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辊式采棉机一天作业可替代500人工
南京农业机械化刷辊采棉机图纸
三排刷辊采棉机可工作100-120阿木天,相当于400-500个劳动力,采摘技术性能显著提高。
近日,《中国科学日报》从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以下简称农机所)秸秆收获队获悉,该队自主研发的刷辊式棉花收获技术和设备已得到河北、山东、河南、江西、江苏、湖北、*等地相关专家和大型棉农的广泛认可,开展了机械化棉花收获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试验、示范和应用。
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石磊表示,中国棉花种植面积约5000万亩,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地块分散,面积小,不适合大型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要求。根据我国三大棉区的特点,经过多年的研究,该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刷辊式采棉设备和核心技术,如刷辊式采棉技术、棉桃分选回收技术、气载棉纤维损伤抑制及除杂技术,能够适应不同株高、不同产量、不同地区的采棉作业。 能够满足我国广大棉区棉花轻薄化的生产需求,具有净采率高、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这套技术和设备改变了传统的人工采棉作业模式,采用静液压无级变速行走底盘、动力换挡、带显示和报警功能的控制和操作系统等技术,一人即可完成收获作业。与1.8~2.5元公斤的人工采棉成本相比,机械采棉只需0.5元公斤。“与现有模式相比,不需要二次收获,因此收获成本降低,每亩可多收获5%的籽棉。这有效地解决了“用工荒”等阻碍棉花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棉农的增产增收石磊说。
据介绍,在维护、修理和更换方面,刷辊式采棉机结构简单,关键部件的更换和维护成本低,用户可以自行维护。因此,刷辊式采棉机在操作方便性和维护成本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长江、黄河流域、中亚等国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9年,刷辊采棉机实现了技术成果的转移和小批量生产,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效应逐步显现。作为配套技术,田间籽棉预处理机可直接与普通手工采棉加工厂配合,形成机采籽棉加工生产线,今后将在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甚至中亚等国家推广应用,促进棉花产业的优质发展。