的黑市上24小时惊心动魄》也揭示了热血枪支市场混乱的冰山一角——大多数人以捐赠的名义买卖热血枪支,市场上有上亿的资金流动,但很少有人真正看到这一点。
熔喷布不能免税。焦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早在一月份,深圳的一家企业就开始大量储备熔喷布。随着疫情的发展,熔喷布的价格一直在快速上涨。熔喷布的原价约为每吨18000元和19000元,现已逐步提高到每吨10万元和20万元。虽然价格很高,但许多被*征用的面具工厂不得不免费购买,以完成艰巨的任务。
飙升的成本直接反映在最终消费者的价格上。"如果你分散投资,每个人至少要筹集1美元."
上游原材料不足,但中小企业仍蜂拥至下游,开始铺设大量生产线。针对这一趋势,焦毅表示担忧:“没有足够的材料来保证生产,(这些设备)相当于一堆废金属。”
对于像五菱、比亚迪和富士康这样较早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大型企业来说,它们不仅有雄厚的现金储备,而且即使没有疫情,员工也每天需要口罩。建立一条面膜生产线只不过是外包给自己制造。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原来的费用项目也可以算作资产项目,但成本降低了。
为了缓解资源的不匹配,深圳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早在疫情开始时就呼吁实施分级接单制度。所谓分级接单制度,是指按照相关合同和订单,将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供应给有资质的医疗设备企业,以遏制中间商的囤积和囤积。
或许这个行业的吸引力已经奏效了。2月21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启动“重点医疗防控材料生产流程对接区”。原材料的供需双方都可以报告供求信息,并在该区域搜索匹配。
为了防止医药行业过快发展,一些地方*也逐步收紧了对医疗用品的快速审批政策。2月25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文件,将预防和控制新冠状动脉肺炎疫情的应急响应级别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并宣布从3月1日起,各市将停止全省预防和控制疫情所需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的应急备案。对于已经备案的企业,也要加强监督检查。原材料性能不符合标准的,不得继续生产和销售。
未来与反思
很多人认为医疗器械行业在本轮疫情中赚了很多钱,但焦毅认为这种猜测并不全面。
首先,尽管一些医疗器械,如口罩、防护服、诊断试剂和其他防疫产品的产量出现了爆炸性增长,但相应地,春节期间的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也大幅上升。
第二,医院将集中人力保护和治疗新诊断的肺炎,这将不可避免地忽视其他方面。一些与防疫无关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可能暂停,公立医院的集中采购也可能暂停。
最后,由于不可抗力,医疗器械的出口被停止。所有上述因素抵消了防疫产品销售带来的积极影响。
郭大鹏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赢冠科技”仅投资近300万元用于生产设备和原材料采购,生产的第一批防护服直接捐赠给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由该委统一发放到各医院。“实际上,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想到会从中获利。”郭大鹏坦率地说道。
焦毅认为,从长远来看,新的皇冠疫情对医疗器械行业来说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变革的机遇。
多年来,医疗器械的生产一直以小批量和多品种为特点。因此,自动化水平一直处于低端,远远落后于手机、汽车制造和快速消费品等行业。正常情况下,医疗设备企业的生产能力受到劳动力数量和技术人员水平的严重制约。
但是当真正的流行病到来时,人们发现关闭城市和道路的政策限制了人们的行动,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开始在全国各地暴露出来。因此,在焦炉看来,医疗设备的智能化制造和自动化生产势在必行。
国家要重视医疗器械小产业,进一步加大对产业创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和智能生产的日常支持力度
此外,目前,虽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国际形势不容乐观。如伊朗、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有新的冠状肺炎迅速蔓延的迹象。如果东京奥运会如期举行,全球对防疫材料的需求只会继续增加。
焦毅认为,考虑到中国在抗击新皇冠肺炎方面积累的经验,中国的防疫物资供应除了满足国内需求外,可能还会收到大量国际订单。这对企业来说既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遇。
然而,医疗器械行业的特点是法律和制度壁垒相对较高。对于出口国外的医疗器械,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获得进口国的出口资格和产品认证。即使在这种流行病的情况下,也将采取特别措施,但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许多问题。"这些努力仍然需要我们*的支持和援助。"焦姨说。
应受访者要求,李莉化名。
下一篇:煤炭“科学去产能”利器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