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抛砖引玉:从四个“不等式”看高中科学教育
光明日报(2017年7月15日,06)
“多年来,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中心环节是减少教学内容和课时,普通高中的物理等科学课程首当其冲。但是,请想一想,和现在的娃娃相比,你上学的时候谁负担更重?”7月12日,在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第二届科学教育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提出了这个问题,引起了在场专家学者的思考。
朱邦芬指出:“高中物理和其他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对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极其重要。认为高中科学教学只对未来的科学家或工程师有用是错误的。因此,必须扭转目前中学科学教育弱化的趋势。”朱邦芬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赞同。我们分析了高中科学教育中的误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降低课程难度,减少教学内容≠减轻负担
朱邦芬说,目前“不在起跑线上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提前去幼儿园报名考试。然而,在反复倡导“减负”后,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并没有减少。几天前,他去浙江省的一些中学做研究。一名高中生向他反映,他已经在补习班呆了一周。补习班的内容是重复同样类型的话题,当他看到这种类型的话题时,他感到恶心。
“我们必须澄清一个误区。降低课程和课程内容的难度并不意味着减轻负担。”朱邦芬说,“这对优秀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来说基本上没有用。它对许多中学学生有一定的影响,但也使他们更难“刷问题”,有时甚至更消极。”
朱邦芬特别担心学生花大量时间“温习问题”和死记硬背。“通往高分的道路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细心、勤奋和大量的模拟考试。高中三年级时,许多原本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失去了热情,开始厌倦学习。这种情绪可能会影响大学、研究生甚至继续工作阶段,这将对我们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公式定理是没有用的。
高中科学教育中的另一个误解是,没有必要在将来学习很多知识,比如数学公式和物理定理。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说:“我学过数学,现在我真的记不太清物理了。但是物理没用吗?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建立的思维方法已经成为我思维的一部分。”
王殿军说,进入大学后,科学不再研究文学,文科不再研究科学。大多数人的科学素养或文科素养将在高中结束。“如果我们的老师意识到他们将是某一领域的最后一名老师,教学可能会有所不同。”
朱邦芬也有同感。以物理教育为例,他说高中物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物理学家。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原则,他们还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科学的思维原则和方法,“如根据基本原则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理解实验对检验理论的重要性,在考虑复杂现象时把握主要矛盾的能力,数量级的概念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轻易相信我们听到或看到的一切。"
基础教育阶段的能力培养≠无知识学习
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灌输而忽视能力培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并开始有所改善。
然而,朱邦芬认为在改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如片面强调能力培养,认为很多知识可以通过自学获得。
朱邦芬认为,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相辅相成,需要在不同阶段达到不同的平衡”。对于优秀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他们应该培养更多的独立学习知识的能力和习惯。然而,作为基础教育,中小学需要传授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在概念上是基本完整和正确的。朱邦芬说:“知识的传递应该是系统的。它应该与学习知识和空谈的能力和过程分开。只有只懂皮毛知识的空谈者才能被训练。”
科学教育≠教学生奇怪的解决方法
在成为校长之前,王殿军是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他笑着说他的女儿去过几次奥运会,但是他停了下来。"我甚至不能回答她问我的问题。"王殿军说,这并不是因为问题难,而是因为数学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正常”。
在王殿军看来,好的科学教育不是教学生奇怪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错误地思考,对学习失去兴趣”。从定位的角度来看,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学生,解决未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整体水平的问题。他说,要真正做好科学教育,就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层次,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要参加综合考试,要引进GPA的方法。与此同时,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应该改变进入高等学校的方式,使所有学生的时间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时间。
朱邦芬认为,高中科学教育应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学科的主要领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精神。他警告说,“一刀切”地降低课程要求,不仅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而且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只会造成很少甚至是倒退。毕竟,高考在选拔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考试应该有一定的区别。
朱邦芬建议申请一流大学和一流科目的学生应该有更多的选修课。这不仅会增加申请普通高校的学生的负担,还会帮助有特殊技能的学生脱颖而出。
"谁赢得高中,谁就赢得未来。"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科学教育肩负着提高整体科学素质的重任,与未来科学家的培养密切相关。"虽然困难,但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
(记者齐芳)
阅读更多
第二届科学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