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算最高奖“戈登贝尔”奖背后的“青年力”
当获奖项目的名字被宣读时,傅浩寰平静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与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80后副教授不同,跟随他上台领奖的几位90后清华大学博士生脸上的笑容是无法掩饰的。该团队获得奖项后,在场的中国人跨过椅子和过道,兴奋地与年轻人握手庆祝。
在当地时间11月16日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傅浩寰等科研人员共同领导的“非线性地震模拟”获得了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的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一个80后“老板”和一群90后医生
获得最高奖项的“非线性地震模拟”成果来自一个跨学科、跨区域和跨机构的团队,并在今年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公布。由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计算机系、山东大学、中国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
傅浩寰是本文的第一作者。何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何从辉、、院士是本文的合著者。清华大学的、陈,山东大学的尹泽坤、张庭坚、刘卫国,南方科技大学的,中国科技大学的,国家并行计算工程研究中心的尹等。
此外,傅浩寰的“全球气候模型高性能模拟”研究,作为第一作者,也入围了“戈登·贝尔”奖。在获得该奖项提名的三项科研成果中,中国的应用项目占三分之二。
在核心团队的背后,仍然有许多90后校园恶霸。何从辉是唯一一位90后获奖论文通讯的作者。在傅浩寰领导的研究团队中,90后医生占绝大多数。对于这些年轻的校园恶霸来说,80后“老板”和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代沟。
陈1992年生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他说,这个团队的90后成员通常工作努力,吃饭和聊天是“忙碌和疲劳”的主要消遣在团队为争夺奖项而努力了很长时间后,我们去吃辣小龙虾放松一下。
“我和傅老师只相隔十年。我觉得和他交流没有代沟。他还参加了我们的一些娱乐活动。当他在工作中遇到一些问题时,他比我们的想法更成熟,对科学研究有更好的方向感。然而,我们的想法是非常多样的,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一步检查和验证。”陈对说:
大奖背后是“7 x 24小时”的战斗。
在争夺“戈登·贝尔”奖的过程中,团队最难忘的经历是“7×24小时”的“准备”体验。
据了解,宣布裁决是有时间限制的。何从辉表示,在冲刺的最后一周,团队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而用于处理数据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每天花费约20万元。“对我们来说,这份工作真的是‘时间就是金钱’。”
“在那七天里,傅先生带我们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否则,测试和运行时间将会缩短。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来到无锡和我们呆了一整夜。这一经历令人难忘。”他说。
经过几天的“连续运行”,这个“非线性地震模拟”项目终于在全球超级计算会议上公开了。该项目首次实现了对1976年唐山地震的高分辨率精确模拟,使科学家能够更好地了解唐山地震的影响,对今后的防震预报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了解,研究小组选择了唐山地震震中附近320公里×312公里×40公里的空间区域,以毫秒(千分之一秒)为时间单位,以8米的分辨率和18赫兹的频率,在地震后150秒内准确模拟该区域的地质变化。美国团队之前在泰坦超级计算机上运行的地震模拟的分辨率和频率只有20米10赫兹。
甘霖,1988年出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他是另一项名为“全球气候模型高性能模拟”的科研成果的发言人。
被傅浩寰称为该团队“阎值熊”的年轻人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已经在美国的酒店住了几天做PPT,所以哪儿也去不了。“每天晚上,他都要忙到凌晨3点或4点才休息,他只能默默地看着团队中的其他人分享美丽的风景和美味的食物。”
记者了解到,“全球气候模型高性能模拟”项目是由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根据“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系统特点,设计了一套从过程到线程的优化方案,实现了1000万核规模下25 km分辨率的模拟和3.4模年/天的计算性能。
“今年的获奖作品数量从去年的6件减少到3件。得知我们获得了两项提名,我感到非常自豪。评审团主席告诉我,今年入围将是一种荣誉。”甘霖笑着说,“也许他是在安慰我。但我当时的想法是,只要是中国项目赢得了最高奖项。”
"我的博士学位差不多完成了。"
"获奖后,我的第一个想法是睡觉。"两个项目论文的第一作者傅浩寰和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被任命在大会上发言的甘霖在得知获奖消息后终于有时间睡觉了。团队中的90后医生无法掩饰他们的兴奋。他们说感觉好像电影制作人赢得了奥斯卡。
“我们很幸运获得了今年的最高奖项,神威太湖之光”第四次获得了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谢谢所有的老师和朋友,我的博士学位快完成了!”何从辉在他的朋友圈里写道。
事实上,这些年轻人的领袖傅浩寰对这个奖项感到“害怕”:“当我们参加比赛时,我们问评委我们在哪里表现得好?”
“评委们说我们已经解决了非常有价值的实际问题。地震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都关系到全人类。最好的机器应该解决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问题。此外,我们有许多跨学科的合作,不仅在计算机科学和地球科学,而且在跨学校和跨国突破。最终,我们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能力转化为价值。”他回忆道。
事实上,跨学科合作使大型机器能够解决大问题。不同学科的“碰撞”也给聚集在一起的“青年力量”带来了新的火花。据统计,过去一个世纪的300项诺贝尔奖成就中,有一半来自跨学科领域。
傅浩寰自称是“外星人”。当他是学士、硕士和博士时,他学习计算机,但当他是博士后时,他偶然遇到一位从事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交叉研究的老师,他“误入歧途”,开始了地球科学研究。在获奖项目的参与者中,来自计算机、地质、大气等学科的教师和学生展示了他们的能力,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相互合作。
对这些年轻人来说,他们的成就不会就此止步。科学探索的号角刚刚响起。
傅浩寰有两个目标:“一是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能力转化为应用软件在科学和工程问题上的突破和创新。二是以超级计算中心为平台,将尖端科学转化为一流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索地震、气候变化等涉及全人类的复杂问题,实现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有效辐射。”
阅读更多
中国成功获得“戈登·贝尔”奖
戈登·贝尔奖团队负责人:中国超编队伍正在走向世界之巅
神威赢得戈登·贝尔奖:中国的超级计算应用与中国的速度不相上下
特别声明:转载本文仅用于传播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确认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他们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果作者不希望被重印或联系重印费,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